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靈修,情緒,自律神經,精神,身心症,躁鬱,心理壓力,睡眠,恐慌 (49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遠離憂鬱 工作運動都有效

  • 【中廣新聞/李書璇】

 

    根據統計,國人有5%到6%患有嚴重憂鬱,曾經在女兒出國念書時罹患憂鬱症的資深藝人張小燕說,憂鬱是個黑洞,需要家人朋友伸出關懷的手,而她也說幸運的是當時是自己發現自己不對勁,並適時的救了自己一把。

    陳小姐發現自己最近有失眠、焦慮、食慾不振的狀況,而且長期情緒低落,驚覺自己有可能罹患憂鬱症,連忙上醫院請求協助;而資深主持人張小燕,其實也有過一段憂鬱的歲月,她說女人在青春期、戀愛、結婚、生小孩、孩子長大離家五個階段,都很容易得憂鬱症,她前四個階段都順利度過,但在女兒出國念書時,卻還是敵不過憂鬱症侵襲,她說自己當時除了星期五去錄影,其他天都穿著睡衣在家裡,電話也不想接,而為了擺脫憂鬱症糾纏,她選擇用工作轉移注意力,擔任電視台總監,結果憂鬱症果然不藥而癒。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祕書長張家銘表示,依據統計,國人有5%到6%患有嚴重憂鬱,這與一般的短暫憂鬱情緒不同,已演變成對平常感興趣的事物,絲毫提不起勁。有些人會腦筋一片空白、否定自己,甚至認為活著毫無意義,而一般罹患憂鬱症的女性多於男性,老人多於年輕人,他建議憂鬱症患者,可以以工作讓憂鬱走開,並適時就醫;專家也建議民眾用運動來紓壓抗憂鬱,因為運動會增加血清素濃度,讓心情變好,還能消耗掉身體內讓人感到壓力的物質,幫助身體放鬆,建議大家養成運動習慣,同時如果發現自己有長期情緒低落的情形時,一定要求助,也多關心周遭的親友,是否有類似症狀。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後憂鬱症治療 藥物心理並進

文/張庭綱

新生命的到來是上天美麗的恩典,寶寶身上聚集了眾人關愛的目光,但是光芒的背後,母親的壓力和負擔有時卻被忽略了…。

大多數女性在懷孕時期通常會發現自己情緒的轉變,尤其在經歷生產過程之後,這樣的情況會更加明顯。最常見的時間點在產後的4到6週,媽媽通常會感覺焦慮、激躁、哭泣且坐立難安。當媽媽產後情緒低落持續沒有緩解或產後1個月以上出現憂鬱症狀就有可能是「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大多出現在產後3個月內,和其他時期出現的憂鬱症有相同的症狀,常會伴隨著悲傷和憂鬱的情緒,且合併下列症狀:對大多數或所有的活動都失去樂趣與興趣、情緒躁動不安、食慾改變、感覺罪惡感或無價值感、專注力缺乏、失去活力、處理家庭或工作事務出現障礙、對寶寶出現負向想法、明顯的焦慮、出現死亡或自殺想法、睡眠障礙。

比較特別的是憂鬱症的母親可能會無法照顧自己或寶寶、擔心自己獨自和寶寶相處、甚至有傷害寶寶的想法;也會有極度擔心寶寶或完全忽視寶寶的情形。

產後憂鬱症通常需要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兩者同時進行且需要追蹤至少半年的時間。

目前醫學上有許多種類的抗憂鬱藥物可供使用,藥物的選擇上可和專業醫師共同討論使用。抗憂鬱藥物和專業心理治療可以成功減緩憂鬱症狀。未治療的產後憂鬱症,憂鬱症狀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使媽媽和寶寶都會暴露在受傷的危險情境下。

在專業治療之外,媽媽若有任何產後憂鬱的症狀應該要馬上尋求協助,並適當調適自我生活恢復常軌。擁有良好的人際社交支持,不論是家庭、朋友、工作夥伴等等,都能有助於減輕憂鬱症狀甚至有預防的效果。

◎當出現下列症狀,應即刻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產後情緒低落在2週內沒有緩解。

●憂鬱症狀更加嚴重明顯。

●產後任何時期甚至幾個月後出現憂鬱症狀。

●家事或是工作能力下降。

●無法照顧自己或小孩。

●想要傷害自己或寶寶。

●脫離現實不合理的想法或出現幻覺。

●當覺得失去控制或擔心自己會傷害寶寶時,不要害怕應立即尋求協助。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親積極參與教養 有助孩子成長

文/柯俊銘

我國傳統家庭的分工普遍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母親常是子女的主要教養者,父親則扮演隱性的角色,並以追求經濟成功為首要任務。

隨著時代的轉變,現今許多家庭都是夫妻共同投入職場,彼此擁有自己的事業,但在家務分配,特別是管教子女的部分,調查發現責任似乎仍落在母親身上,父親往往置身事外,每當被問及和孩子有關的資訊時,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今年9月發表在《加拿大行為科學期刊》的報告指出,父親若能積極參與子女的教養,學當孩子的好朋友,對其智能、道德與社會能力的發展裨益良多,值得家長作為參考。

該研究由加拿大康克迪亞(Concordia)大學心理系的學者Erin Pougnet所主持,其以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138位孩童與其母親,並針對他們進行長期追蹤,目的在探討父親投入子女教養的程度對孩子往後的成長會造成多大影響。

所有孩童在2至5歲與9至13歲期間需接受智力的評估,母親則被安排填寫問卷,內容主要涉及家庭環境與夫妻的互動關係。另外,研究人員也去訪談孩子的學校老師,藉以瞭解其在校的成績與言行表現如何。

結果發現,無論家庭的社經地位高或低,即使是所謂的「高風險家庭」,童年早期或中期有父親積極給予教導的孩子,比起缺乏父親教導的孩子,長大後除智商較高,學業成就較好外,個性也傾向較乖巧,少出現偏差行為。

進一步分析顯示,缺乏父親教導對女孩的影響最大。相對於童年中期有父親教導的女孩,缺乏父親教導的女孩在開始上學讀書後比較容易有憂鬱、焦慮、恐慌等情感方面的問題。

研究者表示,父親能積極參與教養,持續給予孩子支持與正確的示範,對守法觀念的建立、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社交技巧的養成與情緒管理等都有莫大的幫助。但研究者強調,並非沒有父親,孩子就會變得一團糟,母親等其他照顧者的關愛、教導也同樣重要,只是有父親的投入,效果會更好。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前按摩 助你一夜好眠

 

    

睡前按摩 助你一夜好眠
▲圖4(陳子敬提供)
▲圖3(陳子敬提供)
▲圖1(陳子敬提供)
▲圖2(陳子敬提供)

文/陳子敬

失眠是現代人很常見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身心問題,需要醫療協助,但很多人只是暫時的生理性現象導致的失眠,包括壓力過大及整天姿勢不良所致。

許多人整天盯著電腦敲鍵盤,長時間使用頭部及頸部肌肉,造成血液循環差,肌肉因此缺氧而變僵硬,關節活動度也變差,雙肩易不自覺地往上提,致睡覺前無法放鬆頭部及頸部肌肉張力。

長時間累積使得睡覺前不易入眠,睡覺中因為頸部肌肉酸痛訊息,而干擾到睡覺正常週期,醒來卻感覺到永遠都沒有睡飽,並且容易導致頸部落枕,及頭部活動不靈活,將會大大影響白天的生活作息與工作效率。

其實,只要失眠不是身心方面的問題,睡前30分鐘執行簡單的自我按摩手法,將有助頸部及頭部肌肉放鬆,也會減少睡覺時頭部及頸部不舒服,增進睡眠品質。

按摩促進睡眠功效的可能原理,包括刺激副交感神經、減緩心跳、肌肉放鬆,進而可以減少白天的精神壓力,達成深度熟睡狀態。但按摩時,也有一些禁忌應避免,包括皮膚有開放性傷口、皮膚感染、身體對觸覺過度敏感等。

按摩的手法,以輕柔不產生明顯的疼痛為原則,以放鬆肌膜及鈍化壓痛點為主,減少慢性疼痛及激痛點的產生,因為長時間疼痛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恐懼及害怕,反而影響睡眠腦波。

(作者為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

健康小叮嚀:睡前按摩法

●右手食指及中指彎曲,置於右側頸部肌肉,從耳垂後,往肩頸處滑行,換邊再做,10秒後重複10次。(如圖一)

●右手置於後側頸椎上,四指併攏壓在左頸椎肌肉上,來回用指腹按摩,10秒後換邊再做,重複10次,以不痛為原則。(如圖二)

●左手壓住右側肩頸中間處,然後頭往左側側彎,維持10秒換邊再做,重複10次。(如圖三)

●雙手置於耳道前肌肉,雙手順時針畫圈,10秒後反時針畫圈,重複10次。(如圖四)

(圖文:陳子敬)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狀 未必是疾病

文/劉彥瑩

精神疾病至今還沒有可靠的醫療儀器可以檢測出(例如糖尿病驗血即可獲知),往往都要靠各種症狀的詳細蒐集,才能指向某種疾病。然而,許多臨床的迷思也從此而起,常見最大誤解就是認為「症狀」等於「疾病」。

其實,症狀只是身體的「反應」,不能說有症狀就是生病了。如同在大熱天有「體溫升高」的症狀,未必就是「發燒」生病。

「失眠」、「焦慮」、「憂鬱」、「躁鬱」、「自律神經失調」,這些都只是表面「症狀」,問診還得探詢背後的病因,治療才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侷限於「控制」病情。把「症狀」當成「疾病」的迷思,最常見就是「憂鬱症狀」。其實,臨床至少可區分出「生理性」或「心因性」的病根。

「生理性憂鬱」的疾病,對藥物治療反應佳,甚至康復。常見這類病人看遍各科找不到病因,真的病了卻不敢求診精神科,或該吃足量藥物卻不配合吃藥。如此「拖延」治療,將讓病情不斷惡化,長期還併發高血壓、糖尿病、記憶退化、腦部缺損等慢性病。若及早治療,生活工作較可穩定,服藥期也相對較短。

「心因性憂鬱」的困擾並非疾病,藥物改善有限,治療應傾向心理探索。常見這類個案該少吃藥的,卻吃一堆藥!

人世間有無盡苦難(家庭、學業、人際、工作、經濟、情感、恩怨情仇等),生老病死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人生考驗,如果都以「憂鬱症,缺乏血清素」來概括,人類將被簡化成幾種「元素」形成的「細胞」。有個案說:「吃藥控制了情緒,也讓我失去日常生活的活力。」古訓早有智慧言:「心病終需心藥醫。」有良醫也坦言,鎮定、安眠藥不能治療精神疾病,只能「症狀處理」。

曾有一國小男生,疼愛他的阿公過世後,他常哭得好傷心,醫院用評估量表勾一勾,說是「憂鬱症」,吃了「百憂解」,果然出現奇怪的副作用。幾顆生化藥物就可以解決生離死別,人生這麼簡單嗎?哭是人間真情,怎能都當病呢?會不會哭過了,才有力量再試試看?個案也說:「獲得心靈的安定後,我的藥也吃少了!」

(作者為台中市紓情診所精神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除了吃藥 良好作息更重要

文/張健淵

失眠在全世界都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在台灣的老年人失眠的情況更是超乎想像的嚴重!

初步評估還是要請醫師判斷是否有潛在的疾病,例如憂鬱症、焦慮症(35%)、藥物影響或酒精問題(12%)、過動問題(12%)、睡眠呼吸中止症(6%)、其它內科疾患…等。在排除這些事情後,才是針對失眠這個症狀來處理。

在促進睡眠這方面,從輕微的助眠劑,到強效的安眠藥都是經常被使用的。只是除了吃藥外,其實還有很重要的生活改善方法,需要患者本身一起努力的。在此提供一些重要的基本觀念,希望對於失眠的患者有所幫助。

◎長期失眠,生活作息該注意的事:

●除非有睡意了,不然別躺到床上去!

●白天千萬別睡,不可以補眠,不可以睡午覺,一定要撐住!

●維持相同的睡眠—清醒週期,不要有時熬夜,有時早早上床睡。

●早上醒了就離開床舖!不可以賴床!不可以窩在棉被裡!

●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

●嚴禁所有可能影響睡眠的食物,無論白天或晚上,像是咖啡、茶、酒、菸。睡前二小時內別喝太多水,以避免夜間因為要起床尿尿而中斷睡眠。

●臥室就是用來睡覺的。不要有電視,不要有餐桌,不要看書,讓心理層面認知,進到臥室就是要睡覺。

●臥室的環境應該是涼爽、黑暗、安靜,氣氛可以和睡眠是連結的。

●如果躺在床上睡不著超過半小時,先離開床做些伸展運動,或其它放鬆方法,等到有睡意時,再回到床上去睡。不要明明睡不著,卻一直在床上翻來覆去。

●增加白天的運動量,可以幫助放鬆、減少焦慮、改善情緒狀態。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是解決失眠困擾的第一步,另一方面,若已長期服用藥物幫助睡眠者,也可以早日脫離安眠藥物的依賴。(作者為台中市大容診所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悸、頻尿、盜汗 當心社會心身症候群

文/廖桂聲

由於社會變遷快速,人際關係經營及經濟活動的多變性,讓不少人容易有緊張、急躁不安、焦慮、抑鬱難平、激怒、猜疑、過度興奮或憂傷等反應,嚴重者甚至出現幻聽、幻覺等障礙。

人有七情六慾,對情感的反應都足以影響人的精神活動及神經、內分泌反映,其中「七情」即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等7種情志變化,「七情」常通過表情、聲音、行為表現出來。五臟受損,精、神、魂、意、魄等意識思維活動障礙則導致心身疾病、情志致病。

中醫在診斷患者是否罹患「社會心身症候群」時,患者的可能症狀如下:

●心悸、呼吸短促、胸骨下方心臟區好像有東西壓住,如心臟無力,常須用力深吸一口氣才舒服。

●喉中炙臠、梅核氣、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嚥之不下者,或癢而欲咳,或火辣如腫而疼。此症較易發生在感冒後,且又以個性較急、容易緊張焦慮的人,或神經質、歇斯底里、躁鬱症,以及進入更年期的婦女為好發對象。

●脅脹痛:最常發生於大怒或生悶氣時,在右脅脹痛,甚至連及橫膈膜胸側與背側皆痛。

●肚臍二側結腸彎脹氣感:女性常脹及臍下小腹全部,拍之有氣響聲。

●頻尿、裡急後重、便秘或腹瀉如大腸躁激症。

●盜汗、月經不規則、注意不集中、腰酸背痛、煩躁不安、精神緊張難以鬆弛、入睡困難、多夢。

●頭部緊箍感、眩暈、後頸項僵硬、肌肉緊張性頭痛。

●實際檢查時,卻找不出生理的病變。

「社會心身症候群」極為複雜,必須經過詳細的身體檢查、化驗及其他輔助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疾病後,才能診斷為社會心身症候群。

(作者為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人身心症 不可輕忽

文/黃正龍

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到今年6月底,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約有200萬人,老化指數69.97%,至民國120年,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老年人,高齡化的人口發展帶來的問題值得重視。

就老年人身心問題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伴隨生理、腦部和體力上的退化, 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疾患如下:

●憂鬱症:

老年人的憂鬱和一般族群的症狀不同,除可以感受到的情緒低落外,有時可感受到老年人會出現胸痛、心臟痛、頭痛等症狀。經過醫師的治療或檢查後,症狀仍然持續,這時可以請精神科醫師評估是否有情緒障礙的可能。

曾遇到一位長者求診,細問下才知道,原來只有來醫院看診,才可以獲得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難怪看遍了各科醫師,對患者的症狀改善一直有限。可見家人的主動關懷和陪伴,可以給予老年人情緒和心靈上的安全感和撫慰。

●睡眠障礙

隨著年紀的增長,睡眠型態和品質會與年輕時不同,以前多累到什麼地方都可以入睡,但是年紀增長之後,睡眠週期提早,會在晚餐過後,就想要睡覺,但有時凌晨3、4點就起床,白天一不注意也會睡著,這些情形大多是生理退化的影響,有些則和身體疾患有關(如男性老人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因夜間起床上廁所而影響睡眠),但也有不少人和情緒障礙有關。

●哀慟反應

遇到老友或是老伴去世的話,家屬要觀察對老年人所造成的情緒影響,有無持續兩週以上出現情緒低落、過度自責、無助及無望等反應,甚至嚴重到要與死者一起走的負面想法。

●與失智症相關的身心症

失智症也是老年人常見的精神疾患,除了認知功能上的退化外,可能還會合併產生行為和精神疾患的障礙,如個性改變、情緒不穩定、過度敏感,甚至出現被害妄想或暴力行為等。不僅降低生活品質,也會造成照顧者的困擾。

如家中的老年人出現前述身心症狀,應儘快找精神科醫師給予適當的評估與治療,千萬不能過於輕忽,應多給予關懷和傾聽,並且陪伴和支持,協助走過情緒的低潮期。

(作者為壢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神分裂症 摳頭摳破腦殼

▲醫師表示,男子的左邊頭部上方已經挖出一個洞,下方有白色圓圈,圈內黑色物為發炎長膿,白色則為鈣化物。(記者林相美翻攝)
▲潘建志(後立者)指出,該名男子自述以手指挖頭部左側,挖出一個洞;圖為模擬畫面,圖前人物非本文當事人。(記者林相美攝)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一名33歲男子因腦殼破洞急診,傷口感染長膿,醫師表示,男子罹患精神分裂症,幻想外星人將蟲植入腦部,男子就醫時自述,為了挖出外星蟲,每天用手指挖腦殼,挖了一年挖出一個洞。醫師研判,男子應有利用工具輔助。由於損及左腦顳葉,導致右側肢體無力,腦部傷口感染嚴重,再晚兩週可能送命。

收治男子的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昨天透露,收治過千名精神分裂症病患,從未看過病患把自己腦袋挖出洞;男子10年前就出現幻聽、妄想,兩年前到他的門診,確診為精神分裂症,但男子吃藥一週就停藥,也未回診,再次見面已是挖破腦殼送急診。

潘建志說,男子的人際關係較退縮,平時喜歡外星人資訊,約一年前,男子認為外星人把高科技蟲植入腦部,藉此命令、咒罵他,他開始挖腦殼想挖出外星蟲,送醫時左腦傷口長、寬各為5公分、3公分,深度達2公分,傷口嚴重感染,光是抗生素治療就花3個月,另配合清創手術與顱骨重建,加上右側肢體復健,時間長達半年以上。

潘建志感嘆,男子在復健期間願意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但復健結束後未曾回診,家人也無法強迫他就醫,目前男子身體已復原,仍認為腦部有蟲,但已可接受與外星蟲和平共處。

