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讚美,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
心理學家在多次對人類行為的研究中證實:某種行為發生後立即給予獎勵,會產生增強作用,使此種行為再度發生的機率提高,因此,獎勵能夠奏效。我們每個人從小到老,也都一直在重複著過去能給我們帶來獎勵的行為。
如果孩子參加比賽得獎、考試得到好成績,或者付出了努力,您都應該給孩子一份真誠的讚美。讚美可以視為「語言上的獎品」,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有足夠的空間等著珍藏這些讚美。
然而,果真所有的讚美都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嗎?所有的讚美都會產生正面的效果嗎?這個問題值得大家來討論。
或許我們常會認為:孩子喜歡在公開場合受人讚美。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讚美之詞有時讓人感到困窘或不舒服,尤其是身旁有朋友一起聽到讚美時,更是如此。
曾有學生表示:「在同學面前被老師讚美,當下會覺得很高興,但接下來會卻會覺得難為情,因為似乎大家(指同學)都會感覺不舒服。這
時如果不趕快做點會挨罵的壞事,就很難再融入同學中。」可見受到讚美,雖然心裡很高興,但是不舒服的感覺卻常常伴隨而至。
或許父母會覺得,又不是當著別人的面被訓斥,被讚美是一種光彩的事,要覺得有面子才對啊!
就有朋友表示:「每次參加小學同學會,大家仍會半開玩笑地說:『導師最偏愛你了,老是誇獎你,你的確是個好學生,但是大家都很忌妒你。』
這些事我小時候就知道了,我總覺得好難為情,對同學充滿抱歉。
老師只是單純地認為小孩子希望受到這樣的待遇,而在人前誇我,然而老師卻無法理解被讚美的孩子的慘淡心情與遭遇。」
老師或父母大多是為了讓別的孩子能夠見賢思齊,而誇獎某個孩子,但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具有競爭的意識、自卑感和忌妒心,這些情緒都會轉換成敵意或恨意,如果未能妥善處理,很可能會造成受讚美的孩子人際交往上的困擾。
讚美受到個人主觀意識的影響很大,給予某個人高度的讚賞,旁人未必對他被讚賞的行為有相同的評價。
所以,讚美有時可以一對一,選在無人之處,冷靜地分析理由,適度地讚美。
而當您決定要當著別人的面前讚美孩子時,盡量避免針對群體中的某個特定份子,儘可能地將讚美的對象擴散為複數。
人與人相處,自然會有一些正面的情感產生,如欣賞、感謝、驚喜等,如果不用讚美的方式,可以用什麼方式傳達您的感受呢?您不妨試試下列的方法:「肯定性我訊息」。
向對方清楚地表露,他的行為所帶給你的正向感受。如:「當…我覺得很好!」「當…我感到相當驚喜!」「你…時,我心裡就像放下一顆大石頭!」「當…時,我好興奮!」等。
我們慣於使用的讚美多是對別人的外表、行為所做的評估,是一種「你訊息」。而「我訊息」傳達的是自己的訊息,不是對對方的評估,同樣可以達到讚美的效果。
例1:孩子在他的生日宴會結束後,很主動地就把場地清理乾淨了。我們可以運用的讚美語句如下:
--「你真體貼,幫忙清理慶生會的東西!」(讚美、你訊息)
--「慶生會後我的確很累,當我發現一地髒亂都被你收拾乾淨時,我覺得好輕鬆!」(肯定性我訊息)
例2:孩子努力地準備考試,這次期中考的成績進步了。
--「你的成績進步好多,你真棒!」(讚美、你訊息)
--「我覺得你很用心地準備這次的考試,所以你得到好成績,我感到很高興」(肯定性我訊息)
肯定性我訊息表達的原則,是說出孩子的行為所給你的感受、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及孩子的行為對你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所以,一個完整的三段式我訊息,應該包括(1)孩子的行為(2)父母或老師的感受(3)這個行為對孩子、父母或老師的實質影響。
青少年對不是真心的讚美超級敏感,如果讚美淪為操縱和影響青少年的手段,那可能就是一種不誠實的建立關係的方法。有些人會用讚美和批評的怪異組合,來激勵青少年。
曾有學生告訴我:「當父母說我某些事做得很棒時,我就得要趕快躲起來,因為我知道,他們接下來就是要告訴我,如何做可以更好!」
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必須透過真誠地讚美他的行為,才能達到效果,而不是讚美他的個性。
有效的讚美,是承認孩子的努力、成就和表現,而不對個性做價值判斷。不
要告訴孩子:「你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這種華而不實的讚美,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或老師是在施加壓力,好讓自己去執行接下來「不可能的任務」。
真誠的讚美傳遞給孩子,能夠激勵他們,使他們肯定自己的能力和覺得受重視。
因此,您的讚美必須是真心誠意的,大人討厭言過其實的讚美,孩子亦然。
所以,真誠的讚美也可以在私底下進行。切勿為了討好孩子而讚美他,選一個你倆獨處的空間,讓他知道你的感受。
為了讓讚美能發揮真正的效用,大人也應該學習和孩子一起分享得到讚美後的喜悅。
適當的讚美,是一個人成長與進步的動力,無論老師或父母,都應該學習適當讚美的技巧,協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文/ 李麗真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