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皮膚癢,濕疹,蕁麻疹,汗皰疹,脂漏症,苔蘚化,過敏免疫科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夏天蕁麻疹增3成 】

◆◆◆ 少吃過敏原水果多喝水

好癢喔! 夏天是蕁麻疹的好發季節,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近期臨床上發現門診蕁麻疹的病患,明顯增加2至3成。

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很多,但與飲食的關聯性最大,尤其夏天炎熱應避免吃到不新鮮的海鮮、食物。

而吃時令水果時,像芒果或鳳梨,也要注意避免過量,因為當中含有特殊的酵素,容易誘發蕁麻疹。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蕁麻疹好發於年輕人,因氣溫又濕又熱,年輕人皮膚調節力差,最近患者明顯增多;

還有一種是因為吃水果而誘發,門診中就收治一名22歲的女性患者,本身皮膚是屬於輕微的過敏體質,近期因為排便有問題,想說多吃鳳梨幫助排便,就1天吃1顆鳳梨,連續吃了3天,結果身上開始出現明顯搔癢,長了蕁麻疹,一開始只有下肢搔癢,後來2天後就蔓延全身。由於鳳梨是易誘發蕁麻疹的水果之一。

研判患者是因為短時間攝入太多過敏原,才誘發蕁麻疹,患者在停吃鳳梨後,以口服藥加上外擦藥物來抑制發炎、搔癢,2~3天後症狀終於改善。

◆◆◆ 【先了解】刺激肥大細胞

趙昭明表示,蕁麻疹的發作,常見是因為吃到過敏原食物時,刺激皮膚的肥大細胞活化,釋放組織胺,影響全身血液淋巴擴張,造成皮膚血管擴張,讓皮膚產生紅腫癢的丘疹,除發癢,有時會出現一塊塊像蚊子叮咬的疹子。

紅色丘疹可能浮腫一段時間後消失,之後又浮現。或伴隨黏膜腫脹,像眼睛腫、嘴巴腫。

◆◆◆ 【這樣做】防水果過敏原

趙昭明表示,研究發現鳳梨、芒果含有特殊酵素,容易造成過敏,增加蕁麻疹的發生機會。

尤其在果皮處的過敏原量最多,食用前一定要徹底削皮;果肉也不要吃過量,像有些人吃4分之1或一半時,蕁麻疹可能還不會發作,但是不代表不會對這些水果過敏,當吃超過一定的量時,就可能誘發。

◆◆◆ 配合藥物治療

蕁麻疹治療,因患者皮膚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因此臨床上主要配合口服抗組織胺藥物,2~3天症狀就可改善,若較嚴重則需要1~2周以上時間。

並且搭配使用外擦類固醇藥物抑制發炎、改善搔癢感。建議治療至少1周,徹底排除過敏原,避免拖到2個月可能變慢性蕁麻疹,易反覆發作,較難根治。

◆◆◆ 喝水配合防曬

外出太陽大,應注意撐傘防曬,撐陽傘可減少紫外線直接對皮膚的刺激、傷害,避免讓皮膚太乾,另可配合擦乳液,幫助保濕,皮膚比較不會搔癢。

平常也要多喝水,1天至少2000c.c.且飲食清淡,洗澡水溫勿過熱,還要配合多運動,以增強抵抗力。

◆◆◆ 【醫師說】

有些蕁麻疹是因患者對冰敏感而誘發,夏天吃冰應注意攝取量。

【 文/趙昭明醫師 /開業皮膚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患乾癬性關節炎 5成不知罹病 】

◆◆◆ 延誤治療恐致關節變形

根據健保署資料,台灣每年乾癬就診人數約為8萬人,且任何年齡、性別都可能會發生,

陳英州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依資料顯示,其中約有3成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但臨床上發現其實有高達7~8成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等於約有5成患者不自知罹病,若延誤治療會導致關節變形,可能會影響走路或生活自理。

由於乾癬症狀一開始是出現在皮膚上,皮膚會有紅斑、厚屑、發癢等狀況,所以大多數患者一開始只會關注皮膚狀況,而忽略乾癬其實也會合併關節炎,且臨床上比例頗高,但多數患者並不自知,建議可進行超音波檢查來早期發現。

此外,許多患者輕忽乾癬性關節炎不治療的後果,或害怕打針治療,就有資料顯示,高達6成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除了塗抹皮膚外用藥膏之外,沒有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除了關節可能會嚴重變形,甚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先了解】多元因素誘發

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的慢性發炎疾病,陳英州醫師表示,誘發乾癬發作的原因很多,包括壓力、傷口感染、藥物、基因等,且患者沒有明顯年齡、性別之分,一開始乾癬多發生在四肢關節處,皮膚會有紅斑、厚屑、發癢等情形,之後可能會再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 關節炎比例高

資料顯示乾癬患者中約有3成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但根據他臨床上透過超音波檢查的結果,發現其實比例應該高達7~8成,這些患者關節沒有症狀,但透過超音波發現已經有發炎反應,也就是說有5成左右的乾癬患者不知自己已有乾癬性關節炎,若已有紅腫熱痛等關節炎症狀,大多會先發生在下肢關節如腳踝、膝蓋。

◆◆◆ 【這樣做】做超音波檢查

為了及早確診,陳英州醫師建議乾癬患者剛確診時就應進行超音波檢查,來觀察關節是否有發炎情形,之後每隔半年檢查一次。

此外,若是發現關節處有紅腫熱痛症狀,或是發現下肢關節處很緊、站起來時有些吃力,就要趕緊就醫檢查,都是乾癬性關節炎的警訊。

◆◆◆ 生物製劑治療

若發現罹患乾癬性關節炎,一開始醫師會先開立疾病緩解藥物來治療,若病患關節仍持續發炎,且追蹤半年仍持續發炎,此時就可選擇生物製劑來治療,有健保給付,生物製劑有多種選擇,例如含腫瘤壞死因子阻斷劑類(TNF-α)的生物製劑對關節有保護功能,也有其他生物製劑較針對皮膚症狀,而且施打頻率從1周2次到1個月1次都有,可依患者需求選擇。

◆◆◆ 【醫師說】

乾癬關節炎患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睡眠充足、心情愉快、減少受傷機率,減低體內的發炎反應,才能降低發作機率。 【 文/陳英州醫師/高雄長庚免疫風濕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溫差大 常熬夜 女罹酒糟性皮膚炎 】

