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靈修,情緒,自律神經,精神,身心症,躁鬱,心理壓力,睡眠,恐慌 (49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改善失眠 先別急著用藥

Ads
by Google

血壓高、我是不是血管硬掉了? www.kpt-antiaging.com.tw/index.php
台中康普頓,專治高血壓,中風,血管硬化 血管阻塞。預防心肌梗塞的專家。

 

文/謝遠達

 

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許多人常會有失眠的問題。但是否要服用安眠藥治療,必須經由身心科醫師了解患者的失眠原因,並與病人討論可能治療的方式。

 

如果真的需要服藥,也會先從溫和、成癮性低的藥物開始。以醫學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大概可略看出端倪:

 

◎失眠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大多數人的失眠都有些起因,如精神壓力大、煩惱多、遭遇人生困難、鑽牛角尖。有時並不是光靠意志力就能克服。

 

◎借小酌助眠:有些人會靠喝酒入睡。但是為達到入眠的目的,酒量變得越喝越多,而終究導致酒精成癮症,產生更大的後遺症。

 

◎長時間熬夜:連續一星期的熬夜,自律神經系統就會變得不穩定。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長期失眠,會造成憂鬱、焦慮、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率增加。

 

◎嘗試接受專科醫師建議,使用較輕微的鎮靜劑、安眠藥:短時間的失眠,可考慮服用一般的鎮靜劑或安眠藥。這些藥物藥性輕,可能要等半小時到一小時才有睡意,可配合睡前在床上做「腹式呼吸」幫助放鬆、加快入睡。

 

◎偶爾一到兩天睡不好沒關係:服用溫和的鎮靜劑、安眠藥,有時還是會睡不著,這時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偶爾睡不著,盡可能不要一直躺在床上掙扎,不妨離開房間做些輕鬆的事情,等有睡意再去睡。

 

◎考慮規律服用治療性藥物:如果已經出現明顯、頻繁的憂鬱、焦慮症狀,這時可考慮規則服用「血清素藥物
」治療,其具有降低焦慮、減少不必要的負面思考。治療性藥物藥效出現有時需等待2-3星期,一個療程約需3到6個月。

 

原則上沒有速成入眠的方法,嚴重的失眠,不喝酒、不吃藥,要能夠快速痊癒很不容易;「光照治療」也可改善失眠,但要長時間利用早上到醫院照特殊波長的光。另褪黑激素可調睡眠週期,但也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身心科主任)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享受賴床 的纏綿

 

 

 

2014年03月14日

更多專欄文章

 


睡得著;醒得來。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大多數的時候,我的睡眠品質極好。朋友笑說,我是清晨太早起來運動、白天又有一堆工作把自己搞得很累、晚上下班後還寫稿,整個人的電力用盡,當然可以倒頭就睡。
其實,我也有睡不好的時候。出差或旅行前一晚,常因為擔心趕不上清晨的班機而難以入眠;還有,在外地的第一個晚上,也容易因為認床而整夜輾轉反側。





天賦異稟不需鬧鐘


至於在日常生活中,早上按時清醒,我曾經天賦異稟,不需要依賴鬧鐘,總能在設定鬧鐘響起的前30秒醒來。而且不是從朦朧中緩緩甦醒,是機械式地在剎那間完全清醒。這個曾經讓我深感自傲的特異功能,在我訪問過幾位醫生後,反而得到不是很值得恭喜的結論,顯然是我的潛意識中因為過度自律而變得有點神經質,整個人沒有完全放鬆,才會醒得跟鬧鐘時間一樣精準。

為了活得更健康,也算是學習善待自己,我漸漸放棄跟鬧鐘比賽的起床方式,至少不用醒得比鬧鐘早,頂多就是聽見鬧鐘響起,再醒來就好。

後來,有幾次偶爾真的很累,或早晨大雨不去慢跑運動,我竟很難得地享受賴床的幸福。讓還想繼續睡一會兒的我,和另一個想要起床的我,在沒有任何時間壓力的床上纏綿。這時候,彷彿回到童年的時光,聽見爸爸在床邊輕輕喚著我的小名:「起來囉,該起來囉!」他總是很溫和地提醒,不是嚴厲地大聲叫罵,既心疼我睡得不夠飽、又不能讓我遲到。

人到中年之後的我,在這個天人交戰的寤寐時刻,像看電影似地,匆匆回顧此生的幸福時光,想起那些所有曾經渴望被疼愛、後來終於也學會懂得去疼愛別人的自己。


《幸福人哈啦 吳若權》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雲:常做噩夢 可多運動紓解壓力

 

 

 

2014年03月11日

更多專欄文章

 


【張博亭╱台北報導】有民眾到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留言詢問,最近睡覺常做噩夢,導致睡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醫師指出,做噩夢可能是日常生活壓力大,導致交感神經持續處在興奮狀態,建議少喝刺激性飲料,並且多運動。





腹式呼吸助放鬆


開業精神科醫師張立人表示,晚上睡覺時,交感神經作用會降低,副交感神經作用則會加強,使人體處於放鬆狀態,但如果日常生活忙碌、壓力大,使得交感神經維持亢奮狀態,一直延續到睡覺過程,就容易產生噩夢。

張立人建議,睡前應設法讓自己放鬆,比如做腹式呼吸法,即吸氣時腹部凸起,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每天大概做10到20分鐘,有助於抑制交感神經作用。另外,中午以後也應避免喝咖啡、茶等,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的咖啡因飲品,如果仍持續失眠或做噩夢,則可求助精神科醫師。

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袁瑋說,睡覺時腦部仍處運作狀態,所以多少會做夢,常做噩夢的人,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有助增加腦部分泌調節壓力的化學物質。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去寶貝寵物 飼主平均悲慟10個月

Ads
by Google

伊甸動物醫院24hr急診服務 edenah.blogspot.tw
寵物吸呼困難、骨折、休克及各種外傷 完整急救設備及專業急診醫師為您服務!

