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疹 Measles 或 Rubeola 解析 】

◆◆◆ 一、前言

麻疹(拉丁語:Morbilli;德語:Masern;法語:Rougeole;英語:Measles 或 Rubeola),是兒童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人們通常一生中,只會得一次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其傳染性很強,是未有麻疹疫苗時,一種好發在兒童身上的傳染病,但成人也有一定可能感染。

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年發生一次大流行。

初期的症狀包括發燒超過40 °C、咳嗽、鼻炎及結膜炎。

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等而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

症狀發生後兩天,口中可能出現白點,稱為柯氏斑點。

多半在有症狀後五天,就會開始出現紅色平坦的疹子,一開始常出現在臉部,再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在接觸麻疹者後約十到十二天,會有麻疹症狀,會持續七至十天。

病患中有三成會有併發症,像是腹瀉,視力障礙,腦炎及肺炎等疾病。

麻疹和風疹(德國麻疹)及小兒急疹是不同的疾病。

麻疹是空氣傳播疾病的一種,所以可輕易藉由已感染者的咳嗽和打噴嚏而傳染給他人,也可藉著唾液或鼻腔分泌物傳播。

有九成的人沒有免疫能力下,和麻疹患者共處一室的話,會有極高機率得病,病患在出現紅疹的前後四天,都具有傳染力。

人們通常一生中,只會得一次麻疹。

對於疑似病例進行相關檢測,是公共衛生防疫上的重要措施。

麻疹疫苗對於預防感染麻疹非常有效,在2000年到2013年全球約有85%的孩童接受疫苗接種,這項政策也使得因麻疹而死亡的人數銳減75%。

目前沒有特殊療法可治癒麻疹,僅能對症治療和預防機會感染,包括補充電解質的口服補液療法、健康的食物以及可以抑制發燒的藥物。

若有其他的細菌感染(例如肺炎),可以使用抗細菌藥。在發展中國家,會建議補充維生素A。

麻疹每年影響約2千萬人,主要在非洲和亞洲的發展中地區。

它造成疫苗可預防疾病中最高的死亡數。

它從1990年的54萬5千例死亡,在2013年下降到導致約9萬6千人死亡。

1980年時估計每年約有260萬人死於麻疹。在美國的免疫接種之前每年有3到4百萬個病例發生。

大多數受感染以及死亡者皆小於五歲。受感染者的死亡率大約0.2%,在營養不良者更是可能高達10%。

一般認為麻疹不會影響其他動物。

◆◆◆ 二、傳染途徑

麻疹,潛伏期約10~11天,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發疹性傳染病。

多見於嬰幼兒。麻疹好發於冬、春之季。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冬春季最易流行。

臨床發現以發熱、咳嗽、眼淚汪汪、口腔頰部粘膜上有栗形白點為特徵。

麻疹病毒存在於被感染者的眼、鼻、口腔分泌物中,經由飛沫傳染。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患兒從接觸麻疹後7天至出疹後5天均有傳染性。

病毒存在於眼結膜、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飛沫傳播。

本病傳染性極強,易感者接觸後90%以上均發病,過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

麻疹減毒活疫苗使用後,發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發病年齡後移。

目前發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學齡前兒童、免疫失敗的十幾歲兒童和青年人中多見,甚至可形成社區內的流行。

嬰兒可從胎盤得到母親抗體,生後4-6月內有被動免疫力,以後逐漸消失;

雖然絕大部分嬰兒在9個月時,血內的母親抗體已測不出,但有些小兒仍可持續存在,甚至長達15個月,會影響疫苗接種。

易感母親的嬰兒對麻疹無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後得病。  

未患過麻疹、未接種疫苗及接種疫苗失敗者,是麻疹的高危險群。 

全年均有病例產生,以春、冬為主,流動人口或免疫空白點易造成城鎮局部易感人群累積,導致局部或點狀麻疹爆發流行。

◆◆◆ 三、麻疹的致病原:

麻疹病毒是一種單鏈負價,以及具有包膜的RNA病毒,易被陽光、熱及強酸所破壞。

歸類於副粘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中之 morbillivirus屬,大小約155-300nm,含有約16,000個核甘酸。

病毒基因穩定,所以雖然世界各地病毒株略微不同(差異少於 0.6%),疫苗接種的保護效果仍然相當不錯。

◆◆◆ 四、麻疹的臨床表現

麻疹由副粘病毒科的一種病毒引起。

麻疹病毒一般通過直接接觸和空氣傳播,先感染黏膜,然後擴散至全身。 

可檢查出多核巨細胞和嗜酸性包涵體。

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通常經由飛沫或患者之鼻咽粘液接觸而感染。

典型(typical measles)被感染的病人經10-12天左右的潛伏期後,進入前驅期,會有2到4天的高燒、咳嗽、結膜炎、鼻炎(所謂3C:cough、 conjunctivitis、coryza)等呼吸道症狀。

