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05 Mon 2017 10:40
【 活在當下… 臨終無怨無悔 】
【 活在當下… 臨終無怨無悔 】
一位專門照顧臨終病人的護理師Bronnie Ware,在聆聽了許多臨終病人的肺腑之言後,寫了一篇「死前最後悔的5件事」。
◎ ◆◆◆ 這5件事情分別是:
1 、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2、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3、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
4、我希望當初我能和親友保持聯繫。
5、 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過得開心點。
電影《一路玩到掛》裡,兩位主角在生命末期列出20項死前,要完成的事件清單,其中一項是去看看埃及金字塔。
古埃及人有個很美麗的信仰,他們相信死後,上帝會問他們兩個問題,而這兩個問題決定他們,是否能進天堂,分別是:「你的人生,有找到喜悅嗎?」「你有為他人的生命,帶來喜悅嗎?」
很多人的生活,總是汲汲營營,或者充滿擔心與顧忌,其實並沒有找到人生真正的喜悅。
一生之中,設定了無數的目標,卻在生命走到盡頭時,才發現這些,其實不是自己真正所想要。
因此,在安寧病房裡,常需要引導家屬,儘量讓患者自己做決定,別讓他在死前,還要顧慮別人的想法。
另外一個重要項目,是修補重要的人際關係。飾演富翁的傑克尼克遜,雖擁有無數的錢財,可是他喚不回,多年來不願與他聯繫的女兒,
只因當年他干涉女兒的婚姻,而且還找人把女婿修理一頓。
最後,他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錯誤,當面與女兒共同打開心結,同時他也完成了另一個重要事項︰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子,—那正是他可愛的孫女!
有很多事情,不需要等到生命末期,才去做。
從現在開始,看清自己真正需求,把握人生中的每個此時此刻,並且珍惜與人相處的每分每秒,相信人人不僅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喜悅,也同樣帶給別人喜悅。這樣便能真正無怨無悔過一生,瀟灑走一回!
【 文/韓德彥/台北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任、臨床心理師 】
- Jun 05 Mon 2017 10:37
【 保持快樂的方式 】
【 保持快樂的方式 】
有錢,不一定就會快樂 。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是每個人能感受到的快樂,誰也不見得比誰多或少,因為那只是一種心態,如果你感覺到自己很幸福,錢多點少點,真的不重要,不是嗎?
⋯⋯保持健康,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快樂的心情。
充份的休息,別透支你的體力。
累則心煩,煩易生氣。
適度的運動,會使你身輕如燕,心情愉快。
運動要有恆心,不要天氣冷 ,就不想起床。
愛你周圍的人,並使他們快樂。
用出自內心的微笑和人們打招呼,你將得到相同的回報。
遺忘令你不快樂的事,原諒令你不快樂的人。
真正的去關懷你的親人、朋友、工作和四周細微的事物。
別對現實生活過於苛求,常存感激的心情。
享受人生,別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憂慮上。
身在福中能知福,亦能忍受壞的際遇,且不忘記寬恕。
獻身於你的工作,但別變成它的奴隸。
隨時替自己創造一些容易實現的盼望。
每隔一陣子,去過一天和你平常不同方式的生活。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澄心靜慮,使心靈寧靜。
回憶那些使你快樂的事。
凡事多往好處想。
追求一些新的興趣,但不是強迫自己去培養一種習慣。
抓住瞬間的靈感,好好利用,別輕易虛擲。
替生活中製造些有趣的小插曲,製造新鮮感。
如果心中不愉快,找個和平的方式發洩一下。
泡壺好茶,找三兩知己,無所為的暢談一番。
偶而忘記你的計劃或預算,隨心所欲。
重新安排你的生活空間,使自己耳目一新。
蒐集趣聞,笑話,並與你周圍的人共享。
安排一個休假,和能使你快樂的人共渡。
去看部喜劇片,大笑一場。
送自己一份禮物。 順便送一份給心愛的人。
給心愛的人一個驚喜。 【 文 / Mr. Right 】
- Jun 05 Mon 2017 09:21
【 不一樣的青春 】
【 不一樣的青春 】
近中午時分,準備搭火車回家。
我在車站附近買了兩個熱騰騰的包子,走到候車室坐下;
正準備開始吃,發現不遠處有個年輕人一直待在垃圾桶旁邊。
高瘦的身材,衣著襤褸,大約二十出頭,他彎下腰在大垃圾桶裡翻找出一個便當盒,環視一下周遭,沒有別人靠近,隨即又彎下身,撿起另一個便當盒,把兩盒剩菜倒在一起。
我心裡一震,他竟然要吃垃圾桶的食物!
我拿出濕巾擦擦手,作勢要丟紙屑,走到男孩身邊,先把用過的濕巾丟進垃圾桶,再從袋子裡取出一個肉包遞給他,輕聲問:「這個給你好嗎?」
男孩憔悴的臉上露出訝異的神情,緩緩伸出手接過包子,我迅速轉身快步走開。
回到位子,我看他走到斜後方的椅子坐下,雙手捧著肉包,眼睛卻望向我這邊,顯然在猶豫著;
我馬上起身離開候車室,走下樓梯到月台等候區。
上了火車,車廂內有一個穿著潮牌男鞋的年輕人,正開心地向朋友展式他的新手機,有搭載時下超流行的雙鏡頭,照相功能齊全。
同樣的青春年華,命運卻迥然不同,我心裡惦記著候車室裡那個撿便當菜的男孩,不知道他明天有沒有飯吃?