 

文/陳嬿伊

 

王太太在先生中風去世後就一個人住,長年陪伴她的是貴賓狗「嚕咪」。不料有一天,「嚕咪」發生車禍意外喪命,讓王太太非常自責,常常足不出戶,籠罩在失去愛犬的陰影中。

 

有些人認為,寵物死了,可以再養其他寵物,不能體會飼主的悲慟,以致他們的情緒問題常被忽略。

 

依附程度愈強 悲慟程度愈明顯

 

寵物對人而言,可以是無條件的愛、支持、安全感與穩定性的陪伴。有時人們會將某些情感轉移到寵物身上,發展成對寵物的情感依附。像王太太將一部分對已故先生的情感依附轉移到「嚕咪」身上,且長年獨居只有牠陪伴,更難走出失去寵物的傷痛。

 

國外研究發現,與寵物的依附程度愈強烈,飼主的悲慟程度愈明顯,時間也較長。

 

◎國外相關研究指出,以下7種族群對於失去寵物的悲慟反應較強烈。

 

●女性

 

●狗主人比貓主人強烈

 

●寵物意外死亡

 

●主人獨居只與寵物作伴

 

●沒有小孩但有養寵物的家庭

 

●社會支持系統差

 

●失去寵物的同時,也面臨其他壓力事件

 

◎悲慟失去寵物可能引發的問題

 

國外研究統計指出,約85%失去寵物的人在初期會感受到悲慟,一般悲慟的時間平均為10個月。但若是與寵物有高度依附關係的人,持續兩年以上的悲慟情緒也是有的。

 

常見的悲慟症狀有哭泣、感到憂鬱、孤單、罪惡感、心思被寵物回憶佔據等。由於失去寵物的悲慟問題,常因為沒有適當的出口與周遭的認同支持,讓悲慟者感到被隔離,或感到丟臉而難以表達悲慟的心情,因而容易處於憂鬱狀態。

 

若再加上一些惡化悲慟的因子,像是伴隨其他重大失落、對寵物逝去有罪惡感、寵物意外死亡等,就會更難走出失去寵物的失落。

 

◎如何度過失去寵物的悲慟呢?

 

不管是何種方式失去寵物,舉行一個簡單隆重的儀式(形式因人而異,重點是傳達心意)與逝去的寵物告別,表達祝福與感謝過去的陪伴等。

 

告別後,一段時間會有憂鬱、孤單、自責等悲慟情緒,建議積極尋求親友的支持與陪伴。漸漸地悲慟情緒會消逝,接下來也較能平靜地去面對失去寵物這件事,從失落中復原。若還是難以走出悲慟情緒,建議找相關專業協助處理。

 

(作者為台北市微煦心靈診所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抗焦慮藥 老奶奶耳鳴消失了

Ads
by Google

自律神經失調-台北博馨診所 www.doctorsteve.com.tw
緊張焦慮憂鬱心悸記憶力睡眠變差頭暈 肩頸痠痛手腳麻耳鳴胸悶脹氣腹瀉等等

 

文/黃偉俐

 

大家總認為耳鳴是耳鼻喉科的問題,以前我也是。門診中,也常有病人有耳鳴的問題。有一次治療好了一位70多歲老太太的焦慮症,困擾她20多年的耳鳴竟然也跟著沒了。

 

形成耳鳴的原因很多,包括耳朵聽力、神經問題、內分泌,甚至藥物的副作用也會引起耳鳴。所以完整的聽力、耳鼻、神經,內分泌檢查都是必須的。當排除掉這些因素後,就必須考慮憂鬱症或焦慮症。

 

一個新的研究發現,當憂鬱症病人接受藥物治療(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後,耳鳴也跟著減輕了;另一個研究也發現,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有助於改善耳鳴,其機制被認為和病人原有的憂鬱或焦慮得到治療有關。

 

這2、3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討論廣泛性焦慮症和耳鳴之間的關係。發現當焦慮症得到適當的治療時,耳鳴也減輕,甚至消失了。

 

焦慮症的耳鳴往往會帶來惡性循環,因為聒噪擾人的耳鳴會讓人心情不好、心神不寧,同時干擾睡眠,導致失眠;失眠、心情不好、自律神經系統不穩定、過度疲勞,又會讓聽覺皮質的過度敏感惡化。

 

之前看到最多被使用來治療耳鳴的是抗焦慮和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但即使病人好好吃了好幾個月,效果都很有限。

 

根據目前研究結果,如銀杏類促進血液循環的藥,其實並沒有療效,抗焦慮藥物效果也很有限;所以,當找不到耳鳴原因的病人合併出現焦慮、緊繃、失眠,及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時,可以造訪精神科醫師,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

