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營養,食品衛生,檢驗,飲食常識,素食,消費常識,環保污染,物價 (30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冬天嗑鍋煮熟再吃,防止諾羅病毒感染】

腹瀉單周近13萬人掛病號 冬天嗑鍋煮熟再吃
 
冬天聚餐吃鍋機會多,若沒注意煮熟與衛生,小心腹瀉上身。

疾病管制署監測,近期國內腹瀉疫情上升,全國上周有近13萬人掛病號,群聚案件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

提醒民眾注意飲食衛生,烹煮食物要徹底煮熟再食用,周邊有腹瀉患者,也要加強環境消毒,避免接觸傳染。
 
疾管署統計,上周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達12萬8492人次,較前一周增加13%,近4周共發生25起腹瀉群聚案件,其中近半數發生在校園。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冬天向來是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可能與經常吃火鍋,食物未徹底煮熟有關;

且諾羅病毒是透過糞口傳染,傳染力很高;

舉凡食物、飲水不潔,甚至接觸患者的糞便或嘔吐物,都可能遭感染。
 
莊人祥提醒,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務必勤洗手,烹煮食物要注意食材來源與衛生;

並徹底煮熟再吃,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

若周邊有腹瀉患者,可用稀釋漂白水消毒環境。

【 文/蘋果日報2018/01/23 14:52/江慧珺/台北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冬天進補過度 嘴破眼發紅 】

體質燥熱者不宜過度熱補,有可能造成失眠問題。冬天許多人喜歡進補,但小心體質不適合,補過頭出現上火現象,嘴破眼發紅,還會睡不著。

開業中醫師羅明宇表示,門診中近期收治一名30歲的女性上班族,本身有僵直性脊椎炎,平常吃西藥控制,近期因為冬天手腳易冰冷,想說進補調身體,一周至少吃兩次以上的薑母鴨、十全大補湯等,結果出現口乾舌燥、嘴破、眼睛發紅發脹,才警覺有異狀,而就診,屬典型的進補過當,造成上火、過燥現象。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冬天進補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或肝腎疾病等的人,都應避免過度進補,以免造成上火或免疫過亢。

而這名女患者,本身有僵直性脊椎炎,且平常又熬夜晚睡,家人看她臉色白、手腳冰冷,想幫她進補,結果出現口乾舌燥、嘴破、眼睛發紅發脹等症狀,研判患者屬「外寒內熱」體質,不宜採「熱補」,否則易上火、過燥,引發不適症狀。

燥熱者僅適合涼補平補

羅明宇醫師表示,一般進補可分熱補、涼補及平補。通常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湯等,都屬熱補,適合體質較寒者,像體弱多病、怕冷、貧血等族群。

而體質燥熱者,建議採涼補或平補方式,像可選百合、水梨、蜂蜜、白蘿蔔等都是較適合的食材。

另外若進補過度有上火現象,可喝「蘿蔔蜂蜜飲」,準備煮熟的白蘿蔔1000g切丁,加5~10片薑片、適量蜂蜜,以溫開水500c.c.打汁飲用,有助即時清除內火。

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吳政翰表示,有免疫問題像是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及乾癬等的人,都不適合隨意亂進補,以免影響免疫系統的調節。

且若平常有服用如消炎藥、免疫調節劑、控制病情等作用的西藥,更要注意進補時所使用的中藥材,避免免疫系統紊亂。【 文/中醫師羅明宇/開業中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食藥署闢謠:牛奶喝越多,並不會使鈣質流失得更多 】

◆◆◆ 真的嗎?牛奶喝越多鈣質會流失越多?食藥署闢謠 
 
網路傳聞,身體會為了維持酸鹼平衡,喝牛奶會釋出鈣離子中和酸性,牛奶喝越多、反使鈣質會流失越多;

食品藥物管理署和營養師都出面闢謠,強調身體會自動調節、並不會使鈣質流失得更多。

◆◆◆ 食藥署闢謠,牛奶喝多鈣質並不會流失更多。

食藥署2017-12-27在《闢謠專區》中新增說明,反駁「牛奶喝越多、鈣質流失越多」的謠言;

食藥署提到,血液中過量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經由肺臟的呼吸作用排除,或經腎臟移除過量的碳酸氫離子,而得以維持在人體的酸鹼值7.4,未必需要釋出鈣離子來中和,因此牛奶喝多鈣質流失更多的論述影響有限。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蘇秀悅主任說,類似這種「喝越多牛奶流失越多鈣」的理論都是「想出來的」,其實根本沒有任何實驗或研究能證實,就像高蛋白飲食並不會讓身體變酸。

鈣質是鞏固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同時具促進肌肉收縮、心臟跳動、血液凝固等機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蘇秀悅主任說,乳製品的鈣質最多,因此幼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要喝兩杯牛奶,成年人要防止骨質疏鬆也要固定補充。

◆◆◆ 服用鈣片不當 反而會血鈣過高或腎結石

食藥署也提醒,日常中可多補充高鈣食物,除牛乳或乳製品外,也可從小魚乾、豆製品、堅果類、蔬菜等食物獲得豐富鈣質,也可藉由適度曬太陽,產生維生素D,提高小腸對鈣的吸收。

闢謠專區也提到,多運動也可以增加骨質密度,強化骨骼。

此外,如需補充鈣片,應遵從醫師或藥師囑咐適量食用鈣片,食用過量反致可能會出現血鈣過高或腎結石。

【 文/蘇秀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冬至進補 過量恐傷身 】
 
◆◆◆ 平日已大魚大肉 醫籲「吃氣氛就好」
 
今天正值冬至來臨,除了吃應景湯圓外,民眾還希望透過進補,讓身體在寒冬當中獲得溫暖。
 
不過中醫師提醒,早年因物資缺乏,人們少有機會吃到肉類,才會在冬至等時令趁機進補,但現在民眾平日就不乏大魚大肉,若進補過量反而不利身體健康,呼籲民眾應謹慎進補,「吃氣氛就好」,以免補過頭傷身。
 
衛福部旗山醫院中醫師陳玠廷說,早年因為物資匱乏,先民攝取肉類蛋白質的機會不多,總喜歡在逢年過節時進補,讓營養不足的身體能夠獲得滋養;現在社會多數民眾營養不虞匱乏,反而常因運動不足導致氣血不順,「養分無法正常代謝才是問題所在」。
 
陳玠廷醫師說,雖然如此,但民眾還是會想在年節時進補,尤其在寒冷的冬夜聞到香噴噴的藥膳滋味,總讓人胃口大開;
 
冬至進補他推薦民眾可服用「十全大補湯」,讓民眾能夠滿足口腹之慾。
 
◆◆◆ 痔瘡感冒避免進補
 
不過陳玠廷醫師也提醒,民眾若有痔瘡、感冒及傷口發炎等不適症狀時,進補反而會讓症狀加劇,這時就應避免進補,而若在進補後出現口乾舌燥等症狀,則應請教中醫師調整藥方,以免進補不成反傷身。
 
◆◆◆ 紅棗桂圓代替砂糖
 
旗山醫院營養室主任謝沛汝提醒,除冬令進補以外,民眾冬至在吃湯圓時喜歡以砂糖熬甜湯,但糖尿病患者恐因此攝取過多醣類。建議可使用紅棗、枸杞、桂圓代替砂糖熬煮甜湯,湯圓食用量則以傳統湯圓半碗或包餡湯圓兩顆為限。
 
◆◆◆ 大湯圓需剪成小塊
 
此外,不少牙口不好的民眾在食用湯圓時因咀嚼不足,吞嚥時導致湯圓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謝沛汝提醒,食用傳統小湯圓時應「一顆吃完再吃下一顆」,包餡大湯圓則需剪成小塊後食用,才能避免窒息。
 
◆◆◆ 冬至進補 注意事項
 
● 感冒、痔瘡或有傷口等發炎症狀者應避免進補
 
● 平日進補建議以每個月2次、每次以1碗為限
 
● 三高、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進補時,應先洽詢醫師
 
● 若進補後口乾舌燥、嘴破或身體不適應洽詢中醫師調整藥方
 
● 飲用補藥酒或部分補湯添加米酒,勿駕駛交通工具
 
【 文/資料來源:衛福部旗山醫院/中醫師陳玠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冬至進補怎麼補? 】
 
◆◆◆ 冬至進補怎麼補?專家秘訣大公開
 
天氣轉涼,只要談到進補,大家一定會提到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燒酒雞、藥膳排骨、當歸鴨等等,獨暖暖不如眾暖暖,揪親友一起吃,補身體也能博感情。
 
◆◆◆ 究竟何時才是進補好時機,又補得恰到好處?
 
專訪營養專家台灣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進補專家帝王食補發言人張珈華以及麻油專家富味鄉品保經理王儷玲,分享人氣補品的營養價值以及冬天進補的秘訣!
 
◆◆◆ 冬天進補怕上火、肥胖、補過頭?
 
