自由開講》謹記國民黨敗選原因
◎鄭吉珉
從國民黨此次在九合一選舉的大敗,可以看出以下幾點意涵:
●一、反權貴、反親中:柯文哲的勝選並不意外,但吳志揚的敗選卻跌破了眾人眼鏡。但台北與桃園的共同點在連吳家族的權貴與親中,再加上兩地的弊案頻傳(美河市、航空城),更讓人懷疑其執政的企圖與決心。而且,從國民黨政府遷台以來一向堅持的反共政策,卻在2004年連宋敗選後變成徹底親中,這種首尾不一致,不禁讓人懷疑國民黨的一貫性與其對台灣的認同。
●二、深耕地方的必要性:無論是基隆林右昌、桃園鄭文燦、台中林佳龍與澎湖陳光復,都顯示出人民唾棄如過眼雲煙般的候選人,只有真正關心並致力於地方事務的候選人才可能勝出(不分黨派,台南賴清德與花蓮傅崑萁都是這點最好的見證人)。從這點衍生出的意涵則是:連地方都要深耕才能勝選,而中央或全國的勝選就不能只靠外來勢力(不管是美國或中共)的奧援。
●三、反切割與反推卸責任:在餿水油事件上,民進黨執政的屏東縣當然欠人民一個道歉。但源頭從國外進口的餿水油呢,難道不是由中央把關嗎?而且號稱「鮭魚返鄉」的頂新,不也是中央的責任?同樣的,高雄氣爆雖發生在民進黨陳菊任內,但埋下這些石化管線的不就是國民黨?可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被任意矇騙。
●四、反馬英九:基隆謝立功的臨危受命、宜蘭邱淑媞與嘉義陳以真都是馬英九的人馬,但這3個人的失利(除陳以真因家族因素外,其他皆大輸),證明馬英九光環的徹底褪色。
●五、年輕化與反固著化:新竹市林志堅的勝選,一方面顯示出人民求新求變的意志,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從太陽花學運以來,年輕人試圖在政治上發聲的企圖。而林嘉龍與胡志強的對決結果,也表現出這種傾向。新北的朱立倫與游錫堃之勝敗,亦可歸類在此一因素;朱立倫最終只贏2萬多票就是警訊:即使有執政與年輕的優勢,就算再加上權貴的庇蔭(朱立倫的岳父是國民黨舊勢力的高育仁),但一旦中央的政策錯誤與施政不力,主場優勢與年輕化也難成為壓倒性的優勢。
●六、反對不合理的打壓:柯文哲的勝選固然是人民力量所致,但更該感謝的是國民黨不合理的打壓:從愛滋器捐到MG149,再從活摘器官到竊聽事件。一個甘於台大醫師職位的人,最終被國民黨逼出來參選。可見,國民黨還真會製造敵人!還真驗證了漢文化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七、反對立場的游移動蕩:首先,連氏家族從連橫一脈相傳,就有討好權貴的嫌疑;而郝柏村為行政院長職位就放棄立場,郝龍斌則從新黨跳到民進黨任職、再跳到國民黨。這種立場上的游移完全不符合他們自己所推崇的漢文化的標準,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其實高雄的楊秋興也違背了一貫的立場)。
●八、反對扭曲歷史:連戰與郝柏村的「皇民」說與「混蛋」說,是標準的「愛之適足以害之」,也是標準的反輔選。柯文哲祖父的處境,就是當時絕大多數臺灣人的處境;將之貼上「皇民」的標籤,不正是自絕於臺灣人民?因此連勝文的失敗,不也是恰到好處的嗎?
●九、反對恐嚇與欺騙:選前郭台銘的威脅利誘,與國民黨的FTA的恐嚇都未見效,證明了臺灣人民是明智的。因為郭董跳票並非首次,而且背後可能有敵對政治勢力的影響。至於FTA的失效則證明臺灣真正的經濟問題不在條約的有無,而在產業的轉型、升級與競爭力的提高。但在此點上,執政黨顯然是怠惰失職的。
●十、反對將人民切割成不同陣營:那就是藍綠牌的全然失效。首先,連勝文的落敗代表了藍營不是鐵板一塊,權貴/平民的分別也使藍色開始褪色。而柯文哲、鄭文燦、林嘉龍與魏明谷的勝選,更不是靠綠色選民就能達到的。換言之,人民不再接受既定政治勢力的綁架,不再「含淚投票」;人民要告訴執政者,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千萬「別讓人民不開心!」否則會不會重演法國大革命,都還是未知數!
以上種種,不只是國民黨的缺失,更是民進黨或反國民黨勢力應該引以為戒的。畢竟,在阿扁8年執政後的政黨輪替,以及國民黨此次大敗,都證明了「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同時,更證明了臺灣的民主化是雖有波折,但絕對不可能倒退的必然進程,也更向對岸的中國表明了「一國兩制」在理論上的荒謬與現實上的不可行。而只要忽略了這些因素,不管是哪種政治勢力,最終一定會被掃進歷史的灰燼裡面去!
(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生、高中教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