◆◆◆ 皮膚易刺痛脹紅

入春後早晚溫差大,若常熬夜,恐酒糟性皮膚炎上身,皮膚科羅峙錕醫師表示,日前收治一位約30歲上班族女性,因近日早晚溫差大加上熬夜,臉上皮膚開始刺痛脹紅,原以為是脂漏性皮膚炎發作,自行拿類固醇藥膏來擦,症狀反而加重,後就醫確診為酒糟性皮膚炎,經使用抗生菌藥膏,才逐漸改善。

酒糟性皮膚炎為敏感性肌膚好發的皮膚病之一,與脂漏性皮膚炎發病類似,如溫差變化、壓力、生活作息等都易誘發,不過症狀上脂漏性皮膚炎會以脫屑搔癢為主,而酒糟性皮膚炎易泛紅刺痛;

若自行用治療脂漏性皮膚炎的類固醇藥膏來擦,易刺激肌膚表層的隱性撕裂傷,讓效果適得其反,建議仍要尋求醫師檢查治療,若較嚴重,可用染料雷射改善。

◆◆◆ 【先了解】溫差增刺激

溫差變化大,會導致肌膚難以適應,刺激表層血管擴張的因子,就易誘發酒糟性皮膚炎,而像是壓力、生活作息不規律,易影響自律神經與免疫系統,導致表層肌膚出現慢性發炎反應,而有泛紅刺痛等症狀。

◆◆◆ 【這樣做】盡快就醫治療

當出現酒糟性皮膚炎症狀後,應盡速就醫檢查,依照醫囑用藥治療,目前第一線使用的藥物,包括口服四環素,或口服A酸,有助免疫調節抗發炎,另外,也可配合抗生菌藥膏,改善發紅、刺痛症狀。

◆◆◆ 染料雷射改善

症狀嚴重酒糟性皮膚炎患者,可選擇染料雷射治療,主要利用閃光燈擊發染料,幫助擴張的血管恢復彈性,視患者症狀區域,全臉須自費約5000元~1萬元。

◆◆◆ 保養品避刺激

酒糟性皮膚炎,因有肌膚緊繃刺痛感,不自覺的患者會自行使用保濕保養產品敷臉,但因臉上出現隱性傷口,若保養品中含有酒精成分,或其他化學成分,就易刺激表層血管,讓症狀更加嚴重,建議可先暫停使用。

◆◆◆ 忌酒精電暖器

酒精並不會直接引起酒糟性皮膚炎,但易使血管擴張,加重皮膚發炎,觸發酒糟性皮膚炎,若有敏感性肌膚患者,應避免過量飲酒,而晚上較冷時使用電暖器的民眾,也應避免正面接觸熱源,同樣易誘使症狀發作。

◆◆◆ 【醫師說】

平時也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皮膚刺激,有助預防酒糟性皮膚炎發作。

 

【 文/羅峙錕醫師/皮膚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季節交替免疫力差 汗皰疹患者增2成 】

汗皰疹患者,常見為手掌長水泡,應補充擦乳液,加強保濕。

季節交替、初春氣候不穩定,本身有過敏體質,皮膚免疫力較差的人,容易發生皮膚發炎的汗皰疹問題。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根據臨床觀察統計,近期季節交替,汗皰疹患者比起平常約增加了2成,可能是濕度溫度變化大,使皮膚適應力差者容易發生汗皰疹,若又有壓力大因素,也易誘發增加發病機會。

汗皰疹常好發於手指、手掌和腳底,長水泡發癢、疼痛,常見於本身有過敏體質,如異位性皮膚炎,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由於本身免疫力差、皮膚適應力差,若又加上有壓力等因素,就更容易誘發汗皰疹。

加強保濕 減少化學刺激

門診中一名28歲女性上班族,近期因工作壓力大,加上氣候溫差大,手掌、腳掌出現水泡,因發癢搔抓使水泡破掉後,化膿處破皮乾掉且皮膚又有乾裂現象,到後來乾裂處有疼痛現象趕緊就醫。

經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抑制皮膚免疫反應,改善發炎,並搭配外擦藥物止癢,平常使用保濕乳液保養,才改善症狀。

汗皰疹患者別搔抓患處,以免水泡破裂造成續發性細菌感染,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平時別太操勞,少用刺激性的清潔劑刺激患處、洗澡避免洗太熱、多擦些滋潤性保濕乳液,滋潤皮膚、少吃辛辣刺激物,避免皮膚更敏感。

【 文/趙昭明醫師/皮膚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溫差大 脂漏性皮膚炎 掉髮增2成 】

◆◆◆ 減少頭皮刺激用抗屑洗髮精

怎麼掉這麼多頭髮!暖冬氣候型態,讓氣候從入冬後就常有日夜溫差大,也影響頭皮容易過敏。

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淑惠表示,氣溫環境變化容易導致頭皮好發敏感脫屑的脂漏性皮膚炎,造成掉髮增加,尤其常見於油性膚質的族群,觀察近期求診患者約增加2成,如有症狀應盡快就醫,並減少刺激飲食,才能改善掉髮。

王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也就是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皮膚部位發炎,成因不明,但多認為屬於自體免疫疾病。

門診中一名中年婦女,最近因氣候溫差大,原本就容易出油的頭皮,變得更加敏感,又時常有擔焦慮、煩惱情形,且婦人身體免疫力較差,出現頭皮長紅斑、脫屑,還有廣泛性的掉髮現象,且有皮屑芽孢菌滋生感染症狀,經過就醫配合外用類固醇、抗黴菌藥膏,以及口服抗發炎藥物,並紓壓調解壓力後,掉髮的現象才終於改善。

◆◆◆ 【先了解】溫差大 對頭皮的影響

王醫師表示,溫差變化大容易讓原本頭皮肌膚敏感的人症狀加劇。

像有時白天熱到頭皮冒汗,但傍晚氣溫驟降讓頭皮變得乾燥,頭皮短時間難適應,好發脂漏性皮膚炎,可能造成頭皮有紅斑、脫屑、搔癢、廣泛性掉髮。

◆◆◆ 油性膚質 及壓力誘發

如果本身有脂漏性皮膚炎的患者,常見在臉部、耳朵、胸前也容易會有油脂腺分泌過多的現象。

而屬油性肌膚的人,頭皮本來就容易有出油的狀況,也更會受到影響,另外,壓力大、睡眠不足時會有反覆發作的情形。

◆◆◆ 【這樣做】應及早就醫 治療改善

王醫師表示,臨床上常會使用外用類固醇,降低發炎反應;

