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甲狀腺

 

 

 


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的門診裡,甲狀腺疾病並不少見。甲狀腺疾病可分為很多類,例如:甲狀腺結節、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狀腺機能低下等。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前方正中,在皮膚及肌肉層之下,位於輪狀軟骨下方,緊貼氣管軟骨。
甲狀腺分為左右葉,中間部份稱為峽,兩葉大小長度4-5公分,厚約1 公分,重15-20
克。

甲狀腺會製造甲狀腺激素是一種含碘的蛋白質。最主要是分成四碘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素(T3),它們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掌管體內新陳代謝,生長及發育諸多功能。

 甲狀腺的分泌機制 – “下視丘腦下垂體甲狀腺軸”:

甲狀腺也受下列兩個內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影響:

1.下視丘,於腦下垂體上方,分泌甲促素釋放激素。

2.腦下垂體,於腦底,分泌甲促素。當血中甲狀腺激素濃度偏低時,下視丘會先收到此訊息釋出甲促素釋放激素,而刺激腦下垂體釋出甲促素,甲促素可刺激甲狀腺製造更多甲狀腺激素,使血中甲狀腺激素恢復正常濃度。

以上所述之三個內分泌腺體與它們釋出的激素就構成了〝下視丘腦下垂體甲狀腺軸〞。由缺碘地區形成好發甲狀腺腫的機轉,可以明確闡釋〝下視丘腦下垂體甲狀腺軸〞的運作情況。

甲狀腺腫大稱為甲狀腺腫,甲狀腺腫並不一定就是病態,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如青春期、,懷孕也會發生甲狀腺腫大的情形。當飲食中缺乏碘的供應,下視丘釋出甲促素釋放激素刺激腦下垂體分泌甲促素,而甲促素一方面刺激甲狀腺從食物與飲水中攝取僅有的碘,另一方面它也刺激甲狀腺細胞的生長,所以在缺碘地區,甲狀腺腫的發生率頗高。

 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疾病可大略分成兩類:
1.功能異常: (1)製造過多的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機能亢進。
(2)缺乏甲狀腺激素或減產:甲狀腺機能低下。

2.形態異常: (1)甲狀腺囊腫。 (2)甲狀腺腺瘤。(3)甲狀腺癌。(4)瀰漫性甲狀腺腫

3.有時形態異常也可併存功能異常。

 

認識甲狀腺疾病

壹、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指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毒症則指身體組織受過多的甲狀腺素刺激後出現的症狀和徵象。

 1.病因: 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原因很多, 其中最多之原因有兩類。

a.第一類是瀰漫性地甲狀腺腫造成之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稱格雷氏疾病(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此疾病以20至30歲女性病患居多。致病機轉是導因於自體免疫的關係。

病人產生甲狀腺促素受體之抗體,持續刺激甲狀腺產生激素,造成機能亢進症。此外也產生抗眼球後及脛前纖維細胞抗體,造成突眼症及脛前黏液水腫。

b.第二類是多發性甲狀腺結節所造成之甲狀腺機能亢進,此類病人年齡一般較長約50~60歲。多數病人常併發於早已存在腫大但功能正常之甲狀腺。其它造成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原因如單一結節,亞急性甲狀腺炎,腦下垂體腫瘤等。

2.主要臨床特徵: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造成代謝加快,病人常有體重減輕、流汗、怕熱、心悸(心跳快)、脾氣暴躁、緊張、失眠、食慾增加、大便次數增多、月經不正常之現象。雖好發於年輕女性,但男女老幼皆可能發生,而且症狀表現非常多樣化。

對於年紀較長,如60歲以上之病人,以上典型症狀則較不明顯。有些人反而外表看起來冷漠、疲憊、憂鬱、混亂,部份年長病患則以心律不整來呈現。

有名的例子如美國前總統布希,在慢跑中發現有心律不整,經進一步檢查證實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未治療可能導致:心臟病、維生素缺乏、骨質疏鬆、腎結石、糖尿病,待甲狀腺機能耗竭將反成為甲狀腺機能低下。

測定T4 、T3 、TSH 、free T4 是檢驗甲狀腺機能最直接的方法;至於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則可鑑別甲狀腺自體免疫發炎及一些形態學上的變化

3. 治療方法: 有藥物(抗甲狀腺藥物)、開刀、放射碘治療,須視病人情況來決定治療方針。

 服用抗甲狀腺藥物: 這是一般患者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藥物治療須定期檢測血中甲狀腺素濃度,以調整藥量。

使用1~2週後症狀開始改善,4~8週後成效良好,通常需持續使用6~24月至甲狀腺功能正常,使用維持劑量後,如要停藥,須歷經數月並定期追蹤。

極少數人會引起副作用。如︰皮膚癢、皮疹、蕁痲疹、關節疼痛,肝功能異常等,最嚴重者為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狀為喉痛、發燒、有口腔潰瘍; 以上出現時需立刻停藥找醫師診治及進一步檢驗。

