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併發症

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飲食不當,且缺乏適當的運動與睡眠,不僅高血壓病人有逐年增加趨勢,發病的年齡層也不斷下降。一旦得到高血壓又合併下列情形時,應特別提高警覺,如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停經後婦女、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抽菸、總膽固醇過高及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升高。

高血壓的併發症主要在:

●腦部:常見的症狀是頭痛、耳鳴、目眩及手腳麻痺等,嚴重者可能有腦梗塞、腦出血或暫發性腦缺血。據統計,高血壓患者死於腦血管病變的機率約為血壓正常者的七倍。只要能持續使平常的舒張壓值降低五毫米汞柱,尤其是中年的高血壓患者,即可使腦中風的機率下降卅五%至四十%。

另外也有報導指出,高血壓會傷害到腦細胞,帶來辨識能力的衰退,增加失智的機率。

●眼睛:微動脈硬化會使得動脈內壁變厚、內腔變窄,導致出血、視神經乳頭水腫,患者視力逐漸模糊。

●心臟:由於末梢血管阻力增加,心臟負荷過大,引起心臟擴大,甚至衰竭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六倍。而冠狀動脈硬化也可能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增加冠心病的發生率約二至四倍。當血壓下降時,可減少心肌梗塞約廿%至廿五%。

●腎臟:由於腎臟動脈硬化、腎絲球體病變、腎臟萎縮進而影響腎功能,造成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腎衰竭的機會比常人約高出兩成。只要使舒張壓降低五毫米汞柱,就可使末期腎病的發生率減少至少廿五%。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藥物如安非他命、止痛藥、類固醇、避孕藥與抗憂鬱藥會使血壓上升。

治療高血壓的西藥可能會有副作用,有的會造成陽痿,有的會頭暈、倦怠或頭痛、心悸、心搏過慢、咳嗽、潮紅等,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因為高血壓所造成的傷害,遠大於藥物的副作用。

中醫常用重鎮潛陽、滋陰降火、活血化瘀等方法來治療,療效雖不如西藥來得迅速,但有輔助的功用,不但可以漸進式的降血壓,還可以減輕西藥的副作用,對於高血壓併發症的預防與改善,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許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會患上高血壓或糖尿病,多數患者得病後會主動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可是有些人卻因為工作忙,經濟困難或者根本不當回事兒等各種原因而耽誤疾病的治療。高血壓或糖尿病雖然是再普遍不過的常見病,可是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如果不積極治療控制,他們就會因為併發症而致殘,甚至死亡。那麼,哪些是高血壓或糖尿病的併發症呢?

高血壓的主要併發症包括:(1)腦血管意外:即腦中風,致死率和致殘極度率高。高血壓患者血壓越高,中風的發生率越高。(2)冠心病:血壓持續升高,心肌強力增加,心肌耗氧隨之增加,則會合併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血壓水平越高,心血管的危險越大。如果收縮壓增加10~12個毫米汞柱,或者舒張壓增加5~6毫米汞柱,那麼腦中風的危險就增加35%~40%,心肌梗死和猝死,增加20%~25%。(3)高血壓性心臟病:會導致代償性左心肥厚,最終導致心力衰竭。(4)腎動脈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壓合併腎功能衰竭約占10%。

糖尿病的主要併發症可以分急性和慢性兩種。(1)急性併發症,包括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的高滲性昏迷。可採用補充胰島素的方法治療。(2)慢性併發症,主要指血管併發症,是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根據病變部位,又可進一步分為大血管和小血管併發症。

大血管併發症,主要是指動脈中央硬化引起的一些病變。主要累及冠狀動脈、腦血管,還有周圍的血管。在臨床上分別表現為是冠心病、心絞痛、心梗、腦梗塞、腦出血;下肢動脈的動脈閉塞症,嚴重的引起間接性跛行,再嚴重就引起下肢的壞疽。微血管併發症,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還有糖尿病的神經病變。

糖尿病已被列為冠心病等危症。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日益引起重視。糖尿病患者最後有80%會併發心血管疾病,並且30%(有的報導為80%)是死於心血管疾病,如:腦中風或冠心病。


  「高處不勝寒」可以說是患有高血壓的人的最佳寫照,對其而言,血壓向上攀升的時候,真是又敬畏、又害怕,敬畏的是血壓高這個老症頭如影隨形,只能妥適控制;害怕的是,擔心血壓會否在高點失速,造成終生憾事!

