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ADHD青少年的醫療與輔導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主任   葉啟斌醫師

緣起

         兒童時期的過動症到底長大會不會好呢?如果從小開始治療,長大比較容易有好的習慣。但往往罹患ADHD的孩童,總是不容易達到父母的期望,進而衍生挫折及產生他人的誤解,到了青春期時,由於過去經常陷入各種窘境,這時候,過去挫折的經驗使得他們如同身陷於一片汪洋大海,不知道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同時外在壓力增加,有可能進而成為青少年風暴,若未及時處理,養成不良的習性,可能導致在當兵、工作及成家時產生狀況。所以協助他們平安度過青少年風暴顯得格外重要。

 

 

亟盼同儕認同,改善人際關係倍極重要

         患有ADHD的青少年期,除過動以外,常伴隨更多其他複雜問題,似如情緒不穩定等。在心理層面的轉變,小的時候,他們的焦點是在尋求父母及教師的注意;對青少年來說,他們更在乎的是同儕的認同、人際社交關係。在尋求認同上,ADHD孩童在小學時期有時還能受到老師的關愛,但進入國中後,受到的關愛減少,一有狀況就會被老師送到訓導處、重者被記大小過,對當事人來說心裡很不是滋味。一但家長知道實情後也會加以修理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更被孤立,自信心更低落,所以由行為及人際問題衍生的適應問題,比過動症的原始症狀更為嚴重。

         另一方面,在學習上,如果到了青少年時期,已經覺得不論再如何努力,學習成績不會有起色,因為從學習中也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得到父母、老師的注意,學習意願因而降低,不願意再努力。常見的是從國一、二開始就開始封閉自己,回到家進入自己房間就鑽進電腦。這是ADHD青少年時期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旦當他們發現自己被冷落、沒被注意時,初期的憂鬱症就有可能會找上他們。

 

「愛」與「專業協助」穩住孩子!

         有40%  ADHD兒童到國中開始,容易造成叛逆及行為問題。由於在學習上無法發揮,ADHD孩子在此時期便失去了努力的方向,開始找非正規的路走。有些甚至產生嚴重的行為異常問題,如反抗、攻擊、甚至反社會行為,開始學抽煙、飲酒、危險鴐車、甚至發生性行為、嗑藥或加入幫派,這樣的殘局更難收拾。

         當我們的孩子無法自拔的時候,作為家長需要盡早和孩子重新建立良好關係,不要吝惜再次給予愛。我們說「愛」似一把鑰匙、似門鈴,有它們才可以打開孩子的心房。當發現這樣的問題時,也可以帶孩子去尋求專業診斷及藥物治療,否則當孩子本身大腦生病時,不及時就醫,他的人緣差及適應不良與心理疾病及其他共病會導致惡性循環。和孩子的溝通很重要,首先要使孩子心情平靜下來,讓孩子沉澱、消氣,給孩子機會傾吐心裡話,等到你進入了他的內心,你們才有機會重起溝通之門。ADHD青少年常見的症狀有:失控發脾氣、爭辯及出言頂撞、反抗大人的要求或規定、故意干擾或惹惱別人、自己犯錯卻怪罪他人、讓別人覺得他討厭或難纏、怨恨和生氣、懷恨或報復的心態。針對孩子這些現象,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孩子雖然有這有那的問題,但他還是一個好孩子。要去暸解孩子為何如此,找出一個可以改變他的著力點。發現孩子的錯誤時,不要用苦肉計或不信任的態度,也不要採用打或罵的手段來對付孩子。一個有效或有益的方法是—清楚且穩定傳達信息。我們要明確告訴孩子其錯誤的所在,但態度要緩和,要讓孩子學會自我覺察,有機會看清楚自己為何失控的原因,進而愈來愈能控制自己。

 

家人共同關心、預防重於治療!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等一等」,相信等待必有成果。要把握和孩子相處的任何一個時間,要和孩子做朋友,一旦發現孩子有任何一點進步,就要不吝惜給予讚美。點滴即時的鼓勵是有效的正面回饋。同時家庭的融合氣氛、父母間的良好互動也是重要的一環。同時不要忽視爸爸的參與,媽媽也要學會和爸爸溝通,給爸爸溫暖,分配給爸爸單獨相處的時間,這樣一來,爸爸靜下心來,才能與媽媽同心協力想辦法。爸爸參與教養後,爸爸才會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體會媽媽的的辛勞,進而更努力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最重要是,預防重於治療,如果早期就發現孩子有ADHD  症狀,應早期治療,有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兒童時期做治療,青少年時期就有收成,也就較能平穩度過ADHD的青少年風暴。

(971106赤子心深度教育訓練演講紀實,楊麗華記錄,葉啟斌醫師修潤定稿。)

<<資料來源:赤心會訊第30期第6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