潘建志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無病識感,不願就醫,親友最好不要正面衝突,可從病患關心話題切入,轉個彎就醫,例如病患擔心腦子有蟲,可以就醫取蟲為由帶到醫院。

潘建志強調,精神分裂症多與基因有關,生活壓力是誘發因素,若周遭親友出現失眠、情緒焦慮、憂鬱、脫序言詞、社交退縮、妄想等情況時,最好儘速就醫治療,有自傷或傷人之虞則可強制就醫,若長期沒有治療,可能導致生活功能、人際關係退化。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貼標籤 精神病患5成不吃藥

〔中央社〕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今天表示,國內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約11萬人,其中有5成患者不服藥,因為害怕吃藥會被貼標籤與副作用。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今年9月針對全國照護精神分裂患者家屬調查顯示,有5成以上都是由父母照護患者,且6成都發病超過10年、7成是患者與照護者同住、6成患者因病情控制不當而需住院、急診2至8次。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副祕書長陳萱佳表示,據內政部統計因患精神分裂症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已達11萬人,僅次肢體障礙者;患病與社會壓力及遺傳相關;5成以上患者不服藥,7成患者抗拒服藥,因為害怕吃藥會被貼標籤與副作用,包括變胖、代謝異常。

嘉義榮民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表示,若父母其中1名有精神疾病者,則小孩遺傳到精神疾病的機率約1/10、若父母都罹患,則遺傳子女機率約4成。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固定且有規律服藥,若不服藥復發率高且情況會惡化,黃敏偉表示,在1年內若有1到10天沒有服藥,住院比率是有規律服藥者的1.98倍,若超過30天未服藥,則住院比率達4倍,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社會功能,醫療照護成本也會增加。

黃敏偉表示,治療精神分裂症仍需仰賴藥物,為改善及降低不適與副作用,從1980年開始至今,推出口服與針劑,若患者抗拒服藥仍可由每月1針的長效針劑取代,透過肌肉注射後,靠體內酵素分解藥物以達病情控制效果,且這種針劑健保是給付的。

黃敏偉表示,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是大腦中內分泌傳導物質「多巴胺」濃度太高,導致患者產生錯誤訊息、因而出現幻聽、妄想等症狀,包括覺得好像有人在跟蹤你、有人要害你,又可稱為「統合失調症」。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調整最佳藥物組合 治療精神分裂症

文/劉彥瑩

李先生坐在診間神情呆滯,猛然間站起,就開始手腳抖動、走來走去,李媽媽小心說著:「他的病情時好時壞,有時可以工作,有時就跑到路上罵人,說是腦子裡有人教他做的。」「每次工作一有壓力,他就需要休息或發病住院,藥物都有正常服用,從來沒有真正穩定過!」「減藥就不穩定,加藥卻整天昏睡,我不希望他吃一堆藥物,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許多病人吃藥「控制」了病情,卻也變得呆滯、昏睡、失去活力,或坐立不安、手抖、動作像機器人,或持續有幻覺、敏感多疑、煩躁易怒、情緒不穩等殘餘症狀,往往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病人,家屬看了也心疼,覺得人生全毀了!

國內調查發現,家屬的最大心願,卻是病人可以重新投入職場。該如何達成這個心願呢?首要關鍵就是,耐心調整出「最佳藥物組合」治療病根,不是只以藥物「控制」症狀。

過去精神分裂症被認為只是「多巴胺失調」,治療只要單一主線藥物。現今,精神分裂症早已被認為是「多種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故歐美對單一主線藥物療效不佳時,也建議再併用另一主線藥物。目前這種治療方式逐漸興起,頗為類似在愛滋病使用的「雞尾酒療法」,在某些病人療效更好,除避免嚴重副作用,還能簡化整體藥物。藥吃對了,不用多;否則吃一堆「治標不治本」的藥,還要擔心會不會吃到洗腎。

其次,還要與醫師密切合作,提供藥物調整及生活壓力調適,預防復發。每次發病,病人失去的不只是大腦功能,還有人際關係、雇主觀感、重新面對人群的自信等。如果反覆發病導致病情惡化,終至長期安置慢性病房,病人將長久與社會脫節。

此外,家屬也要督促生活作息,以免病人逐漸退化。當然,政府建構支持性就業環境也是重要的。

在家屬耐心配合下,細心調整與減少讓其嗜睡的藥,再併用另一主線藥物後,李先生不再嗜睡,也減少激躁情緒、混亂行為,從他的外表,還看不出他是病人,家人也驚喜他的進步。

李先生在生活作息規律後,也接受了工作訓練。日前他已外出工作,擁有著平凡人的幸福!

(作者為台中市紓情診所精神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把握黃金治療期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適當地關心及協助,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有成就感;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非本文當事人。

文/陳錦宏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是每一個父母都認同的觀念。但是當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影響到他的學習成就、人際關係與自信心,需要就醫治療時,大多數的父母就會遲疑,心想:「是否不用處理,孩子長大就會好?」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個生理的問題,部分大腦發展落後,當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功能不足,某種程度是一種發展遲緩的狀態,並非單純只是行為問題。

一旦家長不願帶孩子就醫時,錯過黃金治療期,等於讓孩子持續處在功能不足的狀態,虛度了他可以好好發揮原有潛力的時光,持續累積的挫折感會讓孩子的問題越來越複雜。

在孩子7歲以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症狀侷限於:過動、衝動以及不專心,但是到了11歲時,他們常因為這些症狀而受到外在環境的指責或排斥,漸漸演變成學習和人際關係的障礙。

如果此時還不趕快處理,就會衍生成為更複雜棘手的問題,包括逃學、攻擊、反抗,甚至使用菸酒、偷竊、說謊等行為。

越早就醫,治療的改善率越高,可以達到80%到90%。但當孩子已經習慣對立反抗的態度、學習毫無成就感,或者是交往了一些相同行為障礙的朋友時,治療效果也就大幅下降,也就增加危險性。

臨床上,的確有部分孩子長大漸漸變好的案例,過動、注意力不足的情況在青春期慢慢會減輕,但是衝動的問題有時會隨著青春期的叛逆,更令人傷透腦筋。

即使所有症狀都改善了,但等於是孩子在6到16歲之間,持續在挫折中度過,不僅會影響他的人格情緒發展、周遭的人也得忍受他,且家庭生活品質長期受影響。孩子在這10年間該學的,也常沒有學好。

許多家長擔憂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其實在有經驗的醫師監督使用及追蹤用藥,會降低副作用造成傷害,但是不治療,將來有問題的機會將近50%,孩子對立反抗的發生機會達40%,憂鬱、焦慮的發生比率達30%到40%,嚴重行為偏差,包括逃學、打架、偷竊的發生率超過一成,而物質濫用更有15%到30%的發生率,更不要輕忽上述項目常是合併發生的。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藥物能補充孩子大腦中不足的神經傳導物質功能,讓大腦的執行功能改善。比較嚴重的副作用包括過敏以及心臟功能疾病,但可以透過用藥前的問診、檢測及追蹤來避免發生。

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食慾下降,經10年追蹤研究顯示,有服用藥物的孩子身高及體重與其他一般孩子並無差異,體重在一到兩年內有可能受影響,但能透過用藥與用餐時間交錯、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等方式調整降低影響。

在醫療的指示上,使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藥物,並不需要太擔心成癮的問題,因在台灣核可使用的幾種藥物對大腦成癮中樞的結合力均低,且使用劑量均有一定限制,尤其長效型藥物更不會有成癮擔憂。根據國外追蹤的研究顯示,在青春期前開始藥物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長大後物質濫用的機會反而比未用藥物治療的孩子明顯下降。

此外,這類孩子常需要多模式的協助,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比喻為近視的話,藥物功能就像是配了一副眼鏡讓小孩看得清楚,但是要進一步學習,就需包括家長、學校的調整及支持。

必須先體認他是一個不一樣的孩子,有其生理上的困難,不應硬是把別人的標準套在他身上,而是根據其特質給予協助及鼓勵,讓孩子可以從自己的基礎點上出發,去體會變好的成就感,而更樂意學習與成長。

(作者為台中中山醫學大學精神學科主任)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重定向自過動症
     

跳過字詞轉換說明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或稱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簡稱ADD)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失調狀況,目前常見的案例以兒童為主,但此類狀況也會在成人身上出現。在7歲以下,約有3%至5%的兒童會出現症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世界通用疾病分類手冊》第十版(ICD-10,WHO,1992)稱此症為「過度活躍症」(Hyperkinetic Disorder),分類編號為F90,一般又俗稱為「過動兒」。

現時沒有任何確切證據證實任何導致這種病症的原因,但過去曾經推測味精可能是一種誘因。但隨著醫學界發現成人亦患有這種病以後,這種說法站不住腳。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防禦中心(CDC)的研究,ADHD其實只是多種精神失調的合稱。因此,要正確診斷這一病症,不能依靠單一測試去確定,而必須同時採用多種測試配合去確認。

 

A. 簡介

 定義

對ADHD比較確切的定義,記載於美國精神醫學會(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文本修改版(DSM-IV-TR,APA,2000年)。ADHD的主要病徵是:

  1. 注意力散渙(inattentive)或 集中困難(Attention-deficit)
  2. 活動量過多(hyperactive或hyperkinetic)
  3. 自制力弱(impulsive)

基於以上三種病徵出現的優勢,再把ADHD細分為以下三個分類:

  1. 注意力散渙主導型(mainly inattentive)
  2. 活動量過多或自制力弱主導型(mainly hyperactive-impulsive)
  3. 混合型(combination)

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ADHD是由一種發生於腦前額葉的遺傳性的多巴胺新陳代謝失常引致。最新的研究認為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新陳代謝亦會對病情有所影響。(參看Krause et al,2000)但由於這些最新研究都有藥廠在背後資助,其中立性尚有待確認。

B. 名稱

本症一般稱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一些精神科醫師會使用注意力缺失症(ADD)的名稱[1],這個名詞首先於1980年出版的DSM第三版出現。在1987年出版的修訂本中,才改用現在的名稱。這個病症在台灣被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在香港被稱為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而在日本則被稱為注意欠陷多動性障害。在韓國則被稱為注意力缺乏過剩行動障礙(주의력결핍 과잉행동장애)。

通常而言,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意指包含過動症狀在內的所有ADHD類型,而注意力缺失症(ADD)則是不含過動症狀(即前節所述的注意力渙散主導型)的ADHD。因為不少ADHD患者(尤其女性)並無過動症狀,甚至是非常安靜、沒有破壞性的,而過去對此症的認識總是集中在過動症狀上,使得這類不過動患者甚少被診斷出來。

除了ADHD或ADD以外,過去也曾採用過度活躍症或多動症候群(Hyperkinetic Syndrome,簡稱HKS);微細腦損傷、微細腦機能障礙(Minimal Cerebral Dysfunction,簡稱MCD)等各種名稱。此外,外國出版物有時為了迴避「disorder」這一個比較負面的詞語,會改稱為Attention-Deficit Syndrome(注意力不足候群,簡稱ADS)。

C. 特徵和診斷

ADHD的主要症狀包括:

  1. 容易分心
  2. 衝動
  3. 靜不下來
  4. 做事易拖延,常至最後一分鐘才動手
  5. 記性極差,容易忘記自己要做什麼事情(但對於一些瑣碎事情又記得很清楚)
  6. 讀寫困難,包括寫錯字(常多一畫或少一畫、拼字錯誤等)、閱讀時會跳行或無法理解文意等
  7. 缺乏組織能力,無法把自己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具體地表達或規劃出來
  8. 解讀社交訊息能力較差,因此社交能力普遍低落
  9. 缺乏耐性
  10. 表現時好時壞,無法經由努力改善
  11. 總是被不了解ADHD的老師(兒童)或上司(成人)視為不夠努力或懶惰

以上症狀隨患者年齡而有不同表現,有ADHD的小朋友,其表現通常有上課不專心、無法抑制自己的衝動以及坐立不安的情況;在大人,主要問題則常在於ADHD患者無法計劃好他們的生活與每日簡單的工作。

但ADHD也有些較為正向的特質:

  1. 具高度創造力,常有特別的新點子(但因組織能力差,常無法將之化為具體行動)
  2. 特立獨行、思考不隨俗
  3. 獨特的人生觀和與眾不同的幽默感
  4. 對理想抱持驚人的堅持度和毅力,甚至可說是頑固
  5. 個性溫暖大方、好幫助他人
  6. 直覺非常強,能單憑直覺深入問題核心,進而發現問題所在(但他通常無法說明如何得知)

診斷ADHD的標準係依據DSM-IV-TR的標準,可以連結至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查詢。美國疾病管制局強調診斷ADHD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療提供者才可,否則容易被誤診與處方,這是相當危險的。

D. 歷史

1902年英國兒科醫生George Still首次描述一項與ADHD近似的病徵。

1937年,一家醫院首次採用安非他命來治療有行為問題的兒童。兒童接受治療後,行為有改進。不過,這種治療法在1950年代以前都不太普遍。

1957年利配酮開始被廣泛應用於治療。

1950年代1960年代,研究人員對這種病症的名稱開始由「微細腦創傷」改為「微細腦功能失常」。改變名稱的原因,是因為不少病童都沒有發覺有受過任何創傷。

1960年代,「過度活躍兒童症候群」這名稱首次出現。當時專家認為這些症狀並非由損傷引起。到了196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過度活躍」這名詞已在歐美社會變得很普遍,但醫學上普遍採用「MBD」來稱呼這些症狀。

1980年代,這種病症開始在亞洲得到注意,主要是因為當時亞洲的新興經濟勢力地區開始發現當地兒童的飲食轉變,特別是食物中味精的份量,可能與過度活躍兒童的增加有關。當時南華早報曾就此事件發表專題報導,並把這種病症取名為「中國餐館綜合症」(MSG Syndrome 或 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而這報導後來成為了香港某一年高考英語運用科的題目取材。

另一方面,在西方有研究員發現維生素B6能夠使有學習困難的兒童在課堂上更能專注,而這種處方對於注意力不足的學童有同樣的療效。其後,再有研究指能對注意力不足及患自閉症的學童有所幫助。之後,多樣維生素成為了部份醫生對這些病童的處方。不過,這些研究在事後發現可信程度不太高。

E. 各地病例

1. 美國的數據

根據2000年版本的DSM-IV-TR,在美國大概有3%-7%的兒童有ADHD。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於2004年出版的美國健康訪問調查年報,美國大約有400萬名18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出有ADHD。不過,有關評估的比率差異極大,有些校區甚至有60%的兒童被診斷為ADHD患者。現時美國全國有超過100萬成年人及小童因為這個病症而需要服用處方的藥物。[2]

根據2002年的統計數字,被診斷出有ADHD的男童在比例上比女童高出兩倍(男童比例:10%;女童比例:4%)。對於這個性別上差異的成因,我們仍然未知確切原因。不過,有專家指有可能由於女童的病症普遍比男童輕微,在診斷時亦同時較男童難於察覺,所以較少被家長及老師發現而作出轉介。

2. 香港的數據

在香港,現時由於過去資源分配的問題,教統局(現教育局)一直都未有抽撥任何資源去探究這個問題。直到2004年11月到12月,教統局才首次在全香港進行系統性的普查,研究在實施融合教育之後,每一家學校的弱能學生所佔的比例。不過就部份現職老師非正式從各自學校的觀察,亦發現一項與美國的研究類似的結果,就是:男童的比例比女童為高,而女童通常都較遲才被發現有這個問題。老師們推斷這可能與香港的女童普遍較男童表現文靜有關,但仍需要研究去確認。

3. 數據背後的意義

就現狀而言,雖然在美國的病例較其他國家頻繁,ADHD仍然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F. ADHD成因

利用磁共振顯像技術(MRI)對腦部掃描的研究顯示患有ADHD和正常孩子的圖象有分別。不少科學家認為這足以證明ADHD是和腦部創傷有關。但另一方面,根據腦部的正電子造像顯示,這種分別很可能只說明了ADHD患者的問題:因為他們並不能專注於一件事情,所以腦部影像只說明了作為腦內燃料的葡萄糖的分佈,在兩組兒童之間的分別。在成人患者的腦掃描中,控制專注力的部份由於葡萄糖水平較低,所以顯得不太活躍(Zametkin et al.)。 不過,沒有證據顯示低葡萄糖水平與低注意力有關連。

1. 遺傳

根據NIMH的答問集,茲引文如下:

「研究顯示ADHD會在家族中出現,所以有一定程度的遺傳影響。ADHD的病童通常都至少有一位近親亦有ADHD。患有ADHD的男童長大成為父親後,不少於三分一人的子女亦是ADHD患者。一個更有說服力的遺傳聯繫,就是同卵雙生兒如果當中一位被診斷為ADHD患者,另一位同時亦是患者的機會非常高。」

G. 治療

目前可用於治療ADHD患者的數種方案包括各種醫藥治療、行為干預、以及教育療法。目前有一些團體開始專注於推廣ADHD的認識和治療,例如英國人溫佛·杜耳(Wynford Dore)所創辦的杜耳學習發展中心

1. 醫藥治療

針對ADHD的一線藥物為興奮劑,其中包括諾華公司利他能(Ritalin,學名為哌甲酯(methylphenidate))、沙爾公司的Adderall安非他明產品,主要成分為右旋苯丙胺(dextroamphetamine)和laevoamphetamine salts)、Ovation製藥公司的Desoxyn(學名為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等。由於幾乎所有針對ADHD的藥品都被美國緝毒署劃分為二級管製品(Schedule II,即指有高度濫用可能性的藥品) 楊森大藥廠(Janssen-Cilag)的Concerta(台灣譯作專思達,有18MG和36MG兩種規格)),在台灣被列為第三管制藥品,以防濫用

但concerta有很大的副作用,如:頭痛、胃痛、喪失食慾、失眠等,6歲以下的兒童不適宜服用。

Eli Lilly台灣禮來公司思銳(strattera,有效成份為阿托莫西汀Atomoxetine)為非中樞神經刺激藥物(興奮劑) 主要副作用有:胃腸不適、食慾不振、疲倦、情緒變化等。

一般來說,以藥物治療注意力不全過動症的效果相當顯著。使用此類藥品的小朋友,八成以上可以改善其注意力不集中、衝動與人際衝突的症狀。而且小朋友的社會性互動及人際關係也都會有改善。

2. 行為干預

對於各種感覺過敏的患者,可以透過測試患者的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由內耳控制身體的平衡感之類的能力)發現,並透過感覺統合訓練治療。

應用行為分析(ABA,applied behavior ananysis)被認為是對ADHD孩子進行行為介入具有實證性效果的方法.透過系統化的行為分析,了解孩子犯錯的模式,並且配合後果增強與削弱的方法,以及教導他正確的行為模式,例如:懂得等待,輪流等觀念,減少他衝動,過動而引起的人際衝突.

