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使人樂觀的方法

 

可以使人樂觀的方法,這問題說穿了是每個人自己的心態問題最為重要唷!因為有些人對於某人、事的持有我執之心,永遠無法讓自己『放下』之心,當然不會很樂觀呀!若是真是要『樂觀』的話,那就要具備下列幾個條件:

 

第一【保持平常之心】:

我們對於任何事情或是人際關係,絕對不可以有計較的心態,否則;與人結惡緣,而不是善緣。那麼;天天處在自己空間裡。

 

第二【保持同理之心】:

何謂同理心?能設身處地的對對方產生一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的共鳴性了解。「關懷一個人,必須能 夠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須能夠好像 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樣,而不能把他當成物品一樣從外面去審核、觀察,必須能與他同在他的世界裡,並進入他的世界,從內部去體認他的生活模式,及他的目標與方向。」
 

第三【具備同情之心】:

 什麼是同情心?日常生活中同情弱小的同學,幫助身體虛弱的人,這就是同情心。我們既然是人,那麼一定具有同情心。同情是人內心最高尚的情緒,也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同情不是口頭上的虛情假意,而是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安慰。言行要一致,而且知道要如何把同情心表現在行動上,表現在行為道德上。

現代的人本性隨著科學的進步而逐漸喪失了,要找一些仍具備這種良好天性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應負起整頓社會風氣的責任,並切切實實實踐惻隱之心-同情心,扶助弱小,協助他人,如果每個人民都具備這種濃厚的同情心,那深信我們大家都有福了。

 

第四【具備懺悔之心】:

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

「懺」,從心、非、戈、雙人,戈就是割,也就是從心裡面割捨去種種「非」──不對的行為,並向對方至誠道歉,請求原諒。

「悔」,從心、每;每時每刻每事觀照這念心,小心謹慎不犯同樣的錯誤。

「人心不古,世道衰微」,社會風俗道德的衰退,這是大家都有同感的。打開電視新聞、翻開報紙,媒體所報導的多是負面的消息,殺、盜、淫、妄,在在易於感受到這股惡業的氣氛。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懺悔。」懺悔法門很重要、也很殊勝,是我們隨時要努力的功課。

欲消災解難,必須由自心做起。若不懂得因果的道理,不知道慚愧懺悔、檢討自心,反而互相指責抱怨、推卸責任,甚至怨天尤人,那麼災禍不但不能免除,社會將更加不安。所以,須從自心著手,時時反省檢討、慚愧懺悔,使心平靜、平和,自能消災免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謂「心淨則國土淨,心平則世界平」。


 

第五【具備憐憫之心】: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對一些可憐悲哀不幸的事,人人都會有一種“心有所不忍”的感受。 尤其是我們華人,情比理更受重視,往往為了人情交情而表達感情同情,無論表達得合理不合理,都會受人褒揚。  不過,我們應當學效主耶穌,祂在世上並不濫表私情。 聖經中常說祂,“憐憫人”,或“動了慈心”。  英文譯作have compassion。

憐憫何等美好,憐憫發自對人生的深刻了解,有憐憫或慈悲心腸的人經歷過人生種種,所以深知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彎曲坎坷。他記得那些過錯、問題和陷阱,他一下子就能了解別人的問題和軟弱之處,並能將心比心。因此,有憐憫就不會妄下斷語,而能訴說真理。

       
憐憫並不扭曲真理,不塗改遊戲規則。神的道就是真理,神的應許永遠長存,它們皆出自天父滿有憐憫的心腸,散發著慈悲之光。

憐憫給人新的機會,憐憫製造新的可能性,憐憫了解人人都會失敗。的確,聖經說義人縱使跌倒七次,還是可以再爬起來。憐憫擦乾我們的眼淚,並使我們再一次抬眼仰望;憐憫不會為了羞辱或取得控制權而把別人的弱點暴露出來。

       
憐憫的人就像一杯涼水使人舒暢。當母親看見玩得忘了時間的孩子,汗淋淋、髒兮兮地回家時,憐憫使母親的眉眼笑開來。她依舊準備好一杯牛奶和一盤餅乾,加上一雙溫暖而慈愛的手,領著孩子把髒衣服換掉。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 馬太福音五章7節

