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口腔,食道,胃,大小腸,肝,膽,胰臟,肛門 (1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愛肝加油站》有肝硬化 未必有B肝或C肝帶原

 

 

文/許金川

 

Q:我的爸爸最近因為胃口差、疲倦、拉肚子到診所就醫,醫師幫他做了腹部超音波,意外發現有肝硬化,不過,抽血檢查結果發現,爸爸的B型肝炎及C型肝炎都是陰性反應,並沒有帶原,但是醫師卻告訴我們,爸爸過去感染過B型肝炎,只是現在好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有肝硬化,通常不是應該有B型肝炎帶原或感染C型肝炎病毒嗎?

 

A:肝臟的質地原本應該是柔軟、平滑且富有點彈性的,但是當肝臟持續發炎厲害,長期下來肝臟會變得粗糙,臨床上稱為肝纖維化,在纖維化的階段,如果肝臟仍持續發炎,最後就會演變為肝硬化。

 

感染B型肝炎病毒及C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臟發炎壞死,是造成肝硬化的兩大主要原凶。除此之外,有些患者是因為酗酒、濫用藥物及保健食品等造成的,有少數患者則是因為自體免疫肝炎所致,因此,雖然大部分肝硬化患者都合併有B肝帶原或感染C肝病毒,但並不表示有肝硬化,就一定會有B型帶原或感染C型肝炎病毒。

 

您的父親近日意外得知有肝硬化,但目前檢測並無B肝帶原或C肝帶原,針對B肝帶原部分,確實有可能是過去曾經感染B肝病毒成為帶原者,因此造成肝臟發炎而不自知,但後來B型肝炎自行痊癒了,所以檢驗起來B肝表面抗原是陰性的,對此,只要再進一步檢測B肝的核心抗體(anti-HBc),即可得知是否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

 

由於肝硬化患者發生肝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每年大約有5%的機率會長出肝癌,因此,日後一定要在肝膽專科門診定期追蹤肝指數、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才能對肝臟健康作完整的把關。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乾舌燥有異味 小心口乾症

 

 

記者何宗翰/新竹報導

 

常覺味覺改變、口腔乾燥有異味?當心罹患口乾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醫師柯惠馨表示,口乾症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居多,主要症狀包括口乾、眼乾、生殖器官乾燥、關節部位疼痛,而口乾症的原因十分複雜,切莫輕忽,最好至醫院檢查。

 

柯惠馨指出,唾液有對抗細菌、清潔牙齒和口腔的作用,但當唾液減少時,口腔黏膜易受刺激,食物堆積於牙齒上,使細菌繁殖,容易形成口臭、蛀牙、牙齦出血及牙周病,嚴重會造成咀嚼、吞嚥困難,導致營養吸收不良,影響全身健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各種潛藏疾病的表徵。

 

她表示,口乾症可能是唾液腺結石造成,當唾液腺發生結石時,唾液分泌會受阻礙,而造成口乾、舌下及臉頰脹痛;缺鐵性貧血之患者,舌頭顏色較蒼白、光亮和平滑,也會伴隨灼熱、刺痛和口乾等症狀,惡性貧血的患者初期也會出現舌頭麻木、舌乳頭萎縮及口乾舌燥的現象。

 

另外,罹患糖尿病時,患者也會有頻尿、口乾及不正常的飢餓感,家族有糖尿病史或本身過度肥胖者,不可掉以輕心;約有3成的老年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口乾症,這是由於口腔腺體萎縮,唾液分泌減少所致。

 

柯惠馨指出,還有一種俗稱乾燥症的修格蘭氏症候群,多以40到50歲的中年女性患者居多,主要症狀也是口乾及伴隨眼乾、生殖器官乾燥、關節部位疼痛,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所造成的外分泌異常,嚴重會引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柯惠馨說,無論是生理性的原因或系統性疾病的影響,大部分的口乾症,可以在原因去除後改善症狀,但因年紀老化引起的口乾症,則無法完全治療,建議要更注重口腔的清潔,使用含氟牙膏;此外,多喝水雖也可減少口乾的不適感,但老年人、腎功能及心臟功能不佳者需小心,以免喝了過量的水,增加內臟負擔。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藥期間B肝病毒突變 會有抗藥性

 

 

文/許金川

 

Q:我的先生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已將近3年,醫師說原本陽性的e抗原已經消失不見,也產生e抗體,且已有一段時間測不到B肝病毒,原本醫師可以考慮停藥了,但這一次回診,GOT、GPT(肝功能指數)卻又高起來了。

 

醫師說有可能是B肝病毒發生突變,需要進一步檢測才能確認。請問B肝病毒發生突變就是有抗藥性的意思嗎?如果真的是這樣,是否就要一輩子吃藥,不能停藥?