 

(作者為台北黃偉俐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太多睡不夠 都會引爆憂鬱

Ads by Google
硬不起來了嗎?德國性福救星 www.kpt-antiaging.com.tw/index.php
台中康普頓診所,德國醫學性福計畫 結合美國抗老醫學,體力持久力UPUP

 

文/柯俊銘

 

您每晚都睡多久呢?是否常睡不著或早上需要人家叫醒,才起得來?元月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睡眠》的兩份報告指出,睡眠時數的多寡和憂鬱有密切關連,提醒平時睡太多或睡太少的民眾都要注意。

 

第一項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神經學系的副教授納撒尼爾.華森(Nathaniel
Watson)醫師所主持,其針對302對同卵雙胞胎和145對異卵雙胞胎的成人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睡眠時數和遺傳基因之間如何交互影響憂鬱症狀的出現。

 

分析參與者提供的睡眠偏好與自身憂鬱情形等資料後顯示,當夜間睡眠時數過少或過多時,和憂鬱有關的基因影響力更能展現出來,意思就是人體中的憂鬱基因較容易被刺激,進而導致發病。

 

據估計,每晚大約睡7-8個鐘頭時(這也是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的平均時數),出現憂鬱症狀者有27%與遺傳基因有關。然而,當睡眠時數少到僅5小時或長達10小時,憂鬱症狀的出現分別有53%與49%與遺傳基因有關,遠高於前述合理睡眠時數的比例。

 

研究者表示,適當的睡眠時數似乎對憂鬱基因具抑制作用,故對於憂鬱症患者若能妥善處理睡眠困擾,相信應能強化藥物與心理治療的成效。

 

第二項研究由美國德州大學行為科學專家羅伯特(Robert E.
Roberts)博士所主持,其針對4175位年齡介於11-17歲的孩子進行長達一年的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睡眠剝奪對於青少年的情緒狀態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所有個案均接受問卷訪談,除評估憂鬱程度外,也瞭解有無睡眠剝奪的情形,也就是每晚睡不到6小時。統計發現,睡眠剝奪對於憂鬱症狀出現具有顯著的預測力,隨著晚上睡眠時數的減少,未來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呈現攀升趨勢。

 

有鑑於此,建議大家要積極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儘量固定時間就寢和起床,避免熬夜和白天補眠,有相關問題應早點就醫診治。只要睡眠能維持正常,不僅生活品質提高,也能遠離憂鬱纏身。(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不著 看失眠關鍵找問題

Ads
by Google

自律神經失調-台北博馨診所 www.doctorsteve.com.tw
緊張焦慮憂鬱心悸記憶力睡眠變差頭暈 肩頸痠痛手腳麻耳鳴胸悶脹氣腹瀉等等

 

記者蔡孟尚/竹縣報導

 

台灣人一年要吃掉13億顆安眠藥,但每5人之中就有1人還是為失眠所苦。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精神科醫師劉貞柏出書,書名為《失眠關鍵50問》教民眾對抗失眠,並提醒有類似困擾者不要諱疾忌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才能睡個安穩、舒適的好覺。

 

劉貞柏說,根據健保署的統計,全台民眾一年吃掉13億顆安眠藥,全年醫藥費用支出超過10億元,而且根據台灣睡眠醫療學會在2013年的調查,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9.3%,約每5人中就有一人失眠。

 

他指出,在新竹分院看診時,也接觸到許多為失眠所苦的患者,包括:意氣風發的科技新貴、胼手胝足的老農等,結果發現在社會環境急遽變化下,許多焦慮的人睡眠品質不佳,雖然失眠對身心健康的傷害不是立即性的破壞,但卻絕對是個「沉默的殺手」。

 

劉貞柏強調,在醫學上分析,失眠問題就是大腦的問題,一旦腦功能因失眠而損傷,入睡會更加困難,而且淺眠多夢、半夜易醒,若用深呼吸調息、數綿羊、睡覺泡腳等傳統方法仍無法入睡,就應盡早就醫,以免造成惡性循環。

 

「失眠要掛哪一科?」劉貞柏解釋,很多失眠患者就醫時不知道該掛哪科就診,其實最正確的就是掛精神科,有些醫院顧慮患者對看精神科會有抗拒,另外開辦「失眠門診」,一樣是由專業精神科醫師看診。

 

也有患者質疑:「聽說吃安眠藥會上癮,到最後會不會越吃越多?」劉貞柏強調,醫師都會針對患者的個別症狀做適當的處方和心理輔導,所以「要不要吃安眠藥?」「要吃多少顆才能睡著?」都應該和醫師溝通,才能解答。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人頻怨不舒服 恐憂鬱症上身

 

文/杜明哲

 

若老人家抱怨身體不舒服,但是子女陪他到醫院看了很多科,卻找不出問題時,就可能要懷疑老人是否得了老人憂鬱症。

 

一般人對憂鬱症的看法都是心理方面的,覺得應該會心情低落、不想理人、胃口不佳、失眠,甚至是出現自殺意念。但若是年長者罹患了憂鬱症,反倒對於身體不適的抱怨多於心理上的表現。所以子女一旦發現家中長者常抱怨身體不適,又查不出原因時,可以參考網路上的老人憂鬱量表做簡單的初步篩檢。