3. 教育療法

Mulligan(2001)的一項對老師進行的調查,研究了哪些課堂方法正在被實施, 並能幫助提高注意力困難兒童上課時的注意力。教師們發現活動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坐的過程中提供活動可以提供持續的活動輸入,而不用頻繁的離開座位. Occupational therapy方面的文獻建議,在教室中採用動態座位系統是可以改善學生感覺調節和注意力的一種方法。(Kimball, 1999)

H. ADHD名人

雖然ADHD有很多不利特質,如專注力差、衝動、缺乏耐性、有始無終等,但仍有諸如創造性強、大而化之等優點,歷史上也不乏成功的人物。目前已知的患有ADHD的名人如下:

I. 可能患有ADHD的名人

有些名人並沒有經過診斷以確定是否為ADHD患者,但以其個案史來看很有可能。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取自中原大學特教中心

導言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以下簡稱ADHD)在情緒障礙的特殊教育中,無論是國內國外,都受到廣泛的注意;政府與民間也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經費,期能給ADHD的孩子甚至成人帶來一個比較平坦而豐富的人生。 

ADHD的孩子長久以來曾經遭受到不少的誤解和無盡的委屈。由於本身無法自制的衝動、言行舉止毫無頭緒,甚至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學齡兒童有此症狀其學業的荒廢自然不在話下。由於言行衝撞,經常受到同學的迴避或排擠,人際關係殊難建立。因此憂鬱與焦慮的情緒以及嚴重的行為問題接踵而至。這一連串的問題給家庭和學校帶來相當大的困擾。如果不及時處理,甚至會變成嚴重的社會負擔。下面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一個中年人把他十歲的兒子帶去看心理專家。經過兩個星期的觀察診斷,這個心理專家告訴他,他的兒子有注意力渙散與過動症。他聽到這個診斷後掩不住心中的悲傷,痛哭失聲。心理專家告訴他,孩子患有這種行為症狀相當普遍,只要方法用對,並不難治療。他說他不是為兒子傷心,而是為自己的不幸而流淚。他說三十年前他的行為問題和他兒子目前的情形如出一轍。當時他日日掙扎,對自己的行為毫無自治能力。但是當時父母老師都把他當作是調皮搗蛋的壞孩子,不但從未協助他,而且天天責備他處罰他。更不幸的是被人冠上一個『壞孩子』的頭銜後,幾乎斷送一生。他高中沒有唸完就輟學,並且開始喝酒和吸毒,結果因搶劫加油站而身陷囹圄長達五年之久。 

的確,患有注意力渙散與過動的孩子過去受到無盡的誤解與委屈。這種症狀確實是孩子學習與行為問題的根源,但在三十年以前這種孩子都被稱為是未成熟、衝動、不聽話、不用心、沒有教養、惹是生非、擾亂、甚至是學習障礙的孩子。一九七0年代由於特殊教育的普遍,這種孩子漸漸地受到重視,教育與心理專家也開始研究他們特殊的問題。最初這些學者把這種症狀取名為輕微腦傷(Minimal Brain Injury)並與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混在一起。後來以他們的行為特徵—過動(Hyperactivity)來給他們取名。一直到一九八0年美國精神病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出版的心理症狀診斷統計手冊第三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Third Edition,簡稱DSM-Ⅲ)才正式命名為注意力缺陷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到一九八七年DSM-Ⅲ-R又修正為注意力缺陷與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這種孩子往往呈現學習困難、低成就、反社會行為以及情緒障礙等問題,如果不及早治療糾正,進入青少年階段後很容易演變為吸毒、酗酒、犯罪等更嚴重的問題。近三十年來專家學者潛心研究,在診斷與治療上常有突破性的新發現。另一方面,根據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一九九三年的報告,這種孩子的出現比例每四到七年之間就增加一倍。到一九八七年,大約百分之六的孩子患有這種行為症狀。目前國內教育界,尤其特殊教育的專家對此問題也日益重視。 

經過幾十年的探討研究,教育與心理專家發現ADHD的孩子的確有難言的苦衷。這種行為問題主要是起因於腦部功能的失常,孩子的腦神經傳送系統、腦部網狀刺激系統和腦前葉無法管制警覺、興奮和衝動。同時,因為腦部對外來的刺激無法做有效的過濾,孩子對任何刺激都會反應,注意力自然無法集中。根據無數臨床治療的報告,這種孩子百分之七十五對刺激藥品有良好的反應,另外一些孩子比較適合於某些抗憂鬱症的藥和抗精神症狀的藥品。然而,這些藥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的副作用,醫師和父母對用藥的利弊得失要再三斟酌。就算藥品能夠控制孩子的症狀,其他行為處理的策略依然不可忽略。此外,社會技能的訓練使孩子待人接物知所進退、情緒的輔導以建立自尊自信、學校和家中特殊的教學與輔導、對父母和老師的協助和支援,以及飲食的控制等等,都能給孩子提供適當的管道,邁向比較正常的人生。

醫藥、教育以及行為的控制就算設計得天衣無縫,並不保證這個孩子將來一定走向人生的坦途。但是家庭、學校、社會應該攜手合作,使一個人的生活不至於那麼坎坷。在此再度引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作為解釋。 

小雯高中第三年唸一半就因為行為問題和功課不佳而輟學。她到一家旅行社工作,擔任卷宗的歸類。她是一個過動又衝動的女孩子,有空就跑出去自己一個人抱著籃球投籃自娛,或是騎腳踏車到處遊蕩。她的上司對她的工作態度相當不滿意。她的確是坐立不安,工作不到五分鐘就不見蹤影,稍一被責備還會大發脾氣。經過學校輔導人員的推薦,她轉到一個大工廠,負責運送零件到各個部門,或把成品運到門市部。因為這個職業的轉換適合於她的行為傾向,以前在學校和在旅行社的行為問題完全消失,變成一個非常負責的工作人員。 

近年來國內在ADHD的教學與研究急起直追,對這種孩子的瞭解、診斷、治療投下相當的時間和精神。這是非常可喜的的現象。美中不足的是國內外的家長和老師經常矯枉過正不分青紅皂白的把行為形態相似的孩子冠上ADHD的頭銜,造成診斷氾濫與歪用的現象。這種指鹿為馬的情形也是我們要努力改正的地方。   

[症狀]  ADHD症狀的診斷相當困難,張冠李戴的情形所在都有,這也是過去忽略這種孩子的主要原因。根據紐仕斑和貝格勒(Nussbaum &  Bigler,1990)的分析,ADHD很難確認的原因有四。對這些原因必須有充分的瞭解才能談到症狀的認識。

第一、這種行為症狀往往只有在有秩序、有組織的情況中才會顯示問題的存在。例如小孩子在家中、在公園裡蹦蹦跳跳並無不對,在教室裡坐立不安才會成為問題。因此,對學齡前的兒童,父母和老師要深入觀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舉止動態才能看出ADHD的徵兆。例如吃飯看電視是不是無法集中注意力;或是在幼稚園裡是不是無法完成一件簡單的工作或遊戲。

第二、一般兒童身心的發展在一歲半到四歲之間總是顯得精力特別充沛,活躍好動。這和ADHD往往混淆不清。三歲到五歲以後的孩子注意力才會慢慢的集中。如果五歲以後還無法坐下來靜靜地聽一段故事,才顯出ADHD的徵兆。這種情形往往會延誤適當的診斷與治療。

第三、過去學校認為孩子學習有障礙,行為有問題,並不是學校的責任。老師對這種小孩的問題有的不聞不問,有的採取強制壓抑和處罰的方法。如果方法無效,只好讓他們在學校中自生自滅,甚至讓他們輟學回家,以免妨礙其他學生的學習活動。一九八0年代發現一般孩子中百分之二到十竟然有這種問題,從此特殊教育才對此普遍地重視,也才注意到適當的診斷、治療和補救教學。

第四、研究兒童學習與行為問題的專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名稱來稱呼這種惱人的症狀。最初稱之為輕微腦傷(Minimal Brain Injury)或輕微腦部功能失常(Minimal Cerebral Dysfunction)  ,後來又改稱為兒童過份活動反應(Hyperkinetic Reaction of  Children),一九八0年DSM-Ⅲ正式取名為注意力渙散症,簡稱ADD。一九八七年修訂的DSM-Ⅲ-R再加上過動,改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亦即行之十三年的ADHD。


除了紐仕斑和貝格勒的解釋以外,有些專家特別指出ADHD往往與學習障礙、智能障礙或精神症狀混淆不清。貝都門(Biedehman et  al.,1991)等人特別指出,學習障礙通常是指孩子在學校課業讀寫算各方面中,有某一項特別的落後或困難。智能障礙則是指孩子一般智能和學校功課都有全面性的遲緩。當然有些智能障礙的孩子也有ADHD的症狀;如果有這種情形,兩種診斷可以同時並列。另有些孩子可能有精神症狀但也有ADHD的行為特性,遇到這種情形則是精神症狀為主要診斷。

一、DSM-Ⅳ的診斷標準

患有ADHD的孩子最顯著的症狀是注意力沒有辦法集中,有的則兼具有過動的症狀,更有孩子雖有過動,但注意力渙散並不嚴重。就是注意力渙散與過動本身也有程度上的差別。例如過動的孩子較輕微的會顯得坐立不安,最嚴重的可能會橫衝直撞;注意力渙散的孩子輕微的可能會注意力隨時在轉移有如風吹草木動,最嚴重的可能是無法做功課,東西隨拿隨丟。注意力缺陷與過動合起來又有不同的程度。(請見二、注意力缺陷過動的行為形態。)

1、注意力缺陷要在下列症狀中出現六種以上,而且這些症狀已有六個月以上的歷史。這些症狀的出現與正常兒童的成長應有相當大的差別:
(1)經常對事物的細微末節掉以輕心。做功課時、遊戲時或其他活動時,經常出現無心的錯誤。
(2)經常對工作、功課或遊戲無法保持注意。
(3)當別人對他說話時,經常看似無法聽進去。
(4)經常無法完成指定的功課、遊戲或日常事物。
(5)經常無法把事物或活動連貫起來。
(6)經常避免或拖延一些需要費精神的活動,如學校功課或是動腦筋的遊戲。
(7)經常丟掉日常必需的東西如玩具、文具、書本簿子。
(8)外界稍有動靜就會轉移注意力。
(9)經常忘記日常的事務。

2、過動在下列症狀中要出現六種以上,而且這些症狀已有六個月以上的歷史。這些症狀的出現與正常兒童的成長有相當大的差別:
(1)經常坐立不安,手足無措;勉強坐在椅子上也是不斷扭動身體。
(2)在教室中或是其他需要靜坐的地方,會經常離開座位。
(3)經常跑來跑去,爬上爬下。
(4)無法安靜地遊戲或是從事休閒活動。
(5)就如身上帶一個馬達,時時都在轉動。
(6)口無遮攔,早上一覺醒來就講個沒完。
(7)在教室中,老師的問題都沒有說清楚,孩子就搶著發言回答。
(8)沒有辦法等待,沒有輪流的觀念。
(9)別人談話或遊戲時,插手打攪別人的活動。

3、ADHD的症狀在七歲以前就已出現。

4、ADHD症狀所造成的行為問題要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出現。例如在學校、家中或工作場所都會出現同樣的症狀。

5、孩子的行為症狀對人際關係、功課以及日常生活有相當的妨礙。

6、這些症狀的發生並非智能發展的問題、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症狀;也不能用其他情緒問題來解釋。

7、有的孩子注意力渙散與過動兩者兼而有之,有的主要症狀是注意力渙散,有的則是以過動為主要症狀。

二、注意力缺陷與過動的行為形態

一九八七年美國精神病協會修訂DSM第三版的時候,曾把注意渙散加上過動所造成的問題,依其嚴重性綜合為十六個層次,排在越前面的症狀越輕微,越後面越嚴重。不管輕微或嚴重,下列的行為型態是ADHD的最好寫照。

1、幼小的孩子顯得焦躁不安,在位子上經常蠕動或扭曲身體。青少年的孩子不一定會坐立不安或不時地蠕動,但會在主觀上覺得無法靜坐下來。

2、在某些需要靜坐的場合如看電影、在餐館吃飯等,無法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經常爬上爬下跑來跑去。

3、外面稍微有動靜就使他分神。甚至無關緊要的刺激,例如街上有人按汽車喇叭或教室前有人走過,一般孩子都是視若無睹,這種孩子卻會把功課丟在一邊,趕快跑出去探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4、無法耐心等待,尤其在團體遊戲中,往往還沒有輪到他,就會按耐不住,搶先去玩。這種孩子沒有輪流的習慣,更無法排隊等候。

5、由於一股無法自制的衝動,經常未經思考就脫口而出;甚至別人的問題都還未說完,他已開始回答。

6、沒有辦法把別人交代的事或把大人的教導貫徹實施,所以他不照規定做功課,也無法完成父母交代的小差事。這種情形的發生是因為這個孩子的注意力渙散,因而無法牢記工作或活動的內容,也無法採取適當的步驟來完成。這種情形與不聽話或是無法瞭解大人的意思不能混為一談。

7、無法注意事物的細節,因此做事、做功課錯誤百出,或是把事情弄得雜亂無章。由於注意力渙散,經常一件事還未做完就開始另外一件事,到頭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一事無成。

8、看起來他根本心不在焉,人在心不在,所以別人說什麼就很難聽進去,或是別人話未說完他已開始行動。

9、對於需要動腦筋的事感到為難。因此,他會設法逃避這些事,例如做功課、下棋、畫圖等等。不過,他之所以討厭這些事並不是因為缺乏動機或是他對別人的反抗,而是因為他無法專心做這些事。

10、即使是他最喜歡的遊戲或休閒活動,也無法專心而安靜的玩。就算是安靜的遊戲他也會喧嘩取鬧。

11、一打開話匣子就不能罷休,而且經常文不對題,不管有沒有人聽,只顧傾瀉。

12、在行動上也是一發動就不休不止。例如衣鞋還沒穿好就已衝出大門;在室內橫衝直撞,經常把東西碰撞得東倒西歪。

13、經常在學校的學習活動中、社會交遊的活動中,或其他休閒活動中,干擾他人的工作或遊戲,使人感到不悅。例如在談話中插嘴批評、不聽別人的指示、拿走別人的東西、觸摸不該碰的東西,做出小丑滑稽相等等。

14、在社交場合中,不能傾聽別人的談話,經常變換談話的主題,無法配合別人的談話,或是不遵守習俗和常規,因此引起別人的厭煩。

15、無法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工作的工具或學校的課本不是損壞就是東丟西放,事物的安排也是雜亂無章。

16、由於過動和衝動,經常做出危險的舉動。例如衝入街道而發生意外、打破貴重的東西、無緣無故打開瓦斯爐,或是抓起火熱的鐵鍋等等。

三、注意力缺陷與過動的連帶問題

孩子ADHD的輕重雖有不同,但對孩子生活上的影響既深且鉅。這些影響最深遠的是孩子學校功課趕不上,人際關係與情緒上的障礙以及反社會行為的發展。根據紐仕斑與貝格勒的研究,有三個主要的問題父母和老師要特別關切:

(一)學習活動

絕大多數ADHD的孩子,學校的功課都是一塌糊塗。這個道理相當淺顯;學校功課最需要孩子注意老師的教學,專心地閱讀和思考問題,尤其在一定的時間限度內要完成作業或試題。對這個孩子來講,其困難之處可想而知。如果ADHD的孩子能夠得到一對一的教學,把學校活動細分為數個小單元,並把環境作適當的控制,他的學習活動依然可以達到相當的成就。要是這種孩子加上智能障礙或是有學習障礙症狀,那麼學習活動就難上加難。事實上,這種雙重診斷的案例還相當多。

(二)社會關係與情緒的問題

ADHD的主要症狀中,衝動是一大問題;這種問題對於社會關係和情緒的發展有重大的妨害。衝動莽撞的孩子沒有辦法和人和諧相處,因此常受排擠。他們常會搶第一、插隊、拿走別人的東西,和人講話無頭緒,或在遊戲中容易感到厭倦而造成風波。這種種瑣碎卻惱人的言行很惹人厭惡,因此找不到知心的朋友,其結果是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同樣的道理,這種問題也給父母、老師或其他負責教養的大人帶來極大的困擾。沒有受過訓練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引導這種孩子,只好採取安撫的辦法,只要孩子能靜下來就讓他隨心所欲,其結果是增強孩子的過動與其他違規的行為。教室中的情況不同,其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老師們遇到這種孩子往往使用處罰和高壓的手段迫使孩子暫時平靜下來,而忽略孩子無法自我控制的苦衷。由於在學校中、在家中、在遊戲場合中一再受到排擠、壓制或冷言相向,再加上一再地挫折,各種情緒問題與精神症狀油然而生;最顯著的是憂鬱、焦慮、躁鬱以及自尊心受損。巴克萊(Barkley,1998 
)綜合研究1980到1990年之間發表的文獻,發現ADHD的孩子百分之四十四兼有一種精神症狀,百分之三十二患了兩種精神症狀,再有百分之十一患有三種以上的精神症狀。他認為這些情緒問題和精神症狀又會衍生其他更嚴重的行為問題,如違抗、違規以及青少年犯罪。

(三)違規與少年犯罪

ADHD的孩子如果沒有好好規範,極有可能會節外生枝而發展出其他不適當或觸犯法令的行為。有些孩子雖然沒有存心作惡,但因其衝動的本性,常會做出犯法的行為。例如破壞別人的東西、逃學、偷竊等等都是過動的延伸。再者,有些孩子ADHD加上情緒的困擾,可能會引發憎恨和反抗,甚至進一步有計畫有預謀的做出侵犯他人權益,違反公眾安全的事件。一旦注意力缺陷加上情緒問題,又出現違規的行為,問題層層疊疊,處理就相當困難。 

 [肇因]到目前為止,ADHD的肇因來自何處,眾說紛紜。目前最受重視的解釋是:腦部功能失常以致無法產生適當的刺激,或是無法整理和控制外來的刺激。其他如遺傳因素、敏感的反應以及環境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一、腦部功能失常

最早也是最有力的理論是孩子在出生時,或是出生後因為感染疾病或發燒過度以致腦受傷,因而引起過動的毛病。最近的理論則認為ADHD的孩子腦組織並沒有受到傷害,而是生而俱有的連接或傳送系統有了故障。

(一)神經傳送體(Neurotransmitter)

紐仕斑等人認為神經傳送系統的功能失常或化學因素不平衡是造成ADHD的主要因素。神經傳送體是指腦中的一些化學因素;它的功能是傳送整個腦部的消息,並建立一個生化的腦部組織。這個組織的重要職責是控制個人的警覺、興奮以及語言動作。如果這個組織因為化學因素不平衡,整個神經傳送系統就失去控制,這個人的警覺性、注意力,甚至身體的舉動都不聽從指揮。有些專家使用藥物來控制孩子ADHD的症狀,就是因為這種藥品可以糾正神經系統中化學因素不平衡的毛病。