若有皮屑芽孢菌感染的現象,可使用抗黴菌藥膏搭配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幫助止癢。

應依照醫囑服藥,避免自行亂停藥,以免讓頭皮持續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

◆◆◆ 用抗屑洗髮精 少刺激

洗頭可選含焦油、水楊酸、抗黴菌成分如酮康唑的抗屑、藥用洗髮精,一周使用2~3次,幫助頭皮角質代謝,減少皮屑芽孢菌數量。

洗頭水溫避免高於40度。要避免吃油膩、辛辣食物,別常熬夜,以免刺激皮脂腺,加重症狀。

◆◆◆ 【醫師說】

脂漏性皮膚炎除了配合醫囑按時用藥,生活保養也應並重,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 文/王淑惠醫師 /亞東醫院 皮膚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冬天是皮膚的殺手? 】

俗話說「冬天是皮膚的殺手」,天氣一乾冷,就開始出現粗糙、脫屑,甚至容易搔癢,嚴甚的還會敏感、發紅且皸裂等;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強調,遇到這樣的症狀,「去邪」與「扶正」要兼顧,也對此提供冬天時的皮膚保養之道。
 
奇美中醫部長許堯欽醫師提出了「整體觀」的原則,去邪即為消除不利的因素,包含寒邪、燥邪,以及錯誤的清潔習慣;

而扶正就是調理人體內在環境、改善氣血循環,雙管齊下,才能在冬天確保皮膚的健康、美麗。

許堯欽醫師說,就傳統醫學,冬天存在不利皮膚的因子,正是過低溫度的寒邪與過低濕度的燥邪,在乾冷的氣候下,人體表皮層血管會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失,但也造成血液循環減慢,皮脂腺、汗腺功能降低,失去了保溼、潤澤的雙重屏障。

若再加上冷風的吹拂,更會大幅減弱皮膚的扺抗力,因此在冬天,特別容易因為「寒」與「燥」而變乾糙、敏感、甚至皸裂,出現典型的「冬季皮膚搔癢症」。

許堯欽醫師建議民眾抵禦寒邪、注意保暖,尤其幼兒、女性、老年人等有「氣血虧虛」傾向毒,或者對氣候變化適應力較差主,更要特別注意多穿衣服,防止體熱散失。

遇寒流來襲,可用生薑加紅糖煮成「薑茶」飲用,補充熱量以禦寒、預防感冒,也有健胃的作用。

在食物上,可選擇熱能較高的芝麻、雞蛋、牛奶、羊肉等,藉由補充人體能量,利於皮膚細胞的再生與修復。

至於在藥物方面,可根據體質辨證來使用,如氣虛者應服黃耆、人參,血虛者則加當歸、阿膠、雞血藤等。

而四肢容易冰冷發紺,陽虛體質者,可酌加桂枝、細辛等有溫陽活血通絡的藥物,保持適當、良好的氣血循環,讓肌膚隨時維持在高活力狀態。

許堯欽醫師指出,容易燥熱助火的油炸烤物、醃臘食品,以及容易動風發癢的辣椒、咖哩、竹筍、蔥、蒜,還有不容易消化的糯米、肥肉、巧克力等,都要避免。

另外,修正「過熱」、「過久」,或者其他不正確的清潔習慣,也可讓皮膚減少蒙受一些傷害。

【 文/許堯欽醫師/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汗皰疹不是流汗造成的 】
 
◆◆◆ 奇癢無比汗皰疹 醫師:不是流汗造成的
 
春夏好發汗皰疹,手掌、腳掌或指頭兩側長出一粒粒的小水泡,奇癢無比,顧名思義,似乎是汗水造成的,但皮膚科醫師卻說,這是錯誤說法。
 
汗皰性濕疹簡稱汗皰疹,其實是皮膚過敏,屬於濕疹的一種,既與流汗、汗腺無關,也不是皰疹、不會傳染。
 
汗皰疹長在手、腳掌或指頭側邊的小水泡,奇癢無比,但不是流汗造成。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賴柏如說,汗皰疹發生原因不明確,可能體質有關,工作壓力、急性子情緒、追求完美性格的人或接觸化學物質、鑷、鉻、鈷金屬物質會誘發,吃到含有這類金屬元素的食物如堅果、巧克力也會發生,有香港腳也可能誘發。
 
◆◆◆ 汗皰疹為何會被誤認是流汗造成的?
 
賴柏如醫師說,因為汗水也是刺激物,會刺激汗皰疹症狀加劇,因此被誤認手汗、腳汗多引起,甚至認為水泡中裡面是汗水累積,這都是錯誤觀念。
 
賴柏如醫師說,汗皰疹是劇癢、如米粒般大小的小水泡,之後會自然吸收乾掉,形成環狀的脫屑、脫皮,或是合併細菌感染變膿皰又再脫皮,長期反覆發作,最後皮膚龜裂、疼痛,久了皮膚會變厚、變粗糙、色素沉澱,有人會癢到受不了,刺破水泡,反而容易細菌感染。
 
治療汗皰疹,急性期以外用強效類固醇塗抹患部,才能穿透較厚的手腳掌皮質層,大約3天至7天就會大幅改善,期間要避免刺激,如果症狀嚴重也會給予口服藥,有些重度患者反覆發作已經數月至半年,健保也有給光照治療,效果佳。
 
賴柏如醫師提醒,汗皰疹預防重於治療,除了避免刺激來源,平時手腳可多擦護膚乳液、強化皮膚屏障,減少誘發機會,放鬆心情減輕壓力,少熬夜,都可防止復發。
 
【 文/賴柏如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溫差大頭皮易過敏 掉髮求診增3成 】

溫差大易讓掉髮困擾者,因頭皮敏感掉髮加劇。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導致從去年入冬後,常有高達20度以上的高溫,開業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指出,因持續時而低溫、時而高溫的氣溫變化,導致頭皮好發敏感脫屑的脂漏性皮膚炎症狀,連帶讓本身有掉髮困擾者數量暴增,因此而前來診間求診者至少增加3成。

