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靈修,情緒,自律神經,精神,身心症,躁鬱,心理壓力,睡眠,恐慌 (49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一種進食障礙類的精神疾病。患者對自己的身體形象產生不正常認識,擔心發胖;臨床表現為用自願禁食、引吐、服用瀉藥等藥物、體育鍛煉等方法過度追求減輕體重,甚至在明顯消瘦的情況下還認為自己太胖。

 

其主要分為兩類:

1.限制型患者主要靠禁食和鍛煉,

2.暴食引吐型患者為間歇出現暴食,

然後又用各種方法降低體重。

 

神經性厭食症平均發病年齡為17歲。發病之原因常伴隨著壓力事件,例如突然接下重任、離家念大學、準備聯考等。心因性厭食症的病程與結果相當不一致,有的在單次發作之後完全康復,有的在體重恢復正常之後又再度發病。長期之死亡率大於一成以上,死因多半為飢餓、自殺、或者電解質不平衡等。

 

1.[患者分布]

神經性厭食症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少有記載。目前該症主要存在於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地區,多數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出十倍,特別是少女和年輕女性,病發率約為150個15歲的少女,便有一位患者。

 

目前認為該症有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因素;可能也與近年來大眾媒體宣揚過度纖瘦的女性體形有關。

2.[診斷和臨床癥狀]

根據ICD-10規定,肥胖被當作一般性醫學症狀,但是並未確立肥胖與心理、行為之間的關係。所以在DSM-IV並沒有將肥胖收錄在內。然而,若某些證據顯示特殊的肥胖個案之心理因素對其病程發展影響甚鉅,則可以使用「影響醫學狀況之心理因素」加以討論,包含心因性厭食症、心因性暴食症以及其他飲食疾患等。

 

心因性厭食症之基本特質為「患者拒絕維持正常之體重下限」,強烈害怕體重增加,並伴隨著對自己身材和體重的知覺障礙。已經開始行經的女性可能會伴隨著停經或無月經症。可以根據以下三項準則來判斷之:

  1. 體重就年齡與身高而言低於正常水準 (發育中的兒童或青少年的判定標準可以訂為「未增加預期之體重」)
  2. 患者本身強烈地恐懼體重的增加或肥胖。
  3. 常常伴隨著對自身身材與體重的看待方式扭曲。

 

心因性厭食症患者之自尊心受到其身材與體重影響極深,能夠成功減輕體重被視為自律的表徵,而變胖或者體重增加則被認為是一種恥辱和無法接受的自我控制失敗。有些患者也會承認自己是瘦的,但否認體重持續減少帶來的嚴重合併症。已經行經的婦女會有停經的表現,也常被視為是判斷該病患的準則之一。

 

3.[亞型]

心因性厭食症患者可以根據「有無規律暴食或清除行為」分為下列兩種亞型:

  1. 禁食型:體重下降是來自於節食、禁食、或者過度運動。
  2. 暴食型:或稱為清除型,本型患者多數每一星期至少從事一次暴食與清除行為,但並無最低限度。有的沒有暴食行為,但在少量進食之後即行催吐、灌腸、瀉藥等方式來排除食物。

4.[併發症和預後]

神經性厭食症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精神疾病,約有10%的患者死於營養不良、電解質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器官衰竭等併發症。兒童和青春期的患者因為缺乏營養可能出現生長遲緩、體內激素水平降低、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升高。

 

5.[病因和誘導因素]

6.[治療]

對身體嚴重虛弱的患者,治療的首要目標是使其體重增加到安全的範圍內,必要的情況下可進行非自願的入院治療。其他體重偏輕的患者也可用增食慾或助消化藥來輔助治療。

 

精神藥物治療上,有時用小劑量的抗抑鬱藥來減輕患者的憂鬱和焦慮癥狀,但只作為輔助治療。一些研究則發現心理輔導可以幫助患者糾正對自身形象的認識和達到正常的進食習慣。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鬱症 慢性疾病隱形殺手

文/劉彥瑩

蕭女士(化名)是家中老大,父母死後,就扛下家族重擔,除了自己的家庭、工作外,還得處理弟妹們的問題。前幾年她沒覺得怎麼樣,但近年卻出現容易疲倦、全身痠痛、腸胃不適等狀況,檢查卻沒問題,醫師建議她到精神科看看,她想說可能只是太忙、太累而已。

後來,她有幾次差點無法起床上班,責任感卻讓她一直撐著,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胃痛到無法站立,檢查才發現,除了胃潰瘍出血,還有糖尿病、高血壓問題。

另一位紀先生原本工作穩定,且空閒時,還能拉琴自娛娛人,但最近幾個月他卻開始頭痛、頭暈,一下胸悶、恐慌,一下痠軟無力,睡也不是、吃也不是。

他到大醫院做過各項檢查,看了哪一科,就吃哪一科的藥,但是他吃了幾個月,卻改善有限。幾乎要放棄工作,但因他是家中的經濟支柱,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透過別人介紹到門診就醫。

研究顯示,重鬱症常與癌症、糖尿病、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癲癇、更年期症候群等慢性病合併出現,例如40%的巴金森氏症病人合併重鬱症;合併重鬱症的慢性病人死亡率偏高。所以說,重鬱症是慢性疾病的隱藏性殺手。

國外最新研究還發現,一個長期被忽略的問題,如果重鬱症久未痊癒,會有腦部結構退化及缺損,若能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最好;不治療除有自殺危險,還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風險。

有國外醫師觀察,當重鬱症合併內科疾病時,常會有倦怠、食慾不振等症狀被誤為器官病變。其實,經過多年實證發現,只要確診是重鬱症,治療及調理還是有改善的機會。

紀先生經過問診及對症治療,第二週回診時,已明顯改善,很快就回到工作崗位,沒留下後遺症;蕭女士第二週回診時也表示情況有改善,再經過一段時間調理,降血糖、血壓藥的劑量也減少了,但仍提醒她,還是要配合內科醫師控制血糖和血壓。

(作者為台中市紓情診所心身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紓解壓力的幾項原則

 

壓力雖然短時間內不會造成疾病,但若長期承擔,就會對身體健康有相當大的威脅。因此面對壓力時,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紓解之道,而不是將其壓抑下來。

 

有一本書,書名叫Calm Down,作者從書名的四個字母引申出四個紓解壓力的建議。

•     C是Change,調整目前的狀況;
•     A是Accept,接受你的現況;
•     L是Let it be,放棄某些東西;
•     M是Manage your life style ,發揮良好的生活型態以事先作預防,對壓力作管理。

 

根據上面四種建議,針對壓力的紓解,提出下面幾項原則供大家參考。
       

 一、減低工作上的壓力

 

1. 檢討自己的能力.....

如果負荷過重是因能力、經驗上的不足,要趕快檢討自己的能力那裡需要加強訓練,或者那部分可以請顧問公司或他人代勞,檢討之後再針對問題加以改善。

 

2. 加強時間管理......

有時工作負荷過重是因為沒有把完成工作的詳細步驟作周詳的計畫,以致曠廢時日,乾著急。所以如能列下要做的事以及處理的細節步驟,利用零碎的時間,作好時間管理應是一件降低壓力的好方法。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所需的時間,當我們為自己的目標定計劃時,不要將時間定得太過緊迫,如果能給自己充裕的時間與空間來完成一件事時,可以紓解壓力。

3. 當角色溷淆時.....