(二)腦部網狀刺激系統(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簡稱RAS)

另有一些專家認為RAS的功能失常是ADHD的主要原因。RAS是指大腦下端腦莖中的一個組織或系統。它的功能在調節一個人的警覺和興奮。例如有人在車禍中傷到RAS系統,可能會降低其警覺性,甚至陷入昏迷狀態。同樣的道理,拳擊選手腦部受到重擊時也會頭昏眼花而失去知覺。一個人如果一再承受這種重擊,遲早會造成永久性的腦部傷害,因而警覺性和注意力會渙散下來。另一方面,一個人飲用提神的咖啡、茶、可口可樂等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飲料,則是用來刺激RAS的系統。孩子RAS的功能失常時會影響他集中注意力。再者,RAS在神經系統中用來過濾一些雜亂無章的刺激,選擇有意義的刺激才產生反應。要是這個系統有故障,孩子對外來千千萬萬的刺激會無所適從。例如孩子在教室中應該注意老師的教學,然後寫自己的習題,但是RAS有故障的孩子可能稍微風吹草動就會使他分心,教室裡的小動物出聲音他會跑去看,有人從走廊走過他也會探頭探腦,甚至同學談話他也要參上一腳。刺激性的藥品有助於控制孩子過動的毛病,主要是增強RAS的功能以發揮過濾和澄清的作用。

(三)腦部發展遲緩(Lag in Brain Development)

根據麻仕門等人(Massman et al.,1988)的看法,腦前葉(Frontal 
Lobe)與一個人的注意力有密切的關係。有人腦受傷損壞了前額的腦部因而發生容易分神和衝動的現象,就是一個明顯的證明。一九八一年美國前總統雷根的新聞秘書在槍擊中傷及腦前葉,這些年來逐漸康復,但是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毫無改變。麻仕門等人進一步指出,孩子腦部的發展要經過幾個階段:孩子出生後最先成熟的是主管感覺和動作的部位,控制手眼的協調、手指的靈活運用等;再來是主管思考與行為的部位,諸如邏輯的思考、注意力的集中、衝動的控制都是在腦前葉成熟之後才有控制的能力。腦前葉的發展相當緩慢,一般都要到青少年階段才完全成熟。因此,四、五歲的孩子就比十二、三歲的孩子好動而且容易分神。以這個道理來分析,有些孩子因為腦前葉的發展遲緩,雖已十歲,言行舉止卻如五歲的孩子。這也說明為什麼有的孩子注意力渙散和過動的症狀到青少年期以後會慢慢的緩和。

二 、遺傳的因素

ADHD有代代相傳的可能。紐仕斑與貝格勒指出:ADHD的孩子之中,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姊妹也有同樣的問題。因此,有些ADHD孩子的神經系統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生而具有心神不定和好動、衝動的傾向。就以導言中所舉出的例子而言,有些父母帶孩子去求診,發現孩子有ADHD的症狀,其實這些父母本身往往也是過來人,只是他們幼年的時候,大人都把他們誤認為調皮搗蛋的壞孩子,使他們蒙受太多的委曲。 

三 、敏感的反應

一般人提到孩子無法專心就會聯想到是因為食物所引起的敏感反應。經過三十年的印證,這種說法似有幾分道理,但也不盡然如此。一九七O年代盛行的說法是日光燈會造成孩子過動的毛病,但經過嚴密的科學實驗,這種理論已遭推翻。至於食物中的色素、味精、糖份、人工味料以及防腐劑等等對孩子的影響,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只有少數孩子的ADHD與食物有關,而受影響較深的往往只侷限於六歲以下的幼童。有些父母把孩子的過動歸罪於糖吃太多,這可能有表面的根據,因為這些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都過動,也都視糖如命。但是專家的解釋是幾乎每個孩子都愛吃甜食,只是這種孩子無法自我節制,一吃就停不下來,而且父母往往以糖果來換取孩子片刻的安靜。因此糖吃多了常是過動的結果而不是過動的肇因。話說回來,一般專家認為減少糖份、色素、人工味料等等不一定會減少孩子ADHD的症狀,但對孩子的健康確實有好處,何樂而不為?

最新的說法是環境的污染會造成孩子的敏感,因而使孩子無法專心。目前最受重視的是汽車排煙,以及自來水管中含帶的鉛。這種有害的礦物質吸入肺部或吃進胃腸,積少成多,對腦部有極大的影響。再如有些幼童吃下含鉛量高的脫落油漆片,有的會造成嚴重的智能障礙,有的會造成ADHD。同樣的道理,孩子吃下含有農藥的食物和其他的毒品也有造成無法自我控制的現象。

四、環境的因素

有些孩子非常好動,大人愈是制止,愈是變本加厲。這種行為似在引起大人的注意,也有可能是對大人的反抗。但不管如何,這種好動往往是來自外在環境的刺激和增強。基於這種觀察,一般人的觀念是父母把孩子寵壞了,或是不知道怎麼教孩子。有的父母相互責怪,有的父母與老師為此指責對方未盡教導之責。事實上,真正ADHD的孩子與大人的教養並無直接的關係。外界環境的刺激因素和大人教養方法不當可能會給問題火上加油,但這不一定是ADHD的根源。因為孩子過動和注意力渙散早在幼兒時期(七歲以前)就已出現,而且症狀的出現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亦即這個孩子無論在家中、在學校中、在電影院裡、在運動場上都是一樣的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紐仕斑和貝格勒認為父母對於ADHD的孩子往往感到無能為力,教養方法也往往出乎常軌。但是,孩子在使用藥品的治療而有長足的進步後,父母的教養方法也隨著好轉。這證明父母或老師的教育方法或其他環境因素,如功課的壓力、不和諧的人際關係並不是孩子ADHD的主要肇因。話說回來,孩子如有ADHD行為傾向,這些環境因素會致使問題一再惡化。

[評量與診斷]孩子有ADHD的症狀,父母往往看不出來這個孩子有此行為問題。這是因為一般父母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為動態習以為常,日日所見所聞都屬「正常」。尤其如果這個孩子是他們的第一個或是唯一的子女,父母沒有養育子女的經驗,無從比較,就很難看出孩子有什麼異狀。這種蒙在鼓裡的情形會一直持續到孩子和別人有了比較,例如在教室中別人都靜坐聽講或做功課,唯有自己的孩子坐立不安,才會恍然大悟。有些父母還會回想到在某某人的喜宴上,或是在某個音樂會中,他都鬧翻了天,也才猛然發現這個孩子過去幾年的言行舉止都是衝動、過動和精神不能集中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大部份ADHD的孩子都是在五歲到八歲之間才診斷出來。

根據溫達(Wender,1987)的研究,有一些情況特別突出的孩子在兩歲半到五歲之間ADHD的症狀就很明顯的表現出來。這些孩子在嬰兒期間就顯得異常的活動。這種早期出現症狀的孩子如果沒有及早治療往往會持續到青少年階段還無法安定下來。 

孩子有ADHD的症狀,自己也有難言的苦衷。他們何嚐不想和其他的孩子一樣安靜地做功課或遊戲。無奈生理化學因素的功能失常使自己的行為失去了控制。因此,ADHD的發現相當倚重醫藥方面的診斷。當然,行為的觀察和心理發展的評量也不可忽視。

一 、醫學的診斷

一旦父母發覺子女行為異常,通常是把孩子帶去看小兒科醫師。
這是相當合乎邏輯的作法,因為一般父母多多少少聽過過動與醫藥的關係,例如甲狀腺分泌過多、癲癇發作、鉛中毒或是農藥的影響等等,父母第一步自然是找醫師治療生理異狀。不過,如果ADHD的症狀確是由這些因素所引起,這些症狀往往沒有長久的歷史,而是突然的發生或是時斷時續。例如癲癇發作時因為腦波活動不正常而引發過動和分神的現象,癲癇平息以後又恢復了正常。這是短暫的過動,但有分別診斷和治療的必要。

我們最關切的是孩子早年就有症狀出現,且有長期過動和注意力渙散的現象。對這種孩子完完全全的身體檢查是絕對的必要,這當然包括仔細的腦神經檢驗和生化的檢查,從而徹底地清查其病源。

二 、行為的評量

DSM一Ⅳ的診斷標準中,對ADHD的症狀有詳細的描述。孩子的行為模式和出現的時間要符合這些標準,才能診斷這個孩子有ADHD症狀。另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行為並不符合這些標準,這就不算是ADHD症。例如特別害羞和焦慮的孩子剛剛進學校可能無法在教室中專心的做功課;另有一些具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在學校裡也會坐立不安。這些孩子的分神和過動完全是情緒因素所引起,與ADHD無關。再如學習障礙的孩子遇到讀寫算感到相當為難而無法做功課,症狀與ADHD相似,卻不是真正的注意力渙散而是知覺的障礙,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真正ADHD的孩子其行為問題不但在教室中出現,在操場上、在飯桌上、在電視機前,照樣會不斷地弄得手忙腳亂。因此,確切的行為診斷有賴於父母老師搜集孩子的行為資料。兩方面所得結果一致才能提供做可靠的診斷。除了DSM-IV的診斷標準外,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1988 )替老師和父母設計了一個量表,曾被廣泛地使用。其中與ADHD相關的行為包括下列二十二個項目:

1、言行動作顯得比實際的年齡幼稚
2、在安靜的情境中如教室或電影院哼唱或出怪聲
3、喜歡和人鬥嘴
4、做事有頭無尾 
5、不聽話或公然違抗
6、注意力無法集中很長一段時間(與同齡兒童比較而言)
7、無法坐一段長時間(與同齡兒童比較而言)
8、做事雜亂無章 
9、做事衝動或不加思考
10、被同學或同伴排擠
11、沒有辦法做功課 
12、話太多而且毫無組織
13、攻擊別人
14、顯得憂傷、氣惱或急躁不安
15、使用煙酒和毒品 
16、擾亂別人的功課或活動
17、無法遵守規定或大人的指示
18、思考毫無頭緒,顯出沒頭沒腦的模樣 
19、破壞自己或別人的東西
20、經常發生意外事件
21、喜歡扮演丑角
22、對學校功課顯示厭倦

三、心理的評鑑

一旦老師和父母從日常的觀察和行為評量發現孩子在學校、在家中都有注意力渙散或過動的現象,就有進一步做心理評鑑的必要。這包括學校課業與一般學習活動的調查,智能、情緒、與其他行為症狀的測量,以及神經心理的評量。ADHD的孩子在學校功課跟不上其他同學,在同儕當中又受到排擠和歧視,如果父母老師再不諒解和同情他的苦衷,其心理上的打擊很大,情緒問題常成為併發症。這種情緒問題又與原來的行為問題糾纏在一起。因此,心理專家要能剝繭抽絲,把學習活動、人際關係以及情緒上的各種問題與ADHD症狀的因果關係清清楚楚的理出來。這方面有兩個常用的等級量表:兒童行為檢核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Achenback & Edelbrock,1983)和家庭與學校情況問卷(Home and School  Situations Questionnaires ; Barkly &  Edelbrock,1987)。此外,評量孩子注意力、衝動的控制以及動作頻繁的現象,常用的是戈登診斷系統(Gordon Diagnostic System ; 
Gordon,1983),以及常見的圖形配對測驗(Marching Familiar Figures Test  ;Kagan,1996)。

四、注意力缺陷與過動的度量

孩子ADHD的症狀診斷以後,開始治療之前,主要行為症狀的觀察、度量和記錄是一個容易被忽略卻是相當重要的步驟。這種客觀的行為度量是一個重要的指針,有了正確的行為資料,才能斷定行為的動向,也才能及時評鑑和修正治療的策略。在做行為度量之前,先要把行為具體地界定出來。例如小山過動的行為是指他口出無意義的聲音、來回疾步衝撞、打翻桌椅等;擾亂的行為則界定為:拿走別人使用的工具、別人談話時出怪聲、別人看電視時把電源關掉等。對ADHD的行為觀察、度量與記錄,可以採取下列四種方法:

(一)間段的記錄(Interval Recording )

這種方法是度量在某一段時間中,行為發生的「比例」有多少。所謂一段時間可定為一整天、一天八小時,或是一節課四十五分鐘。時間段落決定後,再把這段時間等分為數個小段落。觀察行為的人在每一個小段落當中,記錄這個孩子的目標行為是否發生。例如一位母親決定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之間記錄小山到底花多少時間做功課。她把六十分鐘等分為十二個小段落,每小段五分鐘。五分鐘一到她就在預先準備好的行為記錄表上畫個「O」表示小山這五分鐘做了功課;如果他做其他事就打上「X」。如果一個小時的記錄有六個「O」和 
六個「X」表示他百分之五十的時間在做功課,另外一半的時間做其他事。當然,小山的母親也可以在這一個小時中觀察和記錄小山離開書桌、開冰箱吃東西、來回踱步等三種行為。間段的記錄又可分為整 
段的記錄(Whole Interval Recording )和部分的間段記錄(Partial Interval Recording 
)。以小山的行為記錄為例,如果他母親決定採用整段的記錄,小山要在一個小段落中整整做五分鐘功課,他母親才畫個「O」。如果她採用部份的間段記錄,只要小山在一個小段落中;做一分鐘或三秒鐘功課,就畫上一個「O」。這兩種方法那一種較適當完全看行為的性質而定。例如小山做功課最好用整段記錄,他開冰箱吃東西用部分的間段記錄較適合。

(二)片刻的時間抽樣(Momentary Time Sampling)

對持續很長久的行為,這是最簡捷實用的方法。這種方法與間段的記錄很相似,主要的不同點是不需要連續不斷地觀察行為,所以用起來比較省時省事。這種方法也是把行為觀察的時間等分為數個小段
落,觀察行為的人只要在每一個小段落的最後幾秒鐘看看行為是否發生。例如老師要度量小山上課中走動的行為,她把一節課四十五分鐘分為十五個小段落,每小段三分鐘。她還用一個小鬧鐘,三分鐘響一次。每次鐘響她就抬頭看小山是否在走動,並用「O」表示他走動,「X」表示他沒有走動。如果在十五個小段落中,總共有六個「O」和九個「X」,表示百分之四十的時間小山有走動的行為。

(三)永久性產物的直接度量(Direct Measurement of Permanent  Products)

有很多情況我們不可能或沒有需要直接觀察行為的發生;有些行為會製造相當持久的結果,只要度量這些結果就會知道行為的動態。學生繳作業老師批閱作業,母親記錄小山一個月之中有幾次忘了把便當盒帶回家都是明顯的例子。如果問題相當嚴重,這種度量所得到的資料只能提供一個線索或做為輔助,我們還是要著重行為的直接觀察和記錄。例如小山常和人打架,老師和父母不但要記錄一個月受傷幾次,還要詳細了解打架的原委和過程,才能設想週全的處理策略。

(四)等級的評量(Rating Scale)

實際的經驗告訴我們:很多行為方面的疑難雜症實在找不出恰當的度量方法,或是單靠一種方法不足以搜集可靠的行為資料。另外一個情形是大人實在無法分出太多的時間來觀察記錄。如果設計一個行為等級的評量表,每小時或每天評量一次,有時候是實際而且省時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的缺點是過份依賴記憶和主觀的判斷,誤差的機會較大。這種方法要根據孩子的行為特性做個別的設計。下列的等級可提供一個例子:
0:沒有行為問題,衣食住行和學校課業都能自理。
1:有時會坐立不安,口出怪聲。這些行為發生合計不超過半小時,而且大人叫他停止他就停止。
2:有時會疾步衝撞,大聲叫嚷,打翻桌椅。這些行為發生合計不超過半小時,而且大人叫他停止他就停止。
3:大部份的時間在疾步衝撞或是爬上爬下,同時大聲叫嚷,打翻桌椅。大人叫他停止他就停止,但不到一分鐘就故態復萌。
4:不停的疾步衝撞,跳上跳下,大聲叫嚷,打翻桌椅。這些行為大人無法阻止。
這個例子是用來度量小山過動的行為。每一小時他母親根據過去  這一個小時綜合的主觀印象,從0到4之間,選擇最適合的一項來記錄小山的行為。
不管採用哪一種度量的方法,經常性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而且,ADHD的行為在治療之前、之中和之後都要持續地度量,才能了解行為的變化,評鑑治療的效果。

[治療]溫達(Wender,1987)在十三年前為ADHD的孩子描繪出一個相當悲觀的遠景。他認為ADHD的症狀並無治癒的可能;有的孩子年紀漸大後,其嚴重性會漸漸減低,但對大部份的孩子而言,這種行為症狀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會繼續存在,而且影響他的一生。這種說法到目前還是顛撲不破。然而,ADHD可以透過各種治療的途徑加以控制;大部份的人依然可以過相當正常的一生。這一章所要介紹的處理策略包括醫藥的治療、行為的處理、教育的補救、社會技能的訓練、情緒的疏導,以及飲食的控制。 

一、醫藥的治療

前面提到ADHD的肇因時,曾經提到神經系統故障在此症狀中所扮演的角色。醫藥的治療旨在彌補神經系統的缺陷,控制孩子無法自制的行為問題,因此能夠有比較正常的生活。

(一)藥品的功能

根據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3年發表的報告,三種刺激的藥品Ritalin、Cylert和Dexadrive可以協助孩子激發中樞神經系統,使其功能正常化,進而使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並且減少過動的現象。為什麼孩子已經過動而且無法安定下來還要使用藥物刺激其神經系統?  根據紐仕斑和貝格勒的解釋,腦部網狀刺激系統(RAS)的功能失常,致使孩子無法把外來千千萬萬的刺激加以過濾,因此稍微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使他手忙腳亂。刺激藥品的作用是喚醒RAS的過濾功能,所以孩子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在有意義的刺激上而把無關緊要的刺激丟在腦後。這就是所謂『認知的集中焦點』。同時,刺激藥物會減少孩子的衝動,所以孩子能夠凡事三思而後行。如此一來孩子的學校功課會有進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獲得改善。 

大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孩子使用上述三種藥品之後,ADHD的症狀都有長足的進步。如果這三種刺激藥品沒有效果或副作用太大,美國醫學協會建議試用抗憂鬱的藥品Tofranil,再不然抗精神病劑當中 
的Haldol也可使用。不過,使用這兩種藥的案例不多,因為其副作用可能比前三種更嚴重。

(二)使用藥品的顧慮

使用藥品來控制孩子的行為本來就是一個經常引起爭論的焦點。
幼小的孩子只因注意力渙散和過動,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什麼嚴重的危害,更無生命的威脅,是否真有使用藥品來控制的必要?對這個問題各方面見仁見智,一直爭執不休。因此,就藥品使用正反兩面的看法以及特別的注意事項在此摘要提出討論。

