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超越藍綠,人民作主

2014-11-06

台灣戰後,自一九五○年開始舉辦縣市長選舉、實施地方自治以來,全國的政治版圖隨著民主運動的發展,從一黨獨大到兩黨競爭;自二○○○年,中央政府首度政黨輪替後,「藍」「綠」的標籤出現在政治市場,由於爭奪稀有政治資源的角逐愈來愈激烈,顏色標籤愈貼愈緊,今年的首都市長選舉,甚至出現了回歸藍綠對抗誰就會贏的討論。

何以只問顏色就可篤定當選?作此主張者的理由是:台北市的基本盤是「藍大於綠」,因此只要選民按照藍綠歸屬去投票,特定候選人的勝選結構就太鞏固了。此種現象,似乎同樣出現在南台灣,在過往「南綠北藍」的既成態勢下,若干縣市尋求連任的首長,也彷彿少有被挑戰的空間,更遑論被取代。

表象如此,事實是否也是相同的?有關台北市的部分,以上的敘述其實犯了邏輯上很大的謬誤,這樣的語言,是指候選人的條件在台北市並不重要,只要所謂的藍營派出任何人,多數台北市民都會照單全收使其當選。換言之,多數台北市民是不必思考的投票機器?此說,恐怕得先問問首都市民同不同意。

有關所謂綠色縣市長在南部選情穩定的問題,最近,民間陸續有多個縣市長滿意度調查公布,綠色首長的支持度都名列前茅,不論原因是出於治理績效、選民偏好,或首長形象。這些數據說明,構成板塊形成的原因多元,單以顏色一個因素論斷其連任勝率,並不符合科學論證。

因此,以藍綠做為歸類,或有其基礎,但是並不等於藍綠是鐵板一塊,可以與不問是非劃上等號;特別當國家元首的支持度下降時,被歸類為同顏色的選民就會開始游離,成為隱性選民,或不表態,或不投票,或甚至改投他黨。例如,陳水扁執政末期民調降至十八%,民進黨支持者成為隱性;馬英九第二任開始,民調已腰斬為九%,藍營情勢目前確實陷入低迷,不乏一地的候選人已經表態不希望馬英九前去站台反輔選。

尤其,今年的國際大環境很特異。二○一二年時,兩岸關係好像是台灣選舉最終拍板的要素,藍綠因而分庭抗禮;然而,歷經三月太陽花學運、九月香港雨傘革命,到十一月中共中央文宣機器點名鬥馬,一直以來北京獨門的「藍色正當性」已經遭到摧毀;更闡明:當紅色襲來,台灣只剩黨國威權一色,根本不存在藍綠選擇權。在這種氣氛下,台灣選民還存在被政客操弄染色,忘記城市治理的需求,以遂其搶占政治權力,不惜分裂台灣的空間?

撥開了顏色的迷霧,台灣選民不論南北,理應回到基本面,就是透過選票圈選一個較有可能改變城市文明建設的治理者,那麼候選人的政策優劣,應該給予更高比率的佔分,聽聽他們究竟準備如何提升生活素質與城市風貌,這是進步社會的人民應得的,要求搶救政客,那麼誰來搶救市民食衣住行的不安呢?這是對人民的最大不敬。

公民權不只選舉權,民主也並非只准投票選人,民間團體宣布本月二十九日投票日當天,將在各地投票所外設置連署攤位,進行修正公投法與罷免立委的第二階段連署,此議招致中選會主委回應可能涉及違反選罷法。就此爭議,中選會唯一的選項就是依法行政。中選會是選舉、罷免、公民投票事務的規劃、辦理、指揮監督的職掌機關,必須遵照公職人員選罷法與公民投票法,協助公民權的順利行使,若法未禁止,卻蓄意阻撓公民權的程序,這是「州官」公然違法,監察院必須針對相關公務機關與人員進行調查與糾彈。

當多數選民都只問是非,不問藍綠,所謂的藍綠政客,才有可能一致把人民放在最前位。既不敢「躺著選」,也不會以為:「對手爛,就一定輪到我。」這時,人民才是真正的當家作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