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人生的目的/kiss 發表

 

追尋人生的目的,從查爾斯·達爾文的日子以來, 生物學家一直向人大施壓力, 强使人接納這個理論: 生命是從進化而來的, 因此, 人生根本就沒有意義可言。

 

可是, 很多人本能地推翻了這個説法。 一對年輕夫婦在凝視着標緻的新生嬰兒時, 他們很難相信, 這新生命的誕生是毫無目的的。 對他們來説, 這是奇迹, 也是一項使他們的生活更充實、 更有意義的偉舉。

 

甚至有些科學家也不同意生命僅是毫無意義的巧合而已。 何以故呢? 就是因為正如《美國百科全書》所説的“生物那異乎尋常的複雜構造和組織”。

 

《美國百科全書》繼續説: “對花朵、 昆蟲和哺乳類動物所作的仔細研究顯示, 它們各部分都有一種精確得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安排。”

 

考慮到這樣複雜而又美麗的組織, 甚至在最簡單的生物中也可見一斑, 南非《開普時報》引述科學家勞·艾伯茨博士的這番話: “我承認有一位上帝存在, 我從這方面所獲得的智能滿足遠超過僅承認生命是憑機遇産生的。” 英國天文學家伯納德·洛維爾在論及微生物的化學結構時寫道: “最細小的蛋白分子憑碰巧形成的機會微乎其微。……實際上等於零。”

 

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也有類似的看法, 他寫道: “整個傳統生物學的架構均認為, 生命是憑機遇産生的。

 

可是, 隨着生物化學家發現了更多有關生命令人懍然生畏的複雜事物, 事情已很明顯, 生命憑碰巧産生的機會如此渺茫, 以至可以將其完全抹煞。 生命不可能是憑機遇産生的。”

 

這意味到甚麽? 生命若非碰巧産生, 就必然是設計而成的了。 若然, 它必須有一位設計者。 這位設計者何等偉大! 詩篇執筆者説得不錯: “我受造, 奇妙可畏。”(詩篇139:14) 但關於生命是否有目的, 這件事對我們有甚麽含義?

 

人也曾設計和製造各樣東西。 他們製造飛機, 興建煉油廠, 建造發電廠; 此外, 還有不勝枚舉、 複雜程度各異的東西。

 

可是, 人不會無緣無故便設計和建造這些複雜的東西。 每樣東西都是人懷着目的才製造出來的。

 

既然人所造的東西沒有一樣可以跟構造複雜可畏的生物媲美, 設計生命的創造主必然不會漫無目的地創造生命。 因此, 我們若認為自己‘奇妙地被造’, 但一生卻既無指引, 也無目的, 就十分荒謬了。

 

尋求人生的目的

 

人類本能地尋求人生目的一事足以證明, 造物主造人是要他們達成一項目的。 心理學家吉爾伯特·布林論及人本能地需要有目的地生活, 他説: “不少人在工作地方追求長進和挑戰。

 

不能够這樣行的人便轉往其他方面找尋特别的挑戰和成就: 例如減肥、 掌握精湛的球術以六號鐵的球棍擊打下坡的高爾夫球、 烹調巧手的煎蛋餅, 找尋别的新鮮玩意——可能是滑翔飛行, 也可能是創製一些新奇食品。” 心理學家維克托·弗蘭克爾甚至聲言: “人生的主要推動力在於設法為自己找出生存的意義。”

 

讓我們仔細看看人們為自己一生定下的若干目標。

 

甚麽使生活有意義?