前面提到百分之七、八十ADHD的孩子使用刺激藥品對衝動和注意力的控制有相當的效果,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再者,孩子過動和分神的結果在家給父母帶來的困擾;在學校給老師和同學造成不便;以及孩子本身遭受外來的排斥會引起心理的痛楚和情緒的創傷。 
如果能藉著藥品來減輕彼此的痛苦,解除負面的惡性循環,使孩子能夠和其他的孩子一樣享有愉快的童年和未來正常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當然,使用藥品最大的顧慮是副作用。刺激性藥品最普通的副作用包括:失眠、胃口減低、體重減輕或成長減慢、情緒飄忽不定、局部肌肉抽慉以及焦慮的情緒。另一點值得重視的是長期使用有可能上癮和心理上對刺激藥品的依賴,或是因而轉入其他非法毒品的使用。

基於使用這些藥品長處和短處的判斷,父母、老師和醫師必須對藥品的性質、功能和副作用再三斟酌,權衡輕重才做決定。根據紐仕斑和貝格勒的經驗,一般的副作用如胃口減低、失眠和情緒問題往往在使用藥品一個到兩個星期之間會自然消失。要是胃口減低的問題沒有改善,這種藥應改在飯中或飯後立刻使用。同樣的,刺激藥品如果繼續影響睡眠,下午的用藥儘量挪前,或只限上午使用。他們認為孩子如果本來就有肌肉抽慉的毛病,或是使用刺激藥品後引發這種毛病,這種藥應該停止。至於上癮的問題,他們建議最好要減少使用,例如寒暑假或其他不上學的日子最好讓孩子有『藥品休假』的機會。同時,父母和老師要特別教育孩子使用藥品的用意以及安全的用法。巴克萊(Barkley,1981)建議父母和老師特別留意孩子使用刺激藥品後可能出現的身心異狀:失眠、做惡夢、凝視或做白日夢、不和人說話、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胃口減少、暴躁、胃痛、頭痛、睏倦、憂傷、好哭、緊張、咬指甲、情緒高漲或過度高興、發暈等等。如果情況嚴重,要立刻和醫師共商補救的辦法。

藥品的使用有其不可取代的貢獻。但一般的準則是先用行為處理的策略;直到方法用盡依然沒有改進的跡象才考慮到用藥的辦法。但是,使用藥品不是治療ADHD的唯一途徑,行為處理的策略、技能的訓練等等依然要照常去做。

二、行為處理的策略

到此為止我們對ADHD的症狀該已了然於胸。由於內在的衝動,他實在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更因為注意力渙散,他不會從失敗、挫折和錯誤中記取教訓。因此一錯再錯變成一種負面的行為模式,更無法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一般兒童看到父母把臉拉下來會立刻收斂;但ADHD的孩子沒頭沒腦的常常把父母、老師逼得大聲吼叫,或採取打罵的方法來制止壞行為的持續發生。這種惡劣的關係和行為模式如果不及早改善,問題日日惡化.終至成為永遠無法彌補的狀態。行為的處理旨在改變孩子的行為模式,亦即消除負面的行為,建立和增進正面的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正常的生活方式。下列是五項常見的處理策略:

(一)刺激的控制(Stimulus Control)

用行為分析的術語來解釋,刺激的控制是:在某種刺激出現時發生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獲得增強;因此,每當同樣的刺激出現時,這種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會大為增加。例如一條狗每要出去就汪汪叫,主人不勝其煩,於是設計一塊綠牌,可以隨時掛在門上,也可以隨時取下,當他把綠牌掛上時,這條狗汪汪叫就可以出去,門上沒有牌子汪汪叫就沒有用處。這條狗很快的連結綠牌、汪汪叫與出去的關係。牠學會只有在綠牌掛上又要出去才汪汪叫。牠的主人有效地運用刺激的控制來約束狗的行為。這種刺激的控制也無時無刻地運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一位英明的政治領袖一定先探聽民意才做重大的決定;五歲的小敦知道察言觀色,會看媽媽心情愉快時才敢伸手要零用錢。

我們來看一個用刺激控制處理過動症狀的實例:十二歲的小欽在教室中口不擇言,講個不停。老師提出問題時,他會以問東答西來取樂。這種行為不但嚴重妨礙教室秩序,也使他無法和同學建立友好的關係。為此,老師在教室的一個角落上放兩張椅子,每一節課後老師告訴他,現在可以『自由發言』並把他帶到這個角落上,把計時器定在五分鐘,並在角落上掛一個紅色的紙牌,上寫「自由發言」。他只要坐在這個角落上,不管說什麼,老師都會和他應對而且誇獎他。五分鐘過後,老師取下『自由發言』的牌子,並告訴他要等到下一次紅牌掛起來才可自由發言。如果他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中胡言亂語,老師就提醒他,要等到下課後到特別的角落上,而且老師要掛起紅牌,他才可以發言。經過兩個半月的時間,他胡言亂語從一天平均六十三次減為十一次。

(二)區別性的增強不能同時存在的行為(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Incompatib1e Behavior 簡稱DRI)

增強孩子好的行為,使這種行為一再滋長,很有可能把不良的行為取而代之。DRI的策略是選擇一種或數種在形態上與過動不同的行為,並特別給予增強。這種行為與過動不能同時存在,或者說是不能相容。例如小慧的問題是上課或是吃飯時,無故離開桌子。老師和父母特別規定:她只要坐上三分鐘不離開桌子,就可以得到一顆星星;坐上五分鐘可以得到兩顆星星;十分鐘可以得到五顆星星。她累積一百顆星星就可以換糖果、鉛筆或玩具。老師和父母也可以採用抽查的方式,每十分鐘抽查一次,如果在抽查時小慧坐在座位上,她就可以得到增強。很明顯的,小慧坐在座位上與離開座位是不能同時存在的行為。其他如打字與動手推人;吹口琴與大聲喊叫都是彼此不能相容的行為。

(三)區別性的增強其他行為(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Other  Behavior 簡稱DRO)

要減少過動的行為,不一定要處罰孩子;DRO的策略是使用增強的方法來消減過動的行為。例如小方平均每十分鐘就大聲怪叫一次,老師特別和他約法三章,他超過五分鐘沒有怪叫,就可以得到一顆星星。如果一節課四十五分鐘一直都沒有怪叫,他可以得到十顆星星。這種策略是指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內,如果所要消除的目標行為不出現,這個孩子就可得到增強。至於他在這個期間中是不是有其他行為,與增強無關。

(四)區別性的增強低頻率的行為(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Low  Rates of Behavior 簡稱DRL)  有些孩子過動行為的頻率實在太高,DRO的策略行不通;另外有些案例是行為本身並無不對,只是發生次數太多,大人窮於應付。 

(四)區別性的增強低頻率的行為(

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Low  Rates of Behavior 簡稱DRL)  有些孩子過動行為的頻率實在太高,DRO的策略行不通;另外有些案例是行為本身並無不對,只是發生次數太多,大人窮於應付。 
例如孩子上課舉手發言本身並不是問題,但不管青紅皂白他都要插上一嘴就是行為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時,不須完全消除這種行為,而是要把發生的次數降到可以容忍的頻率。DRL的基本原則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所要減少的目標行為發生次數不超過一個特定的數目,這個孩子就可以得到增強。例如小江平均每小時罵人九次,他工作場所的監工規定在一小時中如果罵人的次數在五次以下他就可以得到一顆星星。由於小江有中度智能障礙,無法了解每小時五次的意義,所以監工每小時給他五張紙條,小江每次罵人就拿走一張。他如果手上沒有紙條還在罵人,這個小時就得不到星星。由於小江的行為進步迅速,兩個星期以後把增強的標準降為每小時三次以下。以此類推,在兩個月以後,小江的行為改變策略由DRL修正為DRO。

(五)暫停增強(Time-out from Positive Reinforcement,  簡稱Time-out)

要是孩子搗亂的行為已經超越了父母、老師和同學所能忍受的範圍,例如吃東西時搶走別人的食物,看電視時擾亂別人的視聽,以輕微的處罰來壓制這種問題行為亦無不可。暫停增強是一種相當溫和的處罰,很適用於控制過動和擾亂的行為。這種策略是把孩子從增強的環境中撤離到房間的角落或另外一個房間,而且在指定的時間中(通常是五到十分鐘),孩子不准回到原來的地方。例如小京在家中看電視時,一直在打他妹妹,母親把他帶到房間去安靜五分鐘。這種處罰的執行要令出如山,一旦目標行為發生,立刻下令到指定的地方。如果口語命令沒有效果,立刻採取行動,強制執行,絕不容延誤或討價還價。因此,採用這種方法時,要確保有執行到底的能力。在執行過程中,儘量保持中性的態度,就事論事,不必表示生氣,也不必顯示憐憫,而且雙方面語言和身體的接觸愈少愈好,因為這些社會接觸反而會增強目標行為。另一點值得一提的是目標行為發生的現場要比他所要去的地方更有吸引力,才算是暫停增強,也才算是處罰。

三 、社會技能的訓練與情緒的疏導

ADHD的孩子由於無法自制的衝動,經常招致同伴的疏遠或排擠,因而造成社會的孤立以及憂鬱的情緒,進而形成更嚴重的行為問題。前述行為處理策略的運用是屬於治標的方法,期能在短時間內扭轉這些層層疊疊的行為問題。社會技能的訓練和情緒的疏導則是治本的方法;雖然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卻是促成行為長久性改變的奠基工程。

(一)社會技能的訓練 社會技能的訓練可以採用小組教學的方式,五到十個行為問題相似的孩子定時聚會,相互切磋。其最主要的用意是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對別人所帶來的困擾,也造成自己孤立的狀態,因此他會急於學習新的技能來改善社會關係。老師或父母可以先解釋某種技能的用意和重要性,並示範適當的言行舉止,然後要孩子輪流並反覆地練習新的技能。其他的孩子要注意觀察,而且要提出善意的批評和建議。經過不斷地學習新技能,孩子舊的不良的行為模式可以得到改善並建立新的健康的行為型態。使用小組訓練的一個好處是讓孩子知道,別的孩子也會有相似的行為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有所改善,人際關係自然會好轉。這種領悟有助於扭轉孤獨和悲傷的感受,對情緒的輔導有不少幫助。根據紐仕斑和貝格勒的建議,ADHD的孩子社會技能的訓練應該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孩子與大人相處的技能,第二類是用來改善同伴之間的關係。

1、孩子與大人相處的社會技能包括:

傾聽父母和老師講話。 遵守大人的指示。 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遵守教室和家中的常規。 完成份內的工作。 輪流和等候。 幫助別人。

2、孩子與同伴相處的社會技能包括:

和別人交換經驗。 讚美別人。 說出自己的感受。 結交新朋友。對付衝突的情況。 與別人分享。 對付別人的嘲弄。

(二)情緒的疏導

ADHD的孩子日日承受內外的衝突和壓力,其挫折、憂鬱和焦慮的情緒日積月累,總有一日會被逼上梁山。再者,有些孩子自認為是一無是處的『壞孩子』,因此其舉止也朝向壞孩子的行為方式發展。這種孩子的情緒問題往往需要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專家做心理輔導。但是,父母和老師可以留意孩子情緒困擾的癥候,及早把孩子送交專家做心理的輔導。這些癥候包括:

行為的突然改變。 顯示自己不值一文的感覺。 表示生不如死。 和別人疏遠。
經常抱怨身體不舒服。  經常發生意外的傷害。 偷竊、說謊、作弊。 打鬥和破壞物品。

克林和蒂芬巴卡(Klein & Deffenbacker,  1977)使用放鬆的方法來減低ADHD孩子的緊張和衝動,並增進認知的能力來應付本身與外來的壓力。他們發現三年級的孩子每天抽出十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躺在海棉墊上或坐在用枕頭墊起來的椅子上,教他們放鬆自己的肌肉,想像在一個無憂無慮的海島美景中。才三個星期的時間,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更集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行為問題則有顯著的減少。不過,他們認為原來用來訓練大人放鬆的方法要稍加修正,以適合孩子的能力和興趣。 

四、家庭的輔導

除了孩子本身要接受團體和個別的訓練和輔導外,父母或其他家庭的成員也要接受專家的協助和指導。ADHD的孩子無論到那裡都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定,這在家中給父母帶來相當沉重的負擔。有的家庭因而發生婚姻的決裂、手足關係的惡化;有的父母則因為孩子的行為問題而感到無限的內疚和自責。因此,父母親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生而具有的行為問題並非父母造成,內疚和自責反而對孩子不利。因為放縱或疏於管教都是這種心理所引起。再者,父母或其他肩負教養職責的人對孩子的問題要有明確的認識,並需要有一套特殊的技巧來應付這個孩子特別的問題和需要。史密特(Schmitt,1977)為父母提供一些管教孩子的建議:

1、面對現實,接納孩子的缺陷。父母必須接受擺在面前的事實:這個孩子生性好動,似有消耗不完的精力,而且可能一輩子都是如此。孩子的過動並非有意如此,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父母只能把孩子的過動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而不能期望完全消除這種問題。要是父母嚴詞指責,或想把這個坐立不安的孩子塑造為安安靜靜的『乖孩子』,這種教養的方法對孩子反而有害無益。 
最好的教養態度是充分的包容、忍耐、溫和而仁慈。

2、提供適當的活動讓孩子的精力有發洩的機會。孩子的精力不能裝瓶也不能儲存;他們每天要有戶外的活動如跑步、打球或長距離的散步。如果室外活動有困難,應該有室內的體能活動,而且不會受到牽制和指責。父母只是提供這種場所和機會,但不刻意鼓勵孩子去做體能的活動,尤其是兄弟間的追逐遊戲喧囂打鬥要儘量避免,否則這個孩子以這種行為型態做為他的社會接觸,會進一步破壞人際關係。

3、家中維持固定的秩序。每天固定的活動安排得井井有條,會協助這個孩子遵從家庭的秩序。例如一日三餐、洗刷清潔、大小雜務、 
甚至睡覺時間都要儘量的固定。父母的反應和管教的方法也要前後一致,孩子的行為才能建立固定的模式。

4、儘量避免讓孩子過份疲勞。當ADHD的孩子精疲力竭的時候,自我控制的系統完全崩潰,反而會更活動。

5、避免讓孩子涉足正式的場合。如果父母知道孩子的過動在某種場合中會造成尷尬的場面,例如嚴肅的宗教儀式、婚喪典禮等等,孩子能免則免。等到孩子年紀較大,過動現象有所改善,才逐步地讓他體驗這種嚴肅的情況。

6、建立家庭常規,堅持紀律。ADHD的孩子管教自然相當費力,所以父母要特別小心地謀求對策。例如傷害別人、破壞東西或傷害自己的身體是絕對不容發生;遇到這種行為要全面制止,毫無例外。相反的,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儘量減少干預。例如整天盯著孩子,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摸,事無大小都要管,結果會愈管愈糟。所以,父母要把孩子絕對不能做的事做明顯而具體的規定,清楚地告訴孩子,而且要執行到底。

7、不要使用體罰的方法來執行常規。在家中準備一個安靜的房間或角落,做為暫停增強(Time-out)的地方。孩子違反家庭的紀律經過警告無效,就送到這個地方去『靜坐』,一直到壞行為改變過來才可以回到原來的地方。相反的,體罰的方法往往會給孩子提供一個壞的榜樣,不但無法消除孩子的攻擊行為,反而助長孩子對人對物的攻擊。因此父母在教養中要自我約束,不可輕易動手。

8、設法伸展孩子的注意力。獎勵孩子安靜地完成份內的工作是一個重要的關鍵。父母在家中可以慢慢訓練孩子延伸注意力並且持續地從事自己的活動。例如父母特別鼓勵幼齡的孩子看圖畫書刊、著色、聽故事等。但是活動的花樣不可太難,玩具不可太多,以免孩子分心。(有關注意力的訓練請參見六) 

9、沖淡鄰居或親友的過度反應。由於孩子的衝動,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可能給這個孩子冠上『問題兒童』或『壞孩子』的不良頭銜。鄰居和親友的誤解不一定能完全消除,但是這種誤解絕對不能帶入孩子的家庭生活中。在家中父母的態度應該是『我們的孩子精力充沛』。父母絕對不能放棄對孩子教養的責任和對孩子未來的期望。不管孩子如何衝動,家中每一個人都會無條件的接納,才能建立和維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10、與孩子短暫的分離。父母與極端過動的孩子日日相隨,時時如履薄冰,要長久維持耐力就相當困難。為了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一貫的教養態度,父母親最好能輪流照顧孩子,讓對方偷得半日閒,做家庭以外的事或是什麼事都不做。尤有甚者,父母應該偶而找機會把孩子托人照顧,享受一下孩子不在身邊的清閒日子,以鬆懈疲勞和緊張的情緒。

 

五、教育的補救

ADHD的孩子本身的問題包括注意力渙散和盲目衝撞;在學校的學習活動本來就感到吃力,如果再加上常見的學習障礙,在讀寫算各方面自然會落後甚遠,也因而連帶發生情緒與行為的問題。近三十年來特殊教育的提倡,特殊班級與資源教室的設立,給這種孩子提供了適當的教育機會。面對著無法自我約束的孩子,老師必須表示對孩子的了解和支持,但也要把教室的規則和行為的標準交待得清清楚楚。無論採用何種教材教法,一定要有組織有結構,把孩子很有系統地引導到學習的情境中。 

波恩斯坦和葵巴隆(Bornstein & Quevillon,1976  )早在廿幾年前就發表一篇論文,介紹『自我教學』的方法來教三個幼稚園的孩子克服過動的毛病,從事正當的活動。他們訓練孩子的第一步是大人做某一種活動,同時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動作。這時孩子只在旁邊觀看。第二步是孩子做同一種活動,大人在旁大聲的說出孩子的動作。第三步是孩子做一種活動,大人小聲的說出孩子的動作。第四步是大人只動嘴唇但不出聲音,孩子照著做活動同時小聲的說出自己的動作。第五步是大人只動嘴唇但不出聲音,孩子照著做活動,同時也動嘴唇在內心說出自己的動作。最後一步是孩子自己內心想所要做的動作,然後照這個想法去做活動。 

在這種『自我教學』的訓練中,大人可以先示範要如何自我發問(老師到底要我做什麼呢!);然後示範認知的預演(喔!對了,老師要我照這個樣子畫一張圖。);接著示範自我教學(好,我現在先畫這一條線。);最後要自我增強(我這張圖畫得真好!)。在示範當中,大人故意弄點小差錯但立刻更正過來。在訓練當中,大人偶而用糖果來獎勵孩子的觀察和模仿,但大人特別對孩子強調自我增強的方法,以建立他們的自信。孩子模仿大人的活動包括畫線、畫圖、堆積木、用積木設計圖樣、或是顏色和形狀的分類組合。在開始訓練時,活動很簡單,不用太多思考,有了進步以後,活動可以逐漸加深,孩子也要真正的思考和自我教學。