營養師三秘訣:掌握進補時機、食材屬性及平衡食材搭配
 
談到冬天滋補秘訣,黃淑惠營養師建議可以從掌握進補時機、食材屬性及搭配平衡食材等三方面下手。
 
「進補時機」則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在寒冷的冬天進補,吃屬於溫熱、溫補的料理,可以滋補養生,來年較不易生病;
 
提到「食材屬性」,根據中醫的觀點,每種肉品的屬性,從寒涼到溫熱的排行榜依序是鴨肉、豬肉、雞肉、牛肉、羊肉,可視個人體質搭配不同屬性的食材及藥材。
 
舉例來說,如果擔心羊肉太燥熱,可用「牛肉爐」來取代,性質會溫和一些,也可以使用嫩薑或粉薑來代替老薑避免過於燥熱。
 
「平衡食材」的部分,建議在吃這些補鍋的同時,可添加蔬菜或菇類,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並搭配適度運動,幫助身體有效的轉化平衡吃進去的養分。
 
◆◆◆ 冬補寵兒薑母鴨 兼顧養身與美味的黃金搭配
 
舉薑母鴨為例,需要的食材包含鴨肉、老薑、黑麻油、中藥及米酒等。
 
黃淑惠營養師表示,民眾進補常吃的薑母鴨,首選「紅面番鴨公」,此種鴨肉屬於紅肉,含豐富的鐵和綜合維生素,脂肪量低;
 
「老薑」含有溫暖四肢末端的「薑辣素」,及提高代謝能力的「薑烯酚」;
 
再來就是薑母鴨好吃與否的關鍵搭配-「黑麻油」,黑麻油富含抗氧化的維他命E及芝麻素,及不增加身體負擔的不飽和脂肪酸,搭配米酒讓整體薑母鴨湯頭滋味變得更和諧美味。
 
有36年歷史的帝王食補發言人張珈華表示,創辦人田正德先生自幼身體疲弱,輾轉經他人介紹一帖中藥養生湯方,熬成薑母鴨食用對體質改善有很大的幫助,秉持著分享推廣的概念構建了薑母鴨事業,與其弟現帝王食補總經理田正竹先生,精益求精的鑽研食材的藥性和湯頭適口性,經過不斷的嘗試與失敗,終於掌握了兼顧補身及美味的配方,創造了飄香全台的帝王食補。
 
◆◆◆ 高規格要求食材來源、物流及定期檢驗,補得安心、吃得放心
 
薑母鴨除了食材本身的營養價值外,在食安意識抬頭的今天,食材的來源也是需嚴格控管的。
 
以薑母鴨常用的紅面番鴨公為例,四十年前的台灣極少鴨農飼養,即使飼養也僅供外銷,在鴨肉的尋找上實在吃盡了苦頭,帝王食補一開始在紅面番鴨公和麻油的取得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後來透過政府單位的介紹媒合下,訂定品質規格與飼養方式,才有了穩定的鴨源。
 
而麻油的部分,過去通常都是向地方型的小油坊來採購,常常需要跑很多間才能收購到一定的量,又因為貨源沒有統一的關係,導致麻油的色澤、口感皆難以掌控,更難達到符合要求的標準,直到後來找到了國內最大芝麻油廠富味鄉,才總算克服了以上困擾。
 
提到麻油品質的把關,富味鄉品保經理王儷玲表示:「我們的芝麻油產品從原料開始把關,每批原料進廠檢測酸價、水分外,法規要求每半年檢驗農藥殘留,我們則是自主每批檢驗,落實溯源管理符合品質規範,生產過程中控管麻油的風味、色澤及清澈度。
 
公司販售的產品皆是通過層層把關,檢驗合格確保品質及安全無虞後才能出貨 。」;
 
除了選擇優質、穩定的食材來源外,帝王食補也透過精準物流配送及定期稽核的方式控管所有食材新鮮度及品質,以確保每家店都能提供給消費者安心的產品。
 
台灣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掌握進補三秘訣,挑對進補時機、選對食材屬性、建構平衡食材」;
 
同時並注意食品來源與安全性,避免吃進來路不明的食材與藥材,這樣才能達到食補的效果,讓民眾在享受美食之餘,也能越吃越健康。
 
【 文/蘋果日報/綜合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食品添加劑 】
 
◆◆◆ 什麼是食品添加劑 ( Food Additives )
  
食品添加劑是指食品在生產、加工、貯藏等過程中為了改良食品品質及其色、香、味,改變食品的結構,防止食品氧化、腐敗、變質和為了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質或化學合成物質。
 
食品添加劑是為了保持味道或增強口感、改善外觀添加到食物中的物質。
 
一些添加劑已經使用了幾個世紀;例如,(用醋)醃製、鹽醃來保存食物(如醃肉),糖果的保存以及用二氧化硫來保存葡萄酒。
 
隨著二十世紀下半葉加工食品的出現,引入了越來越多的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添加劑。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食品添加劑採用負面表列的方式,凡是不在明令禁止的名單上,就可以添加到食品中。
 
現在大多數國家都規定,只有獲得許可的添加劑,才能在食品中使用。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局發布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其中規定了各類食品添加物在食品中所佔比例,
 
例如己二烯酸(Sorbic Acid),則逐一列出可使用於魚肉煉製品、肉製品、海膽、魚子醬、花生醬、醬菜類、水分含量25%以上(含25%)之蘿蔔乾、醃漬蔬菜、豆皮豆乾類及乾酪;並且也將用量數據化,例如 " 以Sorbic Acid計為2.0g/kg以下 "。
 
亞硝酸鈉是工業用鹽,它是一種白色不透明晶體有鹹味,形狀很像食鹽,被用來製造假的食鹽。
 
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可使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的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性損害。
 
亞硝酸鹽不僅是致癌物質,而且攝入0.2-0.5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g可致死。
 
而亞硝酸鹽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起著色、防腐作用,廣泛用於熟肉類、灌腸類和罐頭等動物性食品。
 
鑒於亞硝酸鹽對肉類醃製具有多種有益的功能,現在世界各國仍允許用它來醃製肉類,但用量嚴加限制。
 
亞硝酸鈉(NaNO2)常用於魚類、肉類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
 
純淨的亞硝酸鈉是一種白色至淺黃色晶體,它有非常好的水溶性和吸濕性,水溶液呈弱鹼性,pH約為9,易溶於液氨,微溶於乙醇、甲醇、乙醚等有機溶劑。
 
亞硝酸鈉有鹹味,被用來製造假的食鹽。
 
亞硝酸鈉作為食品添加劑,不僅可以對魚類、肉類食品進行染色和保鮮,原理是:亞硝酸鹽在酸性條件下分解產生亞硝基( NO ),亞硝基會很快與肌紅蛋白反應生成穩定、鮮艷、亮紅色的亞硝化肌紅蛋白。
 
使肉製品保持穩定的鮮艷紅色,因此特別適用於午餐肉、火腿香腸等,而紅燒肉罐頭、清燉豬肉罐頭等肉製品使用自然色澤,一般不添加亞硝酸鈉作為護色劑。
 
過量的亞硝酸鈉會致癌,亞硝酸鈉在烹調和消化過程中會和食物中的胺反應,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類化合物。
 
傳統食品中也存在亞硝胺,例如醃肉和鹹魚干。
 
在19世紀20年代,美國一次重要的肉製品醃漬工藝的改進減少了69%的亞硝酸鹽使用,這使得當時胃癌患者的死亡率驟減。
 
而在1970年前後,人們發現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可以有效抑制亞硝胺的產生,這使得美國要求肉製品中必須含有至少550ppm的抗壞血酸,製造商有時會使用成本更低但效果相當的異抗壞血酸作為替代。
 
製造商也會添加α-生育酚(即維生素E)來起到進一步效果,上述三種化合物均通過它們的抗氧化性來抑制亞硝胺的產生。
 
異抗壞血酸為例,它可以通過氧化還原作用將亞硝酸鈉的轉化物亞硝酸酐還原為一氧化氮,而自身被氧化為脫氫抗壞血酸。
 
由於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現在的硝,已經變成了另一種「味精」,不少餐廳到處都在使用。
 
◆◆◆ 硝是一種還原劑。
 
用硝來炒菜,只要放一點點,肉又紅又嫩,青菜又脆又綠,味道鮮又好。而且硝的價格只有味精的一半。
 
所以現在有一種餐廳,標榜菜都不放味精的,又有好原味、好色澤,菜中放的就是硝。
 
做生意的,別人放硝你如果堅持不放,你的青菜會黑,肉又不香嫩菜色,你怎麼競爭?
 
◆◆◆ 再勸愛吃魯肉飯,焢肉飯的人要注意了!!
 
豬肉加上硝,好吃得不得了,而且肉又Q嫩又香滑,肉色又好,是你最不能忘情的好滋味。
 
但硝的含量是平常的一萬倍。所以現在外面賣的魯肉飯,焢肉飯,放硝的很多,小心為妙。
 
◆◆◆ 樟茶鴨等菜色一定放硝,所以不應多吃
 
而外面賣的白斬豬肉,白斬雞肉煮好後,會特別再浸一下硫酸鈉,這樣可以放一個星期以上,肉質都新鮮不壞,也不須要冰箱。
 
◆◆◆ 乾貨:
 
金針、蓮子、筍乾(焢肉)、竹笙、柿子乾、蜜餞等等,一定必加硫酸鈉。
 
◆◆◆ 新鮮物:
 
新鮮的蓮子,10小時即變黑。而新鮮的竹筍,挖出來後4小時內不使用,底部會變黑。
 
這些本來都不容易保存的,但現在都不會黑了。怎麼會這樣呢?
 
因為這兩者都是浸過硫酸鈉以後,再上市,或塗抹泥土來掩飾。
 
◆◆◆ 海鮮魚蝦:
 
注意看,所有的魚一下船上岸,馬上淋上一桶水。那可不是水,而是硫酸鈉,永保新鮮。
 
◆◆◆ 市場的肉:
 
現在黃昏市場的魚肉雞肉,不但不發臭,而且越晚越鮮。
如何看魚腮是紅色,眼睛是光亮的、肉有彈性,都不管用了。
 
因為只要潑上硫酸鈉,魚肉雞肉永遠新鮮,有彈性,
而現在的蝦仁,怎麼炒都又大又肥,不會縮水,又很新鮮,為什麼跟以前不同呢 ? 因為浸了硫酸鈉。
 
◆◆◆ 你怎樣才能知道,你買的肉有沒有潑上硫酸鈉呢?
 