應先進行瞭解工作的內涵,再多與相關的主管或部屬加以討論、溝通與協調。

4. 學習拒絕......

將自己的情況讓提出要求的人知道,並學習拒絕與你主要工作目標無關的額外事物。當你不懂得拒絕時,時間容易被分割,常常處理一半的事又得重來而浪費了許多時間。

5. 授權給他人.......

不放心別人所做的,往往是工作負荷過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給別人經驗累積的機會,若你從不授權給他人時,事情永遠只能自己做。

6. 工作內外的角色衝突......

當角色有衝突產生時,須將產生衝突的角色需求界定清楚,再想如何才能兼顧;若無法兼顧時,則依自己的求排出扮演好角色的優先次序。
•         

二、 增進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不好就會造成人我之間的緊張氣氛,不但心理壓力很大,且也不容易得到別人的援助,壓力就無法紓解,因為良好的人際關係,可在心理上與實質上降低我們的壓力。

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大多是自我太強,不容易包容別人、體會別人的想法,別人一句話中傷自己,就不能去接納,其實將心比心,別人也一樣脆弱。

要增進人際關係,要多體貼別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及做事的方式,不要主觀認定那一個對,那一個錯。事實上,很多事都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是習慣不同。另外,多講別人的優點,肯定別人,也都有助於人際關係的改善。
•         

 

三、 接受現況、改變想法

當環境不能改變時,就改變自己的想法,其實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多面性,有時改變一下想法,會快樂許多。 例如,木訥的人雖然不善言辭,但他常常是很好的聽眾。

因此我們應該時常從較肯定的角度看自己,改變一直自貶的想法,最典型的例子是告訴自己「這種狀況可能可以磨練我」「這不像我想像的那麽壞」「 我一定能訂一個計畫來實現它」「只考慮我所能做的,這比單單焦慮好一點」。
•          

四、常存感恩之心

有些人對每一個現況 都會埋怨,一直不滿意,永遠要追求更好的,如果在追求的過程中,祇注意到未來的目標,就會失去享受現在所得的快樂,於是便一直在承受壓力。所以學會對於現今所擁有的,持感恩的心情,你會覺得好多了。
•             

五、不要杞人憂天,要練習放棄一些東西

有些人在面對任何事時,都會往最壞的情況去設想,而給予自己不必要的壓力。其實凡是有得必有失,先瞭解你想要什麽,然後就甘心捨棄一些較不想要的東西。
•            

六、要自我肯定

提昇自我的肯定度,增加安全感,對自己有信心,將可擺脫別人給予的陰影,因此我們應瞭解自己的長處,常常肯定自己的優點,如果我們在某方面失敗時,就多想自己的優點,不要為一點挫敗而自貶太多。
•            

七、運用肌肉鬆弛法與運動,以鬆弛身體

當我們面對壓力且感受身體開始有不良反應時,應嘗試放鬆我們的身體,身體 的鬆弛對心理的紓解也很有幫助。

所謂肌肉放鬆法,就是利用肌肉收縮後馬上放鬆來體會肌肉放鬆的感覺,讓個人知道如何鬆弛我們的肌肉,因此你可以嘗試從額頭到腳底,將每一部份的肌肉收緊再放鬆。
•             

八、別忽視休閒

當我們專注於個人偏愛的活動(如聽音樂、郊遊)三十分鐘後,我們的身體就會鬆弛,血壓降低,並使我們心神舒緩、精神重新振作,休閒活動更使我們每天生活更有變化,也使我們在許多方面有成長、發展的機會,故可使我們的生活壓力減低不少。
•             

九、少吃刺激性物質

許多人面對壓力時會多喝咖啡、酒等,事實上這些東西更會造成生活上的緊張與壓力。
有壓力時宜多吃蔬菜、水果、維他命B1、B2、B12含量較多。

 

文/陳彰儀〈政大心理研究所教授〉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慰劑不只是安慰 可緩解身心疼痛

文/陳進明

◎案例一:55歲的李太太因為暈眩、血壓高到醫院急診。醫師診療後,認為李太太是因為剛剛到醫院看過某個患病的親戚後,也許是緊張,也許是擔心,讓她全身不適。

血壓受到情緒影響飆升,在注射止暈藥後,休息約半小時,所有的症狀都改善了。

◎案例二:黃先生因為喝酒後,引發酒精性胰臟炎,腹部非常疼痛,才打了一針止痛藥,不到兩小時,又要求打止痛藥。

醫護人員擔心止痛藥使用過量會有很多的副作用,就打了一劑安神藥物,果然黃先生有4個小時沒再要求打止痛針了。

以上兩個案例其實都是使用了給予安慰劑的做法。

二次世界大戰時,戰況慘烈,許多英勇的戰士都受了傷。但是醫院的嗎啡止痛藥的數量有限,又是在戰時,補給不易,常會斷炊。

無實際療效藥物有望梅止渴之效

照顧戰士的護士小姐不忍心將實情告訴戰士,只有用生理食鹽水加上一些有顏色的藥劑,或有些刺激性的藥物,「製造」外觀與感覺都與嗎啡相似的藥物,並以此注射在受傷戰士的身上。希望他們的身心可以得到緩解。

結果發現,大部分的戰士效果只有2、3個小時,但有些卻也如真實的藥物般長達6至8小時。後來醫學界在研究這樣的個案,也就是科學上認為,沒有實際療效的藥物或處置,稱為安慰劑。因為給予安慰劑所得到的效果,稱為安慰劑效應。

最近科學家發現,這些安慰劑效應原本認為是精神學上的作用,但確實在科學上可以發現有「相對應的生理作用」,也就是這些藥劑或處置是會去阻斷那些神經傳導物質或壓力下所產生的激素,讓原本會產生的症狀,不是因而緩解或者就不產生了。甚至是單純用心想,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真的就是「望梅止渴」。

不單是如此,安慰劑的英文是Placebo,他的拉丁文原意是「我會高興(I will please)」,這樣的效用在負面亦成立,所以科學家發明了單字負面安慰劑(nocebo),意思是我會受傷(I will harm)。可以產生五花八門的作用,如燒灼感、嘔吐,甚至就像真的感冒般的症狀。

科學家在一些侵襲性較高的檢查或治療上,將患者分成兩組,這些檢查治療原本就會疼痛不適,一組是「會有不舒服,但大部分都不嚴重」,另一組則是加重式告知「會很痛,會很酸,還會想吐或嘔吐」。

結果加重式告知的患者以視覺疼痛計分(以笑臉的狀況將疼痛分成10級,然後給予計分),遠遠要比一般性告知的患者來得高得多,也就更痛,同時合併的一些症狀也較多。

這些新的科學研究發現,不要小看了精神上的力量,「他」可以帶動全身一起來做某些動作,如果你希望「他」好,往好的方向想,往好的方向做,結果自然是好;反之亦然。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婚、年輕、壓力大 腸躁症易上身
【元氣周報/中央社】

未婚陳姓女子做事力求完美,常腹痛、拉肚子,成大醫院檢查是腸躁症惹禍。醫師說,年輕、未婚或教育程度較低者,可能受職場轉換、想婚因素影響,壓力大,腸躁症易上身。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表示,腸躁症是惱人且常見的腸胃問題,以慢性腹痛或不適為主,伴隨著排便習慣的改變;全球不同國家或種族,盛行率從2.3%到25%都有。以美國為例,腸躁症是被轉診到腸胃專科的主要疾病,占1/4至1/2,也是員工請假的第2常見原因,僅次於感冒。

