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復建科,物理治療,老年醫學 (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夏季高溫 老年熱衰竭增3成 】

◆◆◆ 注意通風多補充水分

頭好暈喔!夏季高溫讓許多人受不了,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容易中暑的高危險族群。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石明雄表示,臨床上觀察,夏天老年人出現熱衰竭的狀況約比其他季節增加3成。

老年人因身體散熱差、溫度調節能力弱,若加上有慢性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等問題,容易因過熱引起熱衰竭不適,增加中暑風險,嚴重會危及性命。

外出應做好防曬工作,並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影響體溫的調節。

老年人在夏天容易中暑,石明雄醫師表示,門診中一名60歲的老太太,夏天喜歡旅遊,經常坐遊覽車出遊,由於出遊擔心不方便上廁所,喝水較少,加上車內車外溫差大,影響到體溫的調節,高溫環境下流汗多,喝水量又不足,結果隔天出現頭昏、容易口渴以及頻尿的情況,但每次尿量都不多。

就醫檢查後發現有熱衰竭現象,甚至泌尿道感染。

提醒高溫外出的老人,應注意做好防曬措施,減少溫差大所造成的體溫適應不良,並應多隨時補充水分,以避免脫水,造成熱衰竭或中暑,甚至是進一步引發泌尿道感染。

◆◆◆ 【這樣做】應注意防曬並多喝水

石明雄醫師表示,老年人的溫度調節能力差,想在室內開冷氣消暑,溫度最好控制在26度左右,避免太低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

外出最好穿著淺色衣服,選棉質或麻料成分,透氣通風,並戴帽子或撐傘做好防曬措施,一天至少喝2000c.c.水,且應避免口渴才喝水,最好隨時補充水分。

◆◆◆ 運動配合補充電解質

天氣熱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避免吃重口味或者太甜,像是含糖飲料,可能會造成吃愈多反而更渴而容易脫水。

咖啡、酒也不適合多喝,因為咖啡因、酒精成分都容易利尿,反而會加速水的喪失。

此外,運動後若大量流汗的話,可喝運動飲料來幫助電解質補充。

◆◆◆ 【多注意】體溫調節差無力口渴

老年人因為腦部的下視丘體溫調控中心退化,較不易感覺到周邊環境溫度的變化,身體溫度的調控機能也會變差,易發生熱衰竭等熱傷害。

主要是因為環境悶熱大量出汗,造成脫水過多,出現無力倦怠感、頭暈、燥熱、發燒、口渴、噁心嘔吐等症狀。

若未即時處理,可能因水分大量缺乏,身體不能再經由排汗來調解體溫,進而導致體溫上升造成中暑,嚴重會危及性命。

◆◆◆ 慢性病影響排汗機能

老年族群若有心血管疾病,像是心臟衰竭、高血壓等,也會影響到身體的水分代謝功能,在高溫環境下導致排汗變差,也會讓體溫難以平衡。

在室外高溫環境或者室內不通風的環境,都容易增加熱衰竭的狀況。

◆◆◆ 【 醫師說 】

出現熱衰竭現象時,應立刻到陰涼處休息,並幫助身體降溫,若症狀見緩解,應盡快就醫。

【 文/石明雄醫師/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瘋路跑 小心足底筋膜炎 】

◆◆◆ 勿過度訓練 配合復健做足底運動

好痛喔!近年路跑、馬拉松比賽盛行,許多人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出現足跟異常疼痛。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表示,每次有大型路跑或是馬拉松比賽後,門診都會增加不少這類足底筋膜炎病例。

由於常路跑的人,反覆拉扯韌帶,若加上穿著不適當的鞋子,在不適合的場地運動等,支撐避震效果差,及賽前過度訓練,都容易誘發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有支撐足弓的功能,常路跑的人,足底筋膜反覆受傷及過度拉扯韌帶,長時間下來,易造成發炎疼痛。

門診中一名20歲的男性患者,為了參加馬拉松比賽,特別在賽前1個月加強訓練量,是平時的好幾倍,約累積跑了近200公里,結果出現後腳跟劇烈疼痛。

研判與患者賽前過度運動,長時間足跟負擔重有關。配合停止訓練,多休息、口服消炎藥物及復健治療,放鬆足底肌肉,症狀終於緩解。

◆◆◆ 【先了解】下床一踩地特別痛

復健科醫師塗雅雯表示,除了運動過量,其他像是跑步前未暖身,在不適合的場地運動,如路面不平的路、石頭路等。

還有,運動沒有適當定期換穿其他鞋,一雙鞋穿很久,鞋底磨損,易造成足部施力不平均,或是鞋底過硬,也易導致足部韌帶被過度拉扯。症狀常見早上起床後一下床,腳跟像是被電到般特別疼痛。

◆◆◆ 【這樣做】多休息 配合物理治療

塗醫師表示,臨床通常會先採保守治療,包括多休息,活動後冰敷疼痛處。

配合物理治療如超音波導入,藉傳導熱能改善發炎。若未改善,韌帶僵硬、鈣化,另可配合局部注射類固醇,加強改善發炎。

◆◆◆ 運動選擇適合鞋子

鞋底較硬與薄不適合跑步,應選有氣墊、鞋底較軟的鞋,較能達到緩衝效果。若足底有先天結構問題,可穿矯正鞋。

◆◆◆ 搭配足底筋膜運動

可配合做足底筋膜運動,伸展腳踝後方的阿基里斯腱,有助於避免與足底筋膜形成拉扯,放鬆小腿肌,預防足底筋膜炎。

◆◆◆ 運動1

先踩弓箭步,右腳往前,左腳在後,雙手伸直手扶牆壁,過程中雙腳的腳跟都不離地,每次5~10秒, 1次做10~20下,再換腳,每天2~3回。

◆◆◆ 運動2

用毛巾牽拉前腳掌,將毛巾罩住腳趾,往膝蓋的方向拉,每次5秒,1次做20下,再換腳,每天3回。

◆◆◆ 【醫師說】

若運動後休息超過3天,仍持續疼痛,代表韌帶受傷嚴重,應立刻就醫治療。

【 文/塗雅雯醫師/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穿高跟鞋久站 易釀足底筋膜炎 】

穿高跟鞋、硬底鞋久站久走,易引起足底筋膜炎。

年節期間不少從事服務業女性因需久站,導致腳底常痠痛發麻,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服務業如櫃姐等因美觀與工作需求,常要穿著5公分以上的高跟鞋長達7~8小時,尤其年節更難休息,易引起足底筋膜炎,腳底出現燒灼刺痛感,只好趕緊至復健科求診治療。

簡文仁理療師提到,足底筋膜主要功能在吸收腳著地時產生的反作用力,包括長時間走動、站立、缺乏休息、穿著不舒適的鞋子如高跟鞋等,都會加重對足底筋膜負擔,患者常在一起床腳剛踩到地面時足後跟會有強烈刺痛灼熱感,且痛覺易延伸到腳掌,小腿也會伴隨肌肉緊繃症狀。

建議可做弓箭步拉筋,有助舒緩腳部、小腿肌肉緊繃不適。

◆◆◆ 復健治療改善

要緩解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除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第一時間可用冰敷袋或毛巾包覆冰塊,敷在疼痛處緩解,若疼痛感劇烈可至復健科就診,倚賴物理治療類的熱療與電刺激,可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肌肉僵硬,進而舒緩肌肉與筋膜緊繃不適。