 

依據世界各地研究老年人口的各種精神疾病中,憂鬱症的盛行率約16%-26%,但目前各醫院的老年憂鬱症就診率卻不高。可能因為台灣民眾對於到身心科就診有心理障礙,也不了解此病症,所以有很多潛在的病人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

 

老年憂鬱症與青壯年憂鬱症比較,其身體上的抱怨明顯增加,常見的症狀有:失眠、胃口不好、身體不舒服、頭暈、頭痛、肌肉痠痛、胸部悶悶等感覺。隨著身體老化、生活能力失落、認知功能退化,老年憂鬱症的風險也隨之成長。

 

如果民眾注意到家人抱怨身體不舒服,卻找不出足以解釋其不適的身體因素,可能要考慮到有可能是憂鬱症。目前到門診就醫病患的主訴不一定都是憂鬱,可能因為失眠問題就醫,檢查之後才發現是憂鬱症。

 

萬一老人罹患憂鬱症,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因為大多數老年人並無自覺,等到發生憾事時,民眾才發現就太晚了。

 

時常關心家中的老人,陪伴、了解他們的想法,有良好的支持系統,配合醫師諮詢與藥物治療,老人憂鬱症是可以痊癒的。

 

(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調整氣血 找回好眠體質

 

文/陳運泰

 

台灣雖小,卻是失眠大國,大約每5人就有1人受失眠所苦;失眠不單指入睡困難,睡2-3小時即醒、醒後睡不著或整晚淺眠多夢,天天都覺得睡不飽,這些都算失眠。

 

◎造成失眠的問題可能有:

 

●內科問題:很多疾病都會造成失眠,例如中風及失智症患者有睡眠障礙;鼻過敏,以致鼻塞而睡不著或醒來的人也很多;還有像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秘等;關節炎、肌肉發炎也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另外慢性病患者常因為藥物副作用或交互作用造成睡眠不佳。

 

●心靈問題:現代社會壓力大、步調快,若長期處於鬱悶、空虛、煩躁心理狀態,容易擾亂腦神經跟內分泌系統,使睡眠周期發生改變。

 

●不良習慣:睡前看電視、上網聊天、玩遊戲、吃消夜、喝太多水或做劇烈運動等,都可能影響睡眠,應避免;不運動也是壞習慣,規則適度的運動,對睡眠有很大的助益。

 

◎體溫與失眠的關係︰

 

科學研究已證實,大自然的節律會影響人身心狀態的變化,這是因為人體內以下視丘為主導的感控系統,會隨光照而自動調節荷爾蒙分泌,進而改變各種身心功能,而與日節律——即睡眠關係最為密切相關的就是「體溫」。

 

人是恆溫的動物,但體溫每天仍有2℃上下的波動,大約在下午4點時達到高峰,之後逐漸下降,清晨時最低。體溫下降時,體內會形成一股睡眠趨力,人自然會開始想睡。如果一個人體溫太高或太低,或變化節律不明顯的體質,都可能使睡眠趨力減弱,影響到睡眠。

 

中醫除了控制可能的疾病並找出導致失眠的習慣予以修正外,中醫更擅長整體調理,創造好睡體質。

 

中藥能調節體溫,提高白天代謝,夜晚頭涼手腳暖,體溫節律穩定,就能增強睡眠趨力,帶來好眠,更能回饋調控內分泌和神經系統,改變體質。像桂枝、生薑等藥,就可以用來升高體溫,而柴胡、黃芩、梔子等藥,可以用在體溫偏高的患者,再配合像甘麥大棗湯等藥來放鬆情緒,龍骨、牡蠣強化睡眠深度等。

 

中醫從調整氣血出發,維持良好的內在節律,就能創造更好睡的體質條件,只要耐心配合,都能看到療效。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有社交恐懼症 寧靠網路與人互動

 

 

文/謝遠達

 

14歲的凱文(化名)一直很害怕面對陌生人,所以總是想盡辦法逃避任何聚會或人多的地方。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參與社交活動,他常會感到莫名的不安、冒冷汗,心悸、口乾舌燥並且胃腸翻攪,所以大部分的時間,他都是選擇待在家中,透過網路與人互動。

 

他不敢跟陌生人講電話,也害怕別人注視他的眼光。若家中電話鈴聲響起,對他而言是一種威脅,他不敢接,因為他不曉得該怎麼開口應對,他怕別人會感受出他內心的窘迫,所以他會想盡辦法不接電話或用答錄機取代等。

 

社交畏懼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場大災難!他們最怕的就是旁人注視的眼神。社交畏懼症最普遍的問題就是面對陌生人、異性,或在人多的時候,會感到渾身不自在、手足無措、臉紅、發抖、冒冷汗等症狀。

 

有社交畏懼症的人基本心態就是一直以為每個人對他都會吹毛求疵,挑剔他的毛病,看他出糗。當然這些行為背後隱藏的是他的低自尊、低自信,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然後將此想法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這麼想。

 

大部分的人都不曉得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精神疾患(約3%到10%),也不知道可以就醫治療,常常就這樣孤獨、痛苦地過一生。

 