成大醫院研究發現,台灣腸躁症盛行率約12%,以20歲至35歲居冠。研究也發現,日常生活有喝酒或喝茶習慣者,也可能引發腸躁症。醫師說,腸躁症患者應適當調整壓力,喝酒或喝茶後若發現症狀加重,就得考慮減量。

如何發現腸躁症?如果在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以上反覆發作腹痛或不適,且有排便次數、大便軟硬改變等合併症狀時,就要留意。不過,醫師表示,腸躁症並不會引發大腸癌,兩者沒有關係,患者不必過慮。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憂鬱症 從心飛揚

文/許秀哖

她今年國中三年級,穿著時髦,但一直看不清楚她的長相。因為一頭長髮遮住她的瘦小臉龐,問她來看診的原因,她低頭沉思一會兒,終於開口說:「心情不好、睡不好、不想上學、活著沒意義、想跳樓自殺。」

當她提到自殺時,我注意到她的兩隻手腕有著一道道的傷痕。她表示,心情不好或壓力大時,會抽菸、喝酒、飆車,自傷(割腕),這一次更嚴重地「不想活」。

問她最近生活中,是否出現讓自己感到壓力的事件?她表示,前一陣子爸爸過世,最近跟男友吵架,跟班上同學鬧翻,遭到排擠及拒絕,不想上學,心中很痛苦,但家人不了解,只會說一些大道理,聽多了,感到厭煩,與家人常發生衝突。

問她:「為什麼媽媽沒有一起來?」原來她的媽媽正在看憂鬱症門診。過了一會兒,媽媽進來診間,聲淚俱下,表示用盡所有的愛、關心、包容,期待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但是她放學回來,關在自己房間裡,不跟家人互動溝通,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

媽媽激動地表示,真不知道做錯什麼?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疏遠,在失去先生、失去支柱後,一個人獨自承擔家計、教養小孩,身心壓力大,但是孩子不能同理媽媽心中的苦,讓媽媽更傷心難過,尤其害怕她做傻事,每天幾乎無法入眠。

其實上述青少年個案,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並不陌生。一般而言,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原因可能與家族有憂鬱症的病史、父母的教養方式、親人過世引發的哀慟反應、家庭衝突、父母的高期待、親子關係不佳、生活壓力事件、同儕人際關係、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因素、負面的認知方式所產生的絕望感、身體疾病、使用某些藥物等。

因此學校老師、青少年和家長應認識「什麼是憂鬱症」、它的臨床症狀、預後、復發症狀、該如何即時求診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個別心理治療、家庭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壓力調適等。

總之,若能施以藥物或心理治療,並協助憂鬱青少年建立更佳的同儕關係與家庭關係,以單一或多管齊下的方式進行治療,絕大多數的個案都能夠走出陰霾,迎向陽光,重新享受屬於他們的青春歲月!

(作者為衛生署草屯療養院社工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失眠 當心睡眠呼吸中止

文/賴彥汝

失眠的定義是人們難以入睡、維持睡眠困難,或在隔天清晨醒來時,沒有飽足感及重獲精力的感覺。倘若失眠超過一年,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容易產生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憂鬱症或焦慮症等。

失眠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就像是發燒或腹痛一樣,只是一種疾病的象徵,須找出潛在的病因加以治療,不應只是治療失眠的症狀,一味服用安眠藥而已。

常見病人主訴失眠,且找不出原因,都表示入睡困難,或感覺整夜做夢,甚至是都沒有入睡,但做整夜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後,卻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病人睡眠沒有飽足感的原因是患者入睡時,呼吸道變得狹窄,造成呼吸道阻塞,通氣量下降,因此造成血中氧氣濃度下降,當「延腦」偵測到血氧降低,血中二氧化碳增高時,身體即會自動醒過來呼吸,重新入睡後,患者可能又因呼吸阻塞而再度清醒,如此惡性循環,每晚可能打斷睡眠數百次以上。

由於患者一直處在半睡半醒的淺眠狀態,極可能造成夜間沒有入睡的感覺,及白天睏倦嗜睡,長久下來對身體健康不僅造成影響,更會因而間接造成車禍或職場意外等。

您是否失眠卻找不到原因?是否長期因「想睡睡不著,不能睡卻又很想睡」而困擾?建議您可以至睡眠門診評估,並進一步由醫生安排做睡眠多項生理檢查,藉由整夜觀測,找回睡醒神清氣爽的感覺。

(作者為保健安睡眠醫學檢查中心、錦河醫院睡眠技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暴食症患者 反映在精神狀態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暴食症患者過度飲食的問題與精神狀態有關。中醫師林朝慶指出,患者情緒、反應較為緊繃,較敏感,經常腹瀉與便秘交替,中醫認為屬肝氣鬱結的表現,治療多採加味逍遙散加減為主。

中醫師林朝慶指出,這類患者可以喝百合、玫瑰花茶輔助養生,以舒緩緊繃。臨床多以紓肝解鬱方劑治療為主。

在精神科診斷上,短時間內暴飲暴食,事後卻又有高度罪惡感,且用盡一切不正常方法,避免體重增加,可能是心因性暴食症。除了暴食後自我催吐外,還有患者不當使用灌腸、瀉劑、利尿劑、其他藥物;甚至禁食、過度運動樣樣都來,病人常併有憂鬱或焦慮症狀。

當患者持續食量過多及無法自我控制,並一再出現異常補償行為,來防止體重增加,頻率至少每周2次,持續3個月;且在非厭食症狀態下對自己的體重、身材的評估有偏差時便可診斷為心因性暴食症。

研究顯示女性罹患心因性暴食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0倍,有時與憂鬱症有關或同時出現。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良好睡眠衛生習慣 夜夜好眠

文/王介暉

「醫生,我睡眠一直不好,躺在床上好久都睡不著,隔天精神變得很差,怎麼辦?」、「我現在一看到床就害怕,常常想到說今天再失眠的話,明天該怎麼辦?」

人的一生中,約有1/3的時間花在睡眠,其惱人的程度竟也不亞於婆媳問題、人際衝突以及種種的生理病痛。

其實面對睡眠障礙,最重要的觀念是,「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是維持睡眠品質的一個基本且重要的條件」。

◎所謂的睡眠衛生包括:

●想睡的時候才上床:人的生理時鐘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作息,平常晚上10點才想睡的人,一旦教他提前到8點或9點就去睡覺,恐怕要比教他11點再去睡覺要難上許多;更何況是長期失眠的人,因此千萬不要因為睡得不好而提早上床。

●不管晚上睡得再怎麼不好,也儘量不要賴床,或白天補眠:如果失眠是可以靠補眠來治療的話,那麼失眠的人也就不會這麼多。

●不要太用力睡:睡眠應該是一個放鬆的過程,不過失眠的人常千方百計要讓自己趕快睡著,好應付明天的事。這樣反而適得其反,越用力睡,就越擔心,越擔心,就越睡不著覺。所以,明天的事就明天再說,睡覺前,就讓舒適的床好好擁抱你(或妳)入眠吧。

●不要把床給躺壞了,真的睡不著就下床:有些失眠患者可以睡不著覺,卻連續在床上躺個3、4個小時都拒絕下床,這似乎是把自己的堅強毅力用錯了地方。

●早晨多曬陽光,下午多做運動:對於晚上入睡困難的人來說,更需要如此。

●睡前避免茶、咖啡及吸菸: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要確實做到,卻又不是那麼容易。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罹強迫症 可服抗憂鬱藥

 

 

 
 

強迫症患者易出現不斷重複的行為,如出門前一再檢查瓦斯等。

 

 

Q.婆出門要重複檢查瓦斯,飯前要求洗多次手,如此吹毛求疵,家人都很困擾,該怎麼辦?