試試一個方法吧:把自已煮好的不放鹽的白斬豬肉,白斬雞肉不要放冰箱,就放在外面吧。
 
如果明天它居然還是好好的,如果它三天五天都好好的不臭,它就是潑上硫酸鈉的。
 
◆◆◆ 1. 台灣人愛吃鹽酸(就是氯化氫HCl)
 
鹽酸是製造酸筍、酸菜(牛肉麵)、鹹菜(鴨)所必須用的。而且你知道嗎?鹽酸也是發酵醬油、蠔油的必須品。
 
吃醬油要吃自然發酵的,但市面上已很少。酸筍要泡水20分,換水四次,才能用。
 
吃鹽酸泡的這些食物,一定有害人體。
 
而且:烹製酸菜、酸筍等食物不宜用鋁製容器,加熱過的酸筍酸菜,也應避免放入含苯的包裝物內(如保麗龍)。
 
◆◆◆ 2. 台灣人愛吃硫酸(亞硫酸氫鈉)
 
若以為台灣鄉下樸實,食物應該沒有問題,那就錯了。
經驗指出,對食物與化學用品知道得愈少的人愈容易在不知情下用到毒,危害到大眾,而不自知。
亞硫酸氫鈉,食物只要加了這東西,則色澤保鮮,味道變香又鮮好吃,口感則變有彈性。
 
◆◆◆ 3. 台灣人愛吃硝(硝酸鈉)
 
以前硝或硝酸是拿來做香腸、火腿、叉燒肉的硝用量應該70個ppm,也就是百萬分之七十。
 
而如果食物中含有硝酸鈉,其中1/27機會會被吸收變成亞硝胺,一進入腸胃,即能致癌。
 
◆◆◆ 一直以來,都有那麼多的死豬肉,怎麼處理的? 好吃的香腸啦!!用死豬的黑血、黑肉,先漂白,再加色,用血紅色分離法,然後加上硝,真是又甜又香,又紅又Q的。
 
所以香腸、金華火腿、臘肉不要多吃。
 
像香港名店阿一鮑魚的高湯,號稱用金華火腿熬煮的,含高量的硝酸鈉,吃多了,有礙身體的健康。
 
【 文 /許弘學的世界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世衛將鹹魚列一級致癌物 國內毒物科醫師這樣說 】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新一波致癌物,其中,中式鹹魚與菸、酒與檳榔等同列為一級致癌物,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指的是製程中添加亞硝酸鹽的鹹魚,並非所有鹹魚,
且只要少吃即可降低罹癌風險,不必過度恐慌!

顏宗海醫師指出,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品,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今年再新增鹹魚,均屬於醃製食品。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所指的不是所有鹹魚,而是製程中添加亞硝酸鹽的鹹魚,主因是亞硝酸鹽碰到高溫會形成致癌物亞硝胺,或是進入人體內與腸胃道的胺類結合也會產生亞硝胺。

顏宗海醫師說明,亞硝酸鹽是合法食品添加物,世界衛生組織提及的是相對風險,並非絕對,不是食用含有亞硝酸鹽的鹹魚就會罹癌,而是長期、頻繁食用會增加發生率,因此民眾不必過於恐慌。

然而,顏宗海醫師也認為,鹹魚通常添加不少鹽、屬於高鈉食物,並且有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應該要盡量少吃,同時最好搭配新鮮蔬果,尤其富含維生素C有抗氧化劑可抑制亞硝胺形成。

【 文 / 顏宗海醫師/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食品添加物真的都可以吃嗎? 】
 
從人類歷史來看,食品添加物並非現代才有。
 
最初的食品添加物,像是香料、鹽巴等,就是用添加物以達到調味、幫助保存的功用。
 
隨著現代科技進步,人們利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得以取得許多天然食物中不存在的化學物質作為添加物,來達到一些在食品製程上的特定目的。
 
◆◆◆ 「食品添加物 」是什麼?加了有比較好嗎?
 
不少人聞「食品添加物」就為之色變,現代人流行追求「天然」、「無毒」,為什麼還需要食品添加物?
 
是不是完全沒有添加物的食物就會更健康安全?要討論此問題,我們必須先知道什麼是「食品添加物」。
 
食品添加物的定義,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三條,指的是「為食品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強化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必要目的,加入、接觸於食品之單方或複方物質。」
 
從字面上來看,使用食品添加物,是為了要讓食品在製造、運送或儲存過程中,能夠更好吃、更安全、且不易變質的方法。
 
◆◆◆ 食品添加物主要功能包含以下幾種:
 
● 食品製程中的必要元素,像是製作拉麵、油麵使用的鹼水、豆腐使用的硫酸鈣。
 
● 提升食物的保存性,未經處理的食物久放會導致細菌滋生,腐壞變質。
 
● 降低製作成本與加工時間,像使用膨脹劑製作麵包,可減少製作上的時間。
 
● 提高營養價值或減低熱量,像是添加鐵質的飲品,或是零熱量飲料中的阿斯巴甜。
 
● 增添風味、外觀或香氣,一般常見的色素和味精,都可以讓食物看起來更誘人好吃。
 
◆◆◆ 為何食物裡要加那麼多,有的沒的東西,真的都可以吃嗎?到底在吃什麼啦!
 
相信各位只要在吃東西的時候,翻到包裝袋背面,可能就會看到一堆看不懂的添加物名稱。
 
臉書食用玩家粉專也說,「每次看到食品添加物名稱都覺得…這到底是哪國語言啊看不懂!(生氣)」,這些添加物對於人體健康到底有沒有影響呢?
 
食藥署在食藥好文網發表文章指出,加工食品外包裝上的標示,很多人經常是有看沒有懂,那麼多陌生的化學名詞,簡直就像是外星來的怪物,到底都是些什麼?
 
◆◆◆ 為何食物裡要加那麼多有的沒的東西,真的都可以吃嗎?
 
食藥署解釋,為讓食物的外觀及口感更好,並且添加香氣、風味及營養成分,製造商通常會在食品裡添加「食品添加物」。
 
但這名詞容易讓不知道的人生起疑惑,以為是不好的東西,其實,像是製作醬菜、蜜餞等,都是以前的人為了保存生產過剩、吃不完的農產品,因此加鹽、加糖浸漬,以達到長期保存的防腐效果;還有製作豆腐加的鹽滷。
 
這些天然的鹽、糖及鹽滷,就是食品添加物。
 
隨著化工科技的進步,食品添加物可以化學合成,且種類愈來愈多,根據食藥署的規範,可依不同用途分為十八類,包括防腐劑、抗氧化劑、甜味劑、著色劑、保色劑、漂白劑、殺菌劑、膨鬆劑、調味劑等。
 
其實,許多添加物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食藥署說,這些食品添加物在合法使用的劑量範圍下,對人體不會有傷害,許多都能透過代謝排出體外,因此只要是有合法標示的食品添加物,通常不必要過多擔心,反而是針對不誠實標示的廠商,主管機關會祭出罰則,勒令改善。
 
◆◆◆ 選擇沒有添加物的食物當然最好
 
不過,能夠選擇沒有添加物的食物當然最好,一般來說,當季、當地的食材,不僅較新鮮,且因縮短了運輸的時間,不需要食品添加物來增加防腐、保鮮的效果。
 
◆◆◆ 同樣的加工食品不要長期吃
 
而且消費者要「分散風險」,也就是同樣的加工食品不要長期吃,可以盡量多樣化,站在營養均衡的立場來看,這也是健康飲食的好習慣。
 
◆◆◆ 台灣洗腎人口這麼多,都是食品添加物的錯嗎?( 文:張越評/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 )
 
每當有食品添加物相關新聞事件發生,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不脫會抱怨一句「難怪台灣的洗腎人口這麼多」,但這樣說真的對嗎?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5年台灣腎病年報》資料,台灣洗腎原發原因「糖尿病腎病變」45%居首位,「高血壓腎病變」則占其餘3成、名列第二位,也許在把健康的缺口推給「食品添加物」之前,我們真正天天都在超標攝取的,或許更是近在眼前的糖與鹽。
 
衛福部建議成年人每日鈉攝取在2400毫克以下,據2008年營養大調查統計,台灣19~64歲成年男性鈉攝取量將近建議量2倍、女生則為1.5倍,2400毫克是怎樣的概念?
 
如果平均一餐800毫克,其實鹽罐裡附帶的小鹽勺就約是800毫克鈉,這時您可能感到鬆了一口氣,好像沒吃到這麼鹹,但還有另件事要提醒您,食品本身也含有鈉,如前所說我們的攝取量超標約2倍,其中約一半攝取自調味料,如果攝取食材或食品不變,我們其實連一點調味都用不上。
 
除了鈉,我們每日攝取糖量更不容小覷,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取量須控制在每天熱量的10%以下(5%以下尤佳)。
 
據《2013~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台灣19~64歲中卻有6成5的成人,一週喝平均6.8次含糖飲料,等同台灣超過一半成年人幾乎每天離不開飲料,愛喝的程度高居世界排名第二,國高中生年齡層的情況則更加嚴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其把健康漏洞托推給不熟悉的事物,我想分享一個更加光明的方向,那就是我們的健康最主要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如能發現「戒糖、少鹽」的危急性,別為自己添加超量的鹽、油、糖,行有餘力還能主動去了解食品添加物的來龍去脈,也許會更有「食力」!
 
【 文/ 三立新聞網 /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水果切好隔天吃 營養剩一半?專家這樣說 】
 
許多上班族,習慣前一晚先把水果切好冰起來,隔天帶進辦公室食用 。
 
◆◆◆ 水果切好隔天吃 營養剩一半?專家這樣說
 
許多人習慣前一晚,先將切好的水果放進冰箱,隔天再拿出來吃,但也有人說「水果切好隔天才吃,營養只剩一半」!
 