⋯⋯

治療方式除了持續口服藥物改善掉髮外,會搭配外用藥膏改善皮膚敏感症狀。

趙昭明醫師表示,溫差變化大讓頭皮肌膚敏感者症狀加劇,而對已有脂漏性皮膚炎症狀者更易發作,因溫度變化劇烈時,頭皮短時間難適應。

◆◆◆ 忌過熱水 洗頭

除發紅、脫屑等症狀外,當血液、淋巴循環失序,頭髮養分供給不足,更易出現掉髮,尤其正治療掉髮的民眾,易讓初生的細毛脫落,導致生髮成果不佳。

建議合併有頭皮敏感、掉髮症狀者,且持續兩周以上難改善,應至皮膚科就診治療,可選外用含低劑量類固醇成分的藥水,降低頭皮發炎反應,約1周左右即有顯著改善,而每日仍應做好頭皮清潔,洗髮精避免有含人工香精,且沖洗乾淨,洗頭水溫也控制在比體溫略高,以免過熱讓發炎加劇。

正值治療掉髮的民眾,口服藥物如波絲卡等要持續服用,避免停藥導致掉髮加劇,另天氣冷大家易進補,但最好減少燥熱、刺激食物,維持良好睡眠,有助改善敏感,減輕掉髮。 【 文/趙昭明醫師/皮膚科診所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溫差大 脂漏性皮膚炎 掉髮增2成 】
 
◆◆◆ 減少頭皮刺激用抗屑洗髮精
 
怎麼掉這麼多頭髮!暖冬氣候型態,讓氣候從入冬後就常有日夜溫差大,也影響頭皮容易過敏。
 
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淑惠表示,氣溫環境變化容易導致頭皮好發敏感脫屑的脂漏性皮膚炎,造成掉髮增加,尤其常見於油性膚質的族群,觀察近期求診患者約增加2成,如有症狀應盡快就醫,並減少刺激飲食,才能改善掉髮。
 
王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也就是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皮膚部位發炎,成因不明,但多認為屬於自體免疫疾病。
 
門診中一名中年婦女,最近因氣候溫差大,原本就容易出油的頭皮,變得更加敏感,又時常有擔焦慮、煩惱情形,且婦人身體免疫力較差,出現頭皮長紅斑、脫屑,還有廣泛性的掉髮現象,且有皮屑芽孢菌滋生感染症狀,經過就醫配合外用類固醇、抗黴菌藥膏,以及口服抗發炎藥物,並紓壓調解壓力後,掉髮的現象才終於改善。
 
◆◆◆ 【先了解】溫差大 對頭皮的影響
 
王醫師表示,溫差變化大容易讓原本頭皮肌膚敏感的人症狀加劇。
 
像有時白天熱到頭皮冒汗,但傍晚氣溫驟降讓頭皮變得乾燥,頭皮短時間難適應,好發脂漏性皮膚炎,可能造成頭皮有紅斑、脫屑、搔癢、廣泛性掉髮。
 
◆◆◆ 油性膚質 及壓力誘發
 
如果本身有脂漏性皮膚炎的患者,常見在臉部、耳朵、胸前也容易會有油脂腺分泌過多的現象。
 
而屬油性肌膚的人,頭皮本來就容易有出油的狀況,也更會受到影響,另外,壓力大、睡眠不足時會有反覆發作的情形。
 
◆◆◆ 【這樣做】應及早就醫 治療改善
 
王醫師表示,臨床上常會使用外用類固醇,降低發炎反應;
 
若有皮屑芽孢菌感染的現象,可使用抗黴菌藥膏搭配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幫助止癢。
 
應依照醫囑服藥,避免自行亂停藥,以免讓頭皮持續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
 
◆◆◆ 用抗屑洗髮精 少刺激
 
洗頭可選含焦油、水楊酸、抗黴菌成分如酮康唑的抗屑、藥用洗髮精,一周使用2~3次,幫助頭皮角質代謝,減少皮屑芽孢菌數量。
 
洗頭水溫避免高於40度。要避免吃油膩、辛辣食物,別常熬夜,以免刺激皮脂腺,加重症狀。
 
◆◆◆ 【醫師說】
 
脂漏性皮膚炎除了配合醫囑按時用藥,生活保養也應並重,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 文/王淑惠醫師 /亞東醫院 皮膚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低水楊酸飲食 改善蕁麻疹 】
 
許多慢性蕁麻疹患者找不出過敏原,病情難控制。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吳政翰表示,低水楊酸飲食已成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準則,
 
但東西方飲食習慣和蔬果種類不同,這次與嘉義大學化學系合作,耗時1年蒐集台灣常見54種蔬菜、44種水果及5種豆類、5種辛香料和6種飲料,分析水楊酸含量,公布水楊酸在低、中、高範圍的36種食物,供蕁麻疹患者做為飲食參考。
 
吳政翰醫師表示,門診中一名50歲的黃姓婦人,時常吃完東西後,身上就出現大片蕁麻疹,不僅奇癢無比,臉也腫起來,看過很多醫師,服用類固醇仍不見好轉,過敏原抽血檢查也完全正常。
 
由於不確定是什麼食物所引起,讓她漸漸變得不敢吃東西,特別是蔬菜水果,幾個月下來導致營養不良,嚴重到全身無力、站不起來,經醫師診治,建議患者選擇低水楊酸的蔬果食用,以免因為鉀離子不平衡,造成肌肉無力,經過飲食調整,3個月後症狀已明顯改善,用藥量也比起過去減少許多。
 
◆◆◆ 【先了解】蕁麻疹用藥影響
 
吳政翰醫師表示,台灣的蕁麻疹發生率約為20%,好發於30歲~50歲的女性,若症狀持續6周以上就屬於慢性,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主要以抗組織胺和類固醇來控制病情,但長期或大量使用可能造成體重上升、胃痛或骨質疏鬆等副作用。
 
◆◆◆ 水楊酸的影響
 
部分慢性蕁麻疹發作,是因為患者體質對蔬果中的水楊酸敏感。不過,目前過敏原的檢測,並無法檢查是否對水楊酸敏感,唯一証實的方法只有嘗試低水楊酸的飲食後,看蕁麻疹是否改善。
 
◆◆◆ 【這樣做】少吃高水楊酸蔬果
 
吳政翰醫師表示,慢性蕁麻疹患者可盡量避開或少吃高水楊酸類蔬果,而中度水楊酸可適量食用,低度水楊酸蔬果則都可以吃。
 
◆◆◆ 咖啡板豆腐量多
 
研究發現,咖啡、豆製品也含較多水楊酸。喝1杯300c.c.的研磨咖啡,其水楊酸量等同於1公斤高水楊酸的蔬菜。而板豆腐水楊酸含量也與高水楊酸蔬菜相當。
 
◆◆◆ 【醫師說】
 
水楊酸的效應具有累加性,食用的份量也會有影響差異,每人耐受性不同,有疑問可就醫進一步諮詢,配合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 文/吳政翰醫師/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溫差大 乾癢求診 增7成 】
 
