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按穴 暑濕不上身









Ads by Google
新竹寶山美地-晴山農園 www.ezfarm.com.tw
距交流道、市區、便利商店只要5分鐘 下班後最舒服自在的溫馨小屋
2014-05-28

文/陳思帆

春夏之交,連日大雨滂沱,濕氣蘊蒸於天地之間。有些人開始食慾不振、腹部悶脹,敲擊腹部有明顯的「咚咚」聲響,偶爾伴隨噁心、想吐的不適感,也會頭昏腦脹,渾身沉重無力。這是典型的暑日濕氣侵犯人體的表現,常見於原本脾胃消化功能就不好的患者身上,在現代醫學中常被歸類為急性腸胃炎,並給予一些症狀緩解的藥物或是輸液補充等。

    • ▲內關穴。(照片提供/陳思帆)

      ▲內關穴。(照片提供/陳思帆)

    • ▲陰陵泉、足三里、合谷、太陽穴等穴位位置。(照片提供/陳思帆)

      ▲陰陵泉、足三里、合谷、太陽穴等穴位位置。(照片提供/陳思帆)


依中醫觀點,由於氣候濕熱,天地間的濕氣如同鍋中滾水不斷蒸騰。若患者平時即疏於保養,脾胃消化功能原本就不好,體內氣機又不是很通暢,將會使得「外濕」引動「內濕」,「濕性重濁」便容易頭暈、腦脹、四肢肌肉沉重、大便黏滯不爽、腹部痞悶甚至脹痛。除了局部悶脹感外,還可能影響功能,出現嘔吐、腹瀉等升降失調的症狀。

若是症狀輕微,可煮食綠豆、紅豆或薏仁湯,有解熱或健脾祛濕的保養功效。或是購買藿香3錢、佩蘭3錢、金銀花2錢、車前草3錢、荷葉2錢、黨參5錢,加水1000毫升,酌加適量冰糖調和。此茶飲功效為清暑益氣,解暑熱、化濕氣,適合夏天容易腸胃不適,需要常常在外曝曬、反覆進出冷氣房者。

除了食療,也可按摩穴位自我保健,如頭部「太陽」穴、手部「合谷」穴、下肢「足三里」及下肢「陰陵泉」(圖1),按壓時以痠脹為度,可時常按壓3至5分鐘;若是噁心、嘔吐不適,可選用「內關」穴(圖2),以舒緩情緒,降逆止嘔。

若症狀漸趨嚴重或時常發作,還是應詢問中醫師,尋求專業的診斷及治療。

◎防暑濕保健穴位介紹

●太陽:利頭目,提神醒腦。

●合谷:開關通竅,加強全身循環。

●內關:降逆止嘔,寧心安神。

●足三里:調理脾胃,健脾利濕。

●陰陵泉:運化水液,通利水液。

預防暑濕上身,平時應選擇透氣吸汗的衣料,減少穿著悶熱不通風的衣服或褲子。進出冷氣房時,要保持頭身乾爽,擦拭身上沾濕雨水或汗水,或是將濕衣物換下,以防毛孔突然緊縮,將濕氣全鎖在體內。

除了預防濕氣由體外侵入,若平時腸胃偏寒或容易不適,也應減少進食冰涼飲料,以防濕氣直接經由冷飲阻滯於腸胃。

最根本的做法,是平時保持良好作息,規律運動,也固定排汗,使毛孔汗液通暢,讓身體維持一定的抵抗力,減少暑濕趁機侵入體內的機會。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