紐仕斑和貝格勒對學校的教學提出下列建議,供老師們參考。

1、為了增加ADHD孩子的學習效果,儘量少用演講式的教學,多用手腦並用的實際操作教學。 

2、孩子問題行為發生時,不要以取消課餘的活動做為處罰。ADHD的孩子每一段時間就要把精力發洩出來,而且要利用課餘的時間和其他的孩子打交道。


3、利用屏風在教室隔出一個小間,或在走廊的角落給ADHD的孩子設置一個小『辦公室』。因此,有時他可以獨自一個人在這個安靜的地方做功課,免除外界的打攪。但不要把這個『辦公室』當做處罰的地方,例如孩子不規矩就送到這裡來做『暫停增強』。

4、在每天固定的教學活動中,穿插一些需要活動筋骨的活動。

5、幫助孩子把身邊的環境安排得有條不紊。例如書桌裡外的書本文具用不同的顏色來分組;講義紙張用不同顏色的卷宗來分類。

6、多提供『休息』的機會。上課一段時間看孩子有點不專心,就讓他起來走動一下,伸伸懶腰,唱唱歌,或聽個小故事。

7、教室中的活動要有固定的順序。每天一開始就從事同樣的功課或活動。從原先的活動轉入新的活動時,可以提供一些預備的動作,例如站起來,摸摸腳趾頭,閉起眼睛,做三次深呼吸。這些動作表示孩子要收下心來,從事一項新的學習活動。

8、把每一節課縮短或細分為幾個小段。例如三十分鐘的數學可以分為三小節各十分鐘或兩小節各十五分鐘,以便更換教學的內容。

9、教孩子檢查自己的作業,並改正自己的錯誤。

10、考試或測驗要放寬時間的限制,並提供『休息』的機會,才能真正測出他們的能力或學習的效果。

11、在孩子自修或自己做作業的時候,老師要先引起孩子的注意才把功課交給他。在做功課的過程中,隨時留意孩子是不是有分神的現象,並提醒他要專心完成指定的功課。 

12、老師的教學要簡潔明瞭。如果孩子很不專心,老師在交代功課之後,要孩子大聲複誦老師交代的功課。但這樣做要避免造成孩子難堪的場面。

13、老師要特別教孩子『停下來、想一想、說一說、再來做』的策略,以控制無法自制的衝動。也就是孩子採取行動之前先『停下來』,『想一想』我到底該做什麼?『說』出我該做的事,然後照自己所說的去做。 

14、對於比較費神的功課如數學和作文,可以教孩子邊說邊做,以增進和維持注意力。

15、在教學當中,儘量減少時間限制的壓力。同時要緩和同學之間的激烈競爭。因為這種情形會使ADHD的孩子更難自我控制。

16、ADHD的孩子遇到一再反覆而且索然無味的教材會使注意力更加渙散。相反的,新鮮而有趣的事物較能保持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對孩子功課的要求要重質不重量。例如少做幾個數學題,但要孩子自己核對答案。這比多做問題而不知對錯有益處。

17、孩子是否完成指定的功課,要有具體的查對系統。例如孩子每完成一項功課,老師就給他一顆小星星,一方面是增強功課的完成,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和老師知道一天當中完成多少功課。

18、接納孩子的建議並尊重他的選擇,看他們喜歡那些功課、活動和增強物;他又不喜歡那些功課、活動和『增強物』0。

19、『抓住』孩子行為表現良好的機會,多給予注意和誇獎。

20、把教室中課堂外適當與不適當的行為交代得清清楚楚。

21、老師對孩子行為的期望要有清楚的交代。好的行為會得到什麼獎賞,壞的行為會得到什麼後果,要讓孩子牢記在心中。

22、孩子有不好的行為發生,老師要立刻照規定呈現行為的後果,毫不含糊,毫無例外。

23、老師使用的增強物要經常變換,所以不會因為孩子生厭而喪失增強效果。

24、使用『暫停增強』的角落來做為不良行為的後果。這個角落愈少刺激愈好。孩子在這個角落的時間長短不要根據老師的規定,而是依據孩子在這個角落中的行為表現。只要行為良好,就可以回到原來的地方。

25、教ADHD孩子的老師需要大量的支援。要是老師覺得教學有窒礙難行之處或是感到身心過份疲憊,最好尋求其他老師、學校行政人員或是ADHD專家的協助。老師也要和孩子的父母溝通彼此的期望,設立合理的教學目標。最重要的是父母與老師密切合作相互支援。


對於幼齡的ADHD孩子,紐約沙拉內克(Saranac,New  York)學區替ADHD的幼稚園兒童設計一套特殊的教學方案,用來克服這種孩子的行為問題。這個方案曾廣受應用。其要點如下:

1、在幼稚園中廢除作業簿、畫有格子的書寫紙張以及鉛筆等等。孩子全部改用臘筆、粉筆、指頭圖畫等等。使用的紙張只有畫出底線,孩子只要注意到書寫和圖畫在底線之上;至於大小完全看孩子自然的反應,不加限制。所有的學習活動都使用多重感官,適合於孩子的年齡,而且引發孩子內在強烈的學習動機。

2、孩子的書寫只用手腕的動作而少用指尖的動作。

3、每天有一段時間孩子要把眼睛矇起來,聽老師講故事,學習寫字和畫圖。由於視覺受到限制,孩子會專心去聽,也會更集中注意力來做功課。他們會注意到以前經常忽略的細節,因而建立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技能。老師把矇眼睛的布條放在孩子的頭上和脖子上,遇到適當的時機就要孩子把眼睛矇起來,協助孩子減少外來的干擾也因而控制其衝動。但是這種矇眼睛的教學必須當做一種好玩的遊戲,對孩子毫無心理的威脅。要是孩子顯示猶豫或害怕,不能強迫,讓他們恢復視覺,以後有機會再嚐試。

4、語言的訓練是根據兒童的發展來設計課程。這種訓練要列入每天必須修習的課程。在語言的練習中同時學習用聽覺和視覺來辨別環境當中相同和相異的事物。

六 、注意力的訓練

和一般的孩子比較起來,ADHD的孩子很少產生讓人喜愛的舉動,也很難引起父母正面的注意和接觸。這種孩子與父母如有接觸,往往局限於父母糾正孩子的舉動、大聲斥責,或提出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指令。就因如此,ADHD的孩子容易產生不聽話和反抗的行為,也顯得沒頭沒腦,缺乏從事好行為的動機。有鑑於這種親子之間的不良接觸,沿納斯托波羅斯和巴克萊(Anastopoulos & Barkley, 1989)認為孩子要接受注意力的訓練,父母也要學習如何注意到孩子正面的行為。

他們認為父母每天要挪出十五到二十分鐘,稱之為『特殊時間』。在這個期間中,父母儘量避免糾正或指導孩子的行為。相反的,孩子要在一個廣泛的活動範圍內,全權決定他在這段時間內要做什麼。對於孩子的決定,父母不必探問孩子為何做此選擇,更不要建議或影響孩子做其他的活動。孩子從事活動時,父母在旁觀看,並說出孩子在做什麼事,但對輕微的不良舉動完全不予理會。一向『管教
孩子』一絲不苟的父母對這種新的嚐試往往感到若有所失,但這種作法確有增進父母與孩子正面接觸的機會,更讓父母領悟到孩子也有正面的行為,甚至注意到孩子良好的行為遠遠超過不良行為。 

一旦父母對於這種『特殊時間』的訓練有心得,就要推廣到整個家庭生活中,亦即孩子有輕微的行為問題(打人、撕破衣服或打自己都不算是輕微)時,要忍下一口氣,不去理會他,但是專心地留意孩子的好行為,而且一找到機會就增強這種行為。唯有如此,好行為才會滋長,壞行為才會消失。
對於孩子注意力的訓練,紐仕斑和貝格勒建議下列幾種常見的活動:

1、『老師說』的遊戲。這種原是屬於團體活動的遊戲是大人給一個命令,孩子做一個動作。但大人在施令之前加上一個『老師說』,孩子的動作才得到獎勵或進級;如果只聽到命令孩子就有動作,就淘汰出局。這種遊戲是訓練孩子注意聽老師或父母的口語。起先只給一個命令。孩子的技能和反應愈來愈成熟,命令可以加多或變得更複雜

2、尋寶的遊戲。在一張地圖中把關鍵的地點標示出來,然後要孩子照這張地圖到各個地點去找出東西來。例如在爸爸的衣櫥中找到一件黑色大衣,把口袋中的紙條找出來等等。在最後一個地方應該可以找到這個孩子最喜歡的餅干或小玩具。

3、閃示卡片。卡片上面的文字或圖畫讓孩子迅速的過目後,要他說出卡片上的文字或事物。這不但訓練孩子視覺的記憶,更可訓練他們集中注意力。大人可以把閃示卡片的辨認當做一種遊戲。根據他們答對的次數,給予獎品。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參與卡片的製作,以引起興趣並提高辨別的機會。卡片上的事物包羅萬象,卡通、動物、地理、數學等等無所不包,而且可以和其他課程的學習活動一併實施。

4、韻律的兒歌。教孩子輕唱一些好玩而有韻律的兒歌。每日一小段,可以增進孩子的傾聽、注意、和記憶。

5、猜謎遊戲。搜集一些好玩的謎題來考孩子,同時鼓勵孩子自己設計謎題來考父母或老師。這種訓練對孩子的傾聽和思考很有益處。


6、玩紙牌和擲骰子的遊戲。這種遊戲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更有助於數目的計算。

7、電腦的遊戲。在適度的範圍內電腦的遊戲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手眼協調、注意力集中以及視覺的辨別,對孩子的學習活動更有相當的教育意義。

8、社會交往的活動。對年紀較大的孩子而言,參加正式的社團活動如童子軍、兒童育樂營等等對孩子的社交和衝動的控制有相當的好處。

七、飲食的控制

到目前為止,有不少理論把ADHD和孩子的飲食連結在一起。例如血糖過高過低、食品中的添加物、食物的過敏等等都有引發ADHD的嫌疑。這種理論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充分的科學根據,往往流於傳說而已。但少數ADHD的孩子確實對某些食物會有過敏。要是遇到這種情形,找專門治療過敏症的醫師,經過仔細的診斷和飲食的控制實有必要。話說回來,不管孩子是不是有ADHD的症狀,某些食物本來對健康就是有害無益,這種食物能免則免。

[結語]無論國內國外,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近年來最常加在孩子身上的診斷標籤,同時ADHD的孩子也是所有孩子中尋求專家協助與治療最頻繁的孩子。他們都呈現注意力渙散、衝動和過動的行為特性,也在學校學習活動中和一般人際關係上遭遇無限的困難、失敗、挫折、壓力。如果沒有適當的協助和規範,這些挫折和壓力甚至會衍生出精神症狀,情緒問題,甚至有違規和犯罪的可能。然而,這種孩子的主要行為症狀和衍生出來的併發症狀中,彼此之間也有相當的差異。因此無論診斷和治療都必須因人而異,依行為特性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策略。

ADHD的主要症狀注意力渙散、衝動、過動絕大部分是源自中央神經系統功能失常。這種生而具有的行為特性幾乎是要藉著藥品的力量來控制,而且很有可能伴隨終生。這種現象的出現,父母不能負責,但對孩子的缺陷要能包容和接納,協助和支援,親情和鼓舞,使他們在學習活動上和人際關係上有適當的發展,並減少挫折、失敗、壓力。另一方面,這種孩子很有可能由單純的過動演變為情緒問題、精神症狀,甚至作奸犯科。這方面父母與老師都要負相當的責任,因為這不是先天的症狀而是後天環境所造成的結果。

無論是ADHD的主要症狀或是併發症狀,適當的評量與診斷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往往要家庭、學校以及治療單位針對孩子的身心狀況做全面而且深入的評鑑。所幸的是近年來教育、臨床心理、以及醫學治療。在理論上與科技上都有相當的突破,也投入相當的精神和心血,為這群不幸的孩子開創一個比較平坦豐富的人生。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與病因

演講者:顏正芳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

整理者:蔡佳縈

前言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在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所佔的個案比例是最高的,
因此若能對其症狀和評估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將會更有助益。由於注意力缺
陷過動症至今還未能找出確定病因,因此將主題著重在症狀的陳述及如何診斷
上。
一、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標準
 注意力和活動量會隨年齡、個人差異、社會期待而有所差異。
 診斷疾病必須考慮症狀嚴重度、持續時間和造成障礙程度。
 診斷準則會隨著學者和臨床工作人員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了解而不
斷修訂。
 DSM-III:
 ADDH:inattention, hyperactivity, impulsivity
 ADD:inattention, impulsivity
 DSM-III-R:ADHD, 14項症狀至少符合8項。
 DSM-IV:ADHD
 ADHD-IA type:inattention , 9項症狀至少符合6項。
 ADHD-HI type:hyperactivity, impulsivity, 9項症狀至少符合6項。
 ADHD-C type:合併前述兩種。
(一) DSM-IV的診斷標準
1. inattention type的診斷標準:
 以下九項若有六項或以上且持續六個月以上。
 無法注意細節而常粗心犯錯。
 無法維持注意力來完成工作或遊戲。
 不專心聽人說話。
 經常不能按指示將事情完成。
 難以規劃工作及活動。
 逃避需要全神貫注的任務。
 常遺失物品。
 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 日常活動經常遺忘事物。
2. hyperactivity-impulsivity type的診斷標準
以下九項有六項或以上且持續六個月以上
 過動的症狀包括:
 經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
 在必須安坐的場合不時離座。
 不適當地活動量過度。
 難以安靜地遊玩。
 如馬達般持續活躍。
 多話。
 易衝動的表現包括:
 在他人問題未說完即搶說答案。
 經常打斷別人的說話或遊戲。
 在輪流等作某些活動時難以等待。
3. ADHD 的診斷標準
 至少有部份過動、衝動難控制、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在7歲之前即已出現。
 至少有部份症狀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情境皆會出現。
 症狀必須造成明顯的社交、學業或工作功能的損害。
 必須和廣泛性發展障礙、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態、情緒疾患、焦慮症、
解離症、人格疾患作區辨
(二)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臨床實務應用上的診斷標準
1. 如何詢問家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
 從以前到現在,在家裡會不會…:
 話很多,話一直說個不停?
 從早到晚一直動個不停,像是裝了馬達停不下來?
 常出現危險動作,例如從高處跳下來,即使已受過傷、被斥責或被
處罰,仍不時發生?
 很容易破壞玩具或文具?
 和其他小朋友玩時容易產生衝突,例如不按規則或順序遊玩?
 遊玩時會大喊大叫,不如此就似乎難玩得盡興?
 寫作業潦潦草草,只想早點寫完以去遊玩?
 除了對極有興趣的節目外,看電視會一直轉台,或無法安坐看電
視?
 寫功課都需別人一直吩咐或提醒才記得去寫?
 寫功課時拖拖拉拉,常以上廁所、喝水為由,不時起身離開座位?
 對於需要專注力的遊戲或功課特別覺得不耐煩而不想從事?
 寫功課時,只要外面有一點聲響,注意力就被吸引而放下手邊做
的事去探究竟?
 常常忘記帶該帶的物品到學校,導致常常要求家長補送?
 玩玩具時,一樣換過一樣,無法定下心玩同一樣玩具維持較長時
間?
 從以前到現在,有無聽老師反映在學校…:
 上課時無法安靜坐著,會一直扭動身體、搖晃桌椅、甚至上課中站
起來或四處走動?
 在不該動的場合仍控制不住地動來動去?
 上課時容易和同學講話,因而影響到同學的上課?
 上課時發出怪聲吸引同學注意,並引以為樂?
 上課時對老師上課內容開不適當的玩笑?
 座位和座位附近髒亂不堪?
 容易出手觸摸同學因而起衝突?
 常常衝動地和人打架,甚至在不可能有勝算的情況下仍與人衝突?
 在必須等待或排順序的遊戲場合,常常難以忍受等待而破壞規則
或順序?
 易打斷老師或同學的說話而搶著說話?
 該寫的作業常常缺交?
 聯絡簿常常漏抄?
 寫考卷常常題目沒看完就匆匆填下答案?
 上課時走廊有人走過,注意力就被吸引過去?
 上課中顯現恍神、像在做白日夢?
 常常把該帶回家的物品遺忘在教室?
 學業表現遠比不上應有的能力程度?
 和他說話時似乎他都心不在焉,聽的話很快就忘記?
2. 在診間的觀察
 若為活動量極大和衝動控制極不佳的孩童:
 對診間內的物品極感興趣,玩弄電腦或醫療器材。
 初時尚能坐在椅上,但逐漸會搖動身軀、轉椅子、手在桌上或四處
觸摸。
 在診間內大聲喧鬧嘻笑。
二、鑑別診斷和共病的可能性
 生理因素,如聽障、視障、睡眠不足等。
 過度焦慮、憂鬱。
 學習障礙。
 受虐或家庭混亂。
 對立反抗疾患。
 品行疾患。
 雙極型情感性疾患。
 正常範圍的高活動量。
(一) ADHD, ODD and Conduct disorder
 約有二分之一的ADHD個案合併有對立反抗疾患或品行疾患。
 ADHD合併品行疾患者預後較不佳,到青少年或成人期較多反社會行為、
物質濫用、攻擊行為。
 須向家長解釋單純ADHD和合併品行疾患的預後差別。
(二) ADHD and Depression
 ADHD族群有較高憂鬱疾患的盛行率。
 衝動控制不佳影響人際關係。
 學業成就低影響自尊。
 體質上兩者具有共病性。
 在治療上除了stimulants外尚可考慮加上抗憂鬱劑。
(三) ADHD and Bipolar disorder
 在症狀表現上有相近之處。
 但在病程上可供鑑別診斷。
 家庭基因研究顯示:部份個案具有兩者的共同體質,如此個案預後較不
佳,治療時需慎選治療藥物。
(四) ADHD and Anxiety disorder
 ADHD個案有較高比例合併有焦慮疾患。
 但在基因研究上顯示兩者應為獨立疾病。
 單純stimulants對於合併兩種疾患者治療成效較差。
 對於合併這兩種疾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合併心理社會治療有較佳的療效。
(五) ADHD and Learning disorder
 兩者合併出現的機會高。
 但ADHD和reading disorder為獨立疾病。
 對於合併兩者的個案,stimulants 加上特殊教育的治療反應較佳。
(六) ADHD and Tourette’s syndrome
 ADHD是Tourette’s syndrome患者最常見的共病診斷。
 基因上是否有共通之處?尚未確定。
 一般劑量的stimulants不致惡化Tourette’s syndrome的症狀,但若劑量升
高,則視個人體質而定。
 治療前宜告知家屬可能的影響。
(七) ADHD and Mental retardation
 MR個案出現ADHD的機會升高。
 ADHD合併MR的個案,對於stimulants亦有治療反應。
(八) ADHD and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 ADHD和發展性協調疾患常合併出現。
 在北歐國家,注意力缺損、動作控制缺損和知覺缺損被視為同一群診斷。
 Barkley認為:神經系統運作的 inhibition 困難影響到身體動作、行為、注
意力。
 若ADHD兒童同時出現笨拙的行為控制,宜轉介復健師評估和治療。
(九) ADHD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
 癲癇:ADHD的個案有較高比例出現腦電波異常,但迄今未發現此發現
有何重要臨床意義。
 Stimulants不會降低痙攣發作的閾值,亦不會影響抗痙攣藥物的血中濃
度。
 使用stimulants前宜評估EEG,日後再行追蹤。
三、心理測驗和活動量表
 尚無單一筆紙或電腦測驗可完全正確診斷ADHD,但有參考價值。
 活動量表之功能:
 初步了解家長和師長對個案活動量和注意力的觀察。
 作為治療的基準參考以供比較。
 了解師長對於個案較多方面的評估。
 比較家長和師長在觀察上的不同,了解個案在不同情境是否有不
同表現。
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因
 目前的科學研究尚無法確立ADHD的確定病因為何。
 已確定腦部功能的器質性變化為注意力和活動量難以控制的原因。
 在基因研究上,ADHD被證實有較強的基因遺傳傾向。
 胎兒階段或生產階段,腦部受到血液循環、毒物、代謝、機械外力等多重
方面的傷害,皆可能導致腦部的成熟速度遲緩,和未來發生ADHD有
關。
 多種神經傳導物質被認為和ADHD的形成有關,此關聯性也可解釋為
何藥物治療對於注意力和活動量有療效。
 雖然社會心理因素不被認為是ADHD形成的根本原因,但包括未受到
足夠而適當的情感互動對待、遭受壓力事件、家庭互動平衡被破壞、引發
焦慮的事件等等,皆會加重ADHD症狀的表現。
(一) Wender 對於ADHD成因看法
 提出輕度腦部功能異常(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的概念。
 認為ADHD為發展疾患,為神經和精神醫學症候群。
 ADHD會延展到人生各階段,雖然症狀可能有所變化。
(二) Barkley 對於ADHD病因的看法
 Delayed responding的缺陷是主要問題所在。
 兒童的行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 包括抑制強勢反應、中斷進行中的
反應和控制干擾。
 行為抑制困難導致ADHD的相關問題。
 此模式著重解釋ADHD的混合。
(三) Brown對於ADHD病因的看法
 Brown認為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主要問題所在。
 執行功能包括組織工作的優先次序和執行、集中注意力於任務上、維持警
覺和持續所投入的努力、調節情緒、利用工作性記憶和回憶、自我監測行
動。
 執行功能出問題可能導致ADHD眾多問題。
 此模型可解釋ADHD所有亞型。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飛魚菲爾普斯」談過動兒

