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身調適出問題 四十熟女嘆寂寞 】
Q:
 
年過四十,對婚姻的想法已不像過去那麼堅持,雖然還沒完全放棄,但已作好獨身的準備。
 
我有穩定的工作,也買了自己的房子,已婚的朋友羨慕我自由自在,也常和單身好友吃飯逛街、有寵物陪伴,不過遇到特殊假日,一個人待在自己的小空間裡仍有些寂寞,放連假前常會失眠和胸悶,有時會自言自語或跟寵物講話,想出國散心旅遊找不到合適的同伴,和已婚生子的好友共同話題愈來愈少(只能講一些往事)。
 
是我的單身調適出了什麼問題嗎?總覺得少了什麼,要當個快樂的獨身女為什麼這麼難?
 
A:
 
就像許多人在婚後出現適應不良的反應,單身者或獨身者也常有適應不佳的困擾,這和單身/獨身的原因及心態有關。
 
心理學家Stein將「單身」區分為4種類型:矛盾型、決心型、期待型及後悔型。
 
矛盾型
 
是指目前的單身是出於自願,但當事人視為暫時狀態;
 
決心型
 
單身者則將單身視為一種「自願且長久穩定」的生活型態,已作好獨身的準備且享受目前的生活,不打算改變單身的選擇;
 
期待型
 
屬非自願單身,通常對婚姻有較高的期待,並期待近期內結束單身身分;
 
後悔型
 
亦屬於非自願選擇單身,認為長久的單身生活似乎已是不得不面對和接受的事實。
 
依妳的描述,目前似乎較接近非自願的類型,而非決心型。
 
獨身和婚姻都是成人生活可考慮的選項,寂寞也並不專屬於未婚或是無伴侶者,但真有不少單身壓力的調查研究指出,單身者比已婚者容易無精打采、悶悶不樂。
 
過了適婚年齡的單身者的適應困擾和焦慮,除了未進入婚姻而多出許多獨處時間所帶來的孤寂感,和在擇偶過程中產生的挫折感,更大的壓力是來自社會環境許多僵化的刻板印象,易將長期單身或獨身者貼上不好的標籤,如眼光過高的自戀狂或有同性戀傾向、無法與他人建立真實、深入的關係等等。
 
所以,我不會鼓勵妳把時間表排得滿滿以對抗孤寂,畢竟真正該改變者不是妳,而是整個社會對單身、獨身者的眼光。
 
要當個更自在的獨身者,最大的挑戰是各方面的獨立,不僅在經濟上,也包括生活上和精神上,全方位地更懂得自我照顧。
 
若能擁有多樣化的社會關係和感情生活,極有助於單身/獨身適應。
 
除了朋友,別忘了可以一起旅行和分享喜怒哀樂的人,還有家人和親友唷!
【 文/心理諮商師 張璇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