醫學上,約有95%以上的高血壓是找不出原因的,稱為本態性的高血壓;另約有5%的高血壓是找得到原因的,而可以找出原因的高血壓,是可以根治的。


什麼樣的狀況之下,才算是高血壓?當您在測量血壓時,收縮壓大於140、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經過多次正確測量後,大於這個數值之血壓,稱做高血壓。

以國人的情況來說,高血壓是僅次於感冒的常見疾病,成年人口約有20-30%的人有高血壓,而血壓越高的人,罹患腦中風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也愈高。

一般而言,高血壓並不會有特別的症狀,只是偶有頭痛、頭暈、頸子硬、胸悶、疲勞、身體不適,嚴格說來,大多數罹患高血壓的民眾都沒有任何症狀,有些民眾甚至是在無意中發現自己罹患了高血壓。

大部份的高血壓是找不出原因的,年紀及遺傳是重要之因素,年紀大的人或家族史中有高血壓的人,較一般人容易發生高血壓。

高血壓如果不治療,長期下來會出現併發症,如眼底病變、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心衰竭、腎病變、腎衰竭等,非常嚴重,不可等閒視之!這係因為高血壓不治療,久之,造成血管壁容易發生動脈硬化,全身血管及心臟的併發症即由此而生。

提醒您,罹患有高血壓的民眾如果出現高血壓之併發症,如心臟病、腎臟病、腦中風、眼底病變等的情形,一定要定期到專科醫師處診療,因為血壓越高,併發症出現的機會就越大!

要預防高血壓併發症,持續維持正常的血壓,是最重要的方法;而一旦出現併發症,或與糖尿病一起發生時,對於高血壓的治療則更要積極。

由於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所以高血壓又被稱為慢性殺手。

在美國,高血壓得到良好的控制,也就是收縮壓控制在140以下、舒張壓控制90毫米汞柱以下的人,不過僅佔所有高血壓人口的三分之一,亦即高血壓控制得宜的人不過百分之三十三而已;而台灣方面,情形可能更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國人對於高血壓的認知不夠所致。

因此建議民眾平日一定要養成量血壓的習慣,一旦發現高血壓,就應多加測量,若持續高血壓不降,則應就醫。

治療高血壓應從飲食方面及運動方面做起:

1.少吃高鹽食物,並適度運動,對於降低血壓有很大助益;
2.飲酒不過量、戒除香煙,並避免體重過重;
3.平日生活作息正常,並且不吃高脂肪食物;
4.如果血壓太高而需要服用降血壓藥時,應定期服用;
5.此外,定期到醫師處診療,常常量血壓,也學會量血壓,更是正確面對高血壓的健康態度,而瞭解高血壓的衛教常識可說是現代人必備的知識。

至於高血壓是否可以預防?目前仍有爭議,但高血壓之併發症,是絕對可以預防的,此乃是治療高血壓的最重要意義。

台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未來人口結構將持續老化,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越來越多,所以平日做好預防醫學的工作,對大眾的健康非常重要。

 

 

 

[高血壓會引起那些併發症]

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飲食不當,且缺乏適當的運動與睡眠,不僅高血壓病人有逐年增加趨勢,發病的年齡層也不斷下降。一旦得到高血壓又合併下列情形時,應特別提高警覺,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停經後婦女、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抽菸、總膽固醇過高及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升高。
高血壓如果不治療,長期下來會出現併發症,如眼底病變、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心衰竭、腎病變、腎衰竭等,非常嚴重,不可等閒視之!這係因為高血壓不治療,久之造成血管壁容易發生動脈硬化,全身血管及心臟的併發症即由此而生。高血壓的併發症是由於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的結果。高血壓的血管病變包括結節血管硬化、腦小血管瘤、小動脈及微小動脈的纖維性壞死,及動脈硬化。
 
 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有下列幾種: 
 

1. 腦部病變:

腦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十大死因的第一、二位。就美國而言,每年有五十萬人以上中風,其中約廿萬因而死亡。常見的症狀是頭痛、耳鳴、目眩及手腳麻痺等,嚴重者可能有腦梗塞、腦出血或暫發性腦缺血。據統計,高血壓患者死於腦血管病變的機率約為血壓正常者的七倍。另外也有報導指出,高血壓會傷害到腦細胞,帶來辨識能力的衰退,增加失智的機率。
2. 眼睛病變:

微動脈硬化會使得動脈內壁變厚、內腔變窄,導致出血、視神經乳頭水腫,患者視力逐漸模糊。
3. 心臟病變:

由於末梢血管阻力增加,心臟負荷過大,引起心臟擴大,甚至衰竭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六倍。而冠狀動脈硬化也可能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增加冠心病的發生率約二至四倍。
4. 腎臟病變:

