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狀 未必是疾病

文/劉彥瑩

精神疾病至今還沒有可靠的醫療儀器可以檢測出(例如糖尿病驗血即可獲知),往往都要靠各種症狀的詳細蒐集,才能指向某種疾病。然而,許多臨床的迷思也從此而起,常見最大誤解就是認為「症狀」等於「疾病」。

其實,症狀只是身體的「反應」,不能說有症狀就是生病了。如同在大熱天有「體溫升高」的症狀,未必就是「發燒」生病。

「失眠」、「焦慮」、「憂鬱」、「躁鬱」、「自律神經失調」,這些都只是表面「症狀」,問診還得探詢背後的病因,治療才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侷限於「控制」病情。把「症狀」當成「疾病」的迷思,最常見就是「憂鬱症狀」。其實,臨床至少可區分出「生理性」或「心因性」的病根。

「生理性憂鬱」的疾病,對藥物治療反應佳,甚至康復。常見這類病人看遍各科找不到病因,真的病了卻不敢求診精神科,或該吃足量藥物卻不配合吃藥。如此「拖延」治療,將讓病情不斷惡化,長期還併發高血壓、糖尿病、記憶退化、腦部缺損等慢性病。若及早治療,生活工作較可穩定,服藥期也相對較短。

「心因性憂鬱」的困擾並非疾病,藥物改善有限,治療應傾向心理探索。常見這類個案該少吃藥的,卻吃一堆藥!

人世間有無盡苦難(家庭、學業、人際、工作、經濟、情感、恩怨情仇等),生老病死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人生考驗,如果都以「憂鬱症,缺乏血清素」來概括,人類將被簡化成幾種「元素」形成的「細胞」。有個案說:「吃藥控制了情緒,也讓我失去日常生活的活力。」古訓早有智慧言:「心病終需心藥醫。」有良醫也坦言,鎮定、安眠藥不能治療精神疾病,只能「症狀處理」。

曾有一國小男生,疼愛他的阿公過世後,他常哭得好傷心,醫院用評估量表勾一勾,說是「憂鬱症」,吃了「百憂解」,果然出現奇怪的副作用。幾顆生化藥物就可以解決生離死別,人生這麼簡單嗎?哭是人間真情,怎能都當病呢?會不會哭過了,才有力量再試試看?個案也說:「獲得心靈的安定後,我的藥也吃少了!」

(作者為台中市紓情診所精神科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