 聖經辭典告訴我們,“憐憫”就是“由於愛心的關懷而促成一種憐恤的感觸”。 這字的原文,無論在舊約和新約中,都是以動物的內臟或人體的胎位和肚腹來比喻憐憫或同情。 中文可譯作一個人的心腸(正如手足指弟兄,胃口指食慾)。  約壹三:17說明:“凡有神的愛的人,必會因憐憫人而儘自己所能,用行動來幫助別人的需要。”

由此可知:“憐憫”(一)必須以神的愛為基礎;(二)又必須有行動來表現;(三)也一定有一個人或一件事作為接受的對象。


 第六【具備慈悲之心】:

簡單的說,慈悲就是無條件的愛。一個人有了慈悲心,自然能夠無條件的接受一切,也願意無條件去服務一切。對周遭的任何人事物隨時展現慈悲心,其實就是對自己慈悲。

慈悲本來就是人的本性,只要放下一切,包括所有念頭、想法、貪、瞋、痴,自然就會慈悲。

也唯有如此,才能讓身心靈處於諧振的圓滿狀態。

具備慈悲心是如何重要,在社會上,一個對人關懷、對人慈祥、對人愛護的人,永遠是讓人喜歡的人。相反的,如果一個人非常自私,心裡面充滿了憤恨,是沒有人會喜歡他的。這種人不但讓自己痛苦,而且週遭的人、事也會受到影響。

 當然每一個人都會有一點「慈心」,但是這種慈心的對象都是偏向家人、親戚、朋友等等,是比較自私的。佛教所提到的慈心是對於所有眾生平等的慈心。

我們看一看眾生,是不是快樂呢?眾生都在追求快樂,但是由於缺乏智慧,現在不但生活痛苦,而且正在製造更大痛苦的原因。所以,不只要有慈心,同時也要有悲心。

「悲心」就是當我們看到痛苦的眾生,希望把他們從痛苦之中救拔出來。當你對眾生具備慈心、悲心時,就會感覺到你有那種需要,知道如何真正地將他們從痛苦當中解救出來。

 

第七【具備寬恕之心】:

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能摒棄負面的判斷和行為,將心比心、寬宏大量地原諒對方。寬恕原諒別人,能知道寬恕的意義。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缺點。

能多讚美,不說別人的短處。能瞭解寬恕他人帶來的好處。能瞭解寬恕他人帶來的好處。能以對方的角度看待事情,並能原諒他人的過錯。能知道寬恕是仁慈的行為。願意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著想。與人相處以包容、體諒面對。 經反省後,能檢討自己的錯誤,改變自己的行為。
 
能瞭解寬恕是發自內心無條件的表現。培養以理性分析事物的態度。能摒除代償的觀念及行為。能心存善念,包容他人的錯誤,不張揚、不附帶條件。
 
 

第八【具備包容之心】:

解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包容造就快樂、和樂、無憂、慈愛雙贏的人生。

  

包容是最大的智慧!一個人的成就絕不會超過他的心理寬度!因此,我們必須牢記:一個人的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會有多大!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理的寬度。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上要想獲得更多的智慧,有一個最基本的品質,那就是心要盡量的寬廣。

  

而現實卻恰恰相反,現實是狹窄的,時間一長,我們的心在不知不覺中也被同化,填滿了垃圾。現代城市是一種緊逼的生存形式。高樓讓人失去抬頭的意義,狹巷讓人心情壓抑,工作讓人陷入其中,使人總是在某個狹窄的環節上想不開,再加上數不清的約束,數不清的責任義務,如此一來,天長日久,人自然就變得越來越狹窄了。

  

一個人的財富和命運絕不會超過他的思維寬度。一個沒有寬度的人,必然是一個衝突不斷、心煩意亂的人。

  

大海之所以博大,就是因為它從不拒絕四面八方奔流而來的各種水流,有的渾濁,有的骯髒,有的臭不可聞,有的還有劇毒,但這對大海來說,都不要緊,都來吧,它都能包容。

如此博大的胸襟,自然造就的就是大海,而絕不是小溝、小溪,更不是清水澡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一個人只有能包容一切,他才會博大,才會豐富多采。

  

高山之所以高,是因它從不拒絕小草的低矮,泥土的骯髒,叢林的雜亂,頑石的醜陋,如果我們將醜石搬走了,將泥土沖刷了,將叢林砍掉了,那麼,高山還會成其為高山嗎?

