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翻譯的愛情
文/羅斯提
渴望被瞭解、渴望被需要。每個人走盡萬水千山,就是尋找自己黏疊座標的那抹眼神、那份共鳴。可能是愛情,或者是純粹的友情,也有可能是介於友情與戀情之間的複雜糾葛的情愫。
殷切地尋找整座城市,找尋棲身之所。天下之大,能讓你獨自沈默時感到自在的空間,竟然付之闕如。就像電影《愛情,不用翻譯》裡,新婚的夏洛特隨著攝影師老公來到東京,下塌在高級飯店時,巧遇來東京拍攝酒品廣告的電影明星鮑柏。鮑柏因被迫放棄舞台劇巡演而來到東京拍這千萬分不願意的廣告,受制於翻譯與文化隔閡,令他覺得在哪都不舒服;結縭多年的妻子總是跨海傳真家中裝潢用的細節問他意見,更使他煩不勝煩。他只覺得,在哪都不平靜。
到了一個陌生國度,該充滿想像激情,還是恬淡無感?答案應該是前者,不是嗎?因為走到哪都充滿文化差異的獵奇感。但對於鮑柏或是夏洛特,只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在人群中不自在,孜然一人亦是。
夏洛特以為造訪京都等古城,就能體會到幸福的召喚。「沒有,我什麼都感覺不到。」夏洛特淡淡地說。她對自己竟然無感覺得困惑。「我們的人生是不是就是這樣子了?」這種心情對於一個新婚女子來說,還真是一句慌張的驚悚問句。還好鮑柏與夏洛特的異鄉情緣沒有太多混沌的男歡女愛雜質,有著更純粹的相憐相惜。他們給彼此一些信任感,在街上穿梭時的片刻,他們像是淘氣的孩子,暫時逃離煩悶的乏味人生。
電影海報上的文案:「Everyone wants to be found」彷彿映出了每個觀眾心中的那個最初始的問題。沒有人真心渴望寂寞,強辯這種與眾不同,只顯得刻意矯情。每個人都在尋找那個懂你的人,能在茫茫人海中給你一道明確的眼神,瞬間就懂你那刻意說愁只是一種偽裝。在語文溝通中,我們不斷因為翻譯而失真,在情感中也總是空腹前進,一次次猜錯了彼此心意。我們對於書寫人生翻譯題顯然有氣無力,每一個提問,你都可能覺得意興闌珊。但其實問題問對了,解答就出來了。只是,你怎麼能確定問的方式是對的呢?
這不就是老讓人垂頭喪氣的愛情嗎?當那道閃爍眼神在你身邊飄過時,你自然就知道了。那是需要反覆練習的翻譯題目,無法用單一選擇題就給出篤定結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