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了千萬別這樣 】
上了年紀,很多長輩的想法、做法總是我行我素,後輩看在眼裡,總會心生警惕,稿件不管有沒有選上版面,大家最好留下來,老了拿出來提醒自己……
◆◆◆ 〈老了別這樣1〉孩子擺中間 自我放兩旁
文/思微兒(台中市)
領有月退俸、身體硬朗又個性外向的阿姨對自己總是摳摳省省、錙銖必較,捨不得多花錢,因為她希望能夠多存點錢,好幫兒女各買一棟房子。
阿姨在表姊結婚之後,就立即去報名參加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
未雨綢繆的她盤算領有合格的保母證照之後,將來女兒就可以申請政府協助托育家長的補助金,也因此阿姨必須暫停固定復健的時間和犧牲練外丹功的興趣。
幾年前表哥被公司指派去上海任職,就把飼養的狗兒「丟」給阿姨照顧。
有過敏體質和睡眠障礙的阿姨,每天被狗毛和狗叫聲弄得苦不堪言,但是她卻從不跟表哥提及狗兒對她造成的困擾。
老實說,看到阿姨如此「犧牲自己、照亮孩子」,我一點都不覺得感動,反而很同情她的「傻」。
我認為做父母的拉拔孩子成長的過程,已經無怨無悔地付出了許多,到了人生的後半段,大可不必再堅持「我的心裡只有他,沒有我」了!
成年後的孩子,就讓他們承擔起人生應負的責任;年邁了的父母,就讓自己的樂齡生活輕鬆點吧!
◆◆◆ 〈老了別這樣2〉凡事愛抱怨 讓人怕怕
文/謝淑如(新北市)
我很怕老人家一遇到人就開始抱怨,責怪兒子不成材,賺錢沒有別人多、媳婦不會煮飯做家事,心總是向著娘家、怨歎女兒女婿不夠貼心孝順,一放假就跑出去玩、身邊的老伴朝夕相處,更是越看越討厭。
剛開始,你很想聽他傾訴,引導他凡事多往好處想,可是最後你會發現他只是想找人附和他的想法,如果提出不同的意見,他會很固執地指責你是錯的,為了糾正你的錯誤,他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指證歷歷,說明自己這一生如何委屈吃虧、幾乎所有倒楣事都讓他遇上了,這時你將會很難脫身,原本一心想要幫助老人,最後只想解救自己。
愛抱怨的老人常會讓兒孫感到難以親近,隨身攜帶一股低氣壓也會直接影響社交,如此惡向循環的結果,精神生活一定很苦悶,若是得不到親友的支持與了解,久了恐怕會影響健康。
所以我常提醒自己,遇到不如意也不要隨便抱怨,凡事正向思考,老了才會得人緣。
◆◆◆ 〈老了別這樣3〉愛看政論發牢騷 只剩張嘴
文/ Elsa(台北市)
老爸自從退休後,每天都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最喜歡看名嘴罵人,罵得越兇他越愛。
相較之下,老媽擅長安排退休生活,她固定參加排舞練習,和阿姨結伴當志工,去社大學習如何使用3C產品,勸老爸也選個感興趣的課來上,老爸總回「人老了,學再多也沒用」,讓一旁的老媽聽了為之氣結。
成天看政論節目,原本脾氣還算溫和的老爸,也染上了凡事都要高分貝罵上幾句的惡習。
老爸尤其喜歡拿我和弟弟出氣,常指著我們破口大罵:都是你們年輕人不懂事,選出這種人當政務官,我看這個國家就要完蛋了!
坦白說,我確實沒有依照老爸要求,把選票投給他指定的候選人,不過身處民主國家,選舉結果不過體現了現階段民意之所向,何需橫眉豎目的大肆咒罵?還把苗頭指向特定世代,實在是太不理性了!
每每聽見老爸又同名嘴們起舞,我就想起奶奶生前的諄諄教誨:人不只要多做好事,也應該要多說好話。
◆◆◆ 〈老了別這樣4〉口中無隱私 見人就分享
文/尤妤偲(台中市)
我家老媽對於家中隱私,一概親疏不分,人家有問,她必回答!這可讓我們頭痛不已。
每回陪爸媽去醫院候診看病,老媽常趁我忙碌的空檔,被一旁的陌生人盧著說話。
從「來看哪個醫生?等多久了?什麼病?」這種基本款的問題,一路會問到「住哪裡、幾歲、陪伴者是誰……」更甚者會問到「晚輩月薪有多少,拿多少錢奉養……」
不管是何種題型,我媽一定據實以告,完全沒在管隱私權,真教人生氣。
之前回娘家時,老媽就說:「妳小舅前天送了我一個大紅包,說是要給我慶賀中秋。」
只見她話鋒一轉又說,剛好有一個不認識的婦人,還問她給她東西的是誰、給了什麼,而老媽全都據實以告。
哎喲,我真是快昏倒了。我馬上告訴她若被有心人聽到,動了不好的念頭可怎麼辦?別再對旁人回應這些話題,保有一點隱私權,好嗎?
這時,坐在一旁的大姊悠悠地回話:「妳叫她不跟人炫燿一下怎麼可以啦?」老媽竟然還點頭呢。
◆◆◆ 〈老了別這樣5〉吃藥當吃補 有吃才安心
文/相怡(桃園市)
阿嬤有多種慢性病,同時有著新陳代謝科、皮膚科、復健科醫生開的藥。拿出來算算,一天下來竟然要吞70顆藥!
跟她說該集中讓新陳代謝科醫生開藥,以免藥物的相互作用,她不同意:「這樣怎麼對得起其他兩個醫生!」
沒過多久果然因為嚴重藥物副作用急送加護病房,醫生囑咐:阿嬤的肝腎代謝功能都只有常人的四分之一,現在要暫停吃藥,等藥物代謝掉。
一等推出加護病房,阿嬤開始抱怨:「只打鹽水,不給我藥吃,快拿顧心臟、顧腰子的藥來!」
除了處方藥,阿嬤常常感冒糖漿一餐喝完兩瓶。我看了服用說明,大驚!一瓶是兩天的份量!
阿嬤卻氣定神閒:「寫當然要這樣寫,這樣萬一出問題就沒有他的事情啦!」阿嬤唷,我們的身體能否承受,比藥廠有沒有事重要得多啊!
阿嬤身上貼了八、九張痠痛貼布,勸她不能貼這麼多,經皮膚吸收的藥物也很可觀,更不能一貼就三天,都起藥疹囉!老人家也不聽,說起藥疹就再擦藥膏不就成了!
我將來老了千萬別這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