接著在口腔的頰側黏膜可發現柯氏斑點,1-2天後身上疹子出現,最先在面頰及耳後,隨後散佈 到全身及四肢,疹子為紅斑丘疹(erythematous maculopapular rash),會有融合現象,在4-7天後再依序消退,紅疹出現後1-2天,熱度即開始減退,而皮疹退了以後,會留下細粉糠狀皮屑與暗色沉著斑。

約 5-10% 之患者因病毒本身或細菌次發性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包括中耳炎(7~9%)、肺炎(1~6%)與腦炎(每1000到2000例中1例)等。

1歲以下之病例死 亡率最高,死亡病例多因肺炎引起呼吸衰竭所致。

嬰兒、營養不良的兒童以及大人得到麻疹時,病情較嚴重,致死率可達到5-10%。

亞急性硬化腦炎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發生率約為每10萬例中1例,它是一種罕見的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一般在麻疹後七年發生,有人格行為改便、心 智障礙、痙等症狀,發病後6到9個月時容易死亡。

◆◆◆ 五、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潛伏期 

一般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 

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

這一期的主要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① 發熱,見於所有病例,多為中度以上發熱;

② 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其它症狀,以眼症狀突出,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Stimson線),對診斷麻疹極有幫助。

③ Koplik斑,在發疹前24~48小時出現,為直徑約1.0mm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開始僅見於對著下臼齒的頰粘膜上,但在一天內很快增多,可累及整個頰粘膜並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現後即逐漸消失 可留有暗紅色小點;

④ 偶見皮膚蕁麻疹,隱約斑疹或猩紅熱樣皮疹,在出現典型皮疹時消失;

⑤ 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異症状,如全身不適、食慾減退、精神不振等。嬰兒可有消化系統症狀。 

幼兒常有嘔吐、腹瀉,在軟齶、硬齶弓出現紅色細小內疹。

第2~3日可於雙側近臼齒頰粘膜處出現細砂樣灰白色小點,繞以紅暈,稱麻疹粘膜斑,為本病早期特徵,也可見於下唇內側及牙齦粘膜,偶見於上齶,一般維持16~18小時,有時1~2日,多於出疹後1~2日內消失。

3、出疹期 

多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

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開始為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始見於耳後、頸部、沿著髮際邊緣,24小時內向下發展,遍及面部、軀幹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嚴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膚水腫,面部浮腫變形。

大部分皮疹壓之褪色,但亦有出現瘀點者。

全身有淋巴結腫大和脾腫大,並持續幾周,腸系膜淋巴結腫可引起腹痛、腹瀉和嘔吐。

闌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變,可引起闌尾炎症狀。

疾病極期特別是高熱時常有譫妄、激惹及嗜睡狀態,多為一過性,熱退後消失,與以後中樞神經系統合併症無關。

此期肺部有濕性羅音,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多。

4、恢復期 

出疹3~4天後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併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慾、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隨之好轉。

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

◆◆◆ 六、臨床症狀

臨床症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紅暈的灰白小點(Koplik’s spots斑)。

單純麻疹預後良好,重症患者病死率較高。

典型的痲疹臨床表現:共分三期,卡他期、出疹期、恢復期。

麻疹也會引起其他併發症,腦脊髓膜炎、肺炎。

麻疹是全身性疾病,其病理改變可出現於全身各個系統,其中以網狀內皮系統和呼吸系統最為明顯。

全身淋巴系統出現增生,在淋巴結、扁桃體、肝、脾和胸腺等處可見多核巨細胞。

在皮膚、眼結合膜、鼻咽部、支氣管、腸道粘膜,特別是闌尾等處,可見有單核細胞增生及圍繞在毛細血管周圍的多核巨細胞,淋巴樣組織肥大。

頰粘膜下層的微小分泌腺發炎,其病變內有漿液性滲出及內皮細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麻疹引起的間質性肺炎為Hecht巨細胞肺炎,而支氣管肺炎則是繼發的細菌感染。