其實社交畏懼症雖然看起來不像憂鬱症那麼驚天動地,但是它會長久、默默啃食人的心靈,限制人的行為,所帶來的摧殘痛苦是一般人無法了解的,嚴重時會演變成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患,影響一生。

 

長久以來我們總是以為這是「心理問題」,需要「心理治療」。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真正的原因是腦中某些神經化學物質的失調,是可以靠藥物治療的,故請多留意自己周遭的朋友或家人,當他們正飽受社交畏懼症之苦時,可儘早安排接受醫院身心科的治療,讓他們也可以像一般人一樣,輕鬆過生活。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身心科主任)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左眼放鬆了…中藥緩解妥瑞氏症

 
治療妥瑞氏症中藥名。(照片提供/姜智釗)

 

文/姜智釗

 

第一次看到13歲的黃同學時,只見他不斷眨左眼,一問之下,原來他患有妥瑞氏症,升上國中後,不但得適應全新的同儕、師長和環境,還要面對倍增的課業壓力,讓原本輕微的眨眼症狀突然惡化了好幾個月,針對他的體質開藥給他服用一星期後,他在門診開心地說:「很久沒有感覺左眼這樣放鬆了!」

 

大約每200個孩子中,就有一人患有妥瑞氏症,可能出現不自覺的眨眼、聳肩等動作,或者發出清喉嚨、擤鼻涕等聲音。這是一種兒童神經的功能障礙,不影響智力,也不會危及生命,只會影響孩子的外在形象和社交生活。

 

每3個妥瑞氏症孩子中,就有一人的症狀會持續一輩子。當遇到壓力、焦慮和疲倦時,症狀就會加重,所以,家長和老師們得要付出更多的耐心、關心和陪伴。

 

應鼓勵孩子們適當運動,多從事喜愛的活動,如學習直排輪、打羽毛球等;飲食方面要少吃高熱量、高甜度,以及避免會引起精神亢奮的食物,如巧克力、洋芋片、咖啡、可樂、汽水、茶類及帶殼海鮮。

 

臨床研究發現,服用天麻、鉤藤、柴胡、辛夷、黨參、茯苓、白朮等清熱抑肝健脾的藥物,有助於改善妥瑞氏症孩子的症狀。

 

專業的醫師會仔細和妥瑞氏症孩子及家長溝通,一同討論並調整藥物和飲食選擇,以及調整作息,讓孩子免受妥瑞氏症狀所苦,讓他們可以盡情發揮智慧和創意的特質。(作者為桃園市風澤中醫診所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度緊張難放鬆 恐是自律神經失調

 

 

文/林家如

 

雯雯(化名)是一個害羞,但擁有一副好歌喉的高中女生。在家人面前,她可以自在高歌,但比賽時,常因過度緊張而失常,讓她相當沮喪。最近幾個月她更常經驗到莫名的心悸、頭痛、胸悶等問題。在媽媽的建議下,到醫院接受心理評估。

 

結果發現雯雯除了缺乏適當的紓壓策略外,她的自律神經系統調控能力也較弱,交感神經易過度活化。

 

自律神經系統包含了「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負責掌控身體很多自主性的活動,包括心跳、血壓、腸胃蠕動等,一般狀態下,彼此能和諧的運作,使我們有效地面臨生活中不同的挑戰。但若受到長期壓力或性格特質(如要求完美、急性子)影響,便會造成兩者的失衡(如不該緊張時過度緊張,或該放鬆時無法放鬆),即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失眠、頭痛、肩頸痠痛、緊繃、腸胃不適、心悸、手抖、手麻、情緒焦慮、憂鬱等多種不同樣貌。

 

透過學習「調節呼吸」,可間接地改善自律神經調控能力。在評估過後,雯雯開始接受呼吸訓練療程,學習自主減緩緊張不適的生理感受,並在比賽前運用呼吸技巧,穩定情緒。

 

建議一般民眾在面對類似經驗時,可先嘗試自己習慣的紓壓策略,如做瑜伽、泡澡、聽輕音樂等,若仍無改善,可考慮尋求心理諮詢相關管道,進一步評估自我狀態,設計適合自己的解決策略。

 

(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臨床心理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傷腦筋 用藥助眠要謹慎

 

文/吳佩霖

 

美美(化名)是一位職業婦女,天天都忙於工作與照顧家人,長期蠟燭兩頭燒,讓她有偏頭痛及失眠的問題。平日為提振精神,每天要喝2至3杯的咖啡,更將紅茶、綠茶等茶飲當水喝。假日想放鬆一下,常睡到中午才起床。高度的工作壓力,讓她幾乎每晚都要依靠藥物才能入睡。

 

◎失眠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習慣也須有正確的認知:

 

●失眠的診斷標準:有入睡困難、難以維持睡眠、睡眠品質不佳或有早醒的困擾,且至少有一項因失眠,造成白天日常生活障礙,如: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和嗜睡等。依發生時間,可分成慢性(≧30天)和暫時性失眠(<30天),約2/3的成人失眠成因為後者,可能是睡眠環境改變、時差或壓力。一般而言,只要除去壓力源,並搭配短期安眠藥治療,就有不錯的效果。

 

●咖啡與茶飲攝取:咖啡因會刺激神經系統,使呼吸及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和精力充沛。它的利尿作用,也會讓人在半夜頻頻跑廁所,如此一來,想睡個好覺的希望恐怕會落空。

 

●平常上班或上學要早起,假日可不可以睡到自然醒?