◆◆◆ 弱酸清潔 植物固醇保濕
 
天氣忽冷忽熱,皮膚易出現乾癢問題,皮膚科醫師蔡逸姍表示,近來因乾癢問題求診的患者較平常增加5~7成,其中有位女性患者皮膚乾癢,卻自行塗抹精油止癢,反而因感染而出現水泡,最後發炎造成色素沉澱而留下疤痕,
 
蔡醫師建議平時以弱酸性產品清潔肌膚,再以植物固醇、玻尿酸等成分的乳液修復,就能解決乾癢問題。
 
除了氣候易造成皮膚乾癢外,年齡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因隨著年齡增長,皮膚愈來愈缺乏水分、油脂,所以更容易出現乾癢,
 
根據研究顯示,40歲後皮膚角質層中的保濕因子明顯下降,所以皮膚更需要加強保濕,同時也要避免錯誤觀念,例如塗抹精油止癢的女患者,堅持自己使用的精油很好,不可能是精油造成感染,
 
事實上若皮膚沒有傷口時也許可塗精油止癢,但若有傷口或紅疹就易引發感染,最安全的做法還是到皮膚科求診,以免留疤反而得不償失。
 
◆◆◆ 【先了解】40歲後更乾
 
根據國內一項研究顯示,40歲以後皮膚角質層中的含水量開始明顯下降,皮脂腺分泌也逐漸不足,若遇到溫差大或是天氣冷時皮膚就容易出現乾癢問題,其中最常發生在臉部。
 
◆◆◆ 勿亂塗成藥
 
依門診經驗,民眾常有3個乾癢錯誤迷思,
 
第一是抓癢,不但容易發炎感染,也容易造成色素沉澱;
 
第二是使用止癢成藥藥膏,常見成分如抗組織胺與類固醇,容易引發過敏或造成皮膚產生紋路;
 
第三是亂擦過油乳液,例如一些劣質礦物油反而會堵塞毛孔。
 
◆◆◆ 【這樣做】宜溫和清潔
 
溫差大或天氣冷皮膚容易出狀況,還有40歲後皮脂膜分泌不足也需要小心呵護,不要使用菜瓜布等物品刷洗身體,也不要選擇含皂鹼或洗淨力太強的清潔用品,建議選擇弱酸性、中性的溫和清潔產品,比較不會傷害肌膚。
 
◆◆◆ 修復皮脂膜
 
要預防皮膚乾癢,或皮膚已有輕微乾燥情形,可加強皮膚保濕,例如植物固醇Phytosterols、玻尿酸、乳木果油等成分都具有不錯的保濕效果,1天可塗抹1~2次保濕乳液,年長者皮膚較薄則可增加次數,1天可塗抹5~6次。
 
◆◆◆ 【醫師說】
 
多補充水分也可預防皮膚乾燥,建議民眾以1天喝8杯水左右為基準,每杯大約一般馬克杯大小即可。【 文/蔡逸姍醫師/皮膚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腳臭剋星對改善腳臭的作用

 
很多腳臭的朋友,對於自己的這個狀況,十分的頭痛。人們不敢去一些需要脫掉鞋子的公眾場合,比如日式酒店等等,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帶來了很多的困擾和尷尬。因為如此,為了根治腳臭,人們都用過很多的治療腳臭的辦法,腳臭剋星就是其中的一個。

對於很多有腳臭毛病的人們來說,每日一次到兩次的清洗腳部,每日必定更換鞋襪這些日常做法都會特別的遵守,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只能有效的降低腳部的異味,卻不能根治臭腳的毛病,這就需要我們使用其他的治療手段來達到根治腳臭的目的。

腳臭剋星,是一種專門用來改善腳臭除臭襪,對於腳臭能起到很大的效果。他可以有效的把腳汗快速吸收,不僅可以使腳部的環境變得清爽,同時能夠破壞腳部細菌的生活和繁殖環境,避免這些細菌的增加,有效的改善腳臭的情況。
 
而且,腳臭剋星讓腳保持乾燥的好襪子,透過特殊的編織技術,將襪子編織的既堅固又很吸汗,選用的台化竹炭紗含天然棉及嫘縈棉成份﹙環保素材﹚,縲縈的成份是木漿,加上竹炭本身的吸濕特性,再加上「腳臭剋星」特殊編織技術。不只能有效吸汗保持足部乾燥,更能消除腳臭味,從而在根本上達到改善腳臭的目的。

通過腳臭剋星對腳臭產生原因的破壞,可以有效的達到改善腳臭的目的,使得患有腳臭毛病的人們擺脫這困擾,不僅在正常的工作和日常交際場所中,避免很多尷尬難看的情況產生,同時也使得人們腳部的健康得到了有效地保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腳臭的預防和治療有什麼方法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在大量運動和其他導致腳部流汗較多的情況下,一般脫掉鞋子都會有特別難聞的氣味,這就是腳臭。

所以對於腳臭的預防,我們大家都知道一些常用的辦法。如運動後洗腳,每天都要換新的襪子,穿吸汗能力較好的襪子等等,其實,對於鞋子的選擇和對腳部的保養更是重中之重。

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的腳部一直會長時間的處於鞋子的包裹之中,鞋不僅能夠很好地保護我們的腳部,同時鞋子的選擇也會造成腳臭的發生。

很多人穿這一款鞋腳步沒有氣味,而換另一款鞋以後,腳部會有很大的氣味產生,這就需要我們穿著合適的鞋子。

有的鞋透氣性不好,就會造成鞋內的溫度升高,同時腳部產生的汗水也不能通過氣孔向外排出,這就造成了腳部的汗液過多,容易形成腳臭,這就需要我們選擇透氣性良好的鞋子穿著,儘量不要連續長時間的穿同一雙鞋。

同時,我們應該把換下來的鞋放到室外的陽光下晾曬,使鞋內的空間保持清爽。

另外,我們要做到每天洗腳。因為經過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腳部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汗水,覆蓋在皮膚的表面,不僅能夠堵塞毛孔,造成以後腳部容易出汗的特點,同時也會給腳步的細菌提供一個優良的生存環境,造成腳臭的產生。

如果是腳部流汗多的人,可以一天兩次洗腳並更換鞋襪,洗腳要用溫水,並用香皂清洗乾淨這樣都能預防和降低腳臭。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鞋襪不透氣 小心蠹蝕症蛀腳丫 】
 