工作需久站的民眾,仍應趁空檔讓足部多休息,也可利用熱水熱敷足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痠痛,避免足底筋膜發炎,同時可透過漸進式弓箭步拉筋等,緩解肌肉緊繃、增加肌理彈性,若用藥膏貼布,不要合併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使用,以免從口服藥與貼布中同步攝取過多藥量,造成肝臟負擔。

【 文/簡文仁/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秋冬身體卡卡 3對策改善 】

◆◆◆ 透過保溫 加熱 運動提高循環

天氣逐漸轉冷,平常沒運動習慣或有舊傷者,易因血液循環差、手腳冰冷出現肌肉痠痛或關節僵硬狀況,建議採取3大對策,包括穿長褲保溫、使用電暖器等,而最好的對策為運動,可幫身體主動加熱,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也針對易僵硬、痠痛的部位,設計3招運動。

⋯⋯

◆◆◆ 坐著都不動,當心關節、肌肉更形僵硬。

秋冬天氣冷、氣溫較低,加上不時飄雨,使人更懶得動,物理治療師提醒,這季節常有許多患者因為關節僵硬、痠痛或是舊疾復發而來求診,主要是氣溫低造成血液循環不好、筋骨容易僵硬,

若再加上久坐缺乏運動,或沒有做好暖身就突然運動,都容易受傷,提醒從3對策改善,包括適時添加衣物保暖,避免身體受寒;二是可用工具如電暖器、電毯加熱;三是運動促進循環。

◆◆◆ 【這樣做】

◆◆◆ 添衣物保暖

天氣轉冷,建議外出可適時添加衣物,尤其是暴露在外的身體部位如頸部、手部等,可以圍圍巾、戴手套等保暖,另外,氣溫低使關節生理功能低下,肌肉也會表現較差,如要運動更應做足暖身,以免提高肌肉受傷及韌帶急性拉傷的機會,或使舊疾復發。

◆◆◆ 電暖器加熱

添衣物後仍覺寒冷者可以用電暖器、電毯助驅走寒意;但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另外可幫皮膚塗抹乳液、室內掛濕毛巾或放杯水,可避免皮膚或呼吸黏膜乾燥。

洗澡時順便泡腳10~20分鐘,促血液循環,以溫熱不燙手為原則,而長輩或糖尿病患對溫度較不敏感,家人應代勞測水溫,腿部有傷口不宜泡。

◆◆◆ 運動增熱能

最好的方式還是運動,可帶動全身血液循環、增加熱能,以下3招簡單運動想到就可做,做時選擇堅固、不會晃動椅子。

1.抬膝手摩擦

做法:坐在椅上,先將右腳膝蓋打直、抬的高度量力而為,將雙手放在右膝上,前後摩擦約30下,放下右腳、再換左腳重複同樣動作。
功效:促進膝蓋血循環、運動下肢。

2.抬肘手摩肩

做法:坐在椅上,先將右手搭在左肩,左手搭再在右肩,從肩頸交界處、肩膀到肩頭,來回以手摩擦1~2分鐘。
功效:運動手臂、舒緩肩膀僵硬。

3.手腳同鼓掌

做法:坐在椅上,雙手鼓掌,同時雙腳膝蓋也彎曲使腳底板相對、來回擊打,宛如手腳同時鼓掌般,依個人能力做1~2分鐘。
功效:運動手腳、促進手腳血液循環。

◆◆◆ 【專家說】

許多人睡覺時習慣穿輕薄衣物,其實現在天氣轉冷,應該換上長袖、長褲,較不會著涼,易手腳冰冷者還可加上襪子。
【 文/簡文仁/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銀髮族氣弱 運動宜和緩 】

◆◆◆ 銀髮族運動要量力而為,不要逞強。

飲食均衡、多運動,是健康的不二法則,但鄒瑋倫中醫師提醒,隨年紀增長運動的時機與強弱都要調整,許多銀髮族常覺得筋骨痠痛,其實要思考是否過於逞強,

⋯⋯

鄒瑋倫中醫師舉例,許多老人家習慣清晨4、5點出門運動,其實老人家較為氣弱,又選太陽尚未出來時運動,長期下來反而對健康不利,

或有些年長者為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喜歡進行長時間、長距離的跑步等,易造成身體負擔,建議運動應和緩。

◆◆◆ 力不從心 降強度

鄒瑋倫表示,隨年齡增長,運動應逐漸和緩,不要勉強,才不會筋骨痠痛,能多睡就應多休息,如果睡眠時間不長,清晨4、5點就起床,

建議可躺著休息,等太陽出來再外出運動,運動內容不要太激烈,可依個人喜好、能力選擇,切忌挑戰極限,如果一直有運動習慣,覺得力不從心時,就可調降運動強度。

相反來說,有些人是缺乏運動才導致筋骨痠痛,鄒瑋倫說,這些人常是吃飯後就坐著,長期下來脾胃較虛,肌肉不夠強壯,所以易感到腰痠背痛,

除了多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等,也可藉由四君子湯、八珍等調養身體。

吃飯後坐著不動,肌肉無力也會造成筋骨痠痛。【 文/鄒瑋倫中醫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45歲以上 聽力下降 勿輕忽 】

◆◆◆ 男比女早重聽 速就醫治療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聽力受損超過12萬人,其中60歲以上的銀髮族佔75%,

⋯⋯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暨聽覺醫學中心主任力博宏醫師表示,隨身體老化,約從45歲後聽力就會逐漸下降,有些人最後會演變成聽力受損,但臨床經驗上發現,多數聽力受損者並不會就醫治療,也很排斥配戴助聽器,過著聽不清楚的生活,長久下來就會影響認知功能、甚至失智,而且因為聽力一旦受損幾乎無法恢復,建議趕緊就醫治療。

我們是透過內耳耳蝸的毛細胞來感知聲音,隨著毛細胞受損、聽力就會逐漸下降,而且由於受損的毛細胞無法再生,所以聽力一旦受損嚴重就難以恢復,

而老化也是造成毛細胞受損的原因之一,但為何有人會演變成嚴重的聽力受損,可能與先天基因相關,或是長時間處於噪音環境導致毛細胞受損嚴重,但大多數聽力受損的患者都不積極就醫,可能擔心助聽器引人側目,長期聽不清楚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社交生活。

◆◆◆ 【先了解】男比女 易重聽

一般來說,男生比女生更早出現重聽情形,男生大約45歲後聽力便會逐漸下降,女生則是大約55歲左右更年期後,主要是因為女生的荷爾蒙具有保護力緣故。

另外,力博宏醫師表示,環境也是影響聽力的關鍵原因之一,例如是否經常處在噪音環境,或是長時間戴耳機也會導致聽力受損。

◆◆◆ 長期 容易失智

長期聽力受損會影響與人的互動,因為聽不見別人說話,自然就不會開口,大腦也會缺乏刺激,久而久之會影響認知功能,甚至出現失智情形,就有研究顯示聽力受損者較容易罹患失智症,而且聽力受損者由於無法與外界互動,一直處在自己的封閉世界裡,情緒也會逐漸變得憂鬱。