高雄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何志培醫師

 

 

         報載泳將費爾普斯的母親從沒想到,這個被診斷為過動症的兒子,如今成為奧運史上最偉大的選手。

 

 

 

 

         小費在讀小學時,有位女老師曾對其母親說:「你的兒子永遠無法專心做任何事。」誰也沒想到這個當年不停發問,成績不佳的過動兒,如今竟是「美國之光」,也有人叫他『飛魚』。

 

 

 

 

         歐美對過動症的診斷標準認定不一,惟大致上同意過動症應包含三個主要面相,即活動度過高、注意力不足和衝動控制差。美國方面的診斷標準,更規定症狀持續六個月以上,發病年齡在七歲以前,症狀廣泛發生於兩種或以上的場合,明顯造成社會、學業或職業功能障礙,且這些症狀並非由其他身體或精神問題所致。

 

 

 

 

         費爾普斯的身材高大卻瘦弱,有一雙大耳朵,嘴巴老是碎碎念,托兒所老師的評語是:「永遠靜不下來,坐不住,不能專心,喜歡癡癡地笑,且愛鬧同學引起注意。」

 

 

 

 

         臨床上,醫師往往用以下準則去判斷「坐不住」是正常的一部份,還是一種症狀:

 

 

1、嚴重程度,父母老師的仔細觀察,有助醫師了解和判斷。此外,所謂嚴重程度,必須從兒童發展水平的角度去考慮,如三歲孩子能持續安坐的時間當然比七歲要短;若七歲兒童只有三歲的智商,判斷標準即需由認知功能的水平去考量,而非單由年紀上來看。

2、短暫還是長期的現象?經年累月「坐不住」的問題當然令醫師更小心處理。

3、單一還是多種環境下出現「坐不住」的現象?若僅在單一環境下出現問題,醫師會從孩子適應環境要求的角度了解其困難。若「坐不住」是跨環境出現的問題,則環境造成的可能性,相對降低。

4、問題行為是否對日常生活、學習、父母同儕關係等造成影響。對於沒有造成任何障礙的「坐不住」,醫師通常視之為正常。

5、相對主觀的判斷,即照顧者對問題行為的焦慮和感受到的壓力(如圖)。

         其實,有「坐不住」的症狀,並不等同有過動症,嚴重和明顯的坐不住現象,可在不同病症上出現(見表)。和過動一起出現,也不等於這就是病,但可進一步說明,只有坐不住而無相關症狀,不足以構成過動症診斷的基礎。

         這位曾是過動兒的水中超人,終於拿到2008年本屆北京奧運八面金牌。費爾普斯,我們祝福你。

 

表        可呈現「坐不住」現象的病症

 

病症類別

內容摘要

焦慮症

極度焦慮的兒童,往往看來神不守舍、坐立不安

躁症

患躁症的青少年,也是沒法安坐

自閉症

約40%的自閉症兒童也有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

癲癇症

因癲癇而服用抗痙攣劑的孩子,也可因藥物的副作用看似坐不住

某些腦神經受損的疾病、甲狀腺毒症等

這些身體疾患也會使兒童出現坐不住的現象

 

表 / 何志培醫師

 

<<資料來源:赤心會訊第29期第2>>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ADHD青少年的醫療與輔導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主任   葉啟斌醫師

緣起

         兒童時期的過動症到底長大會不會好呢?如果從小開始治療,長大比較容易有好的習慣。但往往罹患ADHD的孩童,總是不容易達到父母的期望,進而衍生挫折及產生他人的誤解,到了青春期時,由於過去經常陷入各種窘境,這時候,過去挫折的經驗使得他們如同身陷於一片汪洋大海,不知道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同時外在壓力增加,有可能進而成為青少年風暴,若未及時處理,養成不良的習性,可能導致在當兵、工作及成家時產生狀況。所以協助他們平安度過青少年風暴顯得格外重要。

 

 

亟盼同儕認同,改善人際關係倍極重要

         患有ADHD的青少年期,除過動以外,常伴隨更多其他複雜問題,似如情緒不穩定等。在心理層面的轉變,小的時候,他們的焦點是在尋求父母及教師的注意;對青少年來說,他們更在乎的是同儕的認同、人際社交關係。在尋求認同上,ADHD孩童在小學時期有時還能受到老師的關愛,但進入國中後,受到的關愛減少,一有狀況就會被老師送到訓導處、重者被記大小過,對當事人來說心裡很不是滋味。一但家長知道實情後也會加以修理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更被孤立,自信心更低落,所以由行為及人際問題衍生的適應問題,比過動症的原始症狀更為嚴重。

         另一方面,在學習上,如果到了青少年時期,已經覺得不論再如何努力,學習成績不會有起色,因為從學習中也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得到父母、老師的注意,學習意願因而降低,不願意再努力。常見的是從國一、二開始就開始封閉自己,回到家進入自己房間就鑽進電腦。這是ADHD青少年時期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旦當他們發現自己被冷落、沒被注意時,初期的憂鬱症就有可能會找上他們。

 

「愛」與「專業協助」穩住孩子!

         有40%  ADHD兒童到國中開始,容易造成叛逆及行為問題。由於在學習上無法發揮,ADHD孩子在此時期便失去了努力的方向,開始找非正規的路走。有些甚至產生嚴重的行為異常問題,如反抗、攻擊、甚至反社會行為,開始學抽煙、飲酒、危險鴐車、甚至發生性行為、嗑藥或加入幫派,這樣的殘局更難收拾。

         當我們的孩子無法自拔的時候,作為家長需要盡早和孩子重新建立良好關係,不要吝惜再次給予愛。我們說「愛」似一把鑰匙、似門鈴,有它們才可以打開孩子的心房。當發現這樣的問題時,也可以帶孩子去尋求專業診斷及藥物治療,否則當孩子本身大腦生病時,不及時就醫,他的人緣差及適應不良與心理疾病及其他共病會導致惡性循環。和孩子的溝通很重要,首先要使孩子心情平靜下來,讓孩子沉澱、消氣,給孩子機會傾吐心裡話,等到你進入了他的內心,你們才有機會重起溝通之門。ADHD青少年常見的症狀有:失控發脾氣、爭辯及出言頂撞、反抗大人的要求或規定、故意干擾或惹惱別人、自己犯錯卻怪罪他人、讓別人覺得他討厭或難纏、怨恨和生氣、懷恨或報復的心態。針對孩子這些現象,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孩子雖然有這有那的問題,但他還是一個好孩子。要去暸解孩子為何如此,找出一個可以改變他的著力點。發現孩子的錯誤時,不要用苦肉計或不信任的態度,也不要採用打或罵的手段來對付孩子。一個有效或有益的方法是—清楚且穩定傳達信息。我們要明確告訴孩子其錯誤的所在,但態度要緩和,要讓孩子學會自我覺察,有機會看清楚自己為何失控的原因,進而愈來愈能控制自己。

 

家人共同關心、預防重於治療!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等一等」,相信等待必有成果。要把握和孩子相處的任何一個時間,要和孩子做朋友,一旦發現孩子有任何一點進步,就要不吝惜給予讚美。點滴即時的鼓勵是有效的正面回饋。同時家庭的融合氣氛、父母間的良好互動也是重要的一環。同時不要忽視爸爸的參與,媽媽也要學會和爸爸溝通,給爸爸溫暖,分配給爸爸單獨相處的時間,這樣一來,爸爸靜下心來,才能與媽媽同心協力想辦法。爸爸參與教養後,爸爸才會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體會媽媽的的辛勞,進而更努力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最重要是,預防重於治療,如果早期就發現孩子有ADHD  症狀,應早期治療,有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兒童時期做治療,青少年時期就有收成,也就較能平穩度過ADHD的青少年風暴。

(971106赤子心深度教育訓練演講紀實,楊麗華記錄,葉啟斌醫師修潤定稿。)

<<資料來源:赤心會訊第30期第6版>>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生活事件思考ADHD  學子之生涯轉銜教育

陳麗如/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副教授

面對子女的生涯,我們應該擔心什麼?是無法順利完成學業?還是生活適應問題?在升學主義囂張的時代,子女求學期間我們容易過於短視,不自覺地將重點放在學業表現,忽略學習背後許多更影響子女生涯成就的因素。面對教育,我們要思考的是:教育子女的目的在哪裡?期待的成果是什麼?此即在談生涯轉銜教育時應該掌握的面向。
 
一、生涯轉銜(Career Transition)-長遠地思考 
 
國內外在談轉銜服務或計畫時,喜歡將轉銜形容為一座橋(bridge)。橋的一端是安置單位,橋面是轉銜階段,橋的另一端則是原機構、原單位、或原學校,其間所執行的教育即轉銜教育。轉銜教育目標也就是我們期待看到的成果。因此生涯轉銜教育與服務就是為使學生順利進入下一階段,所提供的方案。

美國特殊教育與復健服務局(OSERS)將轉銜定義為:「一個以成果為導向的歷程」。因為每個個體的條件、優勢不同,每人成果目標將不同,而轉銜教育是填補轉銜目標與現況間的落差,此每人也不同,因此為轉銜目標而安排的相關教育課程與服務每人就會有所不同,此即個別化轉銜教育與服務之概念。於是我們在談ADHD學子的生涯轉銜時,首要工作便要了解我們孩子的轉銜目標為何,然後為他規劃現階段應介入的學習課程。

我們曾經看過一則新聞:「一名波蘭籍男子Robert不會講英文,從來沒有坐過飛機,飛機降落英國後,他在行李區等了10個小時,不知道家人無法進入行李區接機;由於現場沒有會講波蘭話的人,越等越無奈的他,心急如焚開始大發脾氣、摔電腦。警察用5萬伏特的電擊槍電擊他,羅伯特失去意識後當場死亡。」   

從這個例子思考:如果我們在孩子求學時即評估到他「新環境應變能力差」、「容易以衝突面對問題」,那麼我們的教育目標就應放在「應變新環境的能力提升」、「遇到困難的求助能力」,轉銜教育目標因而形成。轉銜教育目標的訂定有一個前提是「我們要了解孩子」。如果我們只把視野放在功課如何進步,那麼這些潛藏更嚴重的問題就沒辦法被正視。而要如何「了解孩子」進而「教育孩子」?從孩子的生活事件思考,是一個重要的機會。

二、生涯轉銜教育-我們可以怎麼做?

我們在此以幾個生活事件來思考:

情境一:校園學習

Ø    小A是就讀普通班的ADHD學生,有一次小A因為不滿班上同學過於吵鬧,前往講桌將陳老師水杯翻倒。陳老師知道小A是特殊學生,於是未對小A做出懲處。

Ø    思考:雖然小A是個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我們仍期待他學習適當的自我控制後有利其人際應對能力的發展。一般教師們各有專長,在普通班級情境中許多老師並沒有ADHD處遇的充分知能,即使他接納我們ADHD的孩子,但有時卻未能適當處理。陳老師的處理顯見其包容接納我們的孩子,但卻可能使我們的孩子學到不當的處事態度。例如小A可能學到:「我的行為問題應受到包容」,「用暴力解決不愉快情緒」。如此對他的生涯發展並無幫助。此時便需要我們家長協助提供教師關於ADHD學子教育之專業知能,一方面為我們的子女適當教育,一方面帶給教師適當的觀念。

情境二:學習選擇

Ø    小B透過特殊學生甄試管道進入xx科技大學。在大一上學期末時,導師拿著成績單來吳老師處,請求吳老師給小B通融過關,因為這科是決定小B是否被二一的關鍵。

Ø    思考:我國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在兩大法案:《特殊教育法》以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保障之下,升學管道已相當暢通。並使得受教權受到充分的主張,而零拒絕:「校方不得以身心障礙為理由拒絕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訴求讓特殊教育學生進入大專院校就學人數不斷增加,由85學年度750位增加至97學年度達9302位。根據作者實務的接觸,已有不少ADHD學子也因此進入大專就學。然而有不少同學遇到許多學業上的困擾。致使其容易因學習挫折形成自卑感。則這段學習對我們的子女只是增加痛苦而已。一個適當的生涯選擇仍應以「適性」為考量,如果只是為了文憑,勉強選擇學習不來的課程其實意義不大。因此建議家長在為子女選擇學習方向時,應面對孩子的個人限制,避開其限制,選擇其優勢發展。

情境三:職涯規劃

Ø    小C為ADD(注意力缺陷),畢業後在出版社做排版校稿工作,由於小C個人的限制,總是出現許多工作上的疏漏,而被老闆解聘。

Ø    思考:生涯轉銜是一個以個人生涯發展與轉銜需求為根基的概念,其精神談的是興趣、性向、個人條件掌握,或所謂「知己知彼」而後決定。在職涯規劃上,同樣應面對個人的限制進行選擇。這限制最好能在就業前即體認,而其體認的時機就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表現或突發事件上。所以面對職涯選擇我們更應該思考:「什麼樣的選擇是真正適合的生涯?」否則一再地職業不適應,對子女自我信心的打擊將很大。

三、確認生涯轉銜教育目標與原則

為了使ADHD的孩子能有好的生涯發展,首要工作在轉銜目標的確認。轉銜目標的確認可以從二個向度著手:一個是從目前的狀況看,如思考目前那些問題會干擾孩子未來適應速度?孩子在家庭生活、社區活動的需求是什麼?孩子需要的學習策略是什麼?孩子的優勢如何發揮?另一個是從未來的角度看,如思考下一階段他將要會什麼?提升他更接近成人生活的能力是什麼?他在未來工作職場可能出現那些問題?

從本文我們了解,面對生涯選擇我們應該掌握幾個原則:

1.若把順利升學或完成學業做為成敗的唯一標準,則可能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錯失了真正的需求所在。所以我們應該掌握適當的教育目的。

2.對於願意接納孩子的教師,我們應心存感激與尊重,但是我們更應該以積極合作的姿態與教師互動,才能施予我們孩子適當的教育。

3.我們在選擇孩子的生涯發展時是以孩子的條件能力、價值觀思考,為他安排教育內容,而不是我們父母自己的。

所以,何為ADHD的最佳生涯發展狀態?不要不承認我們子女存在的限制,不要硬碰硬減少與個人限制衝突、掌握優勢以發揮最大潛能,這樣才能是一個好的生涯發展狀態。

<<資料來源:赤心會訊第31期第4版>>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HD「過動兒」的生命定向哲學~小種子長成大樹的生涯觀

賴聖洋諮商心理師 /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督導長

*小種子長成大樹
2008年年底,全球爆發「金融海嘯」,股票大跌,許多大型企業、銀行、汽車製造、電子產品、資訊電腦等產業,面臨二次大戰以來、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在這動盪不安的時局中,許多人生計頓時無以為繼,陷入愁雲慘霧的氛圍中,不安焦慮、自我懷疑,甚至走上自殺之途。霎時間,我們賴以為生且深信不疑的「維生系統」,突然失去了它的效能。我們面對著來勢洶洶,排山倒海般的局面,要如何自處得以安身立命?

