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 不只媽媽有
文/陳貞余
曉芸(化名)是一位喜獲baby的新手媽媽,每天高興地抱baby哄睡、餵奶、擠母奶、洗澡、換尿布,沒幾天就發現右手拇指側隱隱作痛,剛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疼痛一天天加劇,只好求醫,經醫師診察,曉芸罹患了「媽媽手」。
其實「媽媽手」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有些準媽媽們因為懷孕末期荷爾蒙的改變,在滑囊及關節處容易產生輕微的炎症反應,此時只要稍施力不當,就容易出現「媽媽手」的症狀,不但拇指或腕部活動時感覺疼痛,還會有「卡住」的不靈活感(圖1)。
另一好發族群常見於中年婦女,大多與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或是反覆用力過度有關,如洗衣服、扭毛巾等,而工作中需要長時間重複使用拇指施力者,也可能得到此症,當然也無關乎年齡老少性別男女。現代人智慧手機或平板不離身,長時間手持握平板也會造成媽媽手(3C手)症狀。
醫師主要依詳細的病史及理學檢查來診斷「媽媽手」,將大拇指內收及向尺側(小指側)屈曲做握拳狀時,若會引起疼痛即是典型的「媽媽手」(圖2)。軟組織超音波檢查可進一步評估發炎水腫的情形,X光或其他影像檢查則有助於排除其他疾病。
「媽媽手」在急性發炎時,一定要讓發炎的手有適當的休息,以減少再度傷害,可以市售的護具固定,或由復健科醫師轉介,由職能治療師依照患者本身的手型來塑造副木(圖3),此副木可方便穿脫,有健保給付。
此外,給予適量抗發炎藥物止痛、消腫,以及適當的物理治療,更能幫助患部的血液循環、減少腫脹、緩和疼痛。常用的物理治療包括局部熱療、電療、超音波治療及局部按摩等。
「媽媽手」患者疼痛症狀消失後,應配合復健師的指導,做好正確的伸展運動和肌力訓練,讓受傷的肌腱肌肉等軟組織可以恢復以往的力量,才是真正完成治療療程。
(作者為彰化縣員林何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