◆◆◆ 【這樣做】就醫 了解原因

其實聽力受損的原因很多,但許多人都不願積極治療,力博宏醫師表示,有時聽不見只是因為中耳長期積水,只要就醫吸出積水,聽力便可恢復正常,門診中也曾經有人是因為耳屎過多影響聽力,所以建議若覺得聽力下降,應該先就醫檢查病因。

◆◆◆ 勿排斥 助聽器

若就醫檢查發現聽力下降是因毛細胞受損所致,且影響與人溝通,宜配戴助聽器,許多人排斥助聽器,擔心別人會因此投以異樣眼光,其實應該保持正面心態,把聽損戴助聽器視為近視戴眼鏡一般,助聽器現在也有很多類型,甚至可利用APP增進使用便利性,建議諮詢醫師選適合助聽器。

◆◆◆ 【醫師說】

如果聽力受損嚴重,80~90分貝以上的聲音都無法聽見,就要考慮手術植入電子耳,不過電子耳的費用要近百萬,相當驚人,可尋求政府相關單位或慈善團體尋求醫藥費補助。
【 文/力博宏醫師/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暨聽覺醫學中心主任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年長者習慣性抽筋 多運動助循環 】
 
老年人半夜易抽筋,睡眠備受影響。
 
根據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3成有習慣性腳抽筋的問題,有許多人以為抽筋就是缺鈣,補充鈣就能改善,卻未見效。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何偉強表示,腳抽筋缺乏鈣只是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因為靜脈曲張或糖尿病造成血液循環差,或是老化、慢性病等因素,使電解質不足容易抽筋,可多運動、睡前四肢泡熱水,避免抽筋,影響睡眠品質。
 
何偉強說:「老年人除了血液循環差,若再加上骨刺問題,就會形成周邊神經壓迫,在交互影響下,造成腳抽筋的發生率會更高。」
 
建議應避免久坐不動,多加強適度運動,以免肌肉緊繃,又遇到低溫環境,血管收縮,就更容易引發抽筋。
 
◆◆◆ 增進下肢循環
 
多活動行走,有助促進下肢循環。
 
何偉強建議,平時最好養成步行等簡單運動習慣,可到家中附近公園散步、快走10~30分鐘,還可在睡前用熱水泡腳約20分鐘,或用熱毛巾敷小腿15~20分鐘,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以及配合將腳伸直、腳踝往上扳3~5分鐘,
 
伸展小腿肌肉,使小腿肌肉更柔軟,避免緊繃,晚上也較好入眠,降低半夜腳抽筋的發生機率。
 
另外,何偉強表示,老年人因身體機能老化,使電解質不足,會造成肌肉不自主收縮,進而引起小腿抽筋,尤其在運動過後,電解質會大量流失,
 
所以在運動後,用運動飲料跟水,以1:1的比例稀釋後補充電解質,且通常稀釋過後的電解質人體也較好吸收,藉此改善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減少抽筋的發生。【 文/何偉強/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預防照顧殺人 需自我察覺 】
 
◆◆◆ 勿要求完美 適時紓壓
 
天啊,壓力好大。隨著老年人口增加,最近常出現「照顧殺人」的新聞事件,因為照顧者自覺不想活,因此也一併帶走被照顧者,而即將出版的新書《 面對久病家人的勇氣 》,就是探討這樣的議題,且範圍更廣,包括照顧罕病兒的父母或中風的另一半,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這本書最特別之處在於告訴照顧者如何自我覺察,以便適時對外求助來預防照顧殺人,另外也建議照顧者不要追求完美,也要多尋求紓壓方式,此書也登上亞馬遜年老雙親類暢銷榜第1名。
 
隨著人口老化,許多40~50歲青壯年開始面臨父母衰老、甚至生病,沈政男醫師表示,所謂的長期照顧大部分需要7~10年,照顧者的情緒會從一開始的震驚、生氣、疑惑、擔心、憂鬱,最後走向接受事實,但有些照顧者的情緒會一直陷在憂鬱之中,原因可能是照顧的負擔過大、照顧者本身個性問題、以及照顧與被照顧者的關係太好或不好,還有最大的關鍵就是會不會對外尋求協助。
 
◆◆◆ 【先了解】婆媳感情生疏
 
過去經常是媳婦負責照顧公婆,但隨著家庭結構改變,許多媳婦與公婆之間感情生疏,再加上傳統觀念認為女兒出嫁後便屬於另一個家庭,所以照顧父母的責任往往落在兒子身上,而男性天生較不擅表達、紓壓,因此容易情緒出狀況。
 
◆◆◆ 完美人格危險
 
如果照顧者屬於完美人格,比較容易陷入憂鬱之中,因為自我要求過高就會造成太大的壓力,另外,如果非常在意他人眼光的人,也很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而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原本的關係,屬於太過親密或太疏離都容易陷入情緒困境。
 
◆◆◆ 【這樣做】自我察覺警訊
 
沈政男醫師表示,和其他探討長期照顧的書籍比較,《面對久病家人的勇氣》一書更站在照顧者的角度,告訴照顧者當出現體力變差、失眠、飲食習慣改變、社交行為出現變化時,就該自我覺察到情緒有異狀,代表該尋求外界幫助。
 
◆◆◆ 家人分擔責任
 
一對一的照顧關係最為危險,如果其他家人能夠經常幫忙照顧,讓主要照顧者可以多一點休息時間,也比較能夠有機會紓壓,當其他家人發現照顧者情緒不佳時,也可以尋求相關醫院家屬的支持團體幫忙。
 
◆◆◆ 【醫師說】
 
由於長期照顧大多需7~10年的時間,所以常常會讓照顧者覺得自己的人生也跟著埋葬,因而衍生出情緒問題,因此若能由許多家人共同照顧,較能紓解這樣的心理壓力。
 
【 文/沈政男醫師/ 精神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穿高跟鞋久站 易釀足底筋膜炎 】

穿高跟鞋、硬底鞋久站久走,易引起足底筋膜炎。

年節期間不少從事服務業女性因需久站,導致腳底常痠痛發麻,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服務業如櫃姐等因美觀與工作需求,常要穿著5公分以上的高跟鞋長達7~8小時,尤其年節更難休息,易引起足底筋膜炎,腳底出現燒灼刺痛感,只好趕緊至復健科求診治療。

⋯⋯

簡文仁理療師提到,足底筋膜主要功能在吸收腳著地時產生的反作用力,包括長時間走動、站立、缺乏休息、穿著不舒適的鞋子如高跟鞋等,都會加重對足底筋膜負擔,患者常在一起床腳剛踩到地面時足後跟會有強烈刺痛灼熱感,且痛覺易延伸到腳掌,小腿也會伴隨肌肉緊繃症狀。

建議可做弓箭步拉筋,有助舒緩腳部、小腿肌肉緊繃不適。

◆◆◆ 復健治療改善

要緩解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除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第一時間可用冰敷袋或毛巾包覆冰塊,敷在疼痛處緩解,若疼痛感劇烈可至復健科就診,倚賴物理治療類的熱療與電刺激,可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肌肉僵硬,進而舒緩肌肉與筋膜緊繃不適。

工作需久站的民眾,仍應趁空檔讓足部多休息,也可利用熱水熱敷足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痠痛,避免足底筋膜發炎,同時可透過漸進式弓箭步拉筋等,緩解肌肉緊繃、增加肌理彈性,若用藥膏貼布,不要合併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使用,以免從口服藥與貼布中同步攝取過多藥量,造成肝臟負擔。 【 文/簡文仁/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居家照護 有要領 】
 
就要開始照顧父母了?生活起居怎麼安排?請外傭、自己顧、還是送安養院?
 