別以為冬天氣溫低就不會得腳病,有人為了保暖穿上一層又一層的襪子,還外加不透氣的靴子,一整天都包覆著腳密不透氣,腳丫悶熱流汗後散出惡臭味,才發現腳底已坑坑疤疤。經診斷後,確認為「掌蹠蠹蝕症」(「蹠蠹」二字讀音同「直杜」)。

「蠹蝕症」的足底病灶看起來像被蛀蟲蛀蝕過的木頭。

「蠹蝕症」不只讓腳底坑坑巴巴,還會散發濃濃臭味。
 

此病又稱為「小凹狀角質溶解症」或「點狀角質分離症」。由於足底病灶看起來像被蛀蟲蛀蝕過的木頭,所以簡稱「蠹蝕症」。

「蠹蝕症」主要是棒狀桿菌或微小球菌在經常潮濕的足部大量繁殖,細菌能製造與分泌蛋白質酵素溶解破壞皮膚角質層,造成腳底出現像月球表面的凹洞,且細菌分解角質蛋白中的硫,會散發出濃濃臭味。

好發於多汗者及運動員,且大多數患者不會覺得癢,直到有臭味及脫皮症狀,甚至還有人以為是得了香港腳。

由於此病是因為細菌感染,採用的治療方法首選外用抗生素。常用於治療青春痘的藥膏或藥水,如紅黴素、克林黴素等均可治療。含有氯化鋁成分的止汗劑也可以一併使用於腳掌多汗的病人。

◎該如何預防?

●避免長時間穿鞋,讓腳透氣。

●選擇透氣性較佳的鞋子。

●穿吸汗力強的棉襪。

●易流腳汗者可使用止汗劑。

●盡量避免連續兩天穿同一雙鞋襪。

●保持鞋內乾燥,或者可以用吹風機將鞋子吹乾。

●避免與他人共用鞋子、拖鞋。

●在游泳或下雨腳浸泡在水裡之後,要儘快將腳洗淨擦乾,保持足部的乾爽。

【 文/張英睿/新北市板橋區/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院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治蕁麻疹 先找出過敏原

2014-12-15

文/王逸豪

最近不少民眾在享用完滿桌的海鮮後,半夜開始身上起紅疹,又腫又癢,甚至癢到無法入睡,以致患處抓到破皮流血,一大早就到門診報到。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主要特徵是皮膚起膨疹,浮起一塊塊斑塊,消退後,又在其他部位的皮膚上發起,奇癢難耐;嚴重時,也會影響於較深層部位的血管,又稱「血管性水腫」。

若發生在喉嚨,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須儘速就醫治療。

蕁麻疹依其病程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蕁麻疹」發作快,但消得也快,通常在數日內就會緩解;但若反覆發作超過6星期以上即為「慢性蕁麻疹」,會造成病人很大的困擾。

蕁麻疹的原因眾多,除了大家熟知的海鮮,還包括水果、堅果類、奶製品、辛辣食物及巧克力等;也有一些是非食物病因,如感冒病毒、樹脂、香精、日光等,但有接近一半的病人找不到確切的原因。

還有一些特殊型態的蕁麻疹是因為冷、熱、運動流汗、皮膚被壓迫或摩擦,使皮膚中的組織胺被釋放出來,或者失眠、壓力等,也可能引起蕁麻疹。

對於慢性蕁麻疹,可以檢查自體免疫抗體、血清免疫球蛋白、類風濕因子,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

另一部分是屬於慢性自體性蕁麻疹,血清中有特殊的自體抗體所導致,有些較大型的醫院可以協助病患做「自體血清檢查」與使用「自體血液注射」來減輕過敏反應。

蕁麻疹治療首重找出原因,同時避免菸、酒、辛辣食物等刺激性的東西,以免惡化皮膚的狀況。

臨床上第一線治療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為主,病況嚴重時,需再加上口服或注射的類固醇。

當蕁麻疹病況嚴重或常反覆發作,還是要儘速就醫治療。

(作者為雙和醫院皮膚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漂白豆芽菜」 恐誘發蕁麻疹、氣喘

2014-11-14  14:17

〔本報訊〕台中市警方日前查獲一家豆芽菜大盤商,涉嫌使用低亞硫酸鈉漂白豆芽菜,使其賣相更佳。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今表示,低亞硫酸鈉雖為合法食品添加物,但最怕殘留二氧化硫,若下肚恐刺激腸胃,引發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如有過敏體質,易誘發蕁麻疹、氣喘,嚴重者更可能導致急性發作,危及生命。

  • 使用漂白劑(左)豆芽菜與未使用漂白劑豆芽菜不管在色澤或賣相都有相當差異。(資料照,記者黃文鍠攝)

    使用漂白劑(左)豆芽菜與未使用漂白劑豆芽菜不管在色澤或賣相都有相當差異。(資料照,記者黃文鍠攝)

  • 使用漂白劑(左)豆芽菜與未使用漂白劑豆芽菜不管在色澤或賣相都有相當差異。(資料照,記者黃文鍠攝)

    使用漂白劑(左)豆芽菜與未使用漂白劑豆芽菜不管在色澤或賣相都有相當差異。(資料照,記者黃文鍠攝)

綜合媒體報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受訪時表示,許多業者都會使用低亞硫酸鈉來漂白食材,讓賣相看起來更佳,過去還常見用在魩仔魚、金針菇、凍豆腐、豆腐、金針等食物,民眾若要避免,去市場買這些食品時,切忌購買顏色過白者。

此外,因低亞硫酸鈉屬於水溶性,建議食用前最好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烹調時也可掀開鍋蓋,以利揮發。

顏宗海強調,經低亞硫酸鈉漂白的豆芽菜,恐殘留二氧化硫。濃度過高吃下肚會刺激腸胃道,造成噁心、嘔吐、拉肚子。如本身有過敏體質,易誘發蕁麻疹,若有氣喘又大量攝取,可能導致急性發作、危及生命。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乾癬治療大突破 中醫療法成功根治 】
人一旦長期處於壓力情況下,身體免疫能力很可能出狀況!「乾癬」大多就是免疫機能亢進所造成的。除了尋求良醫配合治療之外,平日飲食也要保持清淡、少燥熱、戒菸酒辛辣等,耐心治療,終能與乾癬說掰掰。