重複檢查瓦斯或洗手、咀嚼等,若已影響工作或學業,可能就是強迫症,若僅單純不放心,出門前檢查瓦斯2到3次,那只能算強迫傾向,還不構成強迫症。

 

用藥2月減輕症狀

A.強迫症屬焦慮的一種,本質就是易害怕、擔心,通常這類人個性龜毛、易緊張,嚴重者除每天重複做同一件事外,還可能傷害自己,例如曾有病例洗澡需洗6個小時,有病例是出門前一定要檢查瓦斯8、9次才放心,這類患者通常服用血清素藥物(抗憂鬱劑)1到2個月症狀可減輕,但用藥量是憂鬱症的2到3倍,若症狀控制得宜,可減輕用量。

 

諮詢專家: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嚴峰彰/採訪整理:記者許佳惠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迫症

強迫症(英語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即強迫性神經症,亦有譯作沉溺,是一種神經官能症,更具體地說,是焦慮症的一種。

 

患有此病的患者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患者在生活中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有時,這還與某種焦慮有關)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這樣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卻無法擺脫。

 

1. 症狀

  注意:閱讀本段的時候,請不要無限上綱、對號入座。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尤其強迫症,強迫性的行為次數很少的時候(例如一個小時洗手兩三次)尚屬正常情況。如有疑慮請諮詢專業醫生,聽取他們的意見。

強迫症患者典型的症狀是「帶有強迫性的行為」,例如不斷地洗手、反覆檢查門鎖、計數、祈禱。患者也可以出現強迫觀念(如強迫性回憶、強迫性懷疑、強迫性聯想、強迫性窮思竭慮等),或強迫行為與強迫觀念同時出現。

 

患者的自我內省能力完好,患者可以很理性的感覺到這種強迫行為及強迫觀念是沒有必要的,但又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加以克服,有時還有可能發生自我反強迫。患者的求醫慾望迫切。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自我內心衝突症狀,由於這種強迫行為以及強迫觀念的存在,有時會使患者的情感出現明顯的焦慮。

 

強迫症包括強迫性行為和強迫性思維,患者明明知道這些想法毫無意義,卻控制不了為此感到痛苦的情緒體驗。

 

絕大多數強迫症患者都有完整的自知力,知道自己患有某方面的障礙,這與精神性癥狀有根本的區別。

 

2. 病因

有人認為,開始是由於自身的性格,在某一件事情的刺激下,為了克服某種焦慮,反覆出現過多或重複的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導致中樞神經興奮和抑制失調。

 

從而強化並導致了這種習慣的形成,導致了強迫症的形成。一個說法認為:肛門滯留人格可能是強迫症的一種輕微表徵。

 

另外,據說還與遺傳因素和生化因素有關,也有調查發現患者中75%存在高智商的現象,且多為白領階級。

 

3. 病發率

每五十個人之中,約有一個在一生中某些時候會患上強迫症。但男女的病發率相等。平均發病年齡為17周歲,但是女性較晚於男性。

 

據統計,在英國便有一百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症。著名的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和足球員貝克漢姆亦是強迫症的患者。

 

4. 治療

目前認為,一般病情較輕的強迫症患者可以只使用心理療法,病情較重的強迫症患者使用解釋性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療效。

 

患者也可以考慮使用對神經症療效較好的森田療法。對少數使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沒有任何收效、久治不癒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神經外科手術加以治療,在是否使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上,需嚴格掌控病患對象。

 

另外,使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有可能對大腦造成一些現在未知的損害。森田療法治療神經症尤其是強迫症的良好效果,已得到學術界和廣大患者的公認。

 

簡言之就八個字「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所謂順其自然,就是我們患者要尊重和適應自然規律。面對強迫觀念的侵襲,不能去控制也不能和它講理,控制意味著精神抗拒而講理意味著精神交互,這樣做只會越發嚴重和敏感,是治療強迫症的大忌。

 

要正確理解順其自然,我們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自然」,大家知道「月有陰晴圓缺天有不測風雲」這就是自然,地球沒有我們人類的時候就存在,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我們只有尊重和接受才會過得坦然,要不然就只有自討苦吃。

 

為所當為就是帶著痛苦做自己該做的事,該幹嘛就幹嘛,不為強迫觀念停下腳步去思考個大半天,這樣的話永遠陷在強迫泥潭裡而不能自拔。強迫症患者總是努力擺脫癥狀的束縛,這是最大的誤區。

 

其實強迫症「自愈」的過程不是我們去擺脫癥狀,而是癥狀來擺脫我們,是一種被動的過程。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對癥狀不理不睬,它就會自動消亡。

根據統計強迫症的治癒率為70%~75%之間。

 

5. 注意

有些其他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也可能出現強迫症的徵狀(如強迫行為及強迫觀念),這類精神病患者與一般強迫症患者不同的是,這些患者所產生的強迫行為及強迫觀念很不清晰。患者對這些的感觸也不深刻。且強迫觀念的內容雜亂離奇。

 

患者被醫治的慾望也不強烈。自知力也受到了相應的損害,這類患者的思維屬性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而一般強迫症患者思維屬性沒有發生變化。在此需要分清,在病因和治療上也是不同的。

6. 誤解

部分人認為當有人不斷重複某種行為,例如賭博運動,當有人具有以上的行為特徵時,他可能患上了強迫症,但事實並非如此。

 

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患上了強迫症要取決於他在重複完特定行為後的反應,假如一個人不斷賭博,而賭博過後會經常為他帶來負面或內疚的情緒,則初步可判斷那人患上強迫症,但如果那人認為這些行為是愉快的,他則並不是患上強迫症。

 

7. 不同的理論

做事有始有終與強迫症:

森田療法治療強迫症,切忌沒有「痊癒」的概念,這是大部分強迫症患者的誤區。所謂順其自然,就是主張「放棄治療」。

 

這種方法很類似中國的「無為」思想,以無為達到有為。要求我們在接受森田療法過程中,不要太在意治療效果和過程,如果總是在這上面糾結,說明你的思維還停留在強迫觀念上,還是再在意它。

 

我們不主張用認知療法來干預強迫症,這是強迫症治療的大忌,所以強迫症患者不能和徵狀講理來安慰自己。正如:秀才和兵的故事一樣,患者是秀才,徵狀是兵,碰在一起有理都講不清。

 

強迫症「自愈」的過程是很難以感覺的,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好起來的,這才是真正的順其自然。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強迫症
 

強 迫 症 簡 介

 

 

◎ 何謂強迫症?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但是一直無法擺脫它。

 

 

強迫症的表現可以自輕微到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學校的表現,甚至連在家中的日常生活都有問題。

 

 

◎強迫症與強迫性格相同嗎?     