一旦家有老人需要長期照護,就能體會這個工作的內容多如牛毛,從早上一睜開眼到晚上就寢為止,幾乎一刻不得閒。
 
照護是有要領的。換言之,無論是協助還是照護老人家,都有順序和重點,只要在照護過程中加入了人體力學的要領,照護者及老人家都可以輕鬆掌握和實行。
 
◆◆◆ 〈Step By Step1〉半癱的翻身(向非癱瘓側)
 
STEP 1:雙手放在肚子上
 
將老人家癱瘓側的手放在肚子上,正常手也一同平放肚子上。
 
STEP 2:由癱瘓側→非癱瘓側的順序立起膝蓋
 
照護者要先幫忙把癱瘓側的膝蓋豎起來,方法是手伸進老人家癱瘓側的膝蓋下方,另一手扶住這隻腳的腳底,把膝蓋慢慢抬高。非癱瘓側的膝蓋則盡量讓老人家自己立起來。
 
STEP 3:膝蓋和肩膀往前扳過來,完成翻身動作
 
照護者站在老人家的腰邊,出聲提示以後,手扶在對方癱瘓側的膝蓋上,慢慢往自己這邊扳過來。
 
照護者應該留意翻身動作的每一個步驟,注意不要讓老人家又回復到原來的姿勢。
 
◆◆◆ 〈Step By Step2〉從地板站起身
 
STEP 1:雙臂從身後扣住老人家
 
這是協助肌肉無力、肢體僵硬的老人家站起身的方法。因為必須從老人家的身後使力,為了避免造成不安,過程中記得要不時出聲說明動作。
 
STEP 2:一面將身體往前頂,一面站起身
 
照護者牢牢抓住老人家的兩手腕以後,身體緊貼著對方的背後往前頂,協助他站起來。
 
STEP 3:完成站起身的動作
 
確定老人家已經完全站穩以後,才慢慢放開手。
 
◆◆◆ 〈Step By Step3〉從床上坐起身
 
STEP 1:兩膝蓋立起來
 
先出聲讓老人家知道要坐起身了,然後幫他把兩條腿的膝蓋慢慢立起來。
 
請注意這裡!
 
手貼在老人家兩腿膝蓋後方,慢慢把膝蓋托高。不可直接用手抓握。
 
STEP 2:將臀部移到床緣
 
輕抬兩腿膝蓋移到床緣,讓老人家的臀部貼近照護者身邊。
 
STEP 3:側轉身體
 
確定老人家的臀部已經來到床緣,照護者一手環抱他的肩膀,一手環抱他的膝蓋下方,將老人家的身體往床邊扳過來。
 
STEP 4:坐起上半身,放下下半身
 
以臀部為支點,讓老人家慢慢坐起上半身的同時,照護者放開扶住膝蓋的雙手,讓老人把兩腿放到床下。
 
STEP 5:完成坐起身的動作
 
老人家坐起來以後,要讓肩膀和兩腿有依靠,以保持坐姿穩定。
 
◆◆◆ 〈Step By Step4〉從臥床上移到輪椅上
 
Step 1:將輪椅推到床邊
 
將輪椅推到床邊,與床緣呈30度斜角,告訴老人家要坐輪椅了,請他站起來。
 
Step 2:雙手環抱腰部幫老人家站起來
 
請老人家環抱照護者的脖子,照護者則環抱老人家的腰。照護者稍微向後仰,把老人家慢慢抱起身。
 
Step 3:以腳為軸心迴轉身體,臀部在椅面上坐下
 
老人家身體順勢向前彎,以跨出的一隻腳為軸心,臀部朝著椅面的方向,一點一點轉身,直到可以完全落坐。
 
【 文/監修者/米山淑子(日本老年行動科學會常任理事)〈生活OK繃〉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抗老第一步 從眼周保養開始 】
 
「醫師,明明我平時都有在保養皮膚,可是為什麼臉看起來還是很老態呢?」很多人都有和35歲張小姐一樣的困擾,但問題關鍵往往是在「眼部」。

眼睛是視覺的第一焦點,如果眼周細紋明顯、眉眼下垂,那麼即使臉蛋保養得再好,也容易顯老。

想要對抗老化,其實可以從眼周的年輕化做起。

以常見的魚尾紋來說,除了影響外觀,也會造成女性上妝不易、容易卡粉的問題。

除了平時的保養以外,可以利用更積極性的做法修正,例如注射肉毒桿菌素的方式,既方便又不需恢復期,原理是透過阻斷神經的傳送,來撫平因為表情動作而產生的動態皺紋。

因此不只是魚尾紋,其他像是鼻背兩側的兔寶寶紋,或是雙眼上方的抬頭紋、雙眉之間的皺眉紋等,都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只要定期注射,就能維持長時間的效果。

對於下垂的八字眼,也是顯老的關鍵之一。除了天生原因造成之外,也可能是後天的眼皮鬆弛覆蓋住眼睛,造成兩眼無精打采。

眼皮手術則是醫師根據受術者的眼皮組織厚薄、脂肪的多寡、提眼瞼肌的張力,再合併眼型和臉部條件,切除掉多餘的眼皮,搭配注射肉毒桿菌素來提拉眼尾,讓眼神重新恢復上揚的外觀。

除了雙眼,對於眉毛、上額也跟著老化下垂的患者,光做眼皮手術可能無法滿足期待,此時建議可做內視鏡前額拉皮改善。

手術中透過內視鏡技術輔助,比起傳統的上臉拉皮手術,較能做到縮小傷口、減少出血。

方式是透過藏在頭髮內的4個小洞切入,去完成以往傳統拉皮需要約30幾公分才能完成的前額拉皮術。因此在手術後的恢復也比較快,是想要擁有明顯改善效果的人更適合的選擇。

最後提醒大家,透過醫美或手術雖然能立即改善眼周老化情形,但若要對抗老化,手術後仍應搭配平時保養,例如規律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和休息,避免用眼過度,並且保持愉快的心情,兩者相輔相成,才是正確從裡到外對抗老化。

【 文/鄭紹隆/整形外科診所 醫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停看聽〉老了 勇敢承認吧

2014-09-28

文/吳芯

打了針,吃了藥,睡個午覺,早上那種錐心刺骨,連咳嗽都得捧著胸、壓著背的劇痛感,終於獲得緩解。

都是自己不自量力,勉強跟著瑜伽老師做出高難度的拉筋伸展動作,還自戀地對著鏡子,欣賞自己的線條柔軟,姿勢到位。沒想到別人做了沒事,我卻扭了筋、傷了背,回到家一夜輾轉難眠,疼痛不堪。

還有一次,也是因為自己的不服輸,明知高山症無法登山,卻偏要跟人家去爬合歡山,結果被人背下山,還搭救護車緊急送醫。醫生說我年過半百,不要再去做無謂的挑戰,言猶在耳,這次又自討苦吃了。

或許我是該勇敢承認自己不再年輕了。

說到不服老,就像公公七十多歲患了肺氣腫,明明不該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可是他卻自以為年輕壯漢,於是常在騎了單車爬坡的半路上,或是奮力搬起門前的笨重盆栽時,發生呼吸困難的現象,都得我們火速載他到醫院掛急診。雖然我們一再提醒他凡事要量力,他還是會高估了自己的體力,弄得我們擔心不已。