【中時健康 楊舒媚/桃園報導】

    對於許多乾癬患者而言,乾癬一發作就會引起全身熱癢、紅疹與大量皮屑,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還會給人衛生差、有皮膚傳染病的不佳觀感,間接導致社交障礙等問題,造成身心傷害。多數患者四處求治,但病情仍無法改善,主要在於選錯治療方式,導致乾癬無法治癒。

 一位身為藥師的30歲男性乾癬病患,從學生時期到出社會,長期處於高壓與失衡作息而引發頭部乾癬。具備醫療常識的他,知道西醫用類固醇治療乾癬對身體不好,但初期為了求快,仍選擇西醫治療,不過病情時好時壞,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為了治癒乾癬,此名病患踏遍全台尋醫,輾轉來到桃園振元中醫求助中醫治療,在耐心配合醫囑、採用內服與外敷用藥約9個月後,頭部乾癬已痊癒得差不多,讓此名病患能夠再度重回工作崗位與正常社交。

 收治這名病患的羅永欽院長說明,乾癬俗稱牛皮癬,是因先天體質、基因、環境、生理與心理因素,合併所引發的一種慢性全身皮膚組織發炎的免疫病症。乾癬的主要病理變化是表皮新陳代謝出了問題,正常人身體在排除外來病菌後,體內的CD8(+)T細胞免疫反應,就會穩定或降低終止免疫。但乾癬患者的體質高度敏感,體內免疫反應十分亢進,因此即使外來病菌已被消滅,免疫細胞仍不踩煞車,反而轉為攻擊正常細胞,導致皮膚持續發炎,角質異常快速分裂增生,產生大量皮屑,形成乾癬症狀。

 羅院長進一步說明,乾癬除了先天的基因遺傳與體質,後天若長期壓力大、作息不規律、氣候寒冷潮濕、外傷、失衡飲食及亂服藥物等因素結合在一起,也會讓乾癬不自覺發病。發病初期民眾易缺少危機意識,導致病情慢慢擴散,而造成難以控制。

 西醫治療乾癬是採用類固醇藥物或光照治療,主要在於「抑制」過度亢進的發炎反應,雖然效果立即,但並非以根治為目標,因此一旦中斷治療,復發機率相當高,且復發反彈現象會一次比一次嚴重。羅永欽院長強調,理想的治療應從源頭著手,針對乾癬問題根源的免疫系統異常,達到「穩定」免疫與異常發炎,並以「根治」為目標。

 羅永欽院長指出,中醫在治癒乾癬上已取得臨床上重大突破,採「陽秘陰平」原理,結合內服外擦的療程,使用良性的藥來穩定持續發炎惡化的症狀,讓體內免疫系統逐漸恢復平衡狀態,是乾癬患者非常理想且值得採用的治療方式。

 而在中醫治療初期,患者務必尋求專業且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停用類固醇,在轉藥的過度期常會引起症狀嚴重反彈,患者務必堅持並配合醫師。臨床上,乾癬患者若越早接受中醫治療,恢復效果則越快且越好。門診經驗亦發現,在接受中醫治療約8個月至1年半後,症狀都有明顯改善。

 振元生技中藥研發團隊執行長杜俊賢提醒,乾癬發病與個人作息及飲食息息相關。接受中醫治療時,應養成規律作息、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並放鬆心情。此外,乾癬屬燥熱體質,應戒酒、戒辛辣,並避免食用有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以及燥熱補性食材與藥材。治療乾癬是場長期抗戰,只要耐心用藥、配合醫囑不放棄治療,就能永遠告別乾癬糾纏。

 中醫治癒乾癬用藥,採用國家GMP認證、有衛生署許可字號的100%純中藥,在不斷研發精進並結合藥廠生技,以豐富臨床醫治經驗下,能完善調理體質,安全無副作用,是連幼兒都適合的正規治療方式,可縮短乾癬療程,降低支出費用,相當值得癬友參考。

引用來源:乾癬治療大突破 中醫療法成功根治/羅永欽醫師衛教文
health.chinatimes.com/blog/chengyuan/index_at8595.html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異位性皮膚炎 避免長時間泡水

2014-08-31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

嬰幼兒游泳正夯,許多游泳學校推出6個月以上嬰兒游泳班,認為有助食慾、睡眠及感覺統合,但皮膚科醫師提醒,嬰幼兒的皮膚細嫩敏感,不適合泡澡,游泳池的氯氣和消毒水會更刺激皮膚,門診中,就發現有寶寶學游泳,連指甲都受損,尤其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兒更應避免長時間浸泡水中。

  • 4歲的菀庭(右)從小診斷出異位性皮膚炎,現在可熟練地自己塗抹乳液;左為菀庭媽媽。(記者簡榮豐攝)

    4歲的菀庭(右)從小診斷出異位性皮膚炎,現在可熟練地自己塗抹乳液;左為菀庭媽媽。(記者簡榮豐攝)

4歲的張菀庭因爸爸和阿嬤都有異位性皮膚炎,6個月大時皮膚就起紅疹,等胎毛漸褪後,一歲確診異位性皮膚炎。菀庭的媽媽也發現,女兒若泡澡、游泳,發作得更厲害,癢到睡不著,會抓個不停叫「媽媽」。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超過2百萬人,每10名小朋友中就有一人。若家族成員有過敏體質,約6成寶寶會在一歲前發病,更有高達8成5會在5歲前發病,其中約有半數會在上小學後改善。

2歲前發病的幼兒多半是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性體質,因這個階段腸胃道發育還不完整,過敏原會透過腸胃道吸收進入體內,但2歲以上發病的幼兒,多半是皮膚接觸到過敏原,與食物較無直接關連。

她說,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通常在1至2歲時發病,先從臉頰、下巴出現紅色斑塊,接著是脖子、手肘內側和外側起疹子,再擴及全身,夏天流汗、冬天乾冷,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及夜間,癢的情況特別嚴重,若提早為新生兒塗抹保溼乳液預防,可降低3成5的發生機率。

黃毓惠建議選擇含尿素、聚絲蛋白成份的乳液,可促進皮膚屏障功能及保水度、增加肌膚防禦力,不要購買含酒精、香精、羊毛脂、防腐劑等成份的乳液或清潔用品,以免刺激皮膚;地毯、絨毛玩具、狗毛等會夾帶灰塵、塵蟎,避免讓寶寶接觸,洗澡水溫不宜過熱過冷。