到底切好的水果,可以放幾天?隔天再吃,等於白吃了嗎?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表示,切好的水果放在密封容器中冷藏,隔天再吃營養,並不會流失。
 
營養師趙強指出,根據《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中的一篇研究報告,把切開的水果冷藏在攝氏5度的狀態下,到第六天以內,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多酚等營養素,並沒有明顯流失,最多不超過25%;
 
因此認為雖然水果切開後容易氧化、變黃,但營養素流失的程度,並不像外觀變差那般嚴重。
 
◆◆◆ 飯菜放涼再進冰箱不易壞?專家:其實這個溫度最好
 
不過營養師也補充,由於上述研究有嚴格控管衛生標準處理程序,將水果截切裝盒,因此可以擺放到第六天,一般家庭的冰箱衛生條件不一。
 
因此建議,切好的水果裝在密封容器後冷藏,如果隔天沒吃完,也要盡量在「3天內 」吃完。
 
而且水果從冰箱拿出來後,不要退冰超過兩個小時,因為水果暴露在室溫,中最容易孳生細菌,同時還要注意處理水果的刀具、鉆板、容器是否衛生。
 
另外,蔬果、熟食最好放在冰箱的中上層,生鮮、需解凍的食材要放底層,避免生鮮肉品的血水汁液滴下來,汙染到其他食物。
 
【 文/中時電子報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天涼 麻油雞飄香 】
 
氣溫剛轉涼,做飯的時候就聞到鄰家廚房飄過來的麻油雞味道,這種香氣最容易感染,聞著聞著便會被勾引出饞蟲來。
 
麻油雞的香氣最容易感染,聞著聞著便會被勾引出饞蟲來。
 
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這些都是天涼後才會出現的食物,這其中麻油雞的材料取得和製作方法最簡單也最大眾化,麻油經過加熱產生的香氣是最大的誘惑,聞著香濃,吃起來倒還溫和,反而是一同燒煮的酒汁喝了容易發熱。
 
這種道地的台式料理,除了肉塊,全靠老薑和麻油的香氣,麻油必須要用黑麻油,薑只有用老薑才夠味。
 
傳統做法都說要把切片的老薑直接用麻油爆香,其實麻油過度加熱容易變質,香味雖濃但是卻不健康。
 
變通的做法是老薑洗淨即可,不需削皮,切片後最好先用沙拉油小火煸炒薑片,直到水分消失、外型乾縮為止,專賣麻油雞的店家甚至用大量的油,一次煸出一大鍋,然後再分次取用,如此加入黑麻油後便可縮短加熱的時間。
 
然後放入雞肉拌炒至肉塊變色,接著淋酒、加水燒煮,一隻雞大約20分鐘就完成了,做法並不難,但食材必須堅持,例如除了米酒,其他酒都不適合,而且不能加鹽,否則湯汁會苦,我有朋友自作聰明用威士忌酒代替米酒,以為用料高級,結果她先生說像怪味雞不像燒酒雞。
 
台式的麻油雞和客家的雞酒很像,但雞酒完全不加水,只用米酒燒煮,酒味很濃,是客家婦女生產時必吃的月子餐,聽說產婦吃雞酒的嬰兒特別乖順好帶,我猜該不會是透過母乳讓嬰兒吸食後醉了,才乖乖睡覺的吧?
 
麻油雞也有人用全酒燒,但不管放多少酒最好再加點水,否則濃度太高若是邊煮邊吃的話,鍋面會因酒精過濃而產生火花,成了燒酒雞的形式,蓋著鍋蓋燒又變成雞酒了,要讓酒精揮發最好在燒開之後打開鍋蓋,如此既保有酒香又不至太過濃烈,大人小孩都可以一同享用。
 
每當天涼時節,只要餐桌上有一鍋麻油雞,便會顯得格外溫馨。
 
【 文/梁瓊白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立冬吃補別補過頭 】 
  
時序入冬,11月7日正值24節氣中的「立冬」,民間習慣進補暖身好過冬,坊間的薑母鴨、羊肉爐、養生雞、烏骨雞等食補店,立冬日紛紛提早營業;

不過,這兩天全台氣溫回升,中醫師提醒,過去的進補習俗不見得完全適用於現代人,每年門診都會有民眾「補錯」或「補過頭」,
甚至有人因燥熱體質吃太補,便祕一個星期就醫才恍然大悟。

中醫師提醒,食補必須符合個人體質,千萬別「補錯」或「補過頭」,適得其反。

壢新醫院中醫師陳宗政指出,一名患者原本體質燥熱,吃了太多溫熱的藥膳,結果造成嚴重便祕,一個星期後趕緊就醫,
才知道是補過頭。

此外,若有口乾舌燥、舌紅、身體發熱、睡不好、便祕、臉長痘子(痤瘡),也有可能是補過頭的症狀。

陳宗政醫師說,入冬吃藥膳進補是為冬天及隔年做好準備,著重養腎補血氣、強筋骨,進補大致分成溫補、平補和涼補,需搭配個人體質來進行調配,建議民眾徵詢醫師診斷,來確認體質與進補的方向;

像體質虛寒,時常手腳冰冷、較易畏寒的族群,可以嘗試採取比較溫補的方式調整體質,體質比較燥熱的,可以選擇比較涼性的進補,才不會越補越上火。

一般來說,薑母鴨、羊肉爐是比較溫熱,燥熱體質在食用時應該減量,且次數不可太密集。

坊間販售藥包常見的十全大補湯、八珍湯雖然比較溫補,選購時應注意藥材品質良莠不齊,成分比例也不明確,建議由醫師診斷或開立處方比較有保障。

此外,女性朋友如果月經期間,應該在月事之後量少,才可開始進補。

懷孕婦女在初期3個月應該少吃,或是有醫師處方;

懷孕後期進補的量也不宜過多,最好都先徵詢醫師意見。

醫師提醒,食補必須符合個人體質,如有感冒、咳嗽、鼻過敏等症狀,建議先不要進補,才不會適得其反。

【 文/陳宗政中醫師/壢新醫院/自由時報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10大危險食物 「 恐吃進過多毒素 」】

醫師警告 : 花生粉、香腸 、大型魚類、珍奶、 生菜、咖啡粉 、炸雞排、動物內臟、涼麵、魚丸貢丸等10大危險食物 「恐吃進過多毒素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民眾關切還有哪些危險食物。

《 蘋果日報 》詢問3大專精毒物與食安的醫師,統整出10大危險食物,第1名公認是豬血糕常搭配的花生粉,其次為香腸,第3名為包括鮪魚、鮭魚等大型魚類。

⋯⋯

醫師指出,要避免吃進過多毒素,選擇食物應多樣,並吃原味、清淡,少吃調味、加工食品。

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前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依毒性、食用習慣、稽查易違規等因素,分別列出心中10大危險食物,再由記者依嚴重性、食用頻率、季節性等,彙整出10大排名。

◆◆◆ 第1名、食用未保存妥當花生粉恐導致肝炎、肝癌風險

3名醫師一致認為花生粉是最危險食物。姜至剛醫師解釋,台灣氣候潮濕,若花生原料、花生粉未保存妥當,易含黃麴毒素,吃多將增加罹患肝炎、肝癌風險,花生製品如花生醬等也有相同問題。

◆◆◆ 第2名、香腸,因含亞硝酸鹽,吃多增加致癌機會或加速胃癌惡化。

同時被姜至剛醫師與顏宗海醫師排為第2的香腸,因含亞硝酸鹽,特別是燒烤後吃多,恐增致癌機會或加速胃癌惡化。

3名醫師都認同第3到第6名,依序為大型魚類、珍珠奶茶、生菜沙拉、咖啡粉。

◆◆◆ 第3名、大型魚類易殘留重金屬、放射性元素

大型魚類如鮪魚、旗魚、鯊魚,因位處食物鏈最高層,易殘留重金屬汞、放射性元素銫、鍶,吃多恐罹心血管疾病、骨癌;

3名醫師都建議,吃魚應選擇巴掌大小的小型魚,以防吃進過多有害物質。

◆◆◆ 第4名、珍奶糖份高易肥胖

台灣民眾愛喝的珍奶也是危險食物,江守山醫師解釋,珍奶含糖量高,1杯甜度高達約17顆方糖,恐引起肥胖,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 第5名、未清洗乾淨生菜沙拉中的蔬菜

生菜沙拉中的蔬菜若未清洗乾淨,恐含農藥、寄生蟲、細菌,易影響肝腎功能、腹瀉,若要吃生菜沙拉,應自行清洗蔬菜多次。

◆◆◆ 第6名、咖啡粉若保存不當,易含赭麴毒素

至於很多人每天必喝的咖啡,除要小心咖啡因攝取過多,顏宗海醫師也提醒咖啡粉若保存不當,易含赭麴毒素,攝取過多恐影響腎功能,通常每天以喝250c.c.咖啡為限。

◆◆◆ 第7名、炸雞排,須小心炸油反覆使用

第7名是炸雞排,須小心炸油反覆使用後,易有反式脂肪酸,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第8名、動物內臟易殘留動物用抗生素、環境毒素戴奧辛

第8名是天氣轉涼後,民眾進補常吃的豬肝、豬腎(腰子),顏宗海醫師說,動物內臟易殘留動物用抗生素等藥物、環境毒素戴奧辛,多吃不利健康;

醫籲:少吃加工品

第9和第10名是涼麵與魚丸、貢丸,因可能添加漂白劑、殺菌劑、防腐劑等,恐引起腸胃不適。

◆◆◆ 第9名、涼麵

涼麵可能添加漂白劑、殺菌劑、含黃麴毒素花生醬,恐引起腸胃不適、肝臟代謝排毒功能變差。

◆◆◆ 第10名、魚丸、貢丸可能添加防腐劑

魚丸、貢丸加工製品可能添加防腐劑等,多吃不利健康。

姜至剛醫師呼籲,10大危險食物幾乎天天都可能吃到,要避免吃進過多毒素,選擇食物應多樣化,不要常吃特定品項,並多吃原味、清淡,少吃調味、加工品食物。

《 醫師的建議 》 : 台灣食安問題太嚴重,真不知哪種食物才安全,還是會多吃新鮮蔬果、肉類,少吃加工品與外食。

《 請大家記住 》 : 天然的食物 ( 少參加工品 ) 最好、最健康,好吃的食物不健康,健康的食物不好吃。

【 文/蘋果日報/沈能元、蔡明樺╱台北報導】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氫化油是健康頭號殺手 】
 
◆◆◆ 氫化油是什麼?
 
