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動脈瘤 微創手術幫大忙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為陳先生(左二)及袁先生(右二)施行開窗或分叉型血管支架手術,術後病患恢復良好。(左三為外科部部主任陳光國、左一為心臟外科主任施俊哲、右一為心臟外科醫師陳沂名)(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腹主動脈瘤的範圍若涵蓋腎動脈等重要側分支,過去大多只能用傳統手術開大刀,有時候還必須犧牲側支血管,造成病患術後一些不便;而新型開窗或分叉型血管支架,不僅可克服這個問題,而且可用微創手術進行,病患僅會在兩側鼠蹊部各留下2公分的傷口,較傳統手術動輒20到25公分不等的傷口小許多,病患恢復也較快。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表示,腹主動脈瘤與血管硬化有關,常會造成血管不正常變形膨大,像吹氣球一樣,一旦破裂會有生命的危險;而如果腹主動脈瘤的範圍涵蓋腎動脈、上腸系膜動脈、髂內動脈等重要側分支,手術的難度就提高很多,傳統手術會以分支重建加上血管支架置入手術來進行,但傳統的血管支架由於沒有分叉的設計,必須要犧牲側支血管,如果犧牲了腎動脈,患者術後恐導致腎臟缺血而必須洗腎。

陳沂名指出,新型開窗或分叉型血管支架的發明,就在於遇到側支血管時,血管支架會在側支血管的地方開一個窗口,並由這個窗口導入一個側支的血管支架,也就是主血管及側支血管都放入血管支架,如此一來,側支血管的血流可以繼續供應,值得一提的是,開窗或分叉型血管支架的手術,可以用微創手術進行,尤其是年長者較不適合開大刀,這個手術是適合的選擇。

北榮心臟外科主任施俊哲表示,90%腹主動脈瘤的病患可以新型開窗或分叉型血管支架進行手術,極少數、大約僅有1%的病患會有血管支架滑脫及再栓塞的後遺症,但可以經由術後密集追蹤來預防及解決;只是目前這個新型開窗或分叉型血管支架,健保沒有給付,須自費20萬到50萬不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