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
心理防衛機制亦同於心理防衛機制、心理防衛、自我防衛機制(Self-defense Mechanism)、防衛機制、防衛機轉等指稱。
其為心理學名詞,最早見於佛洛依德(Freud)的文章《防禦性神經精神病》(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1894)。美國Vaillant將其羅列的28種心理防衛機轉分為四類:精神病的防禦機轉、不成熟的防禦機轉、神經症性防禦機轉及成熟的防禦機轉。但是分類與分組的標準不明確,同一防衛機轉,不同學者可將其列入不同類別與級別。
在精神分析的理論中,心理防衛機轉是指「自我(ego)」的心理防衛作用,當人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用來應付挫折與不安的適應機轉,能夠在精神上達成某種妥協的一種心理過程。意即自我對本我的壓抑。
此種壓抑是自我的一種全然潛意識的自我防禦功能,大都在潛意識中進行,過程常常是無意識的。通常表現在人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試圖自我遮抑那些因擔心自我尊嚴受到貶抑、焦慮會不斷發生時出現的內驅力和情感,而有意無意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
人們會使用防衛機制保護自己免於不可接受的思想或衝動,或某些令人焦慮的訊息,無論是正常人或精神病患者皆會在某些行為上使用心理防衛機轉,差別在於程度不同,這是「自我」避免思想及情感失控的方法,而根據每個人的人格特質、經驗或觀念不同,會呈現不同的防禦方式。
此概念來自精神分析理論中關於人類思想中存在多種力量進行互相對抗、鬥爭的假說。在生理上,心理防衛機轉被認為可以防止因各種心理打擊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心理障礙,過分或錯誤的應用心理防衛機轉也可能帶來心理疾病。
自我防禦機制的特徵
- 防禦機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們是無意識的或至少是部分無意識的,真正的防禦機制是無意識進行的。
- 防禦機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過自我美化(價值提高)而保護自己及防護自己免於受傷害。從它的作用和性質來看,可分為積極的防禦機制和消極的防禦機制兩種。
- 防禦機制似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即以掩飾或偽裝我們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禦機制是藉歪曲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 防禦機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們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禦功能作用改變的結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狀態。
- 防禦機制可以單一地表達,也可多種機制同時使用。
分類
按照心理成熟度分類
- 自戀心理防衛機制(一級防衛機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個人在嬰兒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機制。早期嬰兒的心理狀態,屬於自戀的,即只照顧自己,只 愛戀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加之嬰兒的 “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輕易地否定、抹殺或歪曲事實,所以這些心理機制即為自戀心理機制。一名成年人還運用“自戀機制”來進行自我心理防禦,是很危險 的。
- 不成熟心理防衛機制(二級防衛機制):此類機制出現于青春期,成年人中出現也是屬于正常的。包括內向投射、退行、幻想等。
- 神經性心理防衛機制(三級防衛機制):這是兒童的“自我”機制進一步成熟,在兒童能逐漸分辨什麼是自己的衝動、欲望,什麼是實現的要求與規範之後,在處理內心掙扎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機制。
- 成熟心理防衛機制(四級防衛機制):是指“自我”發展成熟之後才能表現的防禦機制。其防禦的方法不但比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處理現實的困難、滿足自我的欲望與本能,也能為一般社會文化所接受。這種成熟的防衛機制包括壓抑、昇華、補償、幽默等。
- 按行為性質分類