氫化油(Hydrogenated oils)或稱氫化脂肪,是健康頭號殺手,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脂肪,其主要成份與動物脂肪相同。
 
由於常溫下液態的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不耐長時間高溫烹調,為了提高油的穩定度,便以氫化(Hydrogenated)方式加工處理,使其轉為半固態的形式,而成為氫化油。
 
目前市售氫化脂肪中含有反式脂肪,這是一種由於植物油氫化的副反應而形成的物質,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其對人體健康不利、比飽和脂肪更會增加心臟病(如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
 
◆◆◆ 氫化的定義
 
所謂「氫化」,就是把植物油變成反式脂肪酸的過程,大家經常吃的「人造奶油」,就是氫化過的油。
 
氫化是對自然油脂進行化學改造,在現代的榨油的過程,一般會利用「己烷溶液」對榨油原料進行榨油工作,例如榨大豆油,會先以己烷溶液把大豆內的油脂溶解,再對混合物進行蒸發,把己烷溶液提走還原為己烷溶液重新利用,而得出的就是天然大豆油。
 
而氫化的程序就在這裏開始,先在這些植物油中加入鎳金屬微粒,然後加到攝氏二百度高溫,並保持六小時,同時用高壓泵往油液中加入氫氣。
 
氫分子與不飽和脂肪分子中的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而將其變成飽和脂肪,形成氫化脂肪,其中的飽和脂肪的分子結構同天然動物脂肪相同。
 
人造奶油的製作方法,是在每個植物油分子裡加兩個氫原子,使原本順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變成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
 
反式脂肪酸由於分子的極性較大,油分子之間的互相吸引力較強,所以在常溫下(25℃)是固態,相當穩定。
 
而原本的大豆油、玉米油這些植物油,在常溫下比較不穩定,呈液態。
 
這就像變魔術一樣,液態的植物油,加了兩個氫之後,就變成固態的氫化植物油,然後再加點調味料、人工香料與色素,味道與模樣就跟奶油一樣了。
 
◆◆◆ 氫化油的食品
 
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人造奶油就是乳瑪琳,另外一種氫化植物油,大家比較沒聽說,但卻更常吃,那就是植物性酥油(Vegetable Shortenings)。
 
酥油是麵包師父做麵包或餅乾時,幾乎都會加的油,以前多半是用豬油,但現在幾乎全都用氫化植物油做成的酥油,它可以使糕餅、麵包的口感更好。
 
除此之外,由於氫化油不易敗壞,可重複高溫油炸,使食物酥脆、賣相好,有很多業者都使用氫化棕櫚油來油炸食物,例如炸雞、薯條、洋竽片、餅乾、蘇打餅、爆米花、油條、臭豆腐、鹽酥雞……等等。
 
由於反式脂肪酸在我們的生化反應裡是完全不被接受的,所以會導致體內生理功能出現多重障礙,就像原本應該吃油的引擎,卻以水代油灌進油箱一樣,久而久之,引擎自然就會故障。
 
◆◆◆ 對脂肪進行氫化有多個好處:
 
1、不易變壞,可作大量儲存,也即意味成本低價格低廉
氫化油的產生原因就是為了降低成本。植物奶油一般使用價格低廉的棕櫚油、大豆油或菜籽油來製作。
 
成本低,自然會降低食物成本。廠家降低成本,加工成食品的售價也比用動物油的低得多,消費者自然也喜歡。
 
2、增強食物穩定性
 
比如做裱花的植物奶油,成型效果、保持效果大大優於動物奶油。
 
另外如花生醬,加入氫化油,可以解決油、醬分離的現象,而且有助於保存。所以看一下市售花生醬的配料表,一般都會有氫化植物油。
 
3、溶解度好
 
所以含有氫化植物油的植脂末大行其道,比如咖啡伴侶、奶精,可以迅速在水中很好地溶解,得到牛奶一樣的質地。
 
很多市售營養麥片、雜糧粉、芝麻糊中都有植脂末,它可以使材料在水中更好地溶解,得到順滑的口感。
 
如果一味過分追求口感好的食物,就會被氫化油帶來的美妙口感所吸引。
 
4、熔點較高,化學狀態穩定,方便存放便於操作,起酥性好
 
因為植物黃油的熔點高,自己做食物時非常容易操作,不會出現一邊裹著黃油麵皮,一邊油脂融化的現象。
 
起酥效果也特別好,所以印度飛餅皮、蛋撻皮多用植物奶油來製作。
 
5、造出的食物口感不油不肥膩,帶來酥脆的口感更好,保持食物風味
 
用植物奶油來油炸食物,會帶來更加酥脆可口的口感,且油不易起泡,可以長時間高溫加熱。
 
油炸後還能夠長時間保持食物的酥脆感和風味,這也是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
 
6、便於儲存,大大延長保質期、貨架期
 
◆◆◆ 氫化油的使用範圍
 
植物油是非常怕氧化的,儲存性差。而用植物奶油製作的食物,保質期可以大大延長,這無論對商家還是消費者來說,都不是什麼「壞事」。
 
由此可以看出,和普通植物油、動物油相比,使用植物奶油的「好處」真是不少,既降低成本,又能改善口感,穩定食物風味,延長保質期。自然受到大家的熱愛。
 
如果氫化反應能夠完全進行,則會得到完全氫化的脂肪;但完全氫化的脂肪往往非常堅硬,沒有應用價值,因此市售的氫化脂肪都是沒有完全氫化的脂肪。
 
氫化反應是可逆的,因而在不完全氫化的條件下,一部分已經氫化過的脂肪分子會脫氫而變回不飽和脂肪。
 
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新的物質,即反式脂肪。
 
而改變氫化條件(溫度壓力),可以減少反式脂肪的產生量。
 
在一般加工食品、包裝食品中加入氫化,是一個極度普遍的事情,例如包裝麵包、薯片、餅干、人造牛油、香脆包裝食品、即食麵、
 
咖啡伴侶中的植脂末、奶茶沖劑中的奶精等食料都會用上這種氫化脂肪。
 
而在很多西方快餐食品中,都會用這種氫化脂肪炸食品的,尤其是麥當勞炸薯條的用油,是近年來才淘汰含有部分氫化脂肪的植物油。
 
大多數的專家認為氫化脂肪中所含有的反式脂肪是不健康的,多數研究都是指氫化脂肪的危害比飽和脂肪嚴重許多,除了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外,還很可能會導致許多疾病。
 
盡可能的減少反式脂肪,已經是社會大眾及相關專家的共識。
 
◆◆◆ 別名
 
由於氫化脂肪是一個敏感的名詞,所以多數食品生產商都會在包裝上,以另一些名字代替氫化脂肪,以圖掩人耳目。
 
以下是部份名詞,都可能是氫化脂肪:
 
植物人造黃油(Vegetable Margarine);
植物脂肪(Vegetable Fat);
植物起酥油(Vegetable Shortening);
硬化脂肪(Hardened Fat);
植物脂肪和植物油(Vegetable Fats and Oils)
氫化植物油(Vanaspati)
菜油(Vegetable Ghee)
部份氫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尤以在印度食品中,更是常用的。
 
◆◆◆ 油脂的穩定性
 
油脂在自然界中也會氧化,在低溫時,比較穩定不易氧化,所以許多在室溫下呈液態的油脂,例如橄欖油、亞麻仁油、魚油,建議平時放在冰箱冷藏。
 
油脂在高溫時,非常不穩定,容易氧化,不但產生自由基、致癌物質、而且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所以一切油脂,建議在冒煙點以下烹調,以免變質氧化,產生有毒物質。
 
大多數植物油在室溫下呈液態,表示它比較不穩定,比較不耐高溫炒炸,容易氧化,所以比較適合涼拌沙拉或低溫烹調。
 
椰子油、棕櫚油、豬油、牛油、氫化植物油,由於分子之間的極性較強、吸引力比較大,在室溫下比較穩定、呈液態,所以比較耐高溫炒炸、不容易氧化。
 
◆◆◆ 反式脂肪酸對身體的危害
 
 
1、所謂的人工部分氫化油,起因於氫化油技術發明於20世紀初,因為可以透過製程控制氫化程度,使得油脂產品可以符合各種使用需求,因此被大量運用於食品加工製程中。
 
爾後的幾十年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工部分氫化油含有的反式脂肪會導致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減少,有使得心血管疾病提升的風險。
 
2、氫化植物油的結構在化學上是呈反式的鍵結,它比真正的奶油要毒上好幾百倍,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比飽和脂肪酸更大。
 
氫化植物油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在自然情況下,人體是無法吸收消化這種油脂的。
 
3、過去,美國的研究向來認為油脂攝取越多,癌症罹患率越高,近幾年用更精確的統計分析,卻進一步發現,原來是氫化植物油吃越多,癌症罹患率越高。
 
因此,美國政府規定,從2006年起,食品要清楚標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4、丹麥也規定,從2004年起,含反式脂肪酸超過2%的食品,不得在丹麥販售,顯示各國都很正視這個問題。
 
5、而在台灣,一般民眾不曉得反式脂肪酸對身體危害的嚴重性與存在的普遍性,麵包師傅、餐廳廚師、路邊的小販更不知道他們用的油對健康有多大影響,食品標示更是不清不楚,種種現象實在令人相當憂心。
 
2015年7月開始台灣實施包裝食品標示新制,於營養標示中增加反式脂肪標示規定,供民眾選購食品時作為參考,接著又在9月預告草案,將跟進美國禁用「人工部分氫化油」,相關業者有3年緩衝時間,但2018年國內將全面禁用。
 
【 文/ 陳俊旭 / 氫化油是健康頭號殺手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 組合肉 》裡面藏了什麼秘密? 】
 
近年來曾有媒體報導,有些餐廳或餐飲業者,會使用組合肉或稱重組肉作為食物材料,充當高級的肉排或肉片;
 
消費者擔心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重組肉吃進肚子裡。
 
近年夯傳的新名詞 ─「重組肉」到底藏了什麼玄機?
 