 

此舉恐會打亂生理時鐘,越睡越累,一般建議假日不要比平常晚起2小時以上。

 

●安眠藥吃久了是不是會成癮、記憶力變差?

 

使蒂諾斯(zolpidem)與宜眠安(zopiclone)為現在醫師常用的安眠藥處方,這些藥品的安全性較傳統安眠藥高,發生藥物濫用和成癮的機會不大,但仍須依照醫師指示正確使用,有些病人長年到藥局自行購買,稍有不適就自行服用。有研究顯示,長期的濫用,可能造成記憶力減退與認知功能障礙問題。

 

●若半夜又醒來睡不著,可以再補吃藥嗎?

 

這其實沒有正確解答,要視當時的狀況而定,主要考量包含藥效會持續的時間?距離天亮還有多久?隔天有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嗎?若第二天早上仍要開車、工作或上學,就不建議再補吃長效型的藥物,它容易造成嗜睡、精神不濟的問題。

 

◎用藥的小叮嚀:

 

有失眠的困擾需經醫師診斷,開立適當的鎮靜安眠藥物,依指示服用,勿自行到藥局購買。

 

藥物應在睡覺前15至30分鐘服用最為適合,可即時發揮藥效;鎮靜安眠藥品不要和酒或含酒精類飲料併用,因酒精會加重疲倦及暈眩作用。(作者為台南市立醫院藥劑科藥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賽羅症候群 易嫉妒愛妄想

 

文/郭彥麟

 

奧賽羅(Othello)是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Verdi)晚年重要的歌劇作品,它是根據莎士比亞的同名悲劇《奧賽羅》所創作。整齣戲圍繞著嫉妒打轉,最終纏成一個無法化解的死結。劇中主角奧賽羅是一名將軍,他落入小人的圈套,妒火被煽動點燃,蒙蔽了理智。他僅憑模糊的訊息便深信妻子與屬下有染,最後親手掐死了心愛的妻子。

 

文學中有奧賽羅,音樂中有奧賽羅,醫學中也有奧賽羅。

 

奧賽羅症候群又稱為病態型嫉妒,用來指稱因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嫉妒妄想」。所謂的「嫉妒妄想」,是一種欠缺憑據且喪失邏輯,而認定伴侶(配偶或男女朋友)不忠的精神症狀。

 

思考被「嫉妒妄想」扭曲的人,會變得過度敏感且多疑,無法根據現實做出合理有彈性的判斷。毫不相干的事情也會被他往外遇的方向解讀,更加深自己固著的妄想。

 

曾有妻子因丈夫多花10分鐘洗澡而認定他在湮滅身上的香水味;有個案因女友月事延遲便確信女友外遇懷孕;也有丈夫將兒子新買的手錶當成情夫遺留下的證據,即使在兒子澄清後,反而認為兒子與妻子共謀,試圖欺瞞他。

 

奧賽羅症候群個案大多為男性,過去認為主要出現在精神疾病的範疇中,如妄想症、精神分裂症等。近來的研究發現,神經退化疾病也是併發嫉妒妄想的主因,如失智症、癲癇。此外,治療巴金森氏症的「多巴胺致效劑」及酒精,都是可能引發奧賽羅症候群的原因。

 

罹患奧賽羅症候群的個案因深陷在嫉妒妄想之中,憤怒、憂鬱、焦慮等種種強烈情緒往往會造成雙方極大的負擔與傷害,輕則帶來家庭的不睦,嚴重者可能釀成類似奧賽羅的悲劇。

 

雖然個案的想法並非事實,但他們的情緒卻是真切的。面對這些個案,首先要理解個案的感受,避免正面的質疑與衝突。進一步再藉由關懷個案身心狀況,如飲食、睡眠、情緒,引導接受醫師的協助,才能慢慢將失控的嫉妒之火熄滅。

 

(作者為台南市心寬診所精神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研究》躁鬱症鋰鹽用藥 找到有效基因

 

中研院生醫所與國內44家精神醫療機構的精神科醫師共組研究團隊,發現華人第一型躁鬱症病人對一線藥物鋰鹽會產生療效的基因。(記者湯佳玲攝)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中研院生醫所與國內55家精神醫療機構的精神科醫師共組研究團隊(見圖,記者湯佳玲攝)發現,華人第一型躁鬱症病人對一線藥物「鋰鹽」會產生療效的基因,有助個人化醫療,投予正確藥物,團隊希望能藉此開發出「篩檢套組」。

 

馬偕醫院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李朝雄指出,第一型躁鬱症以躁症為主,全台約20萬名患者,終生有15%死於自殺。目前緩解第一型躁鬱症的藥物以鋰鹽為主,但不是每一個躁鬱症患者都對此藥有效。

 

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表示,研究團隊根據病史圖表,從1761名病人中,挑選出394名至少有兩年規則服用鋰鹽的病人,進行高密度基因型鑑定分析。

 