由於腎臟動脈硬化、腎絲球體病變、腎臟萎縮進而影響腎功能,造成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腎衰竭的機會比常人約高出兩成。
5. 大動脈及其分支的病變:

如大動脈硬化、動脈粥狀硬化血管瘤及剝離性大動脈瘤。高血壓患者發生血管阻塞的機會增加。由於血管硬化的加速及血管中壁的壞,死容易造成血管瘤及血管中壁的剝離。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高血壓最重要的併發症。高血壓患者中60~75%死於心臟的併發症,15~20%死於腦血管障礙,5~10%死於尿毒性,其餘死於剝離性大動脈瘤。
 
 

 

高血壓

        大部分人都是偶然量血壓才發現有高血壓。一般人容易忽略高血壓的原因在於大部份罹患高血壓的人都沒有症狀,等到有不舒服多半是出現了併發症,也因為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很多有高血壓人不願意接受治療,也有一部分的人血壓控制正常後就自行調整劑量或停止服藥,這些都是造成血壓控制不良的重要因素。等到秋冬氣溫下降血管緊縮時血壓便隨之升高,「隱形殺手」便會悄悄的敲開您健康的大門。

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的惡化。心臟衰竭是高血壓的併發症之一,如果說高血壓是「隱形殺手」則心臟衰竭就是「千面殺手」。他的可怕在於症狀的千變萬化,不同的人心臟衰竭的症狀常常會不一樣,也使得病患經常掛錯科別以致考驗看診醫師的功力。

病人可能久咳不癒、氣喘甚至咳血而到胸腔科治療;病人也可能一個晚上起床五、六次去小便,只好怪罪膀胱無力;病人也可能晚上睡個兩、三個鍾頭後就醒過來在床上坐個半小時或是下床走一走才能繼續入睡,於是只好怪罪腦神經衰弱;病人也可能雙腳水腫而想到是否腎臟不好;病人也可能原來活動正常而變得虛弱無力,走個一百公尺就渾身軟弱無力而需要休息,從一樓走上二樓甚至要休息兩三次。

這讓我們想到最近的一則笑話:千錯萬錯都不是心臟衰竭的錯,如果有錯那一定是自己錯了。事實上也是如此!等到這位「千面殺手」把您玩弄夠了,有一天凶性大發時就會造成急性肺水腫。急性肺水腫會讓人呼吸衰竭、無法呼吸而足以致命,這也是心臟衰竭病人最常被送到急診的原因。

狹心症以及中風

         挾心症以及中風,這也是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狹心症就是供應心臟的血管狹窄或阻塞,而中風也這是供應腦部的血管狹窄或阻塞。狹心症也是有多面相,從胸悶、胸痛到全然沒有症狀,最典型的症狀當然是運動或用力時有胸悶或胸痛的現象;狹心症也常常戴上假面具出場,有時候他是戴上心臟衰竭的面具出場,面具下實則潛藏的是狹心症。狹心症有時候則是以心律不整來表現,這是狹心症病人猝死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1.為何要治療高血壓?
答: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治療高血壓的目的在於預防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從頭到腳包括腦中風、眼睛病變、心臟衰竭、狹心症、腎臟病變、以及四肢血管病變。

2.高血壓的治療需要一輩子服藥嗎?
答:高血壓可分為續發性及本態性兩大類型。有百分之九十的病人屬於續發性高血壓,也就是有其他的致病原因所導致的高血壓,如腎臟病、內分泌異常或主動脈弓狹窄等疾病所引致的高血壓,只要把這些致病原因去除,血壓就可以恢復正常。本態性高血壓,也就是找不到致病原因的高血壓,本態性高血壓大部分的人要一輩子服藥,但有些輕微的人可以利用生活型態的改變來達到血壓的控制。

3.服用高血壓的藥物會影響腎功能,這是真的嗎?
答:大部分的高血壓藥物不會影響腎功能,反而有保護腎功能的作用。許多末期腎病的洗腎病人多半是血壓控制不良或是有其他的併發症,有些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剛開始服用時很少部分的病人可能出現腳腫的現象,這是因為高血壓的藥物擴張血管而使水分滲初血管所致,只要合併使用利尿劑就可以除去水腫又能達到更好的血壓控制。

4.若患有高血壓,應該找那一科的醫師治療?
答:個人建議還是找心臟科醫師。控制血壓的藥物有六大類合計有數百種,合併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氣喘、心臟衰弱、消化性潰瘍、或是其他新陳代謝疾病的高血壓病患都需要不同的降血壓藥物來治療。心臟科醫師會根據病患不同的體質加以調配藥物,才會有最佳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