SSPE病變早期可見腦膜輕度炎症,全腦炎累及皮質和皮質下灰質及白質,在血管周圍有漿細胞和淋巴細胞圍繞,膠質細胞常增生。

疾病後期有神經元退行性變、神經元缺失和髓鞘缺失,在神經元、星狀細胞的核內可見核內包涵體。

在電鏡下,包涵體呈管狀結構,是副粘病毒核衣殼的典型表現。

這些損害在腦內分布不均勻,且在病程早、晚期的改變也不一致,故腦活檢無診斷意義。 

◆◆◆ 七、疫苗預防

疫苗是由組織培養後的減毒毒株製備。

預防的方法是接種活性減毒麻疹疫苗,台灣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第12個月,會接種一劑活性減毒疫苗(MMR疫苗),滿5歲之後接踵第二劑。

麻腮風三聯疫苗(MMR Vaccine) 所針對的疾病包括麻疹、腮腺炎和德國痲疹。

◆◆◆ 八、麻疹診斷標準

1.疑似病例 

發熱,咽痛,畏光,流淚,眼結膜紅腫等。發熱4 日左右全身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在2 周前與麻疹患者有接觸史。

2.確診病例

① 在口腔粘膜處見到柯氏斑。

② 病原學或血清學檢驗獲陽性結果。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 ① 項。 

◆◆◆ 九、其他類型的麻疹

1、 輕症麻疹 

多見於在潛伏期內接受過丙種球蛋白或成人血注射者,或<8個月的體內尚有母親抗體的嬰兒。

發熱低上呼吸道症狀較輕,麻疹粘膜斑不明顯,皮疹稀疏,病程約1周,無併發症。

2、 重症麻疹 

發熱高達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驚厥,昏迷。

皮疹融合呈紫藍色者,常有粘膜出血,如鼻出血、嘔血、咯血、血尿、血小板減少等,稱為黑麻疹,可能是DIC的一種形式;

若皮疹少,色暗淡,常為循環不良表現。此型患兒死亡率高。

3、 無疹型麻疹 

注射過麻疹減毒活疫苗者可無典型粘膜斑和皮疹,甚至整個病程中無皮疹出現。

此型診斷不易,只有依賴前驅症状和血清中麻疹抗體滴度增高才能確診。

4、 異型麻疹 

為接種滅活疫苗後引起。表現為高熱、頭痛、肌痛,無口腔粘膜斑;

皮疹從四肢遠端開始延及軀幹、面部,呈多形性;

常伴水腫及肺炎。國內不用麻疹滅活疫苗,故此類型少見。

5、成人麻疹 

由於麻疹疫苗的應用,成人麻疹發病率逐漸增加,與兒童麻疹不同處為:肝損壞發生率高;

胃腸道症狀多見,如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

骨骼肌病,包括關節和背部痛;

麻疹粘膜斑存在時間長,可達7天,眼部疼痛多見,但畏光少見。 

◆◆◆ 十、併發症

(一) 喉、氣管、支氣管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導致整個呼吸道炎症。

由於<3歲的小兒喉腔狹小、粘膜層血管豐富、結締組織鬆弛,如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氣管切開術。

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及三凹征,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二)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常在出疹及體溫下降後消退。

支氣管肺炎更常見,為細菌繼發感染所致,常見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桿菌等,故易並發膿胸或膿氣胸。

AIDS病人合併麻疹肺炎,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三)心肌炎 

較少見,但一過性心電圖改變常見。

(四)神經系統

1、 麻疹腦炎 

發病率約為1‰~2‰,多在出疹後2-5天再次發熱,外周血白細胞增多;

出現意識改變、驚厥、突然昏迷等症状。

腦脊液改變為:輕度單核細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

病死率達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運動、智力或精神上的後遺症。

2、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是一種急性感染的遲發性併發症,表現為大腦機能的漸進性衰退,發病率約為百萬分;

在神經系統症状出現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並完全恢復。

85%起病在5~15歲,開始症状很隱匿,有輕微的行為改變和學習障礙,隨即智力低下,並出現對稱性、重複的肌陣攣,間隔5~10秒;

隨疾病進展,肌陣攣消失,出現其他各種異常運動和神經功能障礙,有共濟失調、視網膜冰、視神經萎縮等;

最後發展至木僵、昏迷、自主功能障礙、去大腦強直等。

病程快慢不一,大部分病人在診斷後l~3年死亡,個別能存活10年以上。

3、 其他 格-巴症候群、偏癱、大腦血栓性靜脈炎和球後視神經炎均少見。

(五)結核情惡化 

麻疹患兒的免疫反應受到暫時抑制,對結核菌素的遲發性皮膚超敏反應消失,可持續幾周,使原有潛伏結核病灶變為活動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結核或結核性腦膜炎者不鮮見。