◆◆◆ 重組肉是什麼 ?
 
什麼是重組肉呢?它真的有危害健康之虞嗎 ?
 
組合肉(英語:restructured meat products),又稱重組肉、拼裝肉、組裝肉,泛指使用較不具經濟價值的碎肉渣,以蛋白黏合,常做成肉乾、肉丸、漢堡肉、雞塊、香腸,假冒牛排(豬排)等肉類食物。
 
由於,碎肉渣接觸空氣的表面積增大,比較容易遭受微生物污染。
 
如未完全熟食,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但由於成本低廉,仍被廣泛使用假冒為成本較高的牛排、豬排、雞塊等肉品。
 
「重組肉」其實不難懂,顧名思義就是將分散的肉重新組合成型,使其外觀上有單一完整肉塊(片)或原始肉的感覺。
 
依據衛生福利部所訂的重組肉品名標示原則,重組肉是指,以禽畜肉或魚為原料,經組合、黏著或壓型等一種或多種加工過程製造之產品;且該產品的外觀,容易造成消費者誤解為單一肉(魚)塊(排、片)之產品。
 
簡單的說,重組肉可以說是拼裝肉或組裝肉,由2個以上的肉片(塊),不論所使用的原料肉(魚)是不是同一部位,經過加工製程組合成肉片、肉塊或肉排,就是重組肉,就必須遵守「重組肉品標示原則」明確標示出來。
 
製造方式有「塊狀重組」以及「碎片重組」,其中又以前者為最常用的方法。
 
「塊狀重組」可以模仿出和原始肉品非常相近的「組織質地」特性,不但未烹調時的外觀上極似原始肉品,在烹調後也幾乎無法分辨。
 
「碎片重組」則是將碎肉或肉屑重組製成整塊,雖然便宜,可是無法模擬原始整塊肉的纖維性結構;
 
另外還有一種是「撕開後重組」,能模擬出肉品肌肉組織纖維的質地,但需要的技術和成本都較高。
 
但是,如果是消費大眾熟知的加工製品,外觀不是排狀或塊狀)例如貢丸、魚丸、熱狗、火腿、培根、香腸、魚板、牛肉丸、鴨肉丸等;
 
或外觀形狀是排狀,但大家都知道這不是肉的原來形狀的漢堡肉排;
 
還有像豬肉乾這類的產品,多以豬肉漿壓製成形,而且是可以直接吃的即食食品,就不需標示「重組肉」或等同字義,或加註相關文字說明來提醒消費者。
 
◆◆◆ 方便調理、經濟效益高
 
為何要製造重組肉?最主要的原因是「肉品」需求量增加,食品餐飲業者和消費者都需要更容易取得、方便調理的產品。
 
因此重組肉多半是已經被塑形的,便於加工或調理,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重組肉產品包含肉排(魚排、豬排、牛排、或是混合肉排)、漢堡肉、火腿肉、肉 / 魚乾等零食類食品,以及寵物食品。
 
除上述目的外,重組肉能提高成本效益與原料附加價值的特性,也是廠商使用重組肉時的考慮因素。
 
◆◆◆ 一般說來,重組肉會盛行的原因,可以歸類為三項:
 
1. 消費者對於低脂,少添加物的肉品的需求。
 
這種需求可能無法由單一肉品達成,而重組肉是可以將各種肉品之優點「結合」在一起的方式之一。
 
2. 肉品市場需求量增加,肉品價格升高。
 
3. 烹調方便、處理效率提升。
 
重組肉在原料上,可以為單一種肉品,比如說純牛肉、純豬肉;
 
也能夠混合不同肉品,比如說是牛豬混合、或植物性蛋白質與動物性肉品的混合。
 
重組肉的優勢之一便是能達到「產品規格」的統一化,不管是重量、形狀、大小都可以隨著要求而製造,對食品加工與餐飲業者而言可省去很多時間。
 
◆◆◆ 除了肉,還藏有什麼秘密?
 
食品添加物在「重組肉」的製作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影響了風味、外觀(顏色)、及質地等改善,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可分為食品黏著劑、抗氧化劑、防腐劑、色素幾種。
 
◆◆◆ 一、食品黏著劑
 
為製作重組肉相當重要的添加物,不僅負責將肉塊或碎片黏著在一起,黏著劑本身對產品的質地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其中磷酸鹽為食品添加物,而血漿、蛋白、植物性蛋白質等則屬於食品原料。
 
1. 磷酸鹽:
 
目前屬合法的為食品添加物,其用量有一定規範,台灣的標準上為每公斤 3 公克以下。
 
然而需注意的是,磷酸鹽一般成人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800 mg 以下、青少年為 1000 mg 以下,長期過量攝取可能會傷害腎臟或是造成血管硬化。
 
做為「重組肉黏著劑」,磷酸鹽會改變重組肉品組織內的蛋白質脂的「酸鹼度」,讓蛋白質之間形成化學鍵結,同時藉由改變蛋白質的結構,增加組織的「保水性」,使得產品不會乾澀。
 
這裡補充一個小知識:磷酸鹽常伴隨著「鹽」一起作用,鹽能把肉中的「肌原纖維蛋白質」溶出至各分散組織的表面,這樣一來,原本分散碎肉之間的蛋白質便能形成化學鍵結。
 
再者,兩者配合使用,可以降低個別用量,達到重組結構又不過分影響風味的效果。
 
而磷酸鹽除了黏著劑,還能做緩衝劑、乳化劑使用。
由於磷酸鹽本身不太會受肉品酸鹼質改變(肉品的酸鹼質常在加工過程或加入其他添加物時改變)的影響其作用,因此被當成緩衝劑。
 
那麼乳化劑呢?乳化劑能使兩種互不相容的液體或固體均勻混在一起。
 
舉個例子來說:油、水是兩種互不相容的液體,甚至量多時會出現油跟水分層的現象。
 
這時只要把乳化劑加進去並搖動攪拌,油跟水就可以混合而不會分層。
 
2. 血漿:
 
因其富含蛋白質之特性,常用來當作重組肉脂黏著劑。
 
不過缺點是氧化後顏色會變深,可能影響產品的顏色;
 
另外,血漿含有鐵質,也可能會致使產品存有鐵味。
 
因此雖然是有效且天然的黏著劑,實務上使用卻有限制。
 
喜歡吃帶有血色的牛排嗎?「血漿」也是重組肉的黏著劑選擇之一。
 
3. 蛋白:
 
本身就是蛋白質,經由混合攪拌後可以在重組肉之間形成化學鍵。
 
4. 植物性蛋白質:
 
常見有黃豆蛋白、小麥蛋白等,因為不含脂肪,常被用在「低脂肪重組肉」中,黏著之外也可增加蛋白質含量。
 
但缺點是植物性蛋白質與動物蛋白質結構稍有不同,黏著效果不如動物性蛋白來的好,且存有豆類味道,風味上可能需要加入調味劑。
 
5. 澱粉或其它碳水化合物:
 
以果膠為例,雖無法與「蛋白質」形成穩固的結構,但是兩者互容性佳,可以交錯存在而不會被排擠。
 
另外,果膠容易與水份結合、具有很好的保水性,因此能改變或改善重組肉的質地,使其不會像橡皮筋一樣嚼不爛,此特性甚至被應用在人造肉(素肉)中,模擬脂肪成分的口感。
 
「食品黏著劑」是重組肉必要的靈魂中樞,大致決定了重組肉的風味、外觀(顏色)及質地等特徵,而抗氧化劑、防腐劑、色素等則扮演輔助的角色,協助食品黏著劑微調重組肉成品。
 
◆◆◆ 二、抗氧化劑
 
重組肉在製作時原料多為小塊狀或碎片,原料內部礦物質(如鐵質)容易因接觸空氣而加速氧化,常使用「抗氧化劑」避免產品的顏色和風味受到影響。
 
◆◆◆ 三、防腐劑
 
重組肉在製作時內部已經與空氣接觸,不如整大塊原始之肉品內部屬於無菌的狀態,因此有時會添加「防腐劑」或是「抗菌劑」防止在烹調前微生物孳生。
 
◆◆◆ 四、色素
 
在模擬某些特別的肉品時,使用食用或天然色素調色。
 
◆◆◆ 面對重組肉時,我們該注意什麼?
 