 

A:在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過程中,原本已經下降至正常的GOT、GPT又再度升高,首先會想到的可能是B肝病毒又再度活躍起來,引起肝臟發炎。

 

如果有使用藥物、保健食品或偏方,或不小心感染到其他肝炎,包括A型肝炎或E型肝炎等,都可能使得GOT、GPT升高。

 

臨床上,如果要釐清是否為B肝病毒又再度活躍,需抽血檢測B肝病毒量後才能得知。當用藥期間原本已經下降至正常的B肝病毒及GPT又高起來,表示B肝病毒已經發生突變,對原本的抗病毒藥物產生了抗藥性,因此,雖然仍在用藥,但B肝病毒及GPT還是升高了。

 

此情況通常要做B肝病毒突變分析,找出病毒突變的基因點,再依此去調整抗病毒用藥。

 

用藥上大致有兩種做法,一是保留原本的藥物,再加上另一種藥物合併治療,另一種做法是停止原本用藥,直接轉換成另一種抗病毒藥物。

 

不過,並非有抗藥性,日後就需一輩子用藥不能停,若本身沒有肝硬化,且轉換藥物之後,B肝病毒量及GPT逐漸恢復正常,也能持續達到停藥標準,還是有機會可以停藥的。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肝加油站》 C肝治療成功與否 依C肝病毒量而定

 

文/許金川

 

Q:我因為年度公司體檢,在去年才知道自己有C型肝炎,今年開始接受為期半年的干擾素加上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到10月初治療結束,這段期間經歷許多不舒服的副作用,還好醫師說我的治療效果不錯,治療結束時,已經測不到C肝病毒,GPT也正常了。

 

這樣的檢查結果,是否表示我的C型肝炎治療成功了?

 

A:以干擾素加上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C型肝炎期間,確實會伴隨許多副作用,干擾素會帶來發燒、疲倦等重感冒症狀,同時也會使白血球及血小板降低,並會出現掉髮、腸胃不適等,有時甚至還會產生自體抗體,口服抗病毒藥物則會造成貧血。不過,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療結束後,就會慢慢消失,患者的精神體力也會逐漸恢復。

 

至於C型肝炎治療的效果以及成功與否,主要參考治療期間的第一個月、第三個月、治療結束及結束後半年的C型肝炎病毒量。當治療結束時測不到C型肝炎病毒,且GPT也恢復正常,此時還無法判斷是否治療成功。

 

真正治療成功是治療結束時,測不到C肝病毒,結束治療半年後再測,依然能維持測不到C肝病毒的狀態,這時才能說C型肝炎治療成功。臨床上,有達到此標準治療成功的患者,日後C型肝炎再復發的機率就很低了。

 

目前結束C肝治療將近兩個月,雖然治療結束時,C肝病毒量及GPT已恢復正常,但仍須保持追蹤,如果在4個月後,也就是結束治療半年左右,還能維持測不到C肝病毒且GPT正常,就真的是拿到C型肝炎治療成功的「畢業證書」了!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肝加油站》 C型肝炎是血液傳染 不會遺傳

 

 

文/許金川

 

Q:我的先生全家都有C型肝炎,也定期追蹤檢查,他與其中一位兄弟似乎比較嚴重,有肝臟纖維化的跡象,而且我的先生在3個月前發現2.5公分大的肝細胞癌,最後以手術切除,目前一切穩定恢復中。

 

C型肝炎是否會遺傳?否則他們全家怎麼都會有C型肝炎呢?我的先生接受手術切除肝癌治療後,是否就此一勞永逸,不會再有復發問題了?

 

A:C型肝炎病毒是經由含病毒的血液或體液傳染的,也就是當皮膚或黏膜有傷口,又接觸到含C肝病毒的血液,就可能受到感染,因此包括看牙、針灸、紋眉或刺青等,都可能不小心感染到C型肝炎。

 

但是C型肝炎並不會遺傳,至於為何會一家人都有C型肝炎?這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無意間被傳染的,有可能看牙或打針,如果消毒不完全,就有可能因此被C型肝炎病毒感染。

 

您的先生日前發現2.5公分大的肝癌,順利手術切除,算是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不過,雖然手術切除可以完全清除腫瘤,但由於肝細胞已經被C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臟其它部位還是可能長出肝癌,因此,開刀切除腫瘤,不能說是一勞永逸,後續追蹤才是更重要的。

 

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即使肝炎發作或肝癌復發初期,都是沒有症狀的,唯有定期抽血檢查及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監測肝臟健康。

 

另外,日後也要評估是否有需要接受C型肝炎治療,避免肝臟因為C肝病毒而持續發炎,導致纖維化越來越嚴重。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不停、血便 小心潰瘍性腸炎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5歲的李先生,連續一個月持續腹瀉腹痛,甚至血便,原以為只是吃壞肚子或痔瘡,到診所拿藥2週卻未見改善。李先生深怕罹患不治之症,改往三總直腸外科門診,接受大腸鏡和切片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潰瘍性腸炎」,需要終生服藥控制。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吳昌杰表示,潰瘍性腸炎是因為大腸受到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引發致病原因仍不清楚,在台灣大約每10萬人中,僅15人受到此病困擾。

