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疝氣要治療 腹腔鏡修補傷口小
文/姚逸興
疝氣即閩南語的「脫腸」,這是腹膜產生破洞,導致內臟從破洞跑出來,堆積在皮下組織,使得外表看起來像長了腫瘤。原因通常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其中嬰幼兒、青少年多半是先天性,成年人與老人則多半屬於後天性。
依發生位置不同,又可分為鼠蹊部疝氣、股疝氣、切口疝氣、肚臍疝氣及少見的閉孔疝氣、腹腔內疝氣。但絕大多數病人還是以鼠蹊部疝氣為主,且好發於男性,常因為疝氣囊過大、掉到陰囊,導致陰囊水腫。
疝氣之所以發生,除了腹膜有破洞外,主要是因為腹部壓力增加,例如長期搬運重物、便秘、蹲太久等,都會造成腹壓增加,以及腹部肌肉變薄弱,所以內臟便hold不住,掉到疝氣囊,導致疝氣產生。
坊間有所謂的「疝氣帶」,結構像是束腹帶,宣稱可以防止疝氣脫出,其實是錯誤的假象,因為只要腹膜破洞存在,一旦外界的壓力消失,疝氣仍會復發。想要徹底治療,只有靠手術將脫出的臟器推回腹腔,再修補破洞,切除多餘的腹膜組織;若是成年病患在手術時,通常還會多加一個後壁肌肉與韌帶縫合的步驟,以加強腹壁力量,避免復發。
至於掉進疝氣囊的臟器該如何處理?這些臟器多為大、小腸,經手術剝離後,可以推回腹腔內,但若因為卡住血管導致壞死,這就是所謂的「嵌頓性疝氣」,必須切除壞死的組織,否則會導致腹膜炎及敗血症,有性命危險。
另外,少部分患者會合併闌尾(即俗稱的盲腸)掉進疝氣囊,即使並未發炎,還是建議順便切除,以免術後發生盲腸炎,又要再挨一刀。
疝氣不是開完刀就沒事,通常在術後半年內不可搬重物,也不要做激烈運動,以免腹肌破裂,疝氣復發;一旦疝氣復發,只有再次進行手術治療,而且往往必須放置人工腹膜。
傳統的疝氣手術是從體外修補,傷口較大,現在的醫學進步,已經可以利用腹腔鏡從體內修補腹膜破孔,傷口小、癒合較快,不過因為要採用全身麻醉,所以對於年紀較大或有心肺機能障礙患者,比較不適合。
提醒民眾,如果在腹部表皮摸到腫塊,可以先到外科門診檢查,以判定究竟是腫瘤、疝氣,或是其他原因,千萬別隨便聽信坊間傳言自行處理,以免延誤治療。
(作者為新北市永和耕莘醫院一般外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