(六)營養不良與維生素A缺乏症 

麻疹過程中由於高熱、食欲不振,可使患兒營養狀況變差、消瘦;常見維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濁、軟化,且發展極迅速,最後導致失明。  

◆◆◆ 十一、治療

麻疹的治療主要為支持性療法以及避免併發症的產生。

抗病毒藥物(如Ribavirin等)與干擾素可用於治療抵抗力不良病患的嚴重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小兒科學會(AAP-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建議以維他命A治療嬰幼兒的急性麻疹(因為研究指此類出兒童病患血液中的retinol皆偏低)。

(一)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房內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有畏光症狀時房內光線要柔和;給予容易消化的富有營養的食物,補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膚、粘膜清潔。

(二)對症治療 

高熱時可用小量退熱劑;煩躁可適當給予苯巴比妥等鎮靜劑;劇咳時用鎮咳祛疾劑;繼發細菌感染可給抗生素。麻疹患兒對維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維生素A缺乏區的麻疹患兒應補充維生素A,<l歲者每日給 10萬單位,年長兒20萬單位,共兩日,有維生素A缺乏眼症状者 I~4周後應重複。

◆◆◆ 十二、預防

(一)管理傳染源:

對病人應嚴密隔離,對接觸者隔離檢疫3周;流行期間託兒所、幼兒園等兒童機構應暫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兒入所。

(二)切斷傳播途徑:

病室注意通風換氣,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線照射;醫護人員離開病室後應洗手更換外衣,或在空氣流通處停留20分鐘方可接觸易感者。

(三)保護易感人群:

1.自動免疫:

麻疹活疫苗的應用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辦法。可在流行前1個月,對未患過麻疹的8個月以上幼兒或易感者皮下注射0.2ml,12天後產生抗體,1個月達高峰,2~6個月逐漸下降,但可維持一定水平,

免疫力可持續4~6年,反應強烈的可持續10年以上;

以後尚需複種。由於注射疫苗後的潛伏期比自然感染潛伏期短(3~11天,多數5~8天),故易感者在接觸病人後2天接種活疫苗,仍可預防麻疹發生,若於接觸2天後接種,則預防效果下降。

但可減輕症状和減少併發症。

對8周內接受過輸血、血製品或其它被動免疫製劑者,因其影響疫苗的功效,應推遲接種。

有發熱、傳染病者應暫緩接種。

對孕婦、過敏體質、免疫功能低下者、活動性肺結核均應禁忌接種。

2.被動免疫:

有密切接觸史的體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兒應採用被動免疫。

肌注丙種球蛋白0.1~0.2ml/kg,胎盤球蛋白0.5~1.0ml/kg,接觸後5天內注射者可防止發病,6~9天內注射者可減輕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  

◆◆◆ 十三、防治措施:

(一)、預防:

注射活性減毒麻疹疫苗後,效果達到95%以上。

目前之預防接種政策為對滿九個月之嬰幼兒接種一劑,以及滿十五個月時再接種MMR疫苗(含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

MMR疫苗可以與水痘疫苗同時但不同部位一齊注射,或者二者相隔一個月接種。

(二)、防治:

發現任何疑似麻疹病例,應立即進行疫情調查並採取防治措施: 

1.接觸者在72小時內接種活性減毒麻疹疫苗,可預防麻疹的發生。

2.托兒所、育幼院、幼稚園或學校出現麻疹病患,則患者應於發疹4天後才能返回學校。

病人於發疹時,需實施呼吸道隔離以避免麻疹散播。

3.一歲以下嬰兒、懷孕婦女、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及抗癌藥物者,以及免疫機能不全的人,可在感染麻疹6天內施予免疫球蛋白。

◆◆◆ 十四、疫苗禁忌:

發燒或重病、懷孕、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及抗癌藥物者、近三個月內注射過免疫球蛋白或血液製品者,與免疫機能不全的病人均不宜接種麻疹疫苗。

◆◆◆ 十五、疫苗副作用:

(1)發燒:10-15%於接種後4~10天有輕微發燒,持續約2-5天。

(2)偶而會出現疹子、鼻炎、輕微的咳嗽或柯氏斑點。

(3)接種部位可能有局部反應,如紅斑、熱或腫脹等。

(4)腦炎:在美國報告為三百萬劑次中發生一次。

(5)腦病變:每一百萬人中一例,國外報告接種麻疹疫苗後曾發生Guillain-Barre 症候群、雷氏症候群及視網膜病變等。

【 文 / 維基百科、A+醫學百科 】【 文 / 陳伯彥醫師 /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感染科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