 

由於症狀容易與一般腸胃炎、痔瘡混淆,因此不易被診斷出來。三總平均一年會發現大約幾十個新病例,男女病人數大約是6比4,好發於20到40歲。

 

吳昌杰指出,潰瘍性腸炎的診斷必須做大腸鏡和組織切片,以確認腸道糜爛性潰瘍、膿性黏液、出血。如果延誤診斷和治療,病人可能因長期內出血而貧血,潰爛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腸穿孔。一般都是直腸段發炎最嚴重,若大腸鏡檢查發現發炎範圍更廣,藥物治療劑量也要更大。

 

潰瘍性腸炎是重大傷病,和其他自體免疫疾病一樣,須終生服藥以控制症狀,直腸潰瘍嚴重的病人,除了口服藥之外,還需搭配肛門塞劑。

 

吳昌杰說,目前藥物有健保給付,對胎兒也很安全,女性懷孕期間還是可以繼續服藥。若同時有慢性肝腎疾病者,長期服藥則需格外注意本身的病情變化。

 

吳昌杰提醒,除了藥物控制、定期追蹤,也要調整生活型態。建議病友應避免刺激性飲食或加工食品,減少生活壓力,也要盡量避開菸、酒等容易加重發炎反應物質。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藉酒澆愁 傷「肝」苦「腦」

 

文/郭彥麟

 

尼可拉斯凱吉在《遠離賭城》一片中精湛的演技,替他贏得了1996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他彷彿向魔鬼借了靈魂,穿上酒精的外衣,成為片中絕望失意的劇作家「班」。

 

班是個酒精的奴隸,用靈魂與酒精賒貸,換取痛苦的麻痺,也任憑酒精將生命的劇本寫至盡頭。

 

酒精對肝臟的危害,如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這是大家較為熟知的。然而,隨著酒精在體內長期流竄,全身幾乎都已浸泡在酒精的毒害之中。

 

◎酒精造成的危害:

 

●心臟:心肌病變,心臟衰竭。

 

●腸胃:胰臟炎、食道炎、胃潰瘍。

 

●神經:周邊神經病變。

 

●血液:貧血。

 

●骨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腦:酒精影響維生素B1的吸收,加上酒精本身的毒性,造成意識混亂、步伐不穩、失憶、失智等嚴重症狀。

 

如同電影所描寫的,酒精是許多人面對問題、逃避問題的手段。除了因工作必須或應酬文化驅使的社交飲酒外,大多數的酒精濫用(尤其獨飲者)背後,都隱藏著更根本的問題。

 

失眠、焦慮、憂鬱是最常見的3個原因。有人用酒精來加速入眠,有人靠酒精來撫平焦慮,更有許多人依賴酒精來遺忘傷痛,麻痺情緒。但事實上,酒精並沒有真的解決任何問題。

 

酒精會破壞睡眠結構,減少深度睡眠,使得睡眠變得破碎易中斷,也會讓反彈的焦慮更劇烈,更難以承受;酒精只是拖延問題、擱置問題,甚至製造新的問題。擾亂情緒中樞,讓人衝動、易怒、更容易墜入宿醉般的鬱悶之中。痛苦暫時消失了,但快樂也永遠不見了。

 

另一方面,酗酒帶來罪惡感,身體的併發症令人挫折,混亂委靡的生活更會摧毀家庭與人際關係。

 

有個縮寫為「CAGE」的篩檢工具,恰巧是尼可拉斯的姓(Cage),可用來評估是否有酒精濫用或成癮。

 

◎Cut Down(減低):你是否曾覺得你必須減低飲酒量?

 

◎Annoyed(惱怒):你是否會因別人對你飲酒的批評而惱怒?

 

◎Guilty(罪惡):你是否曾因飲酒而有罪惡感?

 

◎Eye open(張眼):你是否早上一張眼就需要喝一杯?

 

倘若以上問題,有兩個以上的答案為「是」,你很可能已經有了酒精濫用或成癮的問題。建議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的協助,除了戒除酒癮外,更要發掘潛藏的睡眠或情緒障礙,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作者為台南市心寬診所精神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老喊肚子痛 家長勿輕忽

 

文/黃振盛

 

住梨山附近的黃姓小朋友(化名),肚子痛了好幾天,雖經當地診所治療,病情惡化到完全無法進食,也無法走路,家長送到醫院時,已瀕臨休克,病情非常危急!