俗語說:危機就是轉機!然而,這乃是應驗在那些自我反思、謙卑學習、用心調適的人。本文「三因心像」所論述的,原是用來協助父母建構對孩子的內在心像;然而,當我們面對外來挑戰與險峻環境時,它也是我們必須擁有的「自我心像」。因此,我將本文命題為「小種子長成大樹」,獻給那些陷在困境卻勇敢面對、永不放棄的?士。

*從「愛與接納自己」開始
大約二十多年前讀到一本書,書名為「本性風格」(現已改名為「愛與接納自己」,作者Josh  McDowell,中國學園傳道會出版)。從那時候起,這本書就深深的吸引我,也影響我對自己的看法。

「人格三?凳」-歸屬感、價值感與成就感的三個概念,主要是強調「心像」的三個組成「因子」。又剛好在英文中,歸屬感(belonging)、價值感(being)、成就感(doing)三個字尾”ing”是「因」的發音。為了易於記憶,就將之稱為「三因心像」。

*心像
「心像」字面意涵不難瞭解,乃是指人們的「心理圖像」(Psychological  image)。然而,它是如何形成的?重要性何在?又如何運作?可以改變嗎?諸如以上這些問題,在我們探討「三因心像」之前,首先需要有所認識與瞭解。
  
「心像」的形成,主要來自於權威者(尤其是父母)的「映像」歷程。換句話說,在親子互動中,父母主導互動的歷程,無意識地將自己(自我心像)「映射」在孩子身上。孩子將此「經驗」儲存在大腦中,日積月累地內化為「自我心像」。例如:「自卑心像」的爸爸,當他與孩子互動時,他極可能將自己的「自卑」,透過口語、肢體語言的方式,映射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經歷爸爸在各方面不斷地挑剔與否定,漸漸地也形成「自卑」的自我心像。
  
「三因心像」的重點與意義,在於建構「權威者」與「孩子」之間的「正向」關係。這權威者可能是親師(相對於「孩子」),也可能是自己(相對於「內在小孩」),也可能是上帝(相對於自己)。而本文「人生三腳凳」則是建構這正向關係的「藍圖」,是從生態觀點來論述的(包含先天與後天),且以?事故事的手法來鋪陳當中的脈絡與觀點。

◎第一因:「價值觀」
話說起初老天爺創造天地,祂造好了大地之後,接著創造了「人」。因為世界的工程浩大,老天爺需要各種不同的人才來管理經營大地,他設計了不同特質與能力的人,有男有女、有獵人有農夫、有文有武…。最令人稱奇的是:每個人在老天爺的眼中都是「不同的」!而且每個人都被視為「天才」(上天要用的人才)。難怪大家常說:「天生我才必有用!」。

不僅如此,老天爺將「天才」設計成各種不同的角色,使每個人都有一份,我們稱為「天分」。「天分」有如一顆種籽,在生命孕育的第一天開始,已經在我們裡頭,且每一種「天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則世界工程就不完美,甚至無法完工。

老天爺這個奧秘是真的嗎?科學家後來証實了!原來每個「受精卵」都儲存著「獨一無二」的生命基因密碼,那意思就是說:「從先天來看,每個人的誕生都有他獨特的價值,而且很難說誰比較好!」這就是「三因心像」的價值觀(being),這個價值觀不是根據外表的,不是由人訂定的,更不是出於單一標準的。

長期以來我們經常被灌輸:天才是屬於少數人的、是智商180、超級表現者的頭銜。我們的教育文化,受制於科舉傳統的遺毒,不但以功利主義「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窄化了「人」的多元價值;且以「僵化」的教育制度,?殺了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即使「天分」這看似合理簡單的道理,在事實上也與我們的經驗是疏離的。我們從小被分數與名次深深地制約,個別性的天賦是不被尊重的。

為了突破如此被窄化的價值觀,心理學家迦納提出「多元智商」的觀點,將天分至少分成了七分:語文、數學、空間、肢體、音樂、人際、內省。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例如:運動家、舞蹈家、音樂、藝術家、科學家、宗教家、教育家、政治家、廚師…。以大名鼎鼎的洋基投手王建民,若從大人來「優、劣」的刻板印象,當初會認同他成為運動家嗎?會不會有很多人會勸他最好不要走運動的路,免得餓死!

◎第二因:歸屬感
若「價值感」在陳述每顆受精卵的獨特性,及所具生命價值的「原型」程式,那麼「歸屬感」就是在「活化」此原型程式。換句話說,價值感在告訴我們「我是誰」: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是上天的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歸屬感卻有如「燒錄程式」,將這樣的價值透過互動「活化映像」在孩子的心中。

這麼說來,那「歸屬感」是什麼呢?「愛、瞭解、接納」!聽來似乎耳熟能詳、老生常談!然而許多人僅止於「一知半解」,例如:「我是為你好…」、「你若…,我就…」、「你應該…,不然…」。若要認識學習「愛、瞭解、接納」,我們可以跟心理治療大師Carl  Rogers請益,他所提出的案主中心治療法,幾乎成為心理治療的基礎。「愛」是對孩子需求的正向回應,「瞭解」是運用同理心的結果,「接納」是在孩子犯錯時,堅定地陪伴他、教導他。

◎第三因:成就感
人有了「天才」價值感,且在愛中「活化」出來,就進入了「成就感」的階段。換句話說,真正的成就感是為擁有價值感與歸屬的人預備的。在此,為了方便討論與瞭解,我們再次借用「種籽」的譬喻來論述。

如前所述,每人裏面天生都擁有一顆獨一無二的「種籽」,這是老天爺給我們的禮物,我們也稱之為「天分」。然而種籽若要成長為一棵大樹,且結實累累,必須有一定的發展歷程,稱之為「生涯歷程」。

「生涯歷程」的第一步,乃是在進行「定向」,也就是瞭解自己是「哪一種」種籽!關於這一點,大部份的人對自己的認識所知甚少。我們經常聽到許多人這樣說:「當年聯考就照著分數排志願,剛好就考到這個科系,所以…」、「這個工作賺的錢比較多,也無所謂喜歡不喜歡…」、「是爸媽強迫我的,我一點興趣都沒有…」。這也難怪許多人工作缺乏熱誠,隨波逐流,一旦遇到像金融海嘯這樣的危機,就有如浮萍般徬徨失措!

因此,「定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但鼓勵每個人探索「自己」的生涯定向,同時也要鼓勵作父母的,從小對孩子進行觀察、紀錄、探索、嘗試與引導,協助孩子洞察自己,早日打下生涯的根基。另外,在此我提供「定向六原則」:

(1)自發性:自己喜歡,且會主動的去做

(2)高回饋:所做的事,有效率且表現佳

(3)學習性:渴望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且樂在當中

(4)他人認同:許多人(尤其是老師)讚賞有加

(5)遺傳性:父母也有這樣的特質

(6)性向測驗:透過測驗工具來探索。

「生涯歷程」的第二步,是找到種籽發展的「土壤」。這是「三因心像」的「生態觀點」,就是說:「不同類型的人,需要有不同的環境發展,且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這個道理很容易瞭解,從生物界來看,高山的植物在高山,熱帶的水果在熱帶,獵狗必然喜歡戶外…,這都是不爭的事實,更何況是高等動物的人類。

適性的「土壤」,對種籽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力!以我所輔導的青少年個案為例,許多被診斷為「專注力過動症」的孩子,事實上大多數是「學校&學習適應不良」。他們天生擁有「獵人」的特質,活潑、動態、冒險、直覺、感官…,在「學習模式」(Learning  Style)上屬於「操作-體驗型」學習模式(另一種學習模式為「符號型」學習模式)。因此,他們對於傳統學校的「土壤」有嚴重的適應困難,最後常被大人標籤為「病人」,吃藥成為他們的命運。事實上,許多這樣的孩子,往往因為環境的改變,找到自己適性的土壤,就有很好的發展與表現。

「生涯歷程」的第三步,是澆水、灌溉與施肥。這是透過嚐試、練習、發問與學習,不斷地鍛鍊自己,使種籽長成大樹。在拙著「生涯夢想家」(是對國中生演講的摘要)文中,我曾用網路遊戲「練功」的概念,來論述澆水、灌溉與施肥。現就引用如下:

「你們要『打寶』來提升裝備,因為在成為天才的過程中,  需要裝備許多的寶物,使自己愈來愈豐富茁壯。例如:1健康、  2EQ、3知識、4執行力、5朋友(五寶).....」這些人生的寶貝,即使在強調教改的今天,口口聲聲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卻仍然是學校最忽略、也是學生最生疏的部份。

「你們也要『打怪』才能提升經驗值,『打怪』會遇見許多的挑戰與困難!生涯夢想家也是如此,有許多的怪獸躲在路程中:威脅、誘惑、欺騙、控告、挫折(五怪)...」。我將人生生涯過程中,所會遇到的「歷練考驗」比擬為五怪。且引用「棉花糖的實驗」作為例子,來強化他們對此的瞭解。「有一棉花糖的實驗,証明抗拒誘惑的人比較有成功的機會。實驗開始時,請年幼的孩子分別進入密閉的房間,裡面放了一支棉花糖。告訴他;若能在三分鐘內不吃棉花糖,出來就能得到二支棉花糖。結果証實通過實驗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在長大後比較有成就」。

「你們玩網路遊戲都有秘笈,生涯夢想家也有一秘笈,叫作『天龍八部』,是心理學家葛萊瑟所發現的。這八部就是:(1)你想要什麼?(2)你正在做什麼?(3)你現在所做的對你有幫助嗎?(4)你有什麼計劃?(5)對計劃做承諾!(6)沒有藉口!(7)沒有懲罰!(8)永不放棄!」我提出了經常在輔導青少年時所用的現實治療的八步驟,舉出例子來說明使用的方式,並請他們將此八步驟背頌起來。

最後,我們一起唱生日歌來慶祝今天生日的同學。這是我改編自「快樂頌」的「新生日歌」,歌詞如下:「  快樂!快樂!真是快樂!今天**誕生了!他是世界獨一無二!無人能夠取代他!他有優點!也有弱點!只要學習便完美!不要害怕!只要努力!你就得著一百分!」。

*結語
在我們的社會中,對所謂的「過動兒」有許多的誤解,他們經常被視為「好吃懶做」、「心不在焉」、「衝動好動」。在這樣負面生態環境下長大,孩子往往併發了情緒(憂鬱、焦慮)、學習(挫折、拒學)及人際的問題,這時又被認定為「病人」,對他們的自我形像造成二度傷害。身為諮商心理師,長期傾聽他們的痛苦,陪伴他們走過這樣的困境,也親眼見證,當他們找到自己時,生命的豐富與美麗。因此,以這篇「三因心像」,獻給這群獵人,祝福他們以熱愛生命、腳踏實地、反求諸己的態度,在人生旅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歸屬與成就」!


<<資料來源:赤心會訊第30期第2、3版>>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動藥不藥?談ADHD兒童的用藥及媒體倫理


孟瑛如教授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系教授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主任
本會顧問

一月十二日多家平面、電視及電子媒體強力報導某安親班老師私自餵予學童「利他能」(管制類處方藥物),報導中以不當醒目標題將「利他能」稱為「兒童古柯鹼」,且於內容中對於「利他能」的療效及副作用方面有許多不實報導,引起許多患童家長及教師的恐慌及疑慮,筆者在一天之內接了不知多少詢問的電話。詳細閱讀相關報導後,覺得報導遺漏了原應處理的重點,亦即這是未經學童監護人知情且未經醫師正確診斷處方,便私自給予學童管制類藥物的違法不當事件;任何正常人任意服藥都有可能會有問題,否則藥品便不需有管制的規定。而這些引起誤解的報導中,筆者覺得還有些觀點澄清如下:


以「兒童古柯鹼」指稱利他能,是明顯不當的汙名化:國內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治療藥物利他能,主要用於治療過動症及嗜睡症,商品名是Ritalin。筆者去年曾以服用ADHD藥物的五百一十個國小個案進行一項研究,顯示多數確診的ADHD都有接受藥物治療,服過利他能者有百分之六十八點五、服過專思達者有百分之三十點五,服過思銳者有百分之三點五,同時合併服用利他能與專思達者占百分之六點六。可見目前國內使用利他能做藥物治療者占多數,但因國內開始健保給付專思達及思銳的時間較短,因此日後三項藥物的使用比率可能會改變。


根據世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DSM——IV——TR)所列的ADHD行為診斷標準,分為注意力不良症狀、過動症狀、易衝動症狀共十八項行為特徵,本研究問卷中將這十八項行為特徵以五點量表呈現,分數愈高代表程度愈嚴重,分數愈低代表程度愈輕微。使用相一樣本t考驗來分析學生服藥前後行為特徵,發現利他能組及專思達組,在服藥前後行為的十八題皆達到顯著差異(p<.001),且服藥後的平均數都比服藥前低,表示服用利他能與專思達確實能改善注意力不良症狀。


至於報導中指出,利他能會使人有成癮問題,根據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在一月十三日所發新聞稿中指出,利他能的化學結構類似安非他命,但是效價比安非他命約弱十倍,在臨床治療劑量內並無造成腦傷的報告,所以其被吸收較慢,且要較長時間才會與多巴胺轉運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結合,這可以解釋服用口服利他能,不會產生如同古柯鹼一樣的欣快感現象。


前述研究發現,這也與臨床醫師治療患者時所觀察的情形一致。如果所謂會成癮,應是指不服該藥時會不停想找藥來吃,以維持欣快感,事實上根據筆者在教育現場所觀察到的情形,許多學童都是要提醒才會服藥,並不會有想要找藥來吃情形;同時,利他能已是自一九五○年左右開始使用的藥,如果有很大的成癮問題或是不可收拾的後遺症,多數媒體應已作許多大幅報導,甚至該藥不可能現在仍在醫療體系內流通,並得到多數兒童心智科醫師的認可。

身心障礙者傳播媒體權應受保障

我們可以用法律規範行為的改變,卻很難用法律規範態度的轉變。態度、信念及迷思是身心障礙者在融入社會過程中主要的障礙之一。 改變態度、信念及迷思在藉由真實接觸或有意義的溝通後最能改變,然而在人際疏離的今天,大眾傳播媒體在增進身心障礙者與一般人的互相了解上,確實扮演了重要且有效的角色,也就是「因為了解,所以關懷」的理念。然而如果了解的形像是被扭曲的,可能會形成扭曲時容易,澄清理念時困難的情形。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明文規定:「傳播媒體報導身心障礙者或疑似身心障礙者,不得使用歧視性之稱呼或描述,並不得有與事實不符或誤導閱聽人對身心障礙者產生歧視或偏見之報導。」部分國內相關電視臺或廣播電臺的相關網站,都會依新聞自律原則呈現身心障礙者新聞處理原則,內容除前述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外,多會有下列原則:
1、未經當事人,家屬或其保護人同意,不得對精神病人及其他身心障礙者進行錄音、錄影或攝影等採訪工作。
2、對於行為異常者,不得妄加揣測其為身心障礙者。
3、相關新聞於報導從事不法或反社會行為等負面事件時,應避免使用歧視性文字或身體及心理特徵,以標籤化身心障礙者。
4、新聞報導應儘量讓閱聽大眾正確認識,並接納身心障礙者,並應避免將身心障礙者新聞透過剪輯或其他報導方式,影射精神疾病的危險性或身心障礙者的負面刻板印象。
5、新聞媒體應避免除處理歧視、嘲笑、偏見、侮辱、仇恨、惡意中傷身心障礙者的素材。

其實前述五點與下列所述一般新聞在處理時應注意的原則並無二致:


1、站在「大眾」立場,而不是「分眾」或「小眾」。
2、不要只是播出「現象」,而未探究原因。
3、不要違反真實與平衡原則。
4、統計資料應謹慎及正確解讀。
5、採用真實與正確的資訊來源。
6、避免報導將犯罪者「英雄化」,身障者「妖魔化」。


前述的觀點是筆者在國語日報去年身心障礙者媒體傳播權文章中慎重呼籲過的,但很遺憾這樣的情形仍不斷發生中,甚至當日的報導只引述網路文章,未向相關單位(如赤子心過動症協會或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求證,電視媒體訪問的也非專門領域的兒童心智科醫生。希望相關傳播媒體能正視自己對社會的責任。

<<資料來源:赤心會訊第33期第10~11版>>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動兒用藥,不容污衊

王春惠醫師
花蓮同心診所醫師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本會顧問

我是一個精神科醫師,也是一個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從事兒童精神醫療逾十年,今日赫然發現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病患的藥品「利他能」竟被稱做「兒童古柯鹼」,以及驚覺文中所陳述的種種內容與我在這些年來所看的臨床研究報告、參與的學術討論會的資料不符,包括:「利他能極易上癮」、「利他能被誤導為有增加專注力的藥效」、「美國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對於體內器官......都造成傷害」、「醫界表示,藥商推出利他能.....利他能常被拿來濫用成入門毒品」等。

在我的學習中所習得的是,上癮的定義是:
一旦沒有服用,就會出現其他的戒斷症狀,像是煙癮犯了覺得手抖想抽煙,但是服用利他能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病人在沒有使用利他能時,並不會有戒斷症狀;而利他能是具有改善專注力的功效的並非文中所述沒效。至於醫界或是美國醫學研究報告結果,不知文中資料從何得來。


我認為此篇報導所陳述的事件「安親班老師在孩子沒有經由醫師診斷評估之下,就任意給予兒童服用藥物」,在報導內容中,並沒有太多著重在於「沒有診斷就任意給予兒童藥物」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上著墨,反而著重在污衊「利他能」,給予一個「兒童古柯鹼」的標籤,此舉對於正遭受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所帶來人際學習生活痛苦的這些病人,以及苦惱猶豫於到底要不要聽從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建議,讓遭受這些痛苦而在學校生活中已經被貼標籤的子女服藥的家長們,這篇報導無異是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許多家長親眼見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服藥下的顯著改善,包括人際、學業、與家人關係、自信心都增加許多,但往往網路上的一篇文章、或是親人賦予的壓力、其他親友一句話「孩子吃藥不好喔」,兒童精神科醫師之前的疾病診斷說明、藥物衛教都付諸流水。我看見了孩子和家長的掙扎,所以對於在1/12頭版以及A7版的陳述,我很擔心,又要有多少原先受惠於藥物治療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診斷的孩子,因為這篇報導而停止用藥,然後重蹈之前負向的人際、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學習落後等苦果。

我想請中國時報能提出說明:請問文中所引用的「醫界」、「美國醫學研究報告」、「許多精神科醫師」、「一位精神科醫師說..」,請向大眾說明原文出處,以示負責。我想,一篇負責任的報導,特別是牽扯到許許多多正在服用「利他能」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們以及牽涉到「開立利他能的醫師」,一旦被說成「服用兒童古柯鹼的兒童」、以及「開立兒童古柯鹼的醫師」,我想,影響都是很大的,我相信,在此時此刻,中國時報這樣強調客觀理性的大報,也一定會給予廣大讀者一個正確的說明。


在民國九十年,台灣已經有了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就是因為對於沒有特別進修過兒童精神醫學的精神科專科醫師而言,在診斷以及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能力上都有不足之處,所以才成立了這個次專科。我想請問中國時報,在這篇報導發表前,是否已經請教過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對於「利他能」的看法?如果沒有,基於報導的公平性,是否也需要有相關專業人士的說明來補充呢?


在從事兒童精神醫療中,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病人時,仍常常面對家長老師對於藥物治療的疑慮,即使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多元化治療模式研究」已經證實藥物治療對於「注意力、過動、衝動」等核心症狀之必要性,但民眾對藥物的接受度仍不佳,此篇報導無異在目前嚴苛的治療環境下雪上加霜。多年來,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是一群家中有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的家長所組成的協會)一直致力於減少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的污名化以及被誤解的部分,但看到1/12的報導,相信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也會有所回應此部分。


我深覺也呼籲醫界,特別是諸位兒童精神科專科的前輩以及先進們,能在這次的報導中也能予以回應,給予更多的對話以及交流,來讓民眾不再誤解這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以及他們所服用的藥物當然,更殷切期盼中國時報的回應,以正視聽。

<<資料來源:赤心會訊第33期第8版>>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