一、食品標示
 
部分重組肉產品幾可亂真,讓消費者難以分辨,可能將其誤認為原塊肉品。
 
例如國外知名速食業者也因為其實為重組豬排而未標示引發外界質疑。
 
雖然製作過程沒有問題,但因非單一肉塊(片)所製成,還是被部分消費者認為有掩飾事實的嫌疑。
 
再加上「重組肉」可能含有多種肉品或多個部位甚至內臟組織,以及多種食品添加物,因此在食物標示上必須非常清楚地條列出原料與添加物等資訊。
 
二、食品添加物之種類及用量
 
黏著劑、抗氧化劑、防腐抗菌劑、及色素等,皆應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三、肉品來源
 
因重組肉可能含有不只一種肉,因此在重組前之新鮮度是否相類似、是否有疾病的問題等,都必須要有詳細資訊說明與來源控管。
 
四、可能風險
 
即使各種食品添加物或製造流程都符合規範,重組肉本身仍可能存在著隱藏風險 ─── 因混合了不同種類的肉品,使某些油脂或鹽含量偏高,使消費者在不知不覺間攝取過量。
 
◆◆◆ 小撇步:仔細看標示、吃全熟
 
目前食品加工之重組技術已非常成熟,許多產品在外觀、風味上幾乎已無法與它們所標榜的模仿對象(如牛排之於重組肉排)區分,因此重組肉的標示相當重要,衛福部食藥署亦於 104 年 10 月 14 日公告「重組肉食品標示規定」,並製作《重組肉食品標示問答集》,提供重組肉定義及必要標示條件等。
 
另外,由於重組的過程中會將原料肉進行多重加工,有更多讓細菌接觸的面積,無法完全避免微生物接觸,容易造成污染風險,故在烹調上務必標示必須全熟食。
 
各位,您們今天是否也品嘗重組肉了呢,還是奉勸您,盡量不要食用加工過的重組肉?
 
消費者選擇重組肉時,應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消費者的權益問題,花的錢和吃到的東西,是不是貨真價實?另一個就是大家擔心的食安問題。
 
重組肉在製造過程中,經過比較多的加工步驟,包括切割或黏接等,比起整塊分切的原形肉,有更多可接觸細菌的表面積,因而提高肉品可能被大腸桿菌等病菌及微生物的汙染機率。
 
所以不宜生食,一定要烹調到全熟食用才安全,否則容易發生腹瀉等食物中毒的情形。
 
◆◆◆ 如何分辨原肉、組合肉
 
台灣人愛吃牛排,不管高級餐廳或平價如夜市牛排等都各有所好,但大家知道吃的是組合肉(重組肉)還是原肉的牛排嗎?
 
但是,您知道真正的原肉是有筋還是沒筋?組合肉和原肉怎麼分辨?
 
組合肉就是加工肉比較平價,當然不建議常常吃,至於選擇組合肉或原肉牛排,就由消費者自己選擇。
 
如何分辨以外觀及觸感筋肉分離法來分辨就可以了。
 
1. 外觀
 
整片牛肉邊邊角角是很規則圓,多數都是組合肉,因為組合肉就是將不同碎肉重組成一條完整肉條,以機器方式重組,大家想想是不是每條肉都長得一樣呢?相反原肉每條牛長得都不一樣,所以切出來的牛排形狀都是不規則。
 
還有組合肉和原肉都會有血水,但組合肉是重組,相對血水吸附在肉的能力很差,所以切開後血水流出會比原肉來得快很多!
 
2. 觸感
 
可以用觸感來辨識,摸了一下發現組合肉表面是水水滑滑,原肉摸起來滑中帶一點黏性。
 
3. 筋肉分離法
 
原肉的筋都是自然生長,所以撥開時看到筋肉分離,因有肌肉纖維像牽絲一樣;組合肉撥開就很明顯看到像黏上去。
 
◆◆◆ 重組肉的清楚完整標示非常重要!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所訂的「重組肉品名標示原則」規定,包裝、散裝的重組肉食品,及直接供應飲食場所販售重組肉食品,應以中文於品名顯著標示「重組」、「組合」或等同之文字說明,並加註「僅供熟食」或等同字義之醒語。
 
所以,如果餐廳、小吃店及夜市攤商以重組牛排或漢堡肉排為原料,除了應於菜單或其他明顯處,標示「重組」或等同文字說明外,服務生若問要吃「幾分熟」,為了衛生安全的考量,消費者記得要吃「全熟」才能有助吃的安全。
 
─── 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 / 林士祥博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全脂牛奶一定好?專家告訴你錯在哪 】

大家都知道,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有助於成長發育。

但到底小朋友該選擇全脂牛奶?還是低脂牛奶?許多媽媽都霧煞煞。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因為考慮到現代兒童脂肪攝取量普遍過多,所以政府在六大類食物指引中,建議2歲以後幼童食用低脂牛奶。

但她個人認為不需要強制規定要喝哪種牛奶,而是應該根據孩子的飲食內容加以選擇。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首先要有的正確觀念,就是牛奶不能當成水喝。

一般來說,1~18歲的孩子,每天建議喝500c.c.的牛奶就已足夠。

在這樣的前提下,牛奶就不會有脂肪過剩的問題,應該要從其他飲食去控制。

舉例來說,如果早餐選擇菠蘿麵包,因為菠蘿麵包本身的油脂相當高,這時候就適合選擇低脂牛奶;

如果今天吃的是地瓜,就可以選擇喝全脂牛奶。

所以應該根據孩子的飲食來選擇牛奶,如果喝低脂牛奶,但卻一直讓孩子吃些高熱量的點心,那就顧此失彼了。

【 文/蘋果日報/張雅淳/台北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小心吃到假肉鬆! 】
 
肉鬆是國人常吃食品,但消基會調查發現,坊間有部分肉鬆成分竟未含動物油,疑似為「假肉鬆」!
 
由於現行食安法規未規範「摻偽」行為,消基會呼籲政府及早跟上國際趨勢,引進「食品身分標準」制度,保障消費者「吃」的安全。
 
消基會隨機抽查市面25件肉鬆、肉脯產品,有包裝者均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利用國家標準CNS一五一四四乾燥肉品相關法規,水分與粗脂肪部分均合格,但粗蛋白質有5件、澱粉含量有3件,主要油種測試則有3件不合格。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進一步解釋,主要油種測試可以知道加了什麼肉?
 
檢查結果有豬油、雞油與大豆油、芥花油,品質大多不錯,可以放心,但用於麵包、土司上的肉鬆,主要油種有3件未含動物油成分,有違一般認知,恐有欺騙之嫌。
 
他也說,雞油比較便宜,可以降低業者成本,但現行食安法規均未規範「摻偽」行為,卻是西方國家最在意的事,國內檢驗方式已逐漸成立,應及早入法。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市面上稱之為肉鬆吐司、麵包等產品,廣受歡迎,應有嚴格規範,若標示不實,依法可處4萬至400萬元,但國內目前肉鬆相關產品並非應施檢項目,
 
即便市售肉鬆食品未符合國家標準,現行法規也無法可罰。
 
他強調,肉鬆、肉脯等不少傳統名稱已習以為常,但國家標準項目僅有肉酥、肉絨,有必要界定正確名稱。
 
美國「食品身分標準」行之有年,對於成分、比例、甚至製程均以法律規範,國內例如巧克力、米粉均已有規範,為避免名稱混淆造成選購困擾,有必要引進「食品身分標準」制度,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
 
【 文/自由時報/記者陳宜加/台北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健康不好吃,好吃不健康。 】

台灣為什麼洗腎的人那麼多,多到排行世界第一名,年輕人得糖尿病的比例,也日漸增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台灣的食安出很大問題。

沒良心的廠商加上取締不嚴、罰則太輕,害慘了大家的健康,政府不管,人民就要管好自己的身體,

⋯⋯

年輕時無知,有本錢亂吃亂喝,身體細胞是健康的,吃了太多不該吃的、人工的、或添加化學色素、非天然食品,日積月累,體內中毒過深,抵抗力下降,身體就會出問題。

老了是沒本錢生重病的,只有一句話 : 少吃外面的飲食,生意人昧著良心與缺乏職業道德,加了一些不該加的酌料,才變那麼好吃,為了吸引顧客,順便介紹友人,下次能再來吃,切記【 健康不好吃,好吃不健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打破你對辣的5種迷思 】
 
一、辣不是味覺,而是一種觸覺? 
 
提起四川菜,總會令人想起辣,不少人對辣又有種種疑惑,以下「辣的五種迷思」,或者可以解答你的疑問。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經常說有五味,「甜、酸、苦、辣、鹹」,其實辣不是味覺,而是一種觸覺。
 
味蕾的神經線受到刺激後,將痛楚訊息傳至大腦,每個人對痛和熱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吃辣能力有高低之分,都是天生的。
 
二、吃辣可以訓練?
 
經常吃辣,的確可對辣的接受度增加,原因是吃辣後味蕾會比較遲鈍,對辣的敏感度也會降低,但如果太久沒嚐辣,吃辣的能力又會打回原形。
 
三、吃辣可以減肥?
 
辣椒素只可提高新陳代謝率,令皮膚發紅、發熱,但效果無法持續,如想靠吃辣減肥,或是塗抹辣椒膏瘦身,都是不切實際。
 
四、喝冰水可解辣?
 
吃辣時以凍飲或冰水解辣,其實無用,解辣法寶有牛奶,本身有酪蛋白,物質可減低辣椒素帶來的刺激。
 
吃甜或酸都有幫助,飲酸梅湯或者吃粒糖會有即時紓緩效果。
 
五、越吃得辣越能吃苦?
 
玄學家麥玲玲師傅說,食辣本身和神經線及感受痛有關,所以吃得辣越能吃苦,這個和玄學無關。
 
從玄學角度而言,則視乎命格是否屬寒命,或者在冬天出生完全無火,這類朋友會較適合吃辣或者吃得辣。
 
【 文/香港《蘋果日報》/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太白粉有毒,事實真是這樣嗎? 】
 
◆◆◆ 網傳:太白粉有毒?吃多傷身?
 
(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 台北綜合報導)用太白粉來勾芡是台灣料理常見的烹調手法之一,可使菜餚的湯汁濃稠有光澤、肉質軟嫩;
 
但多年來一直有個說法:太白粉有毒,吃多對身體不好,事實真是這樣嗎?
 