 

經診斷是闌尾(俗稱盲腸)破裂併發腹膜炎和腸阻塞,再晚一天可能就無法挽回。提醒民眾不要以為小朋友肚子痛只是小問題,因而延誤就醫。

 

小朋友腹痛可能併有食慾不佳、噁心、發燒、偶有腹瀉,父母可能以為小朋友只是感冒或是腸胃炎,因為闌尾炎(俗稱盲腸炎)初期的症狀與腸胃炎症狀很類似,就連診所醫師也不容易分辨,常會使得闌尾炎症狀更為嚴重。

 

臨床上只要闌尾炎超過24小時,闌尾破裂機率就會大增,所以統計上,小兒闌尾炎的破裂機率大於成人。嚴重者更會引發腹膜炎。所以只能提醒爸媽,如果發現兒童發燒、腹痛無緩解跡象,應儘速就醫,不要任憑孩子忍耐,需交由專業醫師判斷。

 

小兒疝氣也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曾有一位祖母帶兩個月大的男嬰就診,因為整天哭鬧不停,到處收驚無效,後來到醫院就診,才發現是疝氣問題,開刀後,祖母特地前來感謝,小嬰兒吃得好,睡得好,讓她輕鬆不少。

 

一般人以為,通常只有男生會發生疝氣,其實女生也會有。台灣的疝氣盛行率大約4%,男女比約為4.5︰1。新手父母如果發現女嬰腹股溝腫大,也要儘早就醫診治。

 

小兒外科是最熟悉0-17歲各種外科疾病的專科,涵蓋先天性畸形,急症和各種腫瘤等,目前因專科醫師人數有限,並非所有地區皆有,建議父母幫小朋友挑選醫院時,有時候時效性也很重要,先到設備完善的醫院檢查,如果不能拖延,則儘速處置,不要奔波勞動又費神,錯失救治黃金期。

 

(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肝加油站》:胎兒蛋白高 宜小心應對

 

 

文/許金川

 

Q:我的先生是B肝帶原者,服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已經好多年了。半年前,醫師認為,他的B肝情況相當穩定,於是讓他停藥。經過這半年的密切追蹤,不管是B肝病毒或肝指數都沒有再升高,只是這次抽血胎兒蛋白(AFP)卻高到70多,正常是20以下,那麼胎兒蛋白升高跟停用B肝抗病毒藥物有關係嗎?

 

A:胎兒蛋白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會分泌的一種物質,一旦出生,此分泌功能即消失,胎兒蛋白就會下降至正常,但是有部分的肝癌患者,胎兒蛋白又會再被分泌出來,臨床上,大約有1/3的肝癌病患胎兒蛋白會升高,因此,如果原本正常的胎兒蛋白突然升高,首先會懷疑可能是肝臟長出肝癌了。

 

此外,當肝炎發作厲害,肝細胞壞死,肝臟修復再生的過程中,也會使胎兒蛋白升高,最後還有一種情況是胎兒蛋白升高,但查不出原因,這可能與個人體質有關。

 

至於停用B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藥物,並不會使胎兒蛋白升高,除非是停藥之後B型肝炎又復發,且發作厲害,胎兒蛋白才會異常升高。

 

妳的先生半年前停藥,目前不管是肝指數或B肝病毒數一切正常,故胎兒蛋白高應該與B肝病毒沒有關係。

 

由於胎兒蛋白是肝細胞癌的參考指標,您的先生又是B肝患者,是肝癌的高危險群,對此,建議要進一步檢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確認肝臟有無長出腫瘤。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肝加油站》B、C肝合併感染 以強勢病毒治療為優先            

 

文/許金川

Q:最近媽媽因為保險問題,做了簡單的身體檢查,發現有B型肝炎,也有C型肝炎,肝指數也不正常,大概高至70多,腹部超音波看起來肝臟似乎有輕微纖維化。

我不禁很擔心,因為外婆是肝病「往生」的,如果要積極治療母親這種雙重感染肝炎的情況,到底要先治療B型肝炎?還是先治療C型肝炎呢?

A:的確在治療合併感染B、C型肝炎的患者時,確實要考慮得更周詳,最重要的是要先確定何者為「強勢病毒」,才能選擇恰當的治療方式。

據統計,台灣B、C肝雙重感染的病人,不管是肝臟穿刺檢查或病毒檢驗結果,大約有7成以上的患者顯示,C型肝炎病毒活性較強,病毒量較高,所以多數的患者是用干擾素(Interferon)加上雷巴威林(Ribavirin)組合療法治療C型肝炎,而干擾素同時也對B肝病毒具有療效。

如果檢查結果是B型肝炎病毒活性較強者,B肝病毒量較高,可以考慮用B型肝炎藥物(包括干安能、干適能、貝樂克、喜必福及惠立妥)等口服抗病毒藥物,或是干擾素治療。

您的母親近日得知合併感染B、C肝病毒,且GPT偏高,肝臟看起來又疑似有纖維化,一定要積極就醫,做後續追蹤治療,首先要檢驗B型肝炎及C型肝炎病毒量,才能得知何者為「強勢病毒」,再依此判斷要採用何種方式治療。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胃脹胸悶 胃食道逆流?焦慮症?