他們發現位在第三對染色體的「谷胺酸脫羧酶樣蛋白」(GADL1)基因的33個變異位點中,有3個點與鋰鹽是否有效息息相關。病人核苷酸排序中帶有「T」的,顯示對鋰鹽有效,未帶「T」的則無效。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排名第一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鄭泰安表示,此為精神科第一個被發現可以預測藥物是否有效的基因,如果病人知道鋰鹽對他無效,就可以及早使用其他的藥物治療,不必冒著病症復發和自殺的高風險服用鋰鹽,將有助於個體化醫療與新藥設計和開發。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年受侵犯陰影 阻礙成年性享受

 

 

文/心理諮商師 周純媛

 

Q:

 

我小時候曾經被繼父欺負過,後來媽媽發現了,就把我送到外婆家,讓外婆照顧我,也遠離那個噁心的繼父。長大之後,我開始交男友,談了兩、三年戀愛,感情蠻穩定的,因為已論及婚嫁,男友覺得可以定下來了,最近開始有些比較親密的行為,好像在試探我們兩個能不能有性行為。我知道這件事遲早要面對,我也很愛他,不會不想跟他發生性關係,但他撫摸我的時候,我心裡總是會有一股噁心的感覺湧上來,我知道小時候的事情有造成我的陰影,我想知道要如何處理?該讓我男友知道這件事嗎?我要怎麼跟他說?(倩倩)

 

A:

 

聽到妳童年曾有如此不幸遭遇,真讓人心疼!慶幸的是,妳後來能遠離那樣的魔掌,現在有穩定的戀情,也很值得為妳開心。看起來,妳尚未讓男友知道過去的事,帶著這樣的祕密與親密伴侶交往互動時,其實是件辛苦的事,但我想妳之所以一直沒有告訴另一半,一定有妳的理由,或許,這個理由才是妳真正需要處理的事。

 

關於童年遭受侵犯,究竟會對一個人的心理造成什麼的傷害,並無確切的研究定論,其影響仍以當事人的感受和知覺為主。若是心理形成創傷,在生理上對性產生排拒反應是很有可能的,有時候身體的反應會比心理的感覺還誠實、明顯。因為不確定妳的狀況是什麼,我猜想是在身體上的性接觸,會妳讓妳聯想到小時候被繼父欺負的噁心感。通常女性需要在身心都很放鬆的狀態下,比較容易擁有性愉悅感,若是腦海中浮現過往那段不舒服的經驗,便很有可能讓正在進行中的性行為中斷,除了妳的不舒服,對不知情的伴侶來說,可能也會形成一種挫折,這對你們性關係的發展會是一大考驗。

 

在被欺負而留下陰影這一塊,我很鼓勵妳找專業的心理師進行心理層面的處理,

 

除了療癒早年性的創傷之外,這也攸關妳將來能否享受性生活的幸福感。至於究竟要不要向男友說,也許先思考一下妳原本都沒跟男友袒露這段經驗的原因,妳的擔心是什麼呢?若有求助,這個擔心也可以一併與心理師討論,透過比較完整的直接討論,可能會有比較符合妳心裡考量的答案喔!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性、憂鬱病患 年節仍要規律用藥

 

 

文/李嘉富

 

58歲的趙太太(化名)育有一子、一女及3名孫女,因罹患躁鬱症多年,已退休。但每逢農曆春節來臨,常是趙先生的夢魘時刻。

 

趙太太很疼兒孫,每到過年大家族聚會時,她總是非常興奮,除了超大量購買年貨,更會大手筆搶購福袋及紅包大放送,甚至把退休俸全都發送出去。

 

趙太太發病前,曾因乳癌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及乳房重建等治療,雖抗癌成功卻在術後出現情緒低落、食慾不佳、體重下降10公斤、幻聽、自傷、自殺未遂等情形,被診斷出罹患憂鬱症合併精神病,經兩個多月治療,病情有起色。

 

但在她自行停藥一年後重回門診時,言行舉止出現180度轉變,不僅情緒高亢、過度熱心,甚至出現許多天馬行空的計畫舉止,包括一口氣刷卡買了4棟樓,還買數萬元保健食品送人,對方不接受就會被辱罵。其情緒變化猶如雲霄飛車,早上情緒低落、哭泣鬧自殺;下午卻情緒高亢、易怒,看了幾家醫院醫師,都診斷是罹患躁鬱症。

 

醫師及家人合作,持續使用情緒穩定劑加上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總算讓趙太太病情穩定下來。但趙太太常會認為:「我都好了,為什麼還要吃藥?」家人也想「穩定了,還需要每天吃嗎?」但是,只要趙太太停藥1-2個月,又會病情惡化。

 

直到採取每兩週施打一次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的長效針劑後,才解決家人每天催促吃藥與病人抗拒吃藥的拉鋸戰。

 

躁鬱症有很多類型。有情緒極低落的嚴重憂鬱,也可能只是輕微憂鬱,或輕躁狀態,但有時是極端的亢奮、易怒。如果未合併有幻聽或怪異內容的妄想症狀時,家人往往不容易發現,甚至會懷疑醫師的診斷,認為可能只是一時衝動,情緒反應使然。直到出現不得不就醫的狀況,才強迫病人送到急診打針。

 

年關將近,提醒家中若有慢性病患,儘可能維持常規作息,遵從醫囑治療,別讓好不容易才維持的穩定狀態出現失衡,才能平安過好年。

 