- 逃避性防衛機制:壓抑/潛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
- 自騙性防衛機制: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包括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離(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 (distortion)。
- 攻擊性防衛機制:轉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 代替性防衛機制:幻想(fantasy),補償(compensation)。
- 建設性防衛機制:認同(identification),昇華(sublimation)。
所謂「心理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是指「自我」(ego)的心理防衛作用,用來應付挫折與不安的適應機轉。
一般說來,這種心理的防衛方法,大都在潛意識中進行的。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來,人如果要求生活得愉快,有一些基本慾望必須要得到滿足。
生理方面的,好像餓了要喝、睏了要睡,累了要休息;心理方面,如要愛人和被愛,要受人尊敬和受自己尊敬,要有人可以依靠,要有成就等。
如果這些基本慾望不能得到滿足,則身體精神方面都不得安寧,嚴重時甚至會生病。不過,人活在世,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挫折,即心理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煩惱和不安。
一般說來,遇到現實問題時,我們或是積極的針對問題,設法解決;或是採取消極的方法,去逃避問題。
從心理學的觀點說來,我們的精神往往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用它自己的方式,把人與「現實」的關係稍微改變一下,使之較易為人所接受,不致於引起情緒上太大的痛苦和不安。精神所具備的這種解決煩惱,減少內心爭執和不安,以保護心情安寧的方法,稱為「心理防衛機轉」。
潛抑作用(Repression)
防衛內心衝突的最原始方法,便是潛抑作用。簡單來說,就是把對個人威脅太大的記憶或衝動,從意識知覺裡面排除掉,使我們真的不知道它的存在。
但雖然其不為人知,卻可能不知不覺地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使我們做出連自己都莫名所以的舉動或產生一些奇怪的感覺。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忘了去赴一個很重要的約會,雖然曾在日曆上大大地做了記號,甚至該買的禮物都準備好了。
也許所謂的健忘,是因潛意識裏很恐懼去赴那場約會。又如我們可能特別鍾愛或厭惡某一顏色,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也許答案就在潛意識中。
潛抑在潛意識裡的內心衝突,其強度並未減弱,它們仍不時以不同方式想從潛意識竄越出來,因此當事人必須不斷地耗費心力,才能將它們壓下去,所以當事人往往因此而心神耗竭。至於要考試前,須克制看電視的衝動,多讀一點書是屬於有意識的舉動,只能稱之為壓抑(suppression)。
否定作用(Denial)
也是屬於比較原始而簡單的防衛機轉。和潛抑作用不同的是,它並非「忘卻」已發生的痛苦之事,而是根本認為它沒發生,彷彿沙漠裏的鴕鳥一般,眼不見為淨。所以一個對子女抱有很大期待的母親,可能拒絕承認自己的小孩能力不足以達到她的要求。
有時適度地否定事實可能會增加面對未來的勇氣,例如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以為自己很快就好起來,但是過度的否定,有可能達到妄想的程度而完全脫離現實了。
投射作用(Projection)
有的時候,我們會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我們這麼想,所以別人大約也這樣想。例如莊周臨淵羨魚,便是很貼切的描寫。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人責備、批評別人的缺點或過錯,而絲毫未覺察他自己偏偏就有同樣的缺點。其實他潛意識裏很恐懼別人發現自己的缺點,所以便「先下手為強」,把別人痛批一頓,那麼別人便不敢同樣批評他了,正是所謂「五十步笑百步」,「龜笑鱉無尾」了。
臨床上也常發現有些病人老是疑心有人要害他,如果仔細分析,有時可以發現原來是他本來有討厭別人,仇恨別人的念頭,但恨別人是違背超我道德良知監督的,因此他把這念頭推到別人身上,認為是別人先恨他的,那麼他恨別人便是名正言順了。
退化作用(Regression)
人在小的時候和長大以後,應付事情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有的時候,當人們遇見挫折的時候,會放棄已經學得的技巧,例如溝通等,而恢復使用比較幼稚的方式,例如耍賴等,以滿足自己的慾望,這種現象叫「退化作用」。