 

強迫症與強迫性格不相同也沒有因果關係。

 

 

強迫性格又稱完美性格是自小到大都會有以下的特質:

 

 

1.過度小心謹慎。

 

 

2.凡事過於專注於細節、規則、順序等。

 

 

3.高度責任感、常自責。

 

 

4.完美主義。

 

 

5.僵化與固執,無法應付環境突然的改變。

 

 

 

◎ 強迫症多常見?      

 

 

多年以來,許多人認為強迫症是一種少見的疾病, 但是,這個疾病經常是被低估的,因為病人會隱瞞病情而不去尋求治療。      

 

 

根據估計,所有的人口中一生罹患強迫症的機率為100人中有2-3位,也就是全台灣大約是40-60萬左右的強迫症病人。

 

 

這個比例高於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恐慌症。男女罹患這個疾病的機率相當。

 

 

 

大部分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二十五歲以前)發病。大部分都有婚姻適應的問題,也容易並發續發性憂鬱症狀。

 

 

 

 

薛西弗斯的巨石-強迫症                                                        

      古希臘神話的悲劇人物薛西弗斯,被諸神詛咒,在地獄中不斷地推著巨石上山,然後又讓巨石滾下山,這種徒勞無功、毫無指望的苦役是最可怕的刑罰了!

 

 

 

 

其實在這個   紛擾的社會角落存在無數的的薛西弗斯,他們每天承受著無盡的巨石的折磨。

 

 

 

我們稱這群患者為「強迫症」。他們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想法與行為當中,但是一直無法擺脫它。

 

 

 

強迫症的表現可以自輕微到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學校的表現,甚至連在家中的日常生活都有問題。

         

 

 

很多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強迫症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因為只見少數幾個人有這種情況。

 

 

 

 但是這個疾病常是被低估的,因為病人會隱瞞病情而不去尋求治療。其實所有的人口中一生罹患強迫症的機率約2-3%,這個比例高於精神分裂症、恐慌症等。  

 

 

雖然強迫症發病年齡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但是也有學齡前發病的例子。

 

 

 

研究顯示成年的強迫症,有三分 之一在兒童期發病。若兒童早期發病將會影響小孩的發展與學習,所以兒童若罹患強迫症,則應及早帶給醫師評估與治療。              

 

強迫症主要的症狀包括:

       

 

 

 

一、強迫思考:                

 

 

強迫症病人心中常會有自己不想要的重複想法、影像或衝動。

 

 

 

持續害怕自己或心愛的人會受到傷害﹔認為自己得到可怕的疾病的不合理的想法﹔或者超乎尋常的將事情做得對或完全,這些現象都是很普遍的。

 

 

 

病人不斷地經驗到一種困擾的想法,例如︰「我的手好髒,我必須去洗手!」、「我可能沒關瓦斯!」或「我會傷害我的小孩!」。

 

 

 

這些想法都不是個案本身想要的、那是不愉快的,會產生很高的焦慮。

 

 

 

二、強迫行為:              

 

 

在強迫思考之後,跟著來的就是強迫行為。強迫行為可以暫時降低強迫思考帶來的焦慮,但是也因此而不斷地強化個案去執行強迫行為的動機。

 

 

最常見的強迫行為是清洗與檢查。其他症狀包括︰算數字、收集物品、物品排列的整齊性。

 

 

 

這些行為一般是想免除對自己或他人的傷害,或者無法擺脫不合理的責任感。某些人會有重複的儀式行為,這會暫時降低病人的焦慮,但是禍害卻是無窮盡的。

    

 

 

強迫症的成因主要是體質因素,也就是腦部頭狀核、眼前額葉的部位有病灶,以致對很多訊息的過濾過份仔細,導致訊息塞車無法通行。

 

 

 

所以很多強迫症患者,會不斷地重複檢查,無法快速完成工作。            

 

如何治療強迫症?

 

 

或許有人會推薦一些妙方,例如中藥或宗教療法,這些方式或許有用但並非究竟之道。

 

 

因為在中藥當中沒有針對強迫症的特效藥,大多是輔助性質而已。

 

 

 

宗教療法也只對虔誠的教徒有幫助,但是卻無法放諸四海皆準。

 

 

其實最有用的方式還是抗憂鬱藥物加上認知行為治療療效最好,大約可以改善八成左右的症狀。

 

 

 

新一代抗憂鬱劑的藥理作用在於血清素再吸收的阻斷,以致讓神經細胞間隙的血清素濃度增加。

 

 

利用高濃度的血清素,來調和頭狀核與眼前額葉的病灶,讓強迫症狀減輕。

     

 

 

認知行為治療的指導原則就是:「暴露不反應」。也就是跟強迫症狀共存,但是不隨著其節奏起舞。

 

 

例如摸到髒東西,不去清洗,讓自己的焦慮在30分鐘之後自然消退。

 

 

 

個案也因此學到「不反應」也可以治病,焦慮不會昇反而是降的。

 

 

 

除此之外強迫症患者必須遵守以下幾個治療原則:

 

一、不管別人如何棒,只跟自己的症狀比較。

 

二、不要放棄,學習放下。

 

三、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千萬不要替自己找藉口逃避。

 

 

四、要有行動力,光想沒有用,說到做到。

 

 

五、找工作,讓自己有成就感。

 

 

 

六、將成功的經驗記錄下來,不斷地勉勵自己。

         

 

 

強迫症是一種慢性病,症狀起起伏伏,只有三成左右的個案可以完全緩解,剩下七成的個案卻是好好壞壞。

 

 

 

所以絕大部分的個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筆者臨床上試驗大約兩年的333療法,也就是服用足量的藥物三個月,加上認知行為治療團體三個月,追蹤三個月,之後開始減藥。

 

 

八成的個案有改善,有五成的個案可以逐漸減藥。

 

 

 

其實尋找合格的治療師,加上自己強烈改變的動機,與支持合作的家屬,才能對症狀最有幫助。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治憂鬱症 對症下藥分虛實

文/施慧敏

兩個月前,有兩位憂鬱症的患者前後來求診。第一位是60幾歲的婆婆由女兒陪同看診,婆婆給我的第一眼印象是面色萎暗,沒有絲毫笑容,不發一語地坐在診間的椅子上,一切的病情皆由女兒代訴。

婆婆患有重鬱症並且長期失眠,已經服了兩年的藥物,再加上胸悶、心悸、呼吸喘息,丈夫生病住院,心理與生理上雙重的不適使她的憂鬱情況更加嚴重,女兒常到醫院照料父親,很擔心獨自在家中的母親。

我仔細問了婆婆的起居生活,婆婆平常不愛動,因為一動就會喘,會胸悶,最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躺著。我望著沒有笑容的婆婆,開玩笑對婆婆說:「婆婆,你們家沙發一定很好坐喔!」婆婆終於咧開嘴笑了,我建議婆婆要多出去走動,跟鄰居說說話。

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婆婆的胸悶、心悸改善了,情緒也穩定許多,也會自己走到市場買水果,現在回來看診也會笑了。

第二位是嗓門很大的阿姨,面色紅、眼睛血絲多,阿姨長期服用抗憂鬱的藥,這次因失眠來求助中醫,自述已經好多天沒有睡好覺,白天好像行屍走肉一樣,常常忘記自己到底要做甚麼,在診察過程中,阿姨不斷抱怨,抱怨家庭,抱怨自己的身體,情緒相當不穩定,對許多人、事、物都是負面評價。