目前市售的太白粉來源主要有兩種,分別為馬鈴薯與樹薯所製成,未發芽的馬鈴薯並不具毒性。
 
嚴格來說,太白粉吃多會因澱粉過高造成發胖,只要消費者選購的是食品級太白粉,而非低價的工業用太白粉,其實不會危害身體健康。
 
外傳太白粉有毒?
 
◆◆◆ 爭議點
 
可能在於當馬鈴薯發芽時,芽眼及芽根開始變綠,整顆馬鈴薯產生大量的茄鹼(龍葵鹼),特別會集中在芽眼及馬鈴薯外皮,而其他部位的茄鹼含量也會增高。
 
由於茄鹼對熱穩定,一般烹煮不會受到破壞,即使高溫加熱也無法去除毒性。
 
食用過多含茄鹼的植物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罕
 
見症狀包括血壓偏低、心跳偏慢、呼吸變快、肌肉絞痛、流涎以及溶血等。
 
發生中毒的時間多在食用後2~24小時,腹瀉的情形可能會持續3~6天。
 
【 文/朱明珠/台灣英文新聞-編輯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橄欖油 你選對了嗎? 】
 
橄欖油是地中海沿岸居民最常使用的食用油,當地居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偏低,有不少研究都歸功於橄欖油的保健功效,
 
因此橄欖油近年來行銷全球,是世界各國家庭主婦和養生達人心目中的好油。
 
多酚是一種植物中的化學物質,與植物繽紛的色彩有關。
 
橄欖油含豐富的Ω9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E、橄欖多酚。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使壞膽固醇較不容易氧化,可減低形成硬化斑塊堵塞血管的機率。
 
維他命E與橄欖多酚可保護血管,橄欖多酚是橄欖油中最廣效的營養成分,它可以抗發炎、抗氧化、抗凝血、抗癌、抗骨質疏鬆,但它只存在於初榨的橄欖油中(Extra Virgin Olive Oil 或 Virgin Olive Oil)。
 
◆◆◆ 〈消費停看聽〉不同壓榨法 營養差很大
 
橄欖樹的經濟價值很高,它的生命力和生產力都非常驚人,一棵橄欖樹可以連續幾百年結果,每年可產3至4公升的橄欖油。
 
地中海的氣候有利於橄欖樹的生長,全球95%的橄欖油都來自這個地區。
 
橄欖油的傳統製作方法,延續了幾千年,沒有太大的改變,它的過程相當原始與簡單,
 
首先就是把橄欖果實用「石磨」研磨成膏狀,再經過壓榨,擠出汁液,去除殘渣後,剩下的汁液經過沉澱,油和水會分離,浮在上面的就是初榨冷壓橄欖油。
 
由於傳統方法比較緩慢,現代很多工廠已使用研磨機、壓榨機、離心機,加速橄欖油提取過程,耗時大為縮短,但也能維持成分的穩定與新鮮。
 
不過,由於殘渣裡面還存有5-10%的油脂,近幾十年來,拜化學工業之賜,這些殘渣會經由化學溶劑繼續萃取,把剩餘的油再提取出來。
 
由於這種油比較不乾淨,不得不再經由除臭、除色、除雜質、調降酸價等過程,精煉成可食用的等級,這種油在西方國家被稱作pomace oil,名稱和傳統研磨初榨的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有所不同,以示區別。
 
但在台灣市場上,橄欖油產品的中文標示就沒有區分了,一概稱為橄欖油,到底是如何製成、有無混摻,消費者從產品名稱上很難區分。
 
由於初榨和化學萃取的成本有所差距,市面上有很多油品都是混摻,所以有不少「橄欖多酚油」、「橄欖風味油」的產品,其實是混摻沙拉油的「調和油」罷了!
 
甚至更糟糕的是,2013年台灣爆發不可思議的假油事件:標榜原裝進口的冷壓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竟然90%的成分是未精煉的棉籽油。
 
未精煉的棉籽油通常只能做為工業用途,因為所含的棉酚會毒殺精子,造成男性不孕。
 
許多消費者花大錢以為買到高品質的頂級橄欖油,卻被黑心廠商矇騙,喝下劣質的油品,所以,選油的學問很大,不可不小心。
 
◆◆◆ 〈陳博士開講〉
 
※ ※ 什麼是酸價?
 
酸價(Acid Value)指的是游離脂肪酸的含量,越低表示這個油品越新鮮,脂肪酸尚未游離。
 
如果種籽經過日曬雨淋或自然腐敗,它的酸價就會越來越高。
 
但劣質油品經過精製,可以去除游離脂肪酸,因此酸價會下降,達到可食用的標準。
 
※ ※ 什麼是橄欖多酚(Oleuropein)?
 
多酚是一種植物中的化學物質,與植物繽紛的色彩有關。
 
食物中常見的多酚有茶多酚、紅酒多酚、葡萄籽多酚、蔓越莓多酚、橄欖多酚等,種類相當繁多。
 
多酚是一種相當好的抗氧化物質,目前普遍被認為對於健康的維持和延緩老化,都能發揮相當不錯的功效。
 
多酚能在體內對抗傷害人體的自由基,抑制壞膽固醇氧化,因此被認為是抗心血管疾病的高手。
 
另外,在抗癌的效果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它可以阻斷癌症生長所需要的酵素,因而使癌細胞受到抑制。
 
大量的實驗也證實,多酚對於正常細胞沒有細胞毒性,且可以成功誘導多種癌細胞進行細胞凋亡,因而有抑制癌細胞的良好功效。
 
研究發現,多數人每日攝取的多酚量,約為200毫克至1克。
 
法國人每天約從飲食中攝取1克的多酚,有人因此推論,這是法國人比較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橄欖油最大的優點就是富含橄欖多酚,但是除了極其優良的橄欖油之外,一般的市售橄欖油並不會標示其所含的橄欖多酚量有多少。
 
到底我們要怎麼買到安心的橄欖油呢?最簡單的方法,不外乎用眼睛、鼻子、嘴巴。
 
首先要看顏色,由於產地和品種的不同,橄欖油的顏色可以從深綠色到金黃色不等,放入冰箱幾天之後,會有起霧或結塊的冬化現象,這是正常的反應,並非變質。
 
其次,用鼻子聞一聞,會有淡淡的橄欖果香,不應該有油耗味或其他腐敗味,也不能淡然無味。
 
然後,最重要的一關就是用嘴巴嘗。把新鮮橄欖油經由口中喝下,在第3秒鐘左右,常常會有一股辣嗆味出現,有時可長達15秒之久,這是橄欖多酚的氣味,是優質橄欖油的身分證,很難假冒,若是混摻的油品,這股嗆味就會很淡或者根本不存在。
 
◆◆◆ 〈消費停看聽〉不同等級 學會分辨
 
在歐美國家,各種等級的橄欖油,通常會有不同的名稱,民眾可對照進口油品包裝上的原文標示,初步分辨橄欖油的等級,但至於品質的好壞,還是需要消費者多用感官判斷。
 
在歐美的零售商店,橄欖油分成許多不同等級:
 
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冷壓橄欖油。不採用化學方式,而採用物理方式,以小於40℃的溫度榨油,油品的酸價低於0.8%,含有豐富的營養素,這是最好的一個等級,價格最貴。
 
初榨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製程與特級初榨油相同,只是所使用的橄欖品質略遜之,酸價低於2%以下。
 
普通初榨橄欖油(Olive Oil):製程與特級初榨油相同,只是所使用的橄欖品質更遜之,酸價低於3.3%以下。
 
精製橄欖油(Refined Olive Oil):將較差的橄欖油經過 RBD高溫精製過程,除味、除色、除雜質,將酸價降到1%以下,符合食品的要求,冒煙點大幅提高,可以耐高溫烹調,但其營養價值較差。
 
純橄欖油(Pure Olive Oil):這是一個很含糊的名稱,到底代表的是「精製橄欖油」或是「未調和的普通橄欖油」,留給消費者一個想像的空間。
 
超輕橄欖油(Extra Light Olive Oil):這不是Extra Virgin Olive Oil,而通常是精製橄欖油,這是商業手法之一,差一個字差很多,會誤導消費者以為是高品質的油。
 
橄欖渣油(Pomace Oil):第一道(初榨)橄欖油壓榨所剩下的橄欖殘渣,再經過化學溶劑(通常是己烷)萃取所得到的油。
 
這種壓榨法屬於化學方式,通常必須再經過精製過程,去除化學溶劑後才能食用,酸價低於1%,是等級最低、營養成分最差的橄欖油、價位也最便宜。
 
◆◆◆ 〈避免大火快炒〉優質橄欖油 避免高溫烹調
 
台灣家庭主婦習慣大火炒菜,甚至喜歡煎魚、炸排骨,這樣的高溫烹調,實在不適合高品質的橄欖油。
 
因為初榨橄欖油的冒煙點只有攝氏160度,超過這個溫度以上,橄欖油就會開始冒煙、氧化、變質,
 
所以,地中海國家的居民,都是拿橄欖油來涼拌沙拉或沾麵包吃,頂多低溫水炒一下,
 
但這麼好的橄欖油若拿到台灣人廚房裡面,高溫烹調之下,好油也會變成壞油。
 
所以,我們要切記,每一種油品都有它的冒煙點,烹飪之前要先認清。
 
若產品上未標示,我們可以做簡單實驗,準備一支烤箱用的溫度計,把油倒入乾鍋加熱,開始冒煙的溫度,就是它變質的溫度,烹飪時盡量控制冒煙點之下,以保健康。
 
若是真要高溫油炸,只好選擇未精製的苦茶油,或是精製的大豆沙拉油。
 
有些橄欖油若已精製,當然也可以耐高溫油炸,但它的營養成分也早已大打折扣,這就失去吃橄欖油的意義了。
 
【 文/陳俊旭/〈家庭用油大健檢〉/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美國自然醫學博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