(作者為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一心多用 需要較長睡眠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女生起床後脾氣差是正常的現象!美國最近的研究指出,女性習慣「同時做多件事」(multi-tasking),白天面對較多的生理及心理壓力,因此較為勞累而需要更多的休息;若睡眠不足,也更容易產生情緒差、憂鬱,甚至是生理問題。

美國杜克大學最近展開一項研究,是由著名睡眠醫師布勞斯所指導,觀察並測量睡眠不足對實驗對象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睡眠不足的女性比較容易產生憂鬱、情緒差、心理問題,甚至引發心臟疾病、中風、體內發炎等。然而,這些負作用卻不會出現在睡眠不足的男性身上。

研究員說,由於女性比男性更需要睡眠,因此她們更容易被睡眠不足所困擾。因此,睡眠不足讓女性早上起床後更可能脾氣差。

持有「專攻睡眠障礙的臨床心理師」證照的布勞斯醫師表示,一些女性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嚴重的體內發炎,起床後因此感到疼痛。他建議,睡午覺可以改善睡眠不足的問題。然而,他也建議午休時間不宜超過90分,超過可能會讓人感到更想睡。

英國羅浮堡大學的睡眠研究中心的負責人何尼教授說:「睡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讓腦部休息並自我修復。」在睡眠的過程中,掌管思考、記憶、語言等的大腦皮質,會與感覺器官脫節,而進入恢復模式;在白天用腦愈多,大腦就會愈需要休息,因此更需要睡眠。

英國先前的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每天需要多20分鐘的睡眠。何尼教授也說,由於女性比男性更常「一心多用」,因此需要較多的睡眠。然而,男性若在工作中需要大量用腦,他們也需要更多的睡眠。

此研究發表在「科學世界報告」。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睡不好容易發脾氣!研究:用腦過度所致

女性睡不好容易發脾氣!研究:用腦過度所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朋友,若昨晚睡不好,或是睡得少,隔天起床則可能很容易動不動就發脾氣,如果男友在旁做錯了事情,還可能招來一陣臭罵,對此,美國的研究指出,因為女性白天都習慣性的一心多用,導致比男性更需要睡眠,若睡眠不足,則容易產生憂鬱或躁鬱等現象,宛如吃了炸彈一般,隨時都有可能上火發脾氣!

女性睡不好 身體容易出問題

此研究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目前已刊登在《科學世界報告》,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需要睡眠,因為女性若睡眠不足,很容易出現憂鬱、情緒差,甚至引發中風或發炎等症狀,而值得注意的是,男性睡眠不足,卻不會有這些麻煩。

至於為什麼女性比較需要睡眠?研究人員指出,女性白天時,較容易一心多用,而睡眠能使腦部達到自我修復並休息的效果,因此,白天用腦越多,正表示晚上就更需要睡眠,另外,有些女性只要睡眠不足,就容易引發頭痛症狀,建議女性能夠靠午休補眠,但不能超過九十分鐘。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少年睡眠不足 身心狀況跟著來

 

 

文/柯俊銘

 

您家的孩子晚上都幾點就寢呢?近來兩份國外的學術報告證實,青少年若愛當「暗光鳥」,總是睡不夠,後續衍生的身心問題多,夜間睡眠時間越少的孩子似乎越容易生病,值得為人父母者參考。

 

國外學術報告證實 睡得少易生病

 

 

第一份報告發表在《睡眠研究期刊》,此研究由美國布朗大學所屬布萊德利(Bradley)醫院的凱薩琳.奧瑞克(Kathryn
Orzech)博士主持,目的在探討青少年睡眠時數的多寡和罹患傷風、流感或腸胃炎等急性疾病風險的相關性。

 

他將所有個案分為睡眠缺乏與睡眠充足兩組,接著蒐集這些人一段時間內的發病率、生病持續多久與向學校請病假幾次等數據。另外,也針對兩位經常晚睡的男孩進行質性訪談,詳細記錄他們每次患病的過程。

 

統計發現,夜間睡眠時間越少的孩子似乎越容易生病。而睡得時間越長,傾向能避免因病缺席。更重要的是,就算利用週休假日補眠,依然無濟於事。

 

第二份報告發表在《青少年健康期刊》,該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家羅倫.阿薩諾(Lauren
Asarnow)所主持,其針對一項包括2700名13至18歲青少年的全國性健康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目的在瞭解晚睡造成的影響為何。

 

結果顯示,有30%的個案在中學期間晚上11時30分以後才上床,暑假時,甚至拖到凌晨1時30分後,他們大多坦承白天上課很難保持清醒。長期觀察下來,總是晚睡的孩子比起早睡的同儕容易出現情緒困擾,學業成就也較為遜色。

 

研究者表示,人一旦進入青春期,生理節奏與新陳代謝功能會自動調整,睡眠週期逐漸變成晚睡模式。現今青少年課業壓力大,又喜好上網玩遊戲或聊天,加上數位科技產品普及化,在諸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睡不飽恐成常態,對身心發展的傷害不容小覷。

 

有鑑於此,建議家長要協助孩子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除了不要熬夜外,睡前應節制使用電腦、手機,就寢時則放置遠處,並關閉室內燈光,每晚儘量睡足8至9小時,如此才能少病、精神好。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