開了處方後,我慢慢開導她,隔週回診時,阿姨先謝謝我讓她睡眠改善了,白天的精神也改善許多,雖然仍不斷抱怨,但對自己身體改善有信心了。

以上兩個病例雖然都是憂鬱症,但是中醫會將其分為虛症與實症,這兩個例子恰好一虛一實,處方用藥也有所區別:

以第一個虛症的婆婆來說,常用乾薑、附子、桂枝等熱藥為主藥,使陽氣可以上達於君火,並請婆婆禁食冰冷的食物,時常起身活動。

第二個實症的阿姨常用黃芩、黃連、大黃等寒涼藥,禁食麻油雞等燥熱補品。

現代生活步調節奏快,壓力大,憂鬱症已經是一項日趨嚴重的疾病,憂鬱症患者除了情緒上的問題之外,還可能有生理上的問題,常見有:食慾減退或增加、失眠或嗜睡、頭痛、頭昏、胸悶、呼吸不暢、身體痠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可以配合中醫輔助治療,並且給予適度的精神支持,減輕生活壓力,對於憂鬱症的患者有相當好的助益。

(作者為高雄市育森中醫診所副院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律神經失調 和恐慌症類似

文/賴建翰

恐慌症和自律神經失調,常常有許多類似的症狀,像是恐慌症會伴隨許多身體上的症狀,如胸口悶、心跳很快、手腳會麻麻的,甚至有些人會出現感覺好像有電流經過皮膚的麻、喘不過氣、頭痛、頭暈、噁心、肚子痛、視力模糊等症狀,似乎從頭到腳都不舒服。

當恐慌症發作時,有時看起來像是心肌梗塞、氣喘、中風、偏頭痛及腸胃炎等疾病,以至於許多患者往往以為自己有這些疾病就醫,甚至有時候動輒發作幾十分鐘到幾小時,以致有些受害者覺得在發作期間,自己好像快要死掉一樣,尤其在擁擠的環境,像是一些都市區域,此類患者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也會有類似的症狀,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從頭到腳都有可能,像是心臟方面的胸口悶或心跳快的症狀,或是腸胃功能過快運動,導致肚子痛或拉肚子,抑或是耳鳴等稀奇古怪的症狀,往往困擾患者多年,且檢查也沒有明顯或有意義的發現。

其實以科學的角度來看,一些腦生理、化學因子及腦功能結構異常的因素都有可能和恐慌症有關。像化學因子方面,由於我們腦內的血清素不足,以至於人腦對於身體不適的訊號非常敏感,例如一般人如果短暫心跳得快一點,其實不會引發恐慌的症狀,然而恐慌患者的腦部對於這種些微的生理訊號變化會有異常反應(腦生理異常),也就是說,一點點的生理變化,就會導致後續的恐慌發作,這也暗示了恐慌症患者的腦部生理訊號反應中樞是很容易被刺激的。

綜合以上所言,恐慌症可以從生物─心理─社會三種層面來詮釋其病因,生物因素就包括了腦及生化因子的異常,心理因素就和壓力調適及承受度有關,社會因素就可能是環境上的壓力。

自律神經失調其實和恐慌症有一些類似之處,像是血清素有時也會影響自律神經的運作,血清素不足時,自律神經可能會處於過於失常的狀況,導致從頭到腳許多不明原因的疼痛、胸悶、心跳快、頭暈、肚子疼、噁心等,和恐慌症類似的症狀。

所以自律神經失調和恐慌症就有點像「一病各表」,在神經內科的角度來說,這些檢查不出來,難以解釋的生理症狀,就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後果;精神科看待恐慌症的角度是以更為細小的元素為起點,像是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可能會影響到自律神經的功能,進而造成這些症狀。

不過,這些症狀都可以藉由抗憂鬱劑或鎮定劑的使用,達到緩解的效果。

(作者為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分院身心醫學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析噩夢 找出壓力源

文/呂政達

有位女學生問我,她常作被追趕的噩夢,該怎麼辦?

她說,常夢見的是些不認識的人。其實,當夢見認識的人時,我們比較容易做解讀,卻常把不認識的人當成是幻像。其實那裡面也會有一些相當真實的訊息?

夢見媽媽或爸爸當然是認識的人,但是否就可解讀成,現實生活裡感覺受到他們的威脅?

有位二十多歲的男生就因而沮喪地說:「媽媽明明就很愛我,但我為什麼還會夢見被她追趕?」重點在於下一句,男生說:「在夢裡,我清楚的出現不想被媽媽追上的感覺。」

用心理學家的夢解析來看,「父母親」其實可能代表你不想遵從,或被迫要去守的規則、規範,或是小時候父母的責難潛化為自己對自己看法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種你曾無法反抗的壓抑。

有時候,還會是父母親形象的變形,變為跟真實不成比例的龐大身影。有人跟我提到,就連父母親去世後,還是會重複在夢中變成追趕的身影,華人文化會說那個叫做「托夢」,我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但我相信在親子世界的語言裡,父母當年的壓制會一直盤據在兒女心底,可能超越了兒女的意識,於是就轉化成連場噩夢。兒女對逝去父母的遺憾,沒有跟父母說出的心願,也可能會變成夢中的某個角色。

最近曾在星馬熱賣的電影《嚇到笑》也曾在台上映,第三段就是三兄弟同時夢見死去的媽媽,他們怪媽媽在天之靈不保庇兒子賺錢,要把媽媽的神主牌送進廟,最後才恍悟媽媽托夢的真正道理。同是華人文化圈的導演梁智強,就用這麼一個變鬼、托夢的故事,講出華人兒女對媽媽照顧的遺憾、不捨與孝的真諦。

我要這位女學生藉著這些噩夢,開始展開對自己的家庭、成長歷史的探索,有點夢的偵探的感覺。如果是不認識的人,這些形象是男是女、可能代表的意義,再與自己的成長做對照。譬如,有位新科中研院女院士說她高中時期痛恨髮禁,曾有自殺的念頭,那麼,她或許會夢見持著利剪的死神,那就是髮禁的化身。

【獻計】

在辨認噩夢的形象時,不知道如何開始,或許可試著用塔羅牌的圖案和分類,塔羅牌雖是當作內在人格的尋找和探索,卻可用來進一步了解夢中的角色。

塔羅牌內必見的魔術師、女祭司、皇后、死神、戰車和命運之輪,和你的夢中角色有呼應嗎?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憂是良藥 食補不如心補

 

自小家境貧寒,飲食不具足,身體羸弱,三餐缺乏營養,幾乎沒嚐過補品的滋味,體重從不超過五十公斤,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當兵。

服役時,即使狂吃暴飲,都常保纖瘦身材,不擔心發福長胖;老班長卻說,他從前比我更瘦,結婚後就變胖了,因為生活上軌道,找到人生歸宿,心情放鬆所致。

剛結婚,為適應新環境,加上沉重的經濟壓力,仙風道骨的相貌,維持了好一陣子,尤其工作忙碌及遭逢變故時,蠟燭兩頭燒,導致體重驟然減輕,臉頰塌陷無神,長輩乍見於心不忍,特地燉補品幫我補身子,無奈沒有發生作用,因為虛不受補,體質無法吸收。