文/黃偉俐

「我不知道是不是胃食道逆流?因為我隨時肚子脹、打嗝,常常沒有如同別人說的胸懷灼熱感,但造成我胸悶、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來。」這是一個40歲男性在健康網站上的諮詢,相信也是很多台灣人常見的困擾。

台灣人工作時間世界第一長,三餐常常都不定時,經常處在緊繃狀態。尤其在科技業,甚至連吃飯也只能有半個小時,腸胃有問題的比例自然越來越高。

根據台大醫院的研究結果顯示,2001年台灣的胃食道逆流症盛行率約7%,至2004到2005年攀升到大約14.2%,3到4年間成長了一倍。這些病人的喉嚨也經常有異物感、胸痛或胸悶、嗝氣。

國內、外的研究皆顯示,高達40%以上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是「無破皮的逆流性疾病」,即有明顯的典型症狀,胃鏡檢查下卻沒有食道受損的情況。這是一個很弔詭的發現,因為胃酸PH值是很低的(即強酸),強酸理應會在沒有太多保護的食道或咽喉組織造成明顯的侵蝕。

臨床上會看到很多廣泛性焦慮症的病人有胃脹、打嗝、胸悶,或喉嚨卡卡的感覺。他們有些已經被腸胃科診斷為胃食道逆流,而且是「無破皮的逆流性疾病」,雖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症狀卻沒有明顯改善。

廣泛性焦慮症會造成自律神經異常及肌肉緊繃,因而出現胃脹、打嗝、胸悶,或喉嚨異物感。他們也會出現一些胃酸逆流的狀況,但並不常發生,嚴重度也不高。

香港的一個研究也發現,胃食道逆流患者中,廣泛性焦慮症的病人高達14%,但這個數字實際可能會高達40%至50%(因為現行診斷標準的一些問題)。

所以對胃脹、打嗝、胸悶,或喉嚨有異物感的病患,假如有以下狀況,必須考慮廣泛性焦慮症,並尋求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所謂溢赤酸、火燒心情況並不明顯及頻繁,卻經常胃脹、喉嚨有異物感。

●胃鏡檢查沒明顯發現,抑制胃酸特效藥的治療效果不佳。

●合併容易緊張、過度擔心、肩頸緊繃、頭痛、頭暈、煩躁、睡眠困難。

(作者為台北黃偉俐診所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心肝門診中心》幫你解惑 教你護肝            
 
好心肝門診中心昨日舉行開幕揭牌典禮,醫療人員在肝基會前榮譽董事長宋瑞樓的銅像前,共同宣誓「消滅國病」的決心。(記者王藝菘攝)
▲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 (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肝病、肝癌在台灣每年奪走1萬3千條性命,平均每40分鐘就奪走一命。全國第一家完全由善款支持打造的「好心肝門診中心」,在昨天醫師節正式揭幕,由5位專長肝病診斷與治療的醫護人員與熱心志工團隊,守護民眾肝的健康。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雖然健保有給付肝病治療,但是確實接受治療的人只有2成,希望門診中心能帶動民眾積極護肝。

院長王世晞表示,治療肝病需要醫護人員花時間溝通互動、提供專業諮詢,病人才有力量與耐心持之以恆、克服藥物副作用。此外,已發現肝腫瘤的病人常希望尋求治療的第二意見,但拿著厚厚的病歷和檢驗報告,卻不知道要找誰幫忙。

王世晞說,目前門診中心有3位專任醫師、2位醫師,共同特色就是以解開病人與家屬的疑惑為優先。看診時間是每週一到週六,早上8點半到晚上8點半,在8月開始的試營運期間,單月病人量已突破千人,吸引從南投、彰化遠道而來的腫瘤病人。

針對外縣市的病人,醫師會提供轉診的具體建議,讓病人在家附近接受專業治療,針對定期追蹤的病人,門診中心也盡量安排在同次門診作完檢查,最多兩次門診就能了解完整檢查結果。

好心肝門診中心的經費來源是基金會善款與健保給付,且秉持非營利精神,除了協助弱勢病友減輕經濟負擔,5位醫師也會在公餘時間走出診間,配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基金會、全民健康基金會,到企業、偏鄉協助肝病篩檢。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社會善心人士捐助的每一分錢、每一份專業力量,都在精進的醫療服務中回饋民眾,希望未來能籌建好心肝研究及檢驗中心、好心肝預防醫學中心。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標靶治療》肝癌男重拾叫賣人生            

