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腹脹 難解便 轉移性腸癌惹禍 】

◆◆◆ 標靶治療延命 健保可接續給付

一位婦人因持續腹脹、排便不順,就醫發現是大腸癌第四期,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表示,個案因癌細胞轉移至腹膜,導致嚴重腹水,後接受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配合化療,病情大為改善;

⋯⋯

對部分治療效果不如預期的患者,後續可改採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標靶藥物,健保也可接續給付,有助降低患者負擔。

大腸直腸癌在台灣發生率居高不下,與飲食生活習慣、家族史、基因等都有關係,由於初期症狀難察覺,近2成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當確診時已出現轉移,臨床上會先依嚴重程度分為兩類,較輕微者會以治癒為目標,採化療搭配手術切除;

而較嚴重者如轉移部位在腹膜、兩側肝葉、轉移腫瘤顆數較多者,則會以標靶藥物搭配化療續命,建議即使是病況較嚴重者也不要灰心,積極接受治療有助改善生活品質,增加存活期並減少疾病惡化。

◆◆◆ 【先了解】非肉食族專利

少吃油炸的生活方式不代表一定不會罹大腸直腸癌,如15∼20%腸癌患者是因基因突變所致,其它8成除了飲食生活習慣,也可能與環境污染有關。

◆◆◆ 2成確診轉移

臨床發現,近2成大腸直腸癌患者發現血便、排便習慣異常、糞便形狀改變、腹痛等症狀,就醫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經積極治療仍有治癒機率。

◆◆◆ 【這樣做】善用標靶治療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已有不同標靶藥物,以第一線治療選擇上,包括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與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標靶藥物,均有助改善病況,先用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後續選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標靶藥物,兩者均給付,可省近百萬治療費用。

◆◆◆ 多運動增體力

大腸直腸癌患者飲食應依有無進行手術、身體狀況等,照營養師指示調整菜單,在允許範圍內多運動也有助保持體力抗癌,對採行健康生活如規律作息、飲食均衡等民眾,雖並非百分百防癌,但對抵抗肥胖、促進心血管健康等大有幫助。

◆◆◆ 落實定期篩檢

預防大腸直腸癌最重要仍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民健康署針對50∼75歲民眾,提供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若有多位近親罹患大腸直腸癌,建議40歲起接受大腸鏡檢查,或以家族中最年輕罹癌者做標準點,往前推估10年接受篩檢。

◆◆◆ 【醫師說】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由於症狀複雜,最佳的治療模式仍是處在擁有多專科一同會診的治療環境,有助於及時解決病理問題。【 文/陳建志醫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