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動脈阻塞 三高患者通病
〔中央社〕高齡化社會,周邊動脈阻塞成為老年人與三高患者通病,嚴重時須截肢,醫師呼籲平時注意足部清潔與保暖,勿延誤就醫。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兼華今天表示,一名81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病患下肢動脈嚴重阻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為病患壞死下肢找到一線生機,避免被截肢。
張兼華說,對於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傳統繞道手術動輒50到80公分以上傷口,術後因疼痛還須休養1週才能下床行走。心導管手術後傷口極小,傷口止血後即可下床活動,如果患者不需進一步清創手術,隔天即可出院。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在過去3年已經利用導管方式治療數百名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讓病患免除截肢的痛苦。
周邊動脈阻塞時,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通常只是腳在走路時感到輕微疼痛,走路痠痛無法走遠,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張兼華指出,周邊動脈阻塞依症狀分為四級,一級患者的下肢容易感到冰冷,男性有明顯掉毛。第二級走路感到腿疼痛,須休息才能再走,但走一段路又需要休息。第三級則會連休息時都覺得腳痛。第四級時,因腳部缺血而出現水泡、逐漸潰爛,或受傷後變成慢性潰瘍,甚至必須截肢。
張兼華呼籲,戒菸及血壓、血糖、血脂肪的良好控制,對預防周邊動脈阻塞十分重要,老人家、洗腎病患及三高患者平時要注意足部清潔與保暖,若有以上症狀需儘快就醫,才能避免截肢。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兼華今天表示,一名81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病患下肢動脈嚴重阻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為病患壞死下肢找到一線生機,避免被截肢。
張兼華說,對於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傳統繞道手術動輒50到80公分以上傷口,術後因疼痛還須休養1週才能下床行走。心導管手術後傷口極小,傷口止血後即可下床活動,如果患者不需進一步清創手術,隔天即可出院。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在過去3年已經利用導管方式治療數百名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讓病患免除截肢的痛苦。
周邊動脈阻塞時,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通常只是腳在走路時感到輕微疼痛,走路痠痛無法走遠,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張兼華指出,周邊動脈阻塞依症狀分為四級,一級患者的下肢容易感到冰冷,男性有明顯掉毛。第二級走路感到腿疼痛,須休息才能再走,但走一段路又需要休息。第三級則會連休息時都覺得腳痛。第四級時,因腳部缺血而出現水泡、逐漸潰爛,或受傷後變成慢性潰瘍,甚至必須截肢。
張兼華呼籲,戒菸及血壓、血糖、血脂肪的良好控制,對預防周邊動脈阻塞十分重要,老人家、洗腎病患及三高患者平時要注意足部清潔與保暖,若有以上症狀需儘快就醫,才能避免截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