十多年後,家境日趨改善,不汲汲於柴米油鹽,擺脫困頓,憂悲苦惱日減,技能智慧日增,飲食只是維繫色身的手段;清啖蔬果飲食節量,身材仍橫向發展,如今已破七十大關,印證心寬體胖,誠然不虛。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身補」,我認為食補不如心補,心境直接影響食欲,心結若纏縛不解,山珍海味無法入口,十全大補難以消化。故從進補成效來看,親眷關懷是營養妙方,祥和情緒增添食材美味,無憂無慮乃最佳良藥,

唯有心理安穩寧靜,「知足常樂,心寬最補」,才是最好的補品。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緊張就想尿尿? 當心罹患焦慮症

文/邱一航

◎案例一:

正值花樣年華的張小姐凡面臨重大考試、求職、甚至只要跟心儀的男生講話,以及上班快遲到時,就會覺得緊張,不只馬上想尿尿、上廁所,還會想要吐。

原本她以為只是容易緊張,才會造成腸胃不適,但後來才發現自己竟是罹患焦慮症。

◎案例二:

一名女士擔任國中老師多年,教學認真、頗受學生喜愛,更曾被選為優良教師,直到一年前,在學術研討會上擔任講師,當天因緊張過度而造成表現失常。

自此之後,她發現每次上課前,都會感到緊張、坐立不安,以及最讓她困擾的頻尿。

剛開始她心裡想,可能是泌尿道感染,但多次就醫皆未改善,甚至上每堂課前,都一定要去上過廁所才能放心。

她對此深感困擾,後來在同事的建議下來看診。由於她的行為是顯著的焦慮症症狀。治療後,逐漸改善,目前無已焦慮症狀。

焦慮是一種廣泛、模糊且令人感到不自在的情緒。它能讓一個人對即將發生或面臨的危機和壓力採取某些行動,以達到避免威脅或減少傷害的效果。

有時焦慮就像一種警報,能促使人們對特定的事件採取必要的措施。舉例來說,對考試的焦慮會讓學生更積極地準備,以達到較好的考試成績。適度的焦慮不是壞事,反而能讓一般人對面臨的壓力做更好的準備,達到更好的表現。

然而,焦慮除了內在的情緒感受外,也常會伴隨著一些生理上的改變,較常見的如腹瀉、頻尿、頭暈、心悸、發抖、坐立不安、流汗增加、血壓上升等。

當一個人焦慮的程度過高時,上述的生理反應極可能變得過度。例如學生焦慮過度,出現腹瀉症狀,會讓他無法完成考試(即使原本準備非常充分能考100分);因過度的焦慮而造成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功能(如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等)受損,這樣在醫學上,便達到「焦慮症」。

焦慮症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其終身盛行率超過20%,甚至可能高達30%。其中較常見的包括:恐慌症、懼曠症、強迫症、社交恐懼症、特定對象畏懼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廣泛性焦慮症等。

焦慮症能透過良好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避免刺激性飲料和菸酒等方式來改善。然而,嚴重的焦慮症則需接受精神科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作者為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憂鬱症患 溫暖陪伴最好

文/鄭靜明

39歲的阿雄(化名)被妻子勉強帶來精神科門診求助時,妻子表示,阿雄長期工作勞累,8個月前在工作上被老闆罵,之後開始工作容易分心、無望感、罪惡感、睡眠改變、哭泣、食慾不振、對週遭所有事情失去興趣。因為怕被貼上精神病標籤,不想就醫,妻子也不知要如何安慰阿雄,只好拖到最近,才勉強他來看門診。

勸「想開一點」沒有幫助

人是情感的動物,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挫折與壓力,原因可能為情感事件、家庭的因素、經濟上的因素、工作或學業的困擾等諸多壓力事件。

大部分的人情緒低落一小段時間後,可以再開朗起來,這都算正常的情緒反應,但少數人因為遺傳因子、想法、個性、社會環境等因素,再加上壓力的累積,又缺乏適當的情緒調節與良好的社會支持,就會將情緒狀態延伸為一種精神疾病的病態,也就是憂鬱症。

憂鬱症是一個廣泛的名詞,常見的憂鬱症包含環境適應障礙合併憂鬱情緒、憂鬱性精神官能症、重度憂鬱症等。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包含:

●低落情緒,如悲傷、淚流滿面、空虛感。

●明顯對事情失去興趣,例如原來有興趣逛百貨公司,現在都變得沒興趣了。

●沒有節食,但體重下降不少。

●常常早醒,睡眠不足。

●動作遲緩,疲倦或失去活力。

●無價值感或過於強烈的罪惡感。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或有時有自殺想法、計畫或行為。

親友在面對憂鬱症的個案時,最常說的便是「想開一點」之類的話,這樣對病人並無幫助。要告訴他,我們知道「他也不願意變成這樣」,「我們瞭解他的無助與痛苦」。

其實陪伴者不用說太多話,只要溫暖、真誠地陪著他就好了。如果症狀已影響到平時的工作、就學或人際生活方面,建議要看精神科或身心科門診。

憂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就像我們身體會生病一樣,生病就要去看醫師,所以去除對憂鬱症的惡質標籤和污名化,還給憂鬱症患者一個正當的求助空間,是需要大家一起關注和努力的。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旗山醫院副院長)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甘心 換來不快樂

文/小桃子

職場上因一時的困厄挫折而感到不甘心,有時是一股助力鞭策著自己更上層樓,但有時也會是一種阻力,讓自己甚至周遭的人不開心。

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排隊要遵守次序,長大後,職場倫理卻不見得是如此。若無顯赫學歷,僅是兢兢業業守本分,總難免遇到有特殊背景的人士在你面前「插隊」。

歲月流逝,擁有一個小康的家庭,一份簡單的幸福。在接送小孩與培育小孩的背後,換得的是更少的時間可用來精進自己的本職學能,當遇上升遷評比,自然是年輕人的天下。近期又有一位同時期進入公司的同事,因為單身而有更多的時間準備研讀碩士專班。看在眼裡,只覺得自己離晉昇愈來愈遠,好不甘心,不由得心情盪到了谷底,自己不快樂也連累了家人一起不開心。

找個靜謐的夜晚,將自己的心情沉澱,或許去學個職場外的東西,轉移注意力,豐富生活中除了公事以外的另一部分,我想,生活應該可以更寬廣,生命也會更多采多姿。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懼的意義

◎王丹

關於恐懼,我們有想過很多嗎?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我們其實不會認真思考,但是它仍然會無時不在我們的身邊,恐懼就是一例。小到我們因為不敢夜行而閉門不出,大到因為對死亡的恐懼而創立宗教,恐懼其實以各種形態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克服恐懼,首先就要去面對它,思考它,然後才有可能解決它。

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善於從人的內心深處挖掘社會現象,曾經撰有《邪惡的哲學》、《時尚的哲學》和《無聊的哲學》等系列著作,而另一本《恐懼的哲學》,處理的就是我們心中的恐懼是如何導致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題目。他要說明的,就是「恐懼是一種什麼情緒,恐懼在當今文化中的地位如何,恐懼怎樣被政治所利用」。而最後一項,是我所特別在意且希望讀者朋友可以思考的。

史文德森這本書,矛頭對準的是美國在九一一恐怖襲擊之後,藉口國家安全而採取的一系列限制公民自由的行為;但是他的分析,可以提供我們一個視角,讓我們看到歷史和現實中所有試圖擴充權力的統治者的普遍性行為法則,這就是:也許,恐懼只是我們個人的一種情緒反應,但是經過統治者的操弄,個人心中,或者存在於集體心中的某種恐懼,卻會成為權力行使的一種工具。史文德森指出:「在一個社會當中,誰能控制恐懼的指向,誰就能領導社會。」