外婆80歲時,也常常拿著抹布跪著擦地板,被舅舅勸阻了好多次都不聽,有一次就因提水上下樓梯,不慎摔傷了腳,進出醫院好幾次,更誇張的是在外婆出院當天,她還從病床上彈坐起來,嚷著可以自己走路回家,害得大家既緊張又無奈。

是不是上了年紀的人,因為歲月倏忽飛逝,難免忘了「老之將至」了呢?環顧鏡中的自己,雖然有幾根白髮,有幾條皺紋,眼皮有些下垂,身材有些走樣之外,心態上我始終感覺還很年輕啊!可是怎麼一會兒閃到腰,一會兒又拉傷背;一會兒眼睛澀,一會兒又肩頸痠呢?莫非這些警訊就是在提醒我:你老了,不要再逞強了 。

唉!心有餘而力不足,真是莫此為甚呀!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髮萬萬歲〉老年生活 優雅過

2014-09-09

文/朱家齊

優雅而充實的老年生活,是每一個人都不應放棄的權利……

  • 手腳要並用、腦子要動,才能健朗地老去。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手腳要並用、腦子要動,才能健朗地老去。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 儘管津端夫婦物欲極低,卻堅持「要買就買好的」。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儘管津端夫婦物欲極低,卻堅持「要買就買好的」。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 津端夫婦堅信「好生活不是用錢買的,而是花時間經營出來的。」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津端夫婦堅信「好生活不是用錢買的,而是花時間經營出來的。」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今年六月,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一份調查,顯示有6成老人認為自己「體弱多病」,另外有超過4成老人認為自己是別人的包袱。透過這項調查可以看出,不少台灣老人是悲觀地在生活著,甚至自我設限,阻擋了「老年人也能精采生活」的可能。

日本人津端修一(89歲)與津端英子(86歲)夫婦,卻過著「越老越美麗」的生活,兩人並來台分享了心得。

即使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並不如日本完善,但是優雅而充實的老年生活,是每一個人都不應放棄的權利。

<時間淬煉>好生活 是經營出來的

津端夫婦堅信「好生活不是用錢買的,而是花時間經營出來的。」

他們熱愛田園生活,傾注40年的時間培育自己的菜園,一年可收成八十多種蔬菜;蔬菜水果都成了餐桌上的豪華饗宴,樂於分享的他們還會到處分送給親戚朋友,甚至將水果放在路邊,供路過的人享用,以此與人們建立深厚的情誼。

修一先生還有一個特別的嗜好,就是獨愛帆船,他視帆船為「幾十年的老朋友」,儘管遇過7次的海上風暴,也絲毫不減他出海的熱情,甚至在88歲時還進行了一次大溪地帆船之旅。

閒暇時候他們也樂於自己動手做東做西,建築師出身的修一先生熱愛木工手作,家中大大小小的器具、耕種用的農具,大多來自他的雙手;英子則熱愛紡織。他們以此做為保持健康的祕訣,認為手腳要並用、腦子要動,才能健朗地老去。

儘管他們物欲極低,卻堅持「要買就買好的」,特別是家具,絕對不可以買便宜貨,因為「將好東西代代相傳」是他們的家訓,買任何東西前一定要確認其是否好到足以傳給子孫,畢竟積存了歷史與光陰的好家具,是再多金錢都買不到的。

津端夫婦的好生活,基本上都是用「時間」積存而成,花40年耕種的菜園、與帆船並肩數十年的海上經歷、承載著歷史與記憶的好家具,甚至堆積如山的木工與紡織品,無一不是「花時間經營出來的」。

<感情維繫>夫妻相處 懂得保持距離

修一先生說,兩老維繫感情的方法就是「保持距離」,有些話不方便說出口,或是怕說出口會傷到對方自尊的,就用留言的方式表達,既可達到目的,又能有效減少衝突。

兩人的相處就像兩條平行線,在家時各做各的事,甚至出門在外也各走各的路,但他們對彼此而言正是「空氣一般的存在」,自然得好像理所當然,卻又是絕對的不可或缺。修一先生說他在遇到海上風暴時,旁人都忙著喊:「神啊!救我!」只有他一人喊:「英子啊!救我!」由此可見,英子女士果真是修一先生賴以維生的動力來源。

即便如此,該細心體貼的地方,兩人也絕沒有忽略,例如修一先生在英子女士的體力逐漸下降後,就自動把農具全都重新製作了一遍,做得更小、更輕或是更好施力,方便英子使用。而有一次修一先生自言自語著想玩遊艇,英子女士清楚丈夫一旦說出口的話一定會成真,不等先生開口,就自動開始籌錢。

平淡如水,卻又真實地為對方的需要而存在,這就是津端夫婦。

<保持熱情>人生態度 何妨任性而為

津端夫婦的的生活態度,總的來說就是「任性而為」。

這要追溯到二戰期間,英子在某一次前往工廠工作的途中,腦中突然出現一個聲音,告訴她「回家,不要去工廠!」她順著直覺往反方向離去,旋即聽到爆炸聲響,當時正在工廠的人們都被炸死了。從此以後,她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與感受,而非他人的意見,終其一生都任性而為,自由自在地做自己。而當時過著物資匱乏的生活,他們家靠著一塊小小的庭園種植地瓜,雖然困苦卻活了下來,她也因此體會到「今天會比昨天更好,只要一直相信明天會有好事發生,一切都會變好。」一塊小小的土地就能燃起希望,也是她日後投入田園生活的主因之一,修一先生還戲稱她是菜園中的精靈,逗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修一也同樣任性而為,即使經歷了7次海上風暴,也無法阻止他想出海的決心,每一次驚險,都不斷證明只要他相信,就一定會活下來,因此修一從不害怕,持續地挑戰、冒險。

津端夫婦的生活並不難實現,每個人想要的也不盡相同,只要不讓心先老去,不對生活失去熱情,任何人都能享受「越老越美麗的人生」。

<達人小檔案>津端修一 津端英子

修一先生畢業於東京大學,先後任職於數家建築設計事務所。1969年以「高藏寺新城計畫」獲得日本都市計畫學會石川獎。曾任廣島大學、名城大學教授,現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從事評論活動。

英子出身於釀酒廠,婚後便投入主婦工作,全心全意支持丈夫。闢地種菜,實踐在大地紮根的精緻生活。

夫妻倆以「越老越美麗」的人生為目標,身體健康、沒有疾病、精神充沛。雖然沒什麼錢,卻過著令人羨慕的好生活。著作《積存時間的生活》在台上市。

(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髮族善用彈力帶 減少拉傷還防跌

2014-09-07

文/郭家榮

銀髮族透過運動(例如:健走、跳土風舞等)來維持每天身體基本的活動量,也利用舉啞鈴或寶特瓶裝水增加肌肉力量,但是若以不正確的重量或姿勢,反而傷害身體。

  • ▲圖1:胸廓伸展運動。(照片提供/郭家榮)

    ▲圖1:胸廓伸展運動。(照片提供/郭家榮)

  • ▲圖2:腰部伸展運動。(照片提供/郭家榮)

    ▲圖2:腰部伸展運動。(照片提供/郭家榮)

