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幸福的距離/給予空間,生命將會不同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世潮出版《創造幸福的距離》】

 
書名:創造幸福的距離──給你、孩子與家人的幸福心理學
作者:安東尼・卡斯楚
譯者:林以舜
出版社:世潮出版
出版日期:2010/05/28
 
內容介紹:


「生命是困難的!」金恩博士、德瑞莎修女、甘地,這些著名且具有鼓舞人心力量的人,都擁抱著這個基本真理,也相信有價值生活的關鍵在於──給予空間去承擔不可避免的失望和挫折。生活是困難的,生命是痛苦同時也美麗!如果你覺得被困住了,你想要改變你的感覺,並在生活中發展出更深刻的內在目的,你就必須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主動做不一樣的事,是改變你的處境的第一步,也是最急迫需要的一步。


我們經常體會的痛苦感覺,悲傷、怒氣、挫折,以及恐懼,都是災難,使我們對自己又病又累的情況感到噁心又厭煩。我們尋求幫助,希望得到更滿足的生活。它帶領我們來到治療師、牧師、瑜珈班,甚至是來到這本書面前。


這本書透過述說一個叫霍莉的小女孩的故事,以及舉例真實諮商案例探討的方式,討論個人的成長。把生命視為一個連續體,朝著「健康的自私」發展;孩子的教養一致是關鍵,建立挫折忍受力與想要與需要不同的金錢觀;回應所愛之人的需要,投入時間為伴侶關係而努力,讓你的婚姻佔據你的「生命階層」最上層……。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所謂的「給予空間」,在心理學上稱這股力量為「自我強度」,在宗教上我們稱它為「信心」!透過給予空間,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幫助我們預備面對前方的困難道路。

 

新書內容搶先看:


我們的勝算很小

 

在我還是新手精神治療師時,我相當快地就學會生命中最殘酷的真理之一:人不喜歡改變!儘管可悲,卻是事實,大部分的人會規避改變。過去幾年的許多研究都證實這種「抗拒改變」的態度,並且發現平均一個人出席第一次療程的次數低於一。也就是說,有許多人在打電話預約第一次見面之後,根本沒出現,這才叫抗拒!


通常我會在治療初期就和案主溝通這個根本問題。當我解釋他們不容易真正地正面成長時,大部分的案主會點頭微笑,而我知道他們心裡的想法是:「噢,沒錯,但是我不一樣。我非常渴望改變!我的心裡受到太大的傷害,我準備要擁抱改變。而且我付你不少錢,所以我最好改變!」雖然我必定會提出這個警告,但是我也一定會在樂觀的氣氛中結束療程。有些人會回來,願意努力改變,療程便漸漸發揮作用。其他人則堅持自己的行為,無論你是多麼優秀的治療師,這些人情緒的掙扎依舊根深柢固。


接觸新的事物或是改變平常習慣的做法總是困難的。從嬰兒時期開始,我們這一生都在抗拒改變。小嬰兒第一次開始爬行的時候,會憂心忡忡地以幾近催眠的節奏前後擺動,非常遲疑。五歲的孩子跟著母親第一次走進幼稚園教室時,會緊緊地靠在母親身邊,死命地咬住她身上的維尼熊襯衫,一面請求:「媽咪,留下來陪我!」同時眼淚沿著臉頰流下來。正式舞會前兩週,外表拙劣又緊張的高中生在學校外面來回徘迴,心中焦慮不堪,拚命要鼓起勇氣邀請可愛的蘇西做他的舞伴。三十二歲,才剛離開校園十年的大學畢業生,前途一片光明,但生命中唯一真正的樂趣,就是在每週五和週六晚上的聚會,和同事一起抱怨他們的工作沒有前途,並埋藏這種挫折和絕望。還有隨處可見與另一伴關係不好卻又分不開的人,三十年來的惡性循環,不斷地承受自戀狂丈夫的言語貶抑和肢體暴力,粗暴地將他缺乏價值的空虛感傾倒在她身上;緊接在這些虐待情節之後的是典型的補償,就這樣不斷地循環,有如風暴一再地來襲。採取不一樣的行動非常、非常困難,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改變。


人類的天性都不敢跨入改變的未知領域裡。生活模式在生命早期就已經定型了,當我們經歷各個發展階段時,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像是疾馳列車上的乘客,無法剎車,也無法改變列車的方向。短暫的改變或許有,我們會說:「新年新希望!我要瘦十公斤!」只是,在現在這個時代,這股毅力不會長久地持續下去。當然,光是「正常發展」並不阻礙生活上的改變和正面成長,其他的遭遇(例如創傷)已深植在我們麻痺的生活裡。


有時候,和案主見面的最初三十分鐘,我會問道:「這個問題可能有點詭異,你這一生中是否經歷過任何創傷?你知道,就是那種你回想時可能會說:『嗯,那件事真的很糟,真的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真的很可怕……』的經驗?」你知道我為什麼用「詭異」這個字眼嗎?韋氏字典給「詭異」這個字下的定義是「暗指有超自然影響力的運作」。對我而言,「詭異」這個字是神秘而曖昧的。當案主聽到「詭異的問題」這幾個字時,立刻會感到不安與神秘,但是正因為這個字模糊難以定義,為案主保留了空間,搜索記憶庫中被他們埋藏在過去的強烈感受。有些案主否定這個問題,說:「沒有,想不出來。」但是有些人會思索這個問題,並緩緩地道出人際關係問題、虐待、醫療問題,以及其他許多令人不安的故事,那麼房間裡的氣氛也隨之改變。通常,即便不是臨床精神治療醫師,也可以找出他們過去創傷與現在生活的關聯性。很顯然地,過去許多的創傷嚴重地減低了人們當前的快樂程度。案主本身往往也很清楚過去和現在之間的關係。有人會在挫折感當中喘著氣說:「我知道我父親在我青少年時期去世,影響了我和男性的關係!但我就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案主也可能會帶著成就感,得意地笑著:「卡斯楚醫生,我在五歲的時候被一隻兇猛的狗攻擊,但是現在,我長大了,我卻是愛犬訓練中心的老闆。你不覺得很有趣嗎?我就是愛狗!」兒時的創傷對一個人的成年生活有不同的影響,不一定都是負面的。麻痺、恐懼和失落也可以是通往成功事業的途徑。當然,佛洛伊德派的信徒會說,這訓犬師的經歷是一種「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但是我喜歡把它視為是人類不屈不撓精神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