 
▲周姓肝癌3期末患者3顆肝腫瘤共超過30公分(紅圈處)像顆躲避球,也把胃壓得扁扁的。 (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58歲的周姓菜販罹患肝癌3期末,3顆肝腫瘤加起來有如躲避球大,去年底腫瘤破裂出血休克,才發現罹患肝癌3期末,以光子刀放療加上口服雷莎瓦雙標靶治療,卻嚴重過敏,全身長滿紅疹、搔癢難耐,一度想放棄;醫師表示,有2成患者服藥後會過敏,藥效卻特別有效,只能初期減量服藥先求適應,現在腫瘤縮小一半結成疤,已能繼續到市場叫賣。

這名菜販壯得跟牛一樣,鮮少生病,每天辛勞工作,抽血檢查也無異狀,直至去年底腹部劇痛休克,才發現左腹有3顆肝腫瘤,分別有12、11和9公分大,最大顆已經破裂出血,緊急栓塞手術止血才救回一命,如果未再進一步治療,2個月內恐會再破裂或衰竭死亡。

澄清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指出,肝是沉默的器官,即使罹患了肝癌,有3成抽血檢查不出也沒有症狀,發現時已經很嚴重,周某因腫瘤太大,進行雙標靶治療,光子刀放療和口服蕾莎瓦標靶藥,內外追殺癌細胞。

但病患服藥後卻嚴重過敏,全身長滿紅疹,像隻花豹般,而且奇癢無比,讓他一度想放棄。王博民指出,服用雷莎瓦會有2成過敏,但是療效卻有7成,是不會過敏的2倍,經減藥4分之1後逐漸適應,再增量也不再發紅疹,經2個月的放療和11個月的口服標靶,腫瘤已萎縮一半。

王博民說,周某的肝腫瘤和鄰近的內臟緊緊相連,無法切除,治療後復發率約6成,只要每1個半月追蹤檢查,撐過5年後可降至2成,他懷疑周某是積勞成疾,提醒常常爆肝工作的民眾,要定期抽血和超音波檢查,而B、C肝炎帶原者和常接觸有機溶劑或農藥,更是高風險族群。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肝加油站》B肝表面及C肝抗體 意義大不同            

 

文/許金川

Q:我最近接受體檢,發現我有兩種抗體,一種是B型肝炎表面抗體,另外一種是C型肝炎抗體,肝指數都正常,超音波有輕微脂肪肝,我心想應該沒什麼問題。

最近跟同事討論,他們說C型肝炎抗體陽性表示有C型肝炎感染,真的是這樣嗎?體內有產生抗體不是代表對此疾病有免疫力嗎?如果真的有C型肝炎,該怎麼辦?

A:雖然都是抗體,但是B型肝炎表面抗體與C型肝炎抗體代表的臨床意義,真的有很大的差別。

當體內有B肝表面抗體,確實代表人體對B型肝炎病毒具有抵抗力,不會再受B肝病毒感染;但是C型肝炎抗體陽性,則並非表示對C肝病毒有免疫力,而是表示曾經感染過C型肝炎,或目前體內有C型肝炎病毒,兩者代表的意思可說是恰好相反。

C型肝炎抗體(anti-HCV)陽性,建議要找肝膽專科醫師做後續追蹤,因為C型肝炎患者是肝癌的高危險群。此外,C肝病毒也可能造成肝細胞發炎壞死,不管是肝炎初期或肝癌初期,大都是沒有症狀的,患者也幾乎不會有任何不適,因此,大約3至6個月要定期回肝膽科追蹤,包括抽血驗GOT、GPT(肝功能指數)、胎兒蛋白,也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目前C型肝炎是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的,以干擾素加上Ribavirin(雷巴威林)組合療法為主,是否該進行治療則以C型肝炎病毒量(HCV-RNA)的高低為主要參考依據。當C型肝炎病毒量高,又併有GPT偏高,此時就要考慮做治療了。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肝加油站》B肝表面抗體濃度降低 莫驚慌            

 

文/許金川

Q:我是一位B肝帶原媽媽,雖然我的小孩出生時有打免疫球蛋白,也有施打B肝疫苗,但我還是很擔心日常生活中,他們會被傳染B型肝炎病毒。

最近他們高中入學體檢,竟然發現B肝表面抗體消失了,怎麼會這樣呢?不是說一旦產生B肝表面抗體,就能終生免疫,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A:要預防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施打B型肝炎疫苗,以產生B肝表面抗體,一旦產生表面抗體,就如同有了B型肝炎的金鐘罩,不用擔心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且B肝表面抗體具有終身免疫的效果,只要確定有產生表面抗體,終生都是具有保護力的。

台灣自民國74年之後全面對新生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對於e抗原陽性的媽媽,還會在出生24小時內加以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因為此政策的實行,小朋友的帶原率大幅下降。

只是B肝表面抗體的濃度在10~15年之後,可能會下降,甚至會降到測不到的程度,因此抽血時會發現測不到B肝表面抗體,好在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記憶性,也就是即使B肝表面抗體濃度降低了,一旦再接觸到B肝病毒,表面抗體的濃度又會再度升高,並不會因此受感染。

如果真的不放心,可以再追加一劑B型肝炎疫苗,之後再抽血確認是否有出現表面抗體,通常在追加一劑B肝疫苗後,表面抗體濃度就會再回升了,不必過度擔憂!

