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媳家事 少管閒事 】
一群婆婆媽媽坐在我的面前,我們正在探討家庭的人際關係,不知道是誰帶頭問起婆媳關係,哇!一發不可收拾。
這群現代婆婆媽媽竟然有滿腹牢騷,她們多少受過不錯的教育,自己也會安排生活,身上也有點錢,但是提起家中媳婦卻是直搖頭。
⋯⋯這個世代的婆媳關係緊張,比較少在「媳婦可不可以外出工作」、「媳婦為何常回娘家」、「媳婦怎麼買名牌包」之類的事項,因為社會變遷,在近10~20年來,媳婦在家族的地位明顯提升很多,有些事不是公婆幾句話就可以改變的。
◆◆◆ <媳婦災嘸>10大事項 婆婆看不慣
綜合了大家的反應,我條列如下媳婦讓婆婆困擾的10個事項,僅供參考,希望婆媳可以再多彼此理解和體諒。
1.好奇怪,媳婦邊餵奶,邊滑手機。
2.吃定婆婆,假日睡到中午。
3.懶得教小孩,平板丟給他們。
4.做家事不起勁,好像要她的命。
5.任何事都有理由來頂嘴。
6.性那檔事,不給兒子。
7.不打招呼,視若無睹。
8.乖得像貓兒,安靜無聲,不互動。
9.麻木不仁,把婆婆的話當個屁。
10.煩躁的時候,會指桑罵槐。
以上10項,每句話的第一個字念下來就成了「好吃懶做任性不乖麻煩」,這是其中一位強勢婆婆憤憤不平的控訴,認為兒子眼光不好,竟然娶來了一個「麻煩媳婦」,而不是「賢慧媳婦」。
在這位強勢婆婆的抱怨裡,她無法明白媳婦為何餵孫子母奶時,竟然一邊滑手機,她擔心小baby受到電磁波的影響;她心想媳婦住在一起,多一個人手,多少可以幫忙煮個飯或洗個碗,但是「沒有」,根據她的說法:「媳婦通常吃完飯,說是要照顧小孩,就進房間了。」
談到「性生活」,她更是生氣,她說:「媳婦說怕懷孕,不給兒子碰。」聽到這裡,全場嘩然,因為強勢婆婆竟然連兒媳的床事也搬出來講。
這時候的我,身為主講老師,除了讓她適度地吐苦水,還是要引導大家站在一個持平的角度看待兩方的立場和感受。
◆◆◆ <婆婆災嘸>媳婦有話說 事情不是這樣的
就在這時候,一位年紀輕的學員舉起手來,她說:「這也是我的困擾,我的婆婆看起來是尊重我,可是她講的話,卻像是指責我。」
她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回幼稚園下課的兒子正在玩平板遊戲,這是一天平均20分鐘的娛樂活動,她覺得這樣既不會傷到兒子的視力,又可以讓他到幼稚園和同學分享。
正巧,這一天婆婆來了,而且一進門看到小朋友手上拿著平板,立刻大聲喊起來:「哎喲,你的眼睛怎麼辦呀?從小就這樣玩……」
兒子被阿嬤的吼聲嚇到了,丟下平板電腦,立刻躲到媽媽的背後,她的婆婆則是把生氣的眼神轉到媳婦身上。她們對望30秒,兩個人都說不出話來。
最後,做媳婦的她好不容易擠出一句話:「媽,妳來了!」氣氛終於緩和下來。
◆◆◆ <女兒也適用>5共識 婆媳safe
新的時代,婆媳之間不少的價值觀、生活習性,面臨了重新謀合的過程。現場居多的婆婆媽媽在舉手發言後,我們終於找到了如下5個共識:
1.兒孫的事只能建議,不要直接干涉。
2.兒子的床事,是他們兩人的事,不是媽媽的事。
3.媳婦滑手機或上網,有可能是工作在身、職責所在,婆婆不要管太多。
4.婆婆要把每一天過得精采開心,少去兒子家自找麻煩。
5.和老公好好相處,老來作伴,少在兒孫之間節外生枝。
好!這5個共識討論下,有位媽媽學員問我:「吳老師,我有3個女兒,和她們相處和媳婦相處一樣嗎?會不會太見外了?」
「大同小異,女兒雖然比較親,但是這個時代的女兒也是自有定見,妳還是放手讓她們去成長吧!當有一天,她回頭來請教,那就是最好的時機了。」我如此回答。
看樣子,家庭人際關係的謀合腳步加緊了,做長輩的不能不想通──有時候,我們可能是兒孫的壓力源,少說兩句,反而讓大家好過,不是更好嗎?你說,對嗎?【 文/吳娟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