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樣的皮蛋豆腐 】
 
皮蛋豆腐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小菜,路邊攤、中式麵館、餐廳隨處可見,可說是台灣特有的涼拌菜。
 
皮蛋豆腐有許多做法,坊間多將豆腐舖底,皮蛋放置兩側,淋上醬油、撒上蔥花、香菜,就可端盤上桌。
 
比較費功夫的會自製醬油、醬油膏、泰式風味醬汁、韓日式味噌醬等,再撒上柴魚、肉鬆、蔥絲、辣椒絲(末)。
 
但不管如何變化,多是完整的豆腐和皮蛋。
 
先父追隨政府來台,流離居無定所,一家七口食指浩繁,不斷炊已大不易,從不敢奢求飽餐。物資匱乏的年代,如何利用食材做出佳肴,就成為生活中的大事。
 
先父做得一手好菜,在「窮則變,變則通」之下,皮蛋豆腐迥異於一般。
 
他將皮蛋去殼和豆腐放進容器內,加入鹽、味素等調味料,和蔥花一起攪拌混合,但不要全部壓碎,保留些許塊狀增加口感。
 
重點是添加鹽炒花生,花生必須去掉外面的薄膜,這道程序頗為費時費工,也是與眾不同的配方。
 
先父將花生以雙手搓揉、湯匙碾破,接著找個空曠處,就口或電扇將薄膜吹掉,留下花生仁備用。
 
薄膜經過擠壓化成碎片,隨風飛散的景象,彷彿蘆葦花滿天飄揚,那畫面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摻入花生仁的皮蛋豆腐,淋上麻油提味,清涼軟嫩的香氣,夾雜著香脆的口感,瀰漫整個口腔,讓人不知不覺一口接一口,成了炎夏最佳的開胃菜。
 
先父仙逝三十多年了,我在外面從沒看過這種做法,不知是自創還是家鄉味改良?
 
某日我親自下廚,嘗試早已遺忘的滋味,當細細咀嚼花生時,記憶和懷念油然而生,透過這道皮蛋豆腐,回首過往點滴,不禁悵然失神。
 
【 文/吳一忠〈思念的味道〉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