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感到挫折的父母
|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EQ家庭:教出好情緒,父母必修的四堂課》】
給感到挫折的父母 Q:雖然知道應該要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但自己常常做不到,覺得很挫折。該怎麼辦呢? 這也是父母很常見的煩惱,下面幾個方向我想可以有一些幫助: 第一個是體認自我成長其實可以分為四大階段。處於第一個階段的父母,用不當的方式對待孩子,譬如:講一些很難聽的話,卻不認為自己是錯的。這樣的父母常說:「我小時候也是這樣被罵被打,還不是好好的?」第二階段的父母知道自己的管教方式不當,但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這個階段的父母可能會東問西問,人家怎麼做他就試試看,但因為沒有一套完整的教養理念和技巧,很容易感到疑惑困擾。會提這個問題的父母,大多已經進步到第三階段了。他們已經找到比較好也比較系統化的教養方法,知道怎麼做才對,但因為不習慣,所以時對時錯、時好時壞。 人是習慣性的動物,不是知道就做得到,很多行為其實是習慣的養成。我常用排行榜來做比喻,你愈常點歌,這首歌的排名是不是愈前面?人的行為也是一樣,你從以前就這樣教孩子,這像是你每次都點同一首歌,所以這個老方法的排名就愈前面。新的習慣,你還不太做得來,真正實行的機會還不多,就好像一條新歌剛出來沒人點,排行榜一定在後面。而人在壓力大、情緒激動的時候,通常先表現出來的一定是習慣排行榜前面的行為。在第四階段,父母知道怎麼做才對,但是還不習慣,可能偶爾做對一次,很多次還是不對,他就會自責、感到挫折。但只要心情輕鬆、情緒不強烈,或者預先做了準備,做對的次數就會逐漸增加;點歌的次數多了,就能超越不當的習慣。這個階段的父母習慣成自然,不用多想說出來的都對,做出來的就合適。不只互動技巧進步了,而且會內化為以真正人本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人所有行為的改變都需要經過這四個階段,有了這個了解之後,父母會比較容易接受,知易行難本來就是生命的常態。新歌一出來怎麼可能就是排行榜的第一名?更重要的是,不要對自己說:「我怎麼又犯了,我沒希望了!」要對自己說:「我發脾氣的時間好像比上次短一點了。」你要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一直看到自己沒有做到的地方。了解這點,不僅對自己能寬容,對待孩子也會比較有耐心,不會要求孩子一步到位,知道就要馬上能做到。 再來想想,你最容易做不到的是什麼狀況?對於這些狀況進行事前推敲。 你可以寫下來,比較好的回應是什麼?譬如你以前會忍不住破口大罵,那現在可以怎麼講、怎麼做?接著可以找配偶或好朋友演練,只要演練過,你下次做到的可能性就會提高。我也碰過有個家長很有趣,他直接做創意海報或警告標示,貼在牆上提醒自己。譬如他常常在那裡罵小孩,就貼在那個房間的牆上。 當你做到的時候,要給自己鼓勵跟肯定,透過這些方法你一定會慢慢進步。 |
- Nov 12 Tue 2013 16:06
給感到挫折的父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