  • ▲圖3:大腿肌力訓練。(照片提供/郭家榮)

    ▲圖3:大腿肌力訓練。(照片提供/郭家榮)

  • ▲圖4:大腿外展肌力訓練。(照片提供/郭家榮)

    ▲圖4:大腿外展肌力訓練。(照片提供/郭家榮)

建議可使用普遍應用於社區銀髮族肌力訓練的器材,「彈力帶」攜帶方便、可依個人能力漸進式的調整阻力大小,可減少肌肉拉傷、維持肌肉力量及延展性,進而預防跌倒。

對體能程度較弱的銀髮族,彈力帶運動在坐姿或平躺,即可達到伸展與肌力訓練的效果,也可減少因站姿運動時產生的重心不穩或跌倒。

◎胸廓伸展運動:

坐姿,將彈力帶兩端纏繞在手掌,使彈力帶拉直後的長度與肩同寬(圖1),雙手平舉後,儘量往外拉、停留5秒。可增加肩膀與手臂肌肉力量,預防跌倒或減少傷害。

◎腰部伸展運動:

坐姿、雙手舉高(圖2),將身體往右側彎,伸展左側腰部肌肉,至左側腰部肌肉感覺到有緊繃感時,停留10-15秒後,返回雙手舉高姿勢。

過程中,需保持彈力帶拉平與肩同寬、肚子不要凸出或彎腰,兩側輪流伸展。可伸展左側腰部肌肉、訓練右側腰部肌肉,增加腰部穩定度與平衡能力。

◎大腿肌力訓練:

彈力帶包覆於右腳,雙手抓握適當長度的彈力帶,使腳抬離地面約15公分、膝蓋彎曲90度(圖3)。慢慢將膝蓋往前伸直,停留5-10秒慢慢收回,可加強大腿肌肉力量,減少因重心不穩時突然軟腳而跌倒的風險。

◎大腿外展肌力訓練:

彈力帶適當的包覆於兩側大腿、長度約與肩膀同寬,雙手輕放於大腿上、固定彈力帶(圖4)。右側大腿與右腳同時往外儘量打開,停留5-10秒後慢慢收回,兩側輪流。可訓練外展肌肌肉力量,增加身體的平衡與穩定性。

◎健康小叮嚀:使用彈力帶運動時,注意不要閉氣、需配合呼吸,建議往外拉時緩慢吐氣、收回時緩慢吸氣算一次。每回15次、每天執行3-5回,可依個人狀況調整頻率。

彈力帶纏繞時,請注意鬆緊度,避免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不同顏色的彈力帶具有不同的鬆緊度,可依個人能力選擇。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物理治療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誰能陪你 健康到老  】

 

 

凡人多相信權威,看病找職位越高、頭銜越多、且媒體有口碑的名醫準沒錯。

不過,「巷子內的」多不這麼想,像我的老師張文和教授,便力主「看病的老二哲學」。他以為40歲上下的中生代醫師,非但學識與臨床經驗足以獨當一面,體力也處於巔峰狀態,卻沒有教授或主任級醫師滿坑滿谷的病人(與外務),凡事親力親為,病人才能得到最佳照顧。

張教授的主張不只適用於外科病人,對罹患慢性病,必須長期治療、與病共存的病人也很受用。倘若病人求助年長自己甚多的醫師,勢必碰上醫師退休換人的場面。結束多年醫病關係重新開始,總叫人若有所失。


--------------------------------------------------------------------------------

主治醫師垂垂老矣

50出頭的愛珍有20年憂鬱病史。都怪個性壓抑的她,先是嫁了個大男人主義老公,又為了拼男孩連生3胎,直到38歲患上鼻咽癌才喊停。

為了3個奶奶不疼爹爹不愛的女兒,愛珍戰戰兢兢,定期回耳鼻喉科複診。主治醫師退休,還一路跟隨到新醫院,十數年相安無事。但有回,她坐上診療椅,偷瞄到採半蹲姿勢為她檢查的醫師,兩腿微微發顫,救命恩人垂垂老矣,令她心中大驚。

「教授哪天不看我怎麼辦?」我眼前的愛珍一副末日神情,無法說之以理,根本聽不進「教授短期內不打算退休」,或是「任何一位合格專科醫師都能為她健康把關」之類泛泛安慰。逼得我只好告知:教授有子克紹箕裘。

「那我以後可以找他看病嗎?」愛珍的語氣突然和緩下來,多年的信任與依賴,竟瞬間由一位尚未謀面的醫師繼承。正當我暗暗稱奇,病人卻話鋒一轉:「醫生,還好妳比我年輕……不過,請妳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別突然消失不見喔!」

我想起愛珍的前任精神科醫師,那位曾經聲名大噪卻燒炭以終的友人,猶如挨了一劑悶棍。【   吳佳璇《人情絆》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髮共和國〉晚年生活 細思量

2014-08-25

人到暮年,體能、腦力免不了會逐漸走下坡,為了讓自己的老年生活品質有保障,應該要未雨綢繆、預先做好規劃……

〈財產規劃〉 安養信託 保老本

文/賢雲

  • 圖/Tai Pera

    圖/Tai Pera

  • 圖/Tai Pera

    圖/Tai Pera

同事偉哲退休後,將台北市的老房子出售,拿到2000萬現金,然後在鄉下買了一間400萬的新房子。

我們問偉哲為何搬到鄉下去,都會區的生活機能不是比較好嗎?

偉哲說,退休後他不用天天趕車去上班,不需要住在交通方便的市區了;不如「賣房養老」,想辦法讓手上留點現金,生活可以自給自足,就不必依賴兒女奉養了。

偉哲將剩下的1600萬現金,與銀行簽下一份「量身訂做」的安養信託契約。他先把存款「過戶」到銀行的信託帳戶,再以他自己為受益人,約定銀行以後每個月固定匯款3萬元到他的私人帳戶,做為生活、醫療及養護費;同時約定,萬一有急用時,亦可請銀行額外撥付。

雖然銀行索費不低,簽約時要先繳一筆手續費,通常為信託金額的0.5%,簽約後每年須另付0.5%左右的管理費;但由於存款不在偉哲名下,確保不會被歹徒騙走,或被不肖的子孫盜領,他認為還是值得。

偉哲感慨地說,他有一位朋友老張,去年離開職場時拿到700萬退休金。大兒子說想要買房,希望老爸支援;小兒子提到公司生意走下坡,有巨額的資金缺口要補。老張一聽嚇壞了,深恐退休金被兒子瓜分掉,於是拿出100萬分給兩個兒子,剩下的600萬找銀行辦理安養信託,以保住老本。

偉哲還提到另一位朋友,李媽媽是位獨居老人,子女都在外縣市就業、定居;近年來她發現自己腦力有退化現象,擔心未來若老年失智,生活無法自理。於是李媽媽到銀行辦理「量身訂做」的安養信託,將存款交付銀行,約定銀行每個月將生活費匯入李媽媽的戶頭,如果她住進安養院,也可以修改契約,讓銀行把生活費匯入安養院帳戶。

為了避免李媽媽將來失去行為能力,她與銀行簽約時設置一名「信託監察人」,由李媽媽的兒子來擔任監察人,幫忙監督信託資金的運用。

我們都覺得偉哲的設想相當周到。人到暮年,體能、腦力免不了會逐漸走下坡,為了讓自己的老年生活品質有保障,我們應該要未雨綢繆、預先做好財產規劃才是!