我們常看到有些特別柔弱,「我見猶憐」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照顧,而他們也繼續扮演弱者的角色,不願成長。在同性友誼或兩性關係裡,當有一方預備離去時,另一方便立刻發出「如果你離開我,便是對不起我,討厭我」的可憐者姿態,使對方不敢輕舉妄動。其他如考試到了,便會頭痛、肚子痛,如此便可名正言順的請假等。
轉移作用(Displacement)
有時,我們會因某種原因不能將情緒施於某個對象上,因而轉移到另一個可以接受此情緒的對象身上,減輕自己的精神負擔。所以當一個學生在學校裏受了挫折,他可能把氣出在家人身上,父母多說一句他都嫌嘮叨,整日裡臉色都不好看,彷彿得罪他的是家人。
但如果不仔細分析,他可能也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裏,只覺得一切都好煩。通常來說,轉移的對象,與原來的對象有相似關係,帶有代替性質,好像小孩子喜歡吃奶嘴,長大了不能再吃,便吸手指頭,再大一點,改為咬筆尖,更大的時候,變成抽香煙或咬口香糖。
一個和母親關係不良的小孩,可能會特別親近或排斥與母親年齡或特質相仿的老師。有時因為一份難忘的戀情,而一再愛上具有相同特質的人,正是所謂「記綠緣羅裙,處處憐芳草」。
隔離作用(Isolation)
把會令人感到相當痛苦的感覺從意識層面中加以區隔,使人對某些事件失去感覺,那麼在回想或面對該事件時便不會感到痛苦了。
在臨床上,有當事人在陳述自己遭到的迫害或虐待時,彷彿在陳述別人的事,看不出有痛苦的表情,便是隔離作用在運轉的結果。有時隔離作用和超理智是很相似的,對於某些該有情緒的事件,當事人卻顯出一副淡漠的樣子。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反向包括兩個步驟:
一是先壓抑住一個自己和他人都無法接受的想法或慾望;
二是潛意識裏,為了怕別人察覺自己有這種想法,反而表現出一種完全與內心想法背道而馳的行為。
所以過度的自尊往往是為了掩飾內心的自卑,而有時內心深處明明很渴望獲得某人的青睞,卻總是情不自禁在緊要關頭做出氣走對方的事來。
事後想想,也不曉得自己怎麼會這樣做。其實如果仔細分析,便會明白原來是過度擔心內心的渴望被別人發現。這種矯枉過正的反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觀察到。
中國話裏的「此地無銀三百兩」便是這種欲蓋彌彰最生動的例子。另外有些偽君子之類的人,心裡很清楚自己是偽善的,雖然也是做出與內心想法相悖的事來,但這不算是反向作用,因他們往往是別有用心啊!
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
當個人的行為無法符合社會規範,或是遭遇挫折而不能獲得個人所追求的目標時,為了想維護自尊,減低焦慮感,便給自己的行為和想法一個合理的解釋,這個解釋,不一定就是真正的行為原因,很多時候,當事人不惜曲解現實,文飾自身的過錯,但本人卻不知情。底下的例子可以說明平常的合理化作用:
一、喜歡或不喜歡是一種藉口。一個沒被邀請去參加舞會的女孩說:「假如有人請我去,我也不去,因為我不喜歡參加舞會的那群人。」
二、歸罪於他人或以情境做為藉口。「媽媽沒有把我叫醒」,「我有太多其他的事要做」。這些陳述可能是真的,不過,對個人沒有表現出某種行為來說,卻不是真正的理由;假使個人真的關心上述這件事,則他會有警覺性或注意時間。
三、「無可避免的」也是一種藉口。「因為以後老式車的保養費很貴,所以我買了這種新型的車。」
然而,上述例子都顯示出,個人愚弄了他自己,而不是別人;這些藉口的目的,是在意識上使個人覺得舒適一點。而個人也因貪圖這種舒適,而真的相信自己所找的理由是真正的原因,於是情況便難有改善了。
補償作用(Compensation)
個人從事某種有目的之活動遭遇過挫敗,或是在容貌、才能、天賦上擁有某些先天的缺點,便希望透過發揚自己其他方面的長處和優點,或改從事有機會成功的活動,掩飾這些先天或後天的缺憾與自卑。
補償作用分為「一般補償」和「過度補償」兩種,一般補償的例子,如容貌平庸的女孩努力讀書,爭取好成績。過度補償則是個人想在自己最感自卑的領域裡,經由加倍努力,不僅能克服缺陷,而且變得卓越非凡,譬如一個天生口吃的人,可能想成為傑出的演說家。
昇華作用(Sublimation)
將原始的,不為社會接受的潛在慾望或本能改變,以較符合社會規範的方式表現出來;於是情感受創的人不再自憐自艾,而將自己的故事寫成暢銷小說;具有攻擊衝動的人參加拳擊比賽;許多藝術家歷經病痛的折磨,卻將肉體的痛苦和情緒的狂暴化為無數人類藝術的瑰寶,如身受耳疾之苦的貝多芬以及受精神分裂症折磨的梵谷等,都是昇華作用最好的例子。
以上的分類與敘述,其實只是為了便於說明而已,事實上,這些潛意識的運作常常是重覆且同時發生,很少單獨出現。
其目的乃在保護自我(ego)免於受到傷害,如過度使用,難免悖離現實,而導致個人嚴重的適應不良,甚至衍生各種精神疾病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