 

有人問及一個青年人, 她的人生目的是甚麽, 她説: “我一直都夢想有個舒適的住宅單位, 一輛漂亮的汽車, 車上有位英俊男友。

 

我要滿足自己的慾望, 我是個自我至上的人。 我關心怎樣使自己得到快樂, 整個社會快不快樂與我無關。” 你若認為這是自私, 你説得不錯, 這的確是。 但令人遺憾的是, 這種心態卻十分普遍。

 

然而, 僅是追求物質東西和享樂就可以滿足人生要有意義這個需要嗎? 不可以。 享樂若是我們的惟一目標, 享樂就無法使我們獲得滿足。 那些一生都拼命講求享樂的人, 最終所獲得的感受跟古代一位富甲一方的國王的感覺並無二致。

 

 這個國王曾運用自己的權勢和財富去探求當日人可以獲得的種種享樂。 請留心聽聽他所獲致的結論:

 

“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 並各省的財寶; 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 並許多的妃嬪。 後來, 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 誰知都是虚空, 都是捕風。”——傳道書2:8,11。

 

許多人藉着從自己的職業, 或藉着運用他們的智力和體力去達至某個看來有價值的目標, 從而尋得滿足。 可是, 這種滿足不能持久。

 

職業並不能完全滿足人生要有目的這項需要。 彼得·林奇曾被人譽為“投資業巨擘”。 可是, 他放棄了蒸蒸日上的事業, 因為他意識到在自己的生活上嚴重地缺少了一些東西。

 

缺少甚麽? 就是他跟家人的聯繫。 他承認説: “我喜愛目前的工作, 可是我得到一個結論, 也許其他人也有同樣的結論: 我們營營役役究竟為的是甚麽? 我從沒聽過有人在臨終時會後悔沒花更多時間在辦公室裏的。”

 

在考慮自己一生的目標時, 一個女孩子表現了若干平衡的態度, 她説: “我夢想有一份好職業, 不過我最大的夢想仍是有個快樂的家庭。” 不錯, 家庭能够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 有目的。 一位年輕的已婚女子説: “我很年輕時便將為人父母一事視作天職, 是人生的目的之一, 我對此毫無疑問。”

 

其他人則追求别的事為他們的人生目的。 有些人——包括那些聲稱生命來自毫無意義的巧合的科學家在內——藉着追求知識作為自己一生的目的。 進化論學者邁克爾·魯斯寫道: “我們對知識的渴求使我們比動物優越得多。

 

……我們最大的需要和責任乃是, 將以往累積的智慧, 連同我們的熱忱和成就,……傳給我們的子孫。……搜求知識、 獲致成功, 這一切乃構成了人性最大的特點之一。”

 

有些人發覺追求自己的理想, 為此而努力能使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有目的。 於是, 他們致力於保護罕有的動物品種; 反對人污染和破壞環境; 關心同胞的人則為兒童爭取權利, 為無家可歸的人和貧苦大衆出力; 為了防止販賣毒品而奔波。 有時這樣行的人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 他們所做的事的確使生活更充實、 更有意義。

 

挫折和失望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 即使這些目標深具價值, 追求這些目標仍使人遭遇不少挫折。 為了養育兒女, 父母付出不少愛心, 也費盡不少心血。

 

 可是, 有時意外, 罪行, 疾病, 毒品卻將他們奪去。 再者, 有些孩子長大後, 由於受到這個世界的自私精神所感染而沒有報答親恩。

 

那些抱着忘我精神、 致力改善環境的人, 時常由於商業利益以及别人滿不在乎的態度而飽受挫折。 為貧苦大衆請命的人, 也由於工作艱巨而感到力不從心。 對自己的職業很滿意的人, 因被迫退休而受挫。

 

從追求知識獲得滿足的研究者也由於生命快到盡頭, 但有許多問題仍未獲解答而大感挫敗。 白手興家, 成功致富的人, 最後黯然發覺, 自己一手得來的卻要留給别人享用。

 

上文引述的那位古代君王, 他描述自己所遇的一些挫折, 他寫道: “我恨惡一切的勞碌, 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 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 誰能知道? 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傳道書2:18,19。

 

人生是否正如以上這番極其真實的話所暗示的一般, 最終依然沒有目的可言? 人類追求的種種目標是否僅在於使人度過一生70、 80、 或90年的光景? 除此以外, 這些目標便毫無意義嗎? 不然, 這些目標其實顯示一些與我們被造的方式有重要關係的事情, 並提供證據表明生命的確有奇妙的目的。 可是, 我們怎樣才能找出這個目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