〈住宿規劃〉慎選安養院 住安心

文/歐咪媽

阿嬤當年因為有糖尿病等疾病,身體逐漸因病情嚴重行動不便,後來因為開始有了失智的問題,她時而清醒時決定要去安養院住,就怕給家人帶來更多的麻煩。

經過熟識朋友推薦,就直接將她送進那家安養院,初見到的環境還不錯,院方人士看起來親切熱誠的樣子,於是稍微寬心,就決定安心住下去。

大家有空會去探望她,隨著時間一久,阿嬤失智惡化,根本就不會想起認識的人,看在眼裡真有萬般的不捨和難過。通常會在週休二日去看她老人家,有次剛好路過臨時進去,她全身脫光被人很粗魯地在洗澡,門邊走廊上有位洗好的老人,坐在輪椅上隨便披著小浴巾似乎在等待,感到真的是很沒有尊嚴。有次去是整個尿布都浸濕了還沒見人換,隔壁房裡插鼻胃管的老人管子脫落,看見看護沒做消毒防護措施就隨意給他插上,讓我看了直覺院方的衛生、愛心堪慮。

後來阿嬤因生瘡感染去住院後就離世,我認為挑選安養院真要多方面注意,誰知院方真有做到實質的服務,看到那些老人家的模樣,我相信有人會憂鬱而死的傳聞。善盡孝道請慎選安養院,方能讓家人安心,並安養老人家晚年的安全。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腳踝扭傷不治好 恐成永久傷害











Ads by Google
生活就該這麼享受 www.ezfarm.com.tw
擁有小屋、農園、美景的渡假人生 愛自己、愛家人的最佳投資
2014-04-26

文/鍾明宏、李俐妏

各種運動傷害中,腳踝扭傷是相當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如果沒有好好的治療處理,不但會拉長恢復期,更可能造成日後腳踝有慢性疼痛及關節不穩的狀況,甚至再次扭傷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

    • ▲圖2(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圖2(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 ▲圖3(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圖3(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 ▲圖4(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圖4(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 ▲圖1(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圖1(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 ▲圖5(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圖5(照片提供/鍾明宏、李俐妏)


急性期過後,在物理治療師指導建議下,即可開始執行以下運動:

◎關節角度運動

●坐姿下,保持腳掌平貼在地面,小腿慢慢往後滑再往前伸及兩腳膝蓋慢慢開闔,每個動作10下,每天3次。(圖1、圖2)

●腳掌做順時針及逆時針畫圈動作,各做10圈,每天3次。

◎牽拉運動:

●坐姿下,用毛巾繞過患肢腳掌的前半部,兩手各抓住毛巾的一端,將毛巾慢慢往身體的方向拉。(圖3)

●若站立不痛,則可採弓箭步伸展,雙手扶牆,患肢於後,利用前腳彎曲來做伸展,注意後腳腳跟不可離地且腳尖要朝向正前方,後腳膝蓋伸直或彎曲會伸展到不同肌群。

每個動作維持15-20秒,做10下,每天2-3次。

◎肌力訓練

●將腳踝頂住牆壁或桌子等固定不動的物體,做腳掌外翻的動作;利用健側腳抵住患側腳背,做腳掌上勾的動作。(圖4)

●可利用毛巾或彈力帶來進行踝關節各個動作方向的肌力訓練。

每個動作維持10秒,做10下,每天1-2次,訓練時,僅肌肉產生收縮,腳踝並沒有產生動作。

◎平衡及本體感覺訓練

●患肢單腳站,保持平衡,剛開始先扶著牆壁或椅子,若能維持60秒之後,即可放開手,單獨進行單腳站立。

●可在單腳站立時,閉上眼睛,以增加訓練強度;也可利用枕頭來做訓練,站立於枕頭上,更能刺激踝關節的本體感覺,訓練也是先由手扶著東西開始進行。(圖5)

進行任何訓練前,都應事先與物理治療師充分討論,切忌操之過急。

(作者分別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物理治療師、實習物理治療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少年彎腰駝背 在家簡單動作可改善











Ads by Google
燦坤福利社 全新福利品搶購 www.tkec.com.tw
搶購全新福利品,快上全國最大3C家電 福利品購物網,種類齊,價格殺!
2014-04-24

文/蔡明倫

蕭姓國中生上下學搭乘公車時,總揹著厚重的書包,一年內長高許多,卻顯得身體單薄、姿勢前傾;另一名林姓高中生很喜歡打籃球,身體活動量大,從身體側面觀察卻可見略微駝背。

    • 圖3(照片提供/蔡明倫)

      圖3(照片提供/蔡明倫)

    • 圖4(照片提供/蔡明倫)

      圖4(照片提供/蔡明倫)

    • 圖1(照片提供/蔡明倫)

      圖1(照片提供/蔡明倫)

    • 圖2(照片提供/蔡明倫)

      圖2(照片提供/蔡明倫)


◎建議有駝背姿勢者可以在家從事下列活動,改變身體前傾等問題。

●躺在客廳沙發扶手:找一張椅子靠近沙發扶手,坐在椅子上,身體背部中段靠著沙發扶手逐漸躺下,使身體放輕鬆自然呈拱形,停留30秒後,再以翻身側躺方式坐起,休息10秒,如此反覆5次(圖1)。

●蹲於地板背靠床沿:起床坐在床尾,將臀部移向前離開床面而蹲下,蹲低時,身體背部中段靠緊彈簧床床面邊緣,雙手抬高,交握於頭後方,使身體逐漸往後仰。當身體脊椎和胸廓皆感到緊繃時,停在該姿勢約30秒,之後回復起始蹲姿休息10秒,以此循環反覆5次(圖2)。

●四足跪抬對側手腳:四足跪為準備姿勢,接著將左腳伸直往後抬高,達到身體水平面高度,同時將右手往前抬伸至相同水平面位置,維持身體3秒鐘平穩表現,再回到準備姿勢,對側手腳亦以相同方式進行,兩側各反覆練習10次(圖3)。

●伏地挺身膝蓋頂地:俯臥姿勢下,雙手按住肩膀前方床面,兩腳併攏膝關節微彎,以膝關節頂住床面做為支點,接著雙手伸直身體推高,過程保持身體與大腿成一直線,維持3秒後放鬆回復準備姿勢,以此反覆10下。若要增加負荷量,可調整為兩腳伸直以腳掌為支點的伏地挺身動作(圖4)。

前述活動可因時因地分開練習,每週宜回顧各項活動練習量,以兼顧完整性為原則。在家中親子一同參與,活動的可近性、熟悉度更能養成孩子主動練習的意願。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伸展關節 甩脫五十肩困擾

Ads
by Google

燦坤福利社 全新福利品搶購 www.tkec.com.tw
搶購全新福利品,快上全國最大3C家電 福利品購物網,種類齊,價格殺!