菀庭指著手肘、背部和大腿內側最癢,熟練地為自己擦乳液。菀庭的媽媽提及,女兒每天都發癢,常抓到破皮化膿,學習和注意力也受影響。

她每2週就要為女兒剪指甲,教她用拍打方式止癢,並為她冰敷,冷氣房則放置噴水霧器,避免乾燥。

她還說,女兒若吃含咖啡因的巧克力,或添加過多色素的甜食,癢得更嚴重,因此她DIY做餅乾、軟糖和冰棒,讓孩子吃的更健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起風疹 茶飲、穴位按摩可改善



2014-08-12  10:36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兒時就有過敏體質的張小姐,在炎夏之際吃了芒果,不料,翌日起床全身冒出許多風疹,突起的疹子愈抓愈癢,各處被抓得傷痕累累,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廖振羽指出,過敏體質在季節交替時應避食「發物」,搭配茶飲與穴位按摩,可具預防效果。

    • 過敏引發的風疹,手臂冒出突起的疹子,令人怵目驚心。(記者張瑞楨翻攝)

      過敏引發的風疹,手臂冒出突起的疹子,令人怵目驚心。(記者張瑞楨翻攝)

    • 過敏引發的風疹,全身冒出突起的疹子。(記者張瑞楨翻攝)

      過敏引發的風疹,全身冒出突起的疹子。(記者張瑞楨翻攝)

    • 中醫師廖振羽建議的減敏茶,可有效舒緩或預防過敏搔癢症狀。(記者張瑞楨攝)

      中醫師廖振羽建議的減敏茶,可有效舒緩或預防過敏搔癢症狀。(記者張瑞楨攝)


中醫師廖振羽指出,張小姐屬於過敏體質,這類病患除常見出現呼吸道過敏症狀,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也常合併皮膚過敏問題,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尤其是接觸中醫所謂的「發物」後,更容易誘發皮膚過敏。

廖振羽表示,「發物」為民間傳統術語,「發」有「誘發」的意思 ,「發物」指容易引起上火、過敏或讓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各種食物,常見發物包括甲殼類海鮮(蝦、蟹)、動物內臟、熱性水果(芒果、荔枝、榴槤、櫻桃)、香菇、南瓜、茄子、大蒜、堅果類(花生、巧克力)、酒精性飲料等。

張小姐喜歡吃芒果、荔枝這類水果,廖振羽提醒,造成皮膚過敏的「發物」,因人而異,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有過敏體質的人,除了避免常見誘發皮膚過敏的食物外,須養成記錄「飲食日誌」的習慣,了解自己容易過敏的物質,才能遠離惱人的皮膚過敏。

另外,飲食誘發的急性皮膚過敏搔癢難耐,常因過度搔抓皮膚造成的傷口,使搔癢感更為嚴重,造成惡性循環,導致皮膚過敏的範圍擴大,更難以痊癒,廖振羽建議,皮膚過敏發作時,可以局部冰敷降低癢的感覺,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並且避免到悶熱場所,如果皮膚過敏症狀持久不好,或同時誘發氣喘,以及嚴重過敏引起呼吸道腫脹,出現呼吸困難時,應立刻就醫治療。

他建議兩種預防改善的竅門,其一是穴道按摩,其二是中藥茶飲,俗稱減敏茶,可緩解搔癢症狀,茶飲為防風3公克、連翹2公克、麥門冬6公克、大黃2公克、甘草6公克,加入500至800cc水中煮沸後,再加入薄荷2公克,小火煮3至5分鐘後,過濾藥渣,放涼即可飲用。若容易腹瀉,大黃劑量減為1公克。

穴位按摩也是保健方法,每個穴位按壓1至2分鐘,一天做2到3次,可以減緩搔癢的不適,常用穴位如下:

1.曲池穴:手陽明大腸經--曲肘橫紋處。

2.內關穴:手厥陰心包經--腕橫紋上兩吋(三橫指),兩肌腱之間。

3.血海穴:足太陰脾經--大腿內側,髕骨內緣上2吋,肌肉隆起處。

4.百蟲穴:經外奇穴--血海上一吋,髕骨內緣上4橫指處。

5.三陰交:足太陰脾經--足內踝上三吋(四橫指),脛骨內側緣後方。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避開免疫壞老師 遠離過敏非難事



2014-08-07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孕期不吃海鮮,寶寶一歲以後再吃蛋,可避免過敏?」

「嬰兒洗澡要用沐浴露,且水要夠熱?」

「孩子吃到媽媽口水、玩泥巴,容易生病?」

「過敏不會好,所以不用理它?」

「不明過敏,抽血測測,就真相大白?」

「早點送託嬰、幼兒園可提升免疫力?」

答案是:「以上皆非!」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遠離過敏也有黃金期。建議嬰兒在9個月大以前,要將所有天然食物的副食品嚐過一遍以上,因為9個月前是身體產生耐受性的黃金期,就算有點過敏,身體也能學習並克服,太晚吃就不一定能耐受了。

此外,異位性皮膚炎要在2歲前控制住,過敏性鼻炎和氣喘則要在6歲以前控制住,長大後就不太會過敏了。

如何能平安度過黃金期呢?黃瑽寧建議家長注意下列關鍵的「要」和「不要」,才能為孩子發育中的免疫系統找到「好老師」,遠離「壞老師」。

孕期吃海鮮、堅果不用怕,因為「過敏原」會被胎盤屏蔽掉;但要小心空污、塑化劑、防腐劑、食品添加物、反式脂肪這些「內在誘導物」,它們是比過敏原更難控制的現代過敏大敵,孕婦、小孩都要盡力避免。

寶寶洗澡水約30度,也不用沐浴劑。因洗太乾淨會破壞皮膚天然油脂,反讓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機可趁,甚至引起異位性皮膚炎。

小孩吃到大人口水、玩樹葉和泥巴,都別緊張,因為人體和大自然存在一些與疾病無關的細菌,是免疫系統的「好老師」,可以讓免疫系統完整、堅強、少過敏。

至於塵蟎、黴菌、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都是免疫系統的「壞老師」,會誘發過敏反應,要努力執行居家除濕和防蟎。

3歲以前請保母帶,別上托嬰中心。黃瑽寧直言,托嬰中心是小小孩的「過敏先修班」,因為團體生活充斥各種「免疫壞老師」,不成熟的免疫系統會被誘發過敏,也容易併發重症。

黃瑽寧提醒,對於過敏症狀不能置之不理,有些孩子常見齒列不整、蛀牙、反覆中耳炎,根本原因就是過敏性鼻炎。與其花錢作極不準確的抽血過敏測試,不如從與孩子一起保持健康、快樂的生活習慣,就能事半功倍了。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