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引導 可抒發內在情緒

 

文/楊釗雯

如果不懂音樂或從沒玩過樂器的人也可以把音樂當做是表達自己情緒的工具嗎?答案是可以的。個案可藉由音樂治療師從旁的引導與指引,在安全的環境下,自由地探索音樂與自我情緒的關係,經由音樂的傳達,表露自我潛在內心的情緒。

與過動兒個案的相處經驗裡,個案在課堂裡,跟著我的鋼琴伴奏聲,敲打樂器。沒有口語的溝通,只有一來一往的樂器對話,過程中,卻重新塑造個案情緒內化的不同經驗。其實音樂不只是表達情緒而已,也扮演喚起者的角色,將聆聽者另一層面的情緒引導出來。

如同在日常生活當中,音樂可以在不同模式的情境下產生作用,例如:同樣一首歌,在百貨公司、車子裡或在音樂廳裡,會隨著環境的不同,喚起不一樣的情緒。

在與發展遲緩個案們的音樂治療課程當中,治療師運用音樂為個案塑造不一樣的環境氣氛,逐漸地慢慢建構他們內在的認知能力,幫助他們輕鬆愉快地學習。各種聲音建構起來的「音樂」,都具有表達情緒的功能與塑造環境的氣氛。音樂是多元面向化的製造器與容器,隨時都可以接收與提供不同個案們的需求。

另外,隨著音樂治療師運用音樂多元面向化的力量,幫助個案們建立內心與外界的溝通橋樑,進而產生正面情緒與學習能力。(作者為長庚紀念醫院音樂治療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