(作者為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研究》胰臟癌術後單一化療 死亡率減1/3            

Ads by Google
家有肺癌病患 陪他面對治療 www.lungcancernews.com.tw
震驚到接受!讓他知道抗癌路上並不孤 單。認識最新肺癌治療觀念,照護資訊
▲台大醫師林育麟(左起)、流病所副教授杜裕康、榮譽教授林肇堂、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醫師廖偉智、流病所所長簡國龍一起發表研究成果。(記者邱宜君攝)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胰臟癌早期無症狀,以致發現罹患時,只有2成病人來得及開刀,但手術後的復發率卻高達8成,如何減少術後復發,一直是醫界努力的方向。根據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證實,病人術後只要使用單一藥物的輔助性化療,死亡率就能減少1/3,併用放療沒有額外益處,只是徒增副作用的痛苦。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最新的《刺胳針腫瘤醫學期刊》。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表示,胰臟癌是目前所有癌症中存活率最低的,不到5%的病人可活過5年,適合開刀的病人只有20%,在美國的治療方法是,胰臟癌病人術後馬上開始放射治療,等病情穩定後再加入化療。但歐洲學者認為,放療對病人有害,只給予化療。歐美兩派療法,在醫界各有擁護者,在學術上也各有實證支持,卻缺乏互相比較的機會。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台大公衛學院博士候選人廖偉智表示,這次研究使用最新的貝式網絡統合分析,綜合9篇最高品質學術研究,比較6種術後治療策略。結果發現,使用單一化療藥物的輔助性化療,就是最佳的術後治療方式,病人死亡率可減少1/3;化療再併用放射治療,不但無法減少死亡率,反而會增加副作用。

台大醫院腫瘤科醫師林育麟表示,能開刀的病人都還在癌症1到3期,有機會「拚根治」,因此術後治療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復發,盡量延長壽命。但術後若同時接受化療和放療,常會造成病人身體虛弱,引發嚴重感染,有些人甚至因此喪命。這次研究確認只要使用單一化療藥物,如此溫和的療法,就足以幫助病人延續生命,對於臨床醫師和病人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胰臟癌基因標記 揪沉默殺手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胰臟癌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在台灣高居10大癌症死因的第8位,由於診斷困難,8成患者都錯失診斷良機而無法開刀,2成可開刀的病人中,就算作化療也僅2成能活過5年。國衛院與成大醫院的胰臟癌研究團隊,昨公布研發出可準確預測胰臟癌預後的基因標記,未來病人可根據復發機率高低,與醫師討論一套最適合自己的療程,不再只有接受標準化療一途。

此外,有動物實驗發現抑制此基因,可以有效抑制胰臟癌幹細胞,進而抑制癌症轉移、延長存活期,國衛院研究團隊也將繼續研究,探索未來應用於治療藥物的研發。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醫師蔡坤志表示,研究團隊分析成大、美國加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共兩百多位病人,胰臟腫瘤細胞中有一組6個基因的分子標記,可綜合出一個危險指數,數值越高,1年內存活率越低,準確率高達95%,這計畫已向美國提出專利申請。

蔡坤志說,病人開刀取出部分腫瘤細胞,就能分析這項指標,它能反映腫瘤細胞的分化狀況和活性,進而預測病人未來復發的機率。一般會建議具有早期復發風險的病人可以考慮接受較積極的化療或標靶治療,以延長存活期。

蔡坤志指出,不同病人對化療的反應差異很大,有些人可能因白血球下降,引發感染,甚至熬不過化療階段,如果病人和家屬能更了解復發風險,便能與醫師更精準討論,是否要迎戰這些化療之苦、要用何種強度的化療。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重過重者
胃食道逆流機率高

 







▲美味可口的甜食總讓人垂涎,但有胃食道逆流者應淺嚐即止。(照片提供/林建華)

 

文/林建華

 

32歲的張小姐身高158公分,體重83公斤,這兩年來飽受胃食道逆流之苦。雖吃藥治療,也嘗試減重,但戒不掉愛吃甜食、油炸食物的嗜好,所以治療效果不彰。最後接受胃摺疊合併胃繞道手術,才改善肥胖與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飲食宜清淡
戒菸酒和甜食

 

胃食道逆流除了先天性食道下方括約肌鬆弛是遺傳因子造成外,其他環境因子包括肥胖、愛吃甜食及油膩的食物、喝酒、抽菸、老化等,其中肥胖的問題更是不容忽視。

 