 

伸展運動
(照片提供/林佩樺)

 

圖.文/林佩樺

 

過年後,因肩關節疼痛到復健科求診的患者不少,其中尤以婆婆媽媽為多,主要是她們忙著大掃除及準備年菜,年前年後都不得閒,除了平常肩膀就有痠痛問題,連梳頭時,手臂都抬不起來,穿脫衣服及睡覺翻身也會痛,苦不堪言。

 

這是典型的五十肩症狀,除了急性期用藥治療,也建議接受復健及平時自我訓練,以減輕肩關節的退化。

 

五十肩,又稱為冰凍肩或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主要的問題是肩關節囊的慢性發炎導致沾黏;發生的年齡大多為50-60歲,若是肌腱或韌帶曾經受傷過,或是長期操勞的家庭主婦,也會因受傷引起發炎造成後續的五十肩問題。

 

五十肩在急性發炎期,會逐漸感覺到疼痛,進入冷凍期後,動作開始受限,此時若無適當治療,會進入冰凍期,疼痛感略微減緩,但關節活動度的受限達到最嚴重。

 

五十肩的運動治療,基本上是適度伸展肩關節。關節伸展並不是速度愈快、次數愈多、愈用力愈好,而以「慢」、有確實「伸展」為主,逐漸增加關節活動角度,擴大活動範圍;最好洗完熱水澡或熱敷後,再慢慢伸展。否則,在肌肉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舉肩過高,硬生生拉扯肩關節,反而是一種傷害。

 

◎建議可自我復健,剛開始時,不妨輕一點,然後慢慢增加其強度,速度要慢,在達到「些微疼痛」的最大角度時,停留30秒。

 

●鐘擺運動:身體前彎,對側手扶在一固定物上,患側手自然下垂,有如鐘擺,以前後、左右、順時鐘、逆時鐘等方向之擺動各10次(圖1)。

 

●甩手轉圈運動:雙腳前後站立,患側手臂放鬆,自然甩動兩下,向前轉一圈,再自然甩動兩下,向後轉一圈,如此連續做10次(圖2)。

 

●爬牆運動:可面對或側對牆壁,將患側手指沿著牆面漸漸向上爬(圖3)。

 

●肩關節內轉與外轉運動:一條毛巾置於身後,右手上、左手下,同時將此毛巾在背後上下拉動10次,再換左手上、右手下,上下拉動10次(圖4)。

 

●肩胛骨加強運動:站立,雙手交叉置於頭後,手肘盡量向後張開,再向前置於頭部兩側,重複運動(圖5)。(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觀測站〉分攤照護 機器人幫老人

Ads
by Google

GOHAPPY購物網 象印家電限時回饋 www.gohappy.com.tw
日本象印生活館
熱銷不鏽鋼鍋具/保溫杯瓶 電子鍋/廚房家電 加碼特惠,限時搶購中!

 

為了讓計畫送年邁父母到養老院的子女,有更客觀的參考標準,英國衛生部調查評比全國養老院。(路透)
英國慈善機構「終止寂寞」的調查,約有800萬長期寂寞的老人,其中500萬人的日常唯一陪伴是電視。(路透)
即便開發看護機器人,但永遠不能取代人類之間的接觸。(法新社)

 

文/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

 

台灣社會老化與全球同步,在歐洲幾個已經「老」得相當厲害的國家,開始紛紛祭出更實際的方法解決日益嚴重的「老」問題,值得台灣借鏡。

 

其中讓人眼睛一亮的是搭配高科技所出現的「機器人安老協助」案例,在丹麥跟英國都已經開始施行。

 

<丹麥篇>機器清潔 大大省開支

 

丹麥是北歐國家中最受金融危機衝擊的國家,女總理托寧‧施密特卻在這種環境下被推出來當家,她用一系列新措施來改革丹麥「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體制,搭配緊縮公共開支,意圖重振丹麥經濟。

 

這之中的配套措施之一,就是派機器人到丹麥國營的老人安養中心做清潔工;機器人做不來的,則由可動的老人跟他們的家人分擔,大大節省開支。

 

所謂機器人毫不擬人,只是矮胖的類盤狀造型。它可以感受空間障礙,被啟動後會自行轉動吸塵。有些安老院一開始試用就相當成功,老人與機器相安無事。

 

但有些地方的機器人在清理臥室時,卻老是會絆倒裡頭的老人。所以院方改在夜間所有老人都上床了,才啟動機器打掃客廳、走廊等公用場所;白天老人出去使用公共場所,才進去打掃房間。

 

這項措施有人認為用機器代人將讓老人更與世隔絕,也增加清潔工的失業。但贊同的人提出反駁是機器大為提高工作效率,加入義工探訪制就可以減少老人的孤單。

 

有些喜歡隱私不願被人打擾的老人們,也贊成機器人進駐。理由是老年人的陪伴者本來就不是清潔工而是家人跟朋友,機器只是來打掃,還掃得很乾淨,為何不行?

 

<英國篇>看護機器人 幫忙獨居老人

 

同樣的老問題在英國也日益龐大。英國目前約有1千萬65歲的高齡者,占全英國人口的六分之一,預估到2050年老人數將衝達1千9百萬。今年80歲以上的老人就約有3百萬,到2050年將增加到8百萬。

 

最糟的是,根據慈善機構「終止寂寞」的調查,英格蘭約有800萬長期寂寞的老人,其中500萬人的日常唯一陪伴是電視。英國政府因此曾在年前大大讚揚亞洲敬老的文化與價值觀,呼籲英國人學習。

 

但就跟台灣社會一樣,並不是每家英國子女或親人都可能就近在旁照顧老人家。一個由7國參與的3年合作項目,在歐盟資助下就針對老人看護啟動,在英國是由布里斯托大學和西英格蘭大學合作,開發出能陪老人並提供照顧的機器人,以應付過去25年來英國85歲以上人口速增一倍多的問題。

 

這個看護機器人設計的主旨,是幫助老年人在家中可以獨居更長的時間,像是幫老人線上訂貨、提醒老人服藥時間、幫助中風老人復健等。甚至還研發出一款機器人可以模擬人類表情,用來傳達一點老人需要的「機器情感」。當然,這些機器人計畫也同樣遭受了批評,有認為機器永遠不能取代人類之間的接觸,除了欠缺人類擁有的歷史和文化素養之外,更無法理解人類語言中的深層含義。

 

但科學家的理由是,初期的機器人設計只是要取代一些老人日常必須的任務,更深層的,還是要靠人自己來處理。英國衛生部因此啟動新的監管委員會,計畫在2016年3月前,調查評比全國2萬5千家養老院。除了安排自願者親駐體驗外,甚至考慮裝架隱藏式攝影機,或不定期抽訪來深入了解照護品質。政府強調這些措施,是要讓計畫送年邁父母到養老院的子女,有更客觀的參考標準。

 

<守望相助>鄰有獨居老人 關心一下

 

另外因為2013年酷冬冷死三萬多英國老人,比前年增加了29%,其中2萬5千多人都高過75歲,英國醫療保健系統跟衛生部因此發起守望相助,以幫助健康欠佳的老人度過寒冬。

 

這項計畫呼籲了10萬民眾加入,在冬天除了更關心老人外,每週至少1天到鄰居的老人家,看看他們的暖氣夠暖、飲食是否正常、還有足夠的食品存放嗎?

 

此外還發動了帶鄰居老人去家醫診所接受流感注射疫苗、上藥房買藥或帶去戶外散步等服務。英國醫療保健系統歸納出有4百萬住在英格蘭的老人健康很差,因此安排家醫到府探視並提供醫療照護,用以減少大醫院急診室每到寒冬就有大批老病患送診的擁擠,並預防老人獨居凍死的危險性。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