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了婚 卻變室友 】
 
自從「熟年離婚」、「卒婚」等婚姻名詞出現之後,最近年輕族群還出現「雞肋婚」、「僵屍婚」、「虛擬婚」等無奇不有的名稱。顧名思義,多數描述不幸福的婚姻狀態。
 
為了讓兒女有完整親情的互動,很多夫妻只好維持室婚的關係。
 
有一回,在分析兩性婚姻、婆媳相處的演說會場,一位中年男士提問:「吳老師,那我這樣算是什麼婚姻呢?」
 
原來,他和老婆既沒有離婚,也沒有分居,但是同在一個屋簷下活動,各自分床睡。
 
「誰煮飯?誰打掃?」中年男回答得很乾脆,他說:「各吃各的,屋內衛浴我打掃,因為我有潔癖。」
 
多年來,這對夫妻早已不說話,更不結伴出席親友聚會,所以,既非「離婚」,不算「分居」,更不是「卒婚」,卒婚的夫妻是各自有生活空間,見面時很有得聊,關係挺好的。
 
「咦?一時還真想不出一個名詞哩!」我被問倒了,可是話說回來,目前社會上類似這樣關係的夫妻還真不少。所以,讓我們來界定一下,類似如下狀況,以「室友之婚」來稱呼,簡稱「室婚」,也是不錯的構想。
 
◆◆◆ 〈哪裡出了問題〉室婚原因追追追
 
室婚會出現的起因,可歸納以下原因:
 
1.曠男怨女勉強湊合
 
社會上普遍的價值觀,還是以男婚女嫁為主流,所以到了拉警報的年紀,不少忙碌的上班族,或是不擅人際相處的宅男腐女,在親友催促下,匆匆步入禮堂。
 
等到夢醒時分,才發現所託非人,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2.有兒有女怕受挫
 
當事人已想清楚「分開是給彼此最好的生命禮物」,可是轉身一看,床舖上含淚而睡的孩子,做父母的又哪忍心讓他們成為沒有爸爸,或沒有媽媽的單親兒?
 
想一想,為了讓兒女有完整親情的互動,於是大家咬緊牙根,過幾年再說吧!
 
3.錢財糾葛尚未清楚
 
夫妻同心協力的時候,金錢往往互通有無,等到有人投資失利,有人被倒帳,這時勞燕分飛的考慮必然發生,但是,有一方已身無分文,跌入谷底,另一方根本沒有離婚的贍養費,這時,該怎麼辦呢?
 
因此,大家在撕破臉之後,勉強留在同屋之內做室友。
 
類似如此難以相處,又勉強湊合的「室友之婚」,因素當然還很多,但無論如何還是感謝有如此的「家」可以回去,讓孩子可以喊爸爸、叫媽媽;讓孩子在學校資料勾選父母婚姻狀況,或是將來進入職場面談時,少了一份尷尬。
 
◆◆◆ 〈換個角度看〉就當給彼此喘息
 
「室婚」等於給婚姻一個喘息的空間,因為,夫妻還沒到確切的「離婚」決定,分住兩地的「分居」預算還有困難,又沒能符合兩人關係良好的「卒婚」標準,於是,大家暫時湊合一下。
 
「室婚」看起來有點在拖時間的感覺,只要兩個人都不做決定,或其中一人不肯答應條件,那麼,婚姻關係就如此懸在半空中,各過各的。
 
「室婚」是「室友關係」,所以是一種少對話、少互動、少干涉的婚姻狀態。
 
有的一拖,可能拖成一輩子,大家從親族長輩,或周遭友人的夫妻關係是可以找到類似的蛛絲馬跡。
 
「室婚」往往在兒女長大成家後(反正婚禮上有爸爸、有媽媽,面子已經給足了),成年的孩子會識大體地回頭勸老爸、老媽說:「乾脆辦一辦比較快活,你們沒有什麼責任要扛了呀!」
 
沒錯,有些人在多年「室婚」後,終於分道揚鑣;也有的不差那道手續,反正早已形同陌路,不在乎屋子裡是否多一個「室友」了。
 
何況多一個人進進出出,還可以有防盜作用哩!
【 文/吳娟瑜〈三代同堂樂〉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