  

生活也莫不如此,人生如海,一個人若真能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則必然會「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其實,人活著,聰明也好,愚蠢也罷;有才也好,無才也罷,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包容心,人生自然就會多出許多快樂。

  

事實呢?從現在開始,只要你肯改變自己,願意從執著與沉迷中解脫出來,你就能過成功的人生。

要接納、包容一個對自己不友善的人是不容易。一昧的忍讓有時候不見得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保羅曾勸戒門徒要「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因此若不是出於愛心的忍讓,只是讓彼此的關係冷漠,若不能用溫柔忍耐和平的方式來面對問題,更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人與人之間需要藉著彼此肯定才能有良好的互動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全的個體,也沒有人能獨立去完成一件事,因而需要合作;合作若不能同心就很難有果效。

神既照著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我們理當如此的回應,也就是按著神的心意接納我們周遭的人,不論他可愛或不可愛,對我好或不好。

愛人如己是最大的誡命,愛心又是包括誡命律法之義,故而有了「愛」做基礎,彼此接納,彼此包容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
(歌羅西書三章十二節)

        


 
第九【知足常樂之心】:

關於這是相當重要,因為現代人非常不能夠滿足於現況,被名與利給蒙蔽一切的私心,這樣會自己樂觀嗎?


 

第十【宗教信仰之心】:

有了宗教信仰之後,對自己內心世界當中在無形得到心靈上,是一種安慰與樂觀的感覺吧?宗教雖然對我們幫助很大,但是也看自己的心態放的下嗎?

 

第十一【清淨音樂之心】:

這裡音樂並不是所謂外界的音樂,而是內心世界音樂譜曲唷!別人是聽不到的音樂。也就是自己心靈所發出另外一種聲音。

 

第十二【自然平凡之心】:

我們面對一切事情要用最自然的心態去調適自己,若是用自己的情緒用事的話,真的很容易出事情搞不好,連自己生命都沒有了。


"樂觀的人從挫折中看到成功的契機 ; 悲觀的人從挫折中看到失敗的來臨"


簡單來說,樂觀的人總是不放棄,就算只有一絲絲的希望,他們也不會絕望,於是就算他們失敗了,也能夠馬上振作起來,往下一個目標邁進;而悲觀的人,即使是成功了,他也會擔心哪一天事情又會搞砸了,於是越想越多,他就會越來越不開心,就算成功,也沒有快樂的感覺。

以下是取自伊卡島的一篇小故事:

悲觀和樂觀 ...........

父親欲對一對孿生兄弟做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過份樂觀,而另一個則過份悲觀。
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的孩子,又把樂觀的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馬房裡。

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的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完那些新玩具呢!
玩了就會壞。孩子仍哭泣的說。

父親嘆了一口氣,走進了馬房,卻發現那樂觀的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裡掏什麼。
告訴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裡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

又一天,父親送給兩個孩子每人半瓶飲料,悲觀的孩子沒有喝,因為他看到只剩下半瓶了。
樂觀的孩子拿起來很高興地說:太好了,還有半瓶呢!


【語錄】

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磨難無量,前途也無量。

悲觀是一種毀滅,樂觀是一種拯救!

  [ 正面思考 ] 與 [ 樂觀 ] . 基本上有個共通點. 就是不會拘泥於小格局的打轉與計較得失. 而是都會讓人很自然的往大格局方向去探索與獲得滿足.

舉凡一些鑽牛角尖. 耍心機. 自作聰明. 見不得人好.不懂得滿足.不懂得珍惜的心態與做事方法. 都是會讓人沉淪且毫無發展性的作為. 這些都應該都要排除在外. 才會使您的 [ 正面思考 ] 與 [ 樂觀 ] 心態更加凸顯與紮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