國內、外研究均證實,肥胖與胃食道逆流的發生有關。肥胖者額外的體重會壓迫胃和食道,以及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橫膈,導致腹內壓力過高,迫使下食道括約肌鬆開,使胃酸逆流至食道內,尤其吃了大量食物或含高脂肪的餐點之後,胃酸逆流的情況更為明顯。

 

因此,肥胖者治療胃食道逆流,除了藥物控制、改變生活型態及飲食方式外,減重就成了首要工作。如果減重效果不彰,藥物治療胃食道逆流又不佳,則可藉助手術改善。

 

目前可以採腹腔鏡尼森式(NISSEN)手術,來修補鬆弛的橫膈,以腹腔鏡的方式,修補鬆弛的橫膈後,再加上胃摺疊手術治療胃食道逆流症狀,另外再加做胃繞道手術,同時改善肥胖及併發的胃食道逆流;胃繞道手術是將胃縮小,以限制食量來減少小腸吸收的功能。

 

研究報告顯示,減重後可改善90%以上肥胖合併有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另外,因腹壓降低,8成以上肥胖者的胃食道逆流就會逐步改善。

 

減輕胃食道逆流症狀,平時要養成良好生活作息,飲食清淡、戒菸、戒酒、戒甜食,三餐不要吃太飽,避免餐後3小時內平躺睡覺,當然減重為首要任務。(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微創減重中心主任)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停藥後復發 符標準健保可給付            

 

文/許金川

Q:我的媽媽是B肝帶原者,因母子垂直傳染的緣故,所以我從小就知道有B肝帶原。大約3年前,我開始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最近醫師說健保給付的期限快到了,我的情況也大概可以停藥了,但我很擔心停藥後,肝指數又會再高起來。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如果要自費繼續用藥,真的沒辦法負荷,請問停藥之後,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再享健保給付繼續用藥呢?

A:目前健保給付的B型肝炎治療藥物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干安能、干適能、貝樂克、喜必福與惠立妥,以及注射藥物干擾素。

若是沒有肝硬化的B型肝炎患者可享有的健保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期限是3年,因此,3年的期限已到,患者的GPT(肝功能指數)、B肝病毒量及e抗原、e抗體評估起來也達停藥標準,就會先停止用藥,但如果病患的情況還不適合停藥,就只能再繼續自費用藥治療了。

至於抗病毒藥物停藥後,如果B肝病毒數及GPT都能維持正常,這是最好的,但停藥後,B型肝炎又復發,且有發生肝臟功能失償,黃疸指數大於、等於2,或凝血時間延長大於3秒,此時要儘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健保可給付3年用藥(干適能除外),或者復發當時,e抗原陽性者的GPT已經升高達兩倍以上且B肝病毒量大於兩萬,或e抗原陰性在半年內有兩次GPT高於兩倍、B肝病毒量高於2000,健保也可再次給付一次療程。

簡單說,在停藥後復發且合併肝臟功能失償,或者GPT、B肝病毒量及e抗原、e抗體的情況有達到慢性B型肝炎的健保給付標準,健保皆可再次給付一次療程!

(作者為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差大 胃食道逆流易發作

 

                          

近日早晚溫差加劇,胃食道逆流患者當心復發,中山醫院腸胃科醫師吳德強表示,近來門診胃食道逆流求診患者增加,部分是因為身體受氣溫變化影響,使自律神經刺激胃酸分泌,如果本身生活習慣不佳,像是壓力大、常吃消夜或刺激性食物等,就更加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常見症狀包括胸口灼熱、喉嚨有異物感、吃東西感覺吞不太下去、心窩痛與咳嗽等,尤其咳嗽超過3個月,且經胸腔內科、耳鼻喉科檢查都沒問題,就要懷疑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所導致的慢性咳嗽,應至腸胃科就診。



胃酸過多可吃幾片蘇打餅,可中和胃酸。

蘇打餅 緩不適

吳德強醫師表示,不少人都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壓力與飲食是很重要的因素,建議患者避免喝濃茶、咖啡以及甜點和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鍋,皆容易使症狀惡化,應調整生活習慣,減少心理壓力,除了避開容易誘發胃食道逆流的食物外,飲食也應定時定量,每餐吃7分飽即可,勿暴飲暴食,但也不可長時間空腹,若胃酸分泌過多,吃幾片蘇打餅、補充澱粉中和胃酸,效果甚至可媲美胃乳片。



睡覺時墊高上半身,可減少胃酸逆流。

睡覺 墊上半身

胃酸分泌過多、賁門無法緊閉容易導致逆流,吳德強醫師表示,特別是平躺時,症狀會更明顯,建議睡覺時可多加顆枕頭,使上半身墊高、減少胃酸逆流,使用枕頭以2顆為限,避免抬得太高,恐增加頸部壓力。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