的確,政治中就充滿了對於恐懼的操弄。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的中國,當局對於民主化會帶來混亂這種恐懼的操弄。1989年學生運動剛剛開始,《人民日報》就發表了著名的「四二六」社論,說如果學生的要求得到滿足,中國就會陷入動亂的深淵,社會的穩定和安寧就會蕩然無存等等。到了今天,這樣的做法更加肆無忌憚,最流行的說法,就是一旦中國實行民主化,就會國家分裂,軍閥混戰,經濟停滯,甚至民不聊生。這一大套聽起來極為黑暗的前景,其實沒有經過任何論證,但是通過官方宣傳機構幾乎每天不斷的洗腦式宣傳,現在已經幾乎深植民心,形成對民主發展的極大威脅。俗話說:「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成為真理」。這種毫無根據的臆測幾十年來不斷重複,就會成為人民心中的心理定勢,而這,就是當局所希望看到的。當局的目的,就是製造出人民對於民主化的負面效果的想像性恐懼,說白一點,這就是赤裸裸的恐嚇。類似的恐嚇在政治中其實無所不在:選舉的時候很多政黨也會說,如果對方上台,就會天下大亂;為了限制言論自由,當政者常常會說,沒有限制的自由會帶來社會價值觀紊亂,等等。

如果分析僅到這裡為止,那還稍嫌膚淺。我們要問的是,當政者這種恐嚇能夠有效,又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是不是我們習慣了不去獨立思考,才會相信當局的恐嚇呢?是不是其實是我們自己,嚇到了自己呢?

基本上,有兩種不同的恐懼。一種是普遍存在的真實的恐懼,比如對於戰亂,對於治安惡化的恐懼,以及對於死亡的恐懼。這些恐懼是很多制度設計的原動力。另一種恐懼,上一篇專欄中曾經提到過,就是人為地,運用了大量宣傳手法而製造出來的恐懼,比如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階級敵人」。

在後者,恐懼成了一種控制社會的工具,尤其表現在政治領域更值得警惕。拉斯.史文德森指出:「政治上的恐懼絕不會平白無故地產生,一定是有人製造出來並大肆宣揚,其目的就是推進各種政治運動。」他在《恐懼的哲學》中舉了一個電影做為例子。在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的電影《陰森林》(The Village)中,村民們過著如同19世紀美國移民一般的生活,他們就是一個封閉的部落,村民們不願也不敢離開村莊,因為「年長者」一再告誡外面的世界有毒蛇猛獸,這種「想像出來的危險」使得村民們自願放棄自由。而他們不知道,其實那種「想像出來的危險」正是「年長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地位而編造的謊言。可見,製造恐懼的人其實最清楚恐懼本身的虛妄,他們的謊言是刻意編造的,但是人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使得他們只能選擇相信這些「想像出來的危險」。

這裡就涉及到了恐懼的內在原因,那就是人們的無知。

我們怕鬼,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鬼是什麼樣子的,甚至不知道有沒有鬼,因為對鬼一無所知,我們才更加害怕。我們在完全密閉的黑暗空間中會害怕,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周圍會出現什麼。假如那是一個我們常年生活因此十分熟悉的空間,即使突然陷入黑暗,我們也不會有太大的恐懼,因為我們了解環境。我們恐懼一個極權者的統治,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一旦觸怒他,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自古以來的獨裁者都知道玩弄喜怒無常這個手段,就是因為這可以讓下屬無法預測自己的行為。我們擔心地震遠遠超過擔心饑荒,哪怕後者可能導致的死亡人數會遠遠大於前者,那是因為我們對於饑荒有足夠的了解,知道它為什麼發生和如何才會結束,而對於地震,我們完全無法預測。

正是因為如此,所有的極權者才會極力壓制言論自由,壓制資訊的流通,並積極散布謊言,因為這些都可以強化人民的無知,並防止知識的逐漸積聚。而人民愈無知,對於政府就愈恐懼,這種恐懼是「訊息不對稱」的結果。反過來,消除恐懼的做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尋求知識和真實。當我們清楚了解對方的時候,就不會感到那麼恐懼。隨著知識的增長,我們終究會發現,其實,很多恐懼是自己加給自己的,是虛妄的,是政府編造出來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強調「啟蒙」的意義,因為只要人民知道,人民就不會恐懼;而人民一旦不會恐懼,極權的殿堂就搖搖欲墜了。

關於恐懼的意義,最後要說的三點是:

第一,對很多人來說,恐懼是有魅力的,很多人對恐懼是趨之若鶩的,尤其是當這種恐懼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看恐怖片。更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國家暴力使用恐懼做為實施的基礎,但是還是在某個歷史階段會獲得較為廣泛的支持或者默許。我們應當不會忘記,古代中國之所以會採取在菜市場當中,以凌遲的方式處決敵人,正是因為很多市民在感受刺激的驅動下樂於圍觀。這樣群眾性的嗜血本身就是群眾暴力的來源。

過去的哲學家早就針對人性的陰暗面指出,與對美的享受同時存在的,也有一種陰暗的,不道德,自私的快感。人們並不總是在美中建構這種快感,只要不負責任,很多人是願意把壓抑在心中的惡釋放出來的。極權主義的邪惡,就在於它做為國家政權,不是用制度壓抑這種人性的惡,反而是用國家政權把這種惡制度化。

第二,拉斯.史文德森強調了恐懼與信任的關係,這是很發人深省的。他指出:在恐懼文化中,信任幾乎無立足之地。恐懼能吞噬信任,而一旦信任退守,恐懼的疆界就會更廣闊。他的意思是說,人會因為恐懼而失去相互的信任,這是對人類社會正常發展最大的威脅。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沒有信任,社會很難和諧發展。人的知識量有限,很多時候,合作也好,選擇也好,倚靠的不一定是理性的判斷,而往往是一種幾乎基於直覺的信任。一旦這樣的信任被破壞,而又缺乏可以倚靠的制度,社會的秩序自然就會崩解。

中國過去的政治運動,極力促成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批鬥揭發,這樣的彼此惡鬥,甚至發生在家庭中,其結果就是在社會中徹底地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如果你對身邊所有人都失去了信任,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那種恐懼是可想而知的。你會下意識地,極自然而然地選擇倒向一個國家,或者集體,去尋求安全感,為此不惜放棄一些基本權利。而這,就正是極權主義發動政治運動的目的,也是它賴以生存的祕密。

最後,說了這麼多關於恐懼的事情,會不會讓我們對人類的未來悲觀呢?極權主義如此善於利用人性的惡,是不是就會長久延續呢?答案是否定的。

最根本的理由,就是所有這樣經由極權主義的刻意操作而產生的群體性恐懼,都有一個特點:恐懼之所以有效,因為很大程度上是人民自己選擇的,但是,這樣的選擇往往是無奈的選擇,並非心甘情願。這是恐懼這件武器的致命弱點,也是極權主義的內生癌症。

任何不是心甘情願的基礎上的服從或者恐懼,都不可能長久。隨著時間的流逝,恐懼逐漸失效,因為人們會慢慢地不那麼心甘情願了。那個時候,就是極權制度的末日了。●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