@.注意事項:

1. 少吃含碘食物,包括海帶、紫菜。外食者,可以把菜先用湯洗一洗再吃,減少鹽分。
2. 戒菸。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如果抽菸,會讓眼睛的病變(眼突)更難治療。
3. 適度管理壓力。
4. 按時服藥及追蹤。
5. 有懷孕計劃者最好和醫師商量。

貳、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病因

1.先天性甲狀腺發育不良,如:無甲狀腺,或甲狀腺發育不全、異位等
2.甲狀腺荷爾蒙合成障礙:碘缺乏或碘過多、抗甲狀腺藥物治療、遺傳性甲狀腺荷爾蒙合成障礙。
3.破壞甲狀腺組織:甲狀腺經手術或放射碘治療後、 慢性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浸潤性疾病,如類澱粉病、硬皮病等。
4. 其他: 繼發性甲狀腺低下症全身、抗拒甲狀腺荷爾蒙、暫時性甲狀腺低下症:如:亞急性甲狀腺炎、產後甲狀腺炎。
其中最多之原因為甲狀腺經手術或放射碘治療後、 慢性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

@.主要臨床特徵

症狀出現緩慢而不明顯。病人會有倦怠、怕冷、動作遲緩、便祕、聲音低沈、體重增加、貧血、頭暈、記憶力差嗜睡、說話慢、毛髮稀疏、皮膚乾燥、粗糙變厚、眉毛脫落、臉和手腳易浮腫、心跳速率減慢、月經量多或減少之症狀、嚴重者出現黏液性水腫。

測定: 測定T4 、T3 、TSH 、free T4 是檢驗甲狀腺機能最直接的方法;至於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則可鑑別甲狀腺自體免疫發炎及一些形態學上的變化。

@.醫療處置及相關衛教:

1. 補充口服甲狀腺素:早上服用,吸收效果較佳,定期追蹤。
2. 有些原因引起的甲狀腺低能症應針對原因治療,譬如抗甲狀腺藥物,缺碘或碘多引起,應該減少或停止服用抗甲狀腺藥物,補充飲食碘或限制碘的攝取。
3. 有的甲狀腺低能症如亞急性甲狀腺炎、產褥甲狀腺炎、服用過量抗甲狀腺藥物,和放射碘或甲狀腺手術後不久造成的甲狀腺低能症,可以先觀察再複察。

@. 衛教:

藥物不可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注意甲狀腺功能過高或低之症狀、定期回診、接受醫療診治時,務必主動將目前服用藥物告知醫護人員、飲食原則因新陳代謝緩慢,會有體重過重與便秘情況,應注意膳食纖維與水份的攝取。

 

參、 甲狀腺結節腫

可由肉眼或觸摸感覺結節存在的甲狀腺腫大,叫做甲狀腺結節。所謂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有局部腫塊,可以是單一結節和多發性結節,可以是良性結節,也可以是惡性結節。

引起良性甲狀腺結節原因有很多,例如:從前食用水中不加碘,造成很多地方性甲狀腺腫病例的產生、亞急性甲狀腺炎也會產生良性結節、還有很多不明原因的甲狀腺腫。

惡性甲狀腺結節的特徵有:結節硬而表面不平滑,可能伴隨許多頸部淋巴腺腫大,而且結節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增大,局部皮膚變紅和發燒,或是壓迫氣管而有呼吸困難的現象。

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患者,除了少數也可以發生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現象之外,絕大多數的甲狀腺機能都是正常的。

甲狀腺結節通常是小而無症狀的,所以大部份病人並沒注意到脖子腫起,往往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或因為其它病況檢查時才被發現。

觸診時你會發現它稍硬﹑平滑,很容易從皮膚下感覺。較大的結節患者可能會覺得頸部有輕微壓迫感。

若病人突然發現甲狀腺單側腫大起來,可能有輕微疼痛,也可能沒有,觸診時摸到硬而平滑的球形或卵形結節,通常是出血性囊腫。

造成甲狀腺結節的原因很多,雖然惡性腫瘤佔的比例很少,不論如何,只要發現了甲狀腺結節,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檢查它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檢查項目則是先由超音波掃描來偵測結節及探知所檢查到結節之性質,再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已經被普遍地應用,只需要利用一支抽血用的針頭,從甲狀腺結節中抽取細胞,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結合病理醫師與臨床醫師的經驗來判讀結節是良性或惡性。

患者不 需要住院,也不必接受麻醉,只有感到與抽血相似的輕微疼痛而已。治療方面則須視病人情況來決定治療方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