下車後,在路上看到一個勸募箱,我把買包子的發票塞進去,心想,書房抽屜還有幾張社福機構寄來的空白劃撥單,明天就抽空跑一趟郵局吧。
【 文/採菊《 人生小景 》 】
- Jun 04 Sun 2017 13:09
【 媽媽出招 讓孩子閉嘴 】
【 媽媽出招 讓孩子閉嘴 】
當媽的我,被孩子頂嘴最多的,大概就是考試考壞時!
女兒以前總是說:「要不妳來考啊!」
這句話在某一次段考,理化要考的範圍是關於電子電路,孩子去學校後,當媽的我戴起老花眼鏡,拿了孩子的書自修,一字一字邊看邊寫筆記,從早上11點看到下午兩點,中餐都沒吃。
那天女兒下課回家,我拿起她的理化測驗卷,一骨碌寫完叫她對答案,女兒驚呼連連,不停問我是怎會的。
雖然我並沒有說出:妳媽我其實是念電子科的!但女兒從此相信,媽媽可不會讀輸她。
像我們家這樣有青春期的孩子、更年期的媽,最常教媽語塞的頂嘴事件,舉例有:人家他們家的人才不像妳,他爸媽說他可以愛很多人;
接吻沒什麼,好不好?我們學校的都這樣;妳太古板了,我們才不在意誰跟誰交往過就不跟他交往……當媽講到累了,就會使出終結步數。
去!拿筆紙來,給我寫:「我某某某同意今起,不讀書不用功不聽話,完全依自己意願做事,日後絕對不怪罪是我媽對我教不好,沒克制我、沒拉住我,並從此刻起自己做飯,自己起床,自己上學,自己洗衣服,自己洗便當袋!」
當然還是有很多媽媽跟我交流說:那是妳家的吃妳那一套。
所以關於孩子頂嘴,不管妳用哪一招,自己家的自己管得住,就是好招。
【 文/楊鳳珠〈親子會客室〉 】
- Jun 04 Sun 2017 13:03
【 手機裡的祕密 】
【 手機裡的祕密 】
「妳看!我媽媽是不是和他媽媽長得很像?」初識的輕熟女,拿起手機秀給我看。
「咦,妳的手機不是在充電嗎?」我疑惑地發問。
「這是他的手機。」
沒有太多戀愛經驗的我,頓時覺得真是世界奇蹟,「熱戀中的情侶難道都是手機不分你的我的嗎?」
詢問生活周遭四十歲以下的男子們,除了已婚的六年級後段班男子曾鄭重告訴太座「手機裡有太多國安機密,為了人身安全,各看各的各自保命」外,其餘的時代青年們居然異口同聲說:「沒關係啊!又沒有秘密,儘管看!」
但是青春好男兒的女友卻發文告誡眾人,還是有「男生女生line守則」得遵守,否則會像一心想創業的七年級前段班男子,濃情蜜意時以女友生日為手機密碼,最後受不了女方經常追根究柢的探問而決定分手。
據說江湖上曾有一位為防女友偷看手機,以臉部辨識為開機唯一準則,讓女友怎麼樣也解不了鎖的高招男,卻不幸因為撞見女友移情別戀和其它男子親密用餐,當場成為心碎男,防手機秘密外洩成功,卻忘了追蹤女友心思。
茫茫人海,男男女女都是走了千萬里路才遇到彼此,在未知的緣分到期前,人們往往忘了終有失去對方的一日,畢竟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伴侶少之又少,手機裡有沒有秘密,其實並不是愛情中最重要的事,就算打破砂鍋問到底,也不見得能追得出真相,因為秘密從來不會藏在找得到的地方。
況且,就算手機不分你我,兩顆心也不見得心心相印,最怕的是,彼此完全嗅不到情意流動,戀曲早已消逝,卻渾然不覺。
感情是世界上最抽象又最具體的元素,根本不必說破,早已心知肚明。
【 文/艾格妮絲〈愛情見習生〉 】
- Jun 04 Sun 2017 12:57
【 找一個懂你的人來愛 】
【 找一個懂你的人來愛 】
阿祥上次聚會帶了他女友,大家除了為他賀喜外,也偷偷將他拉到一旁問:「這女孩完全不是你的菜呀,怎麼會……?」
阿祥聳聳肩說:「就愛上了!」大眼、白皙與高身兆,一直是阿祥選擇另一半的標準,但他這位女友除了高以外,沒一項符合阿祥的標準,倒不是說人家不好看,只是感到很意外。
或許愛情就是因為總是充滿著意外,才讓人欲罷不能。
我對於選擇另一半,曾經也是有著自己的堅持,確實也交過符合自己標準的女友,只是大部分都不長久,因為我只看外表,而不管兩人個性上許多的不合,所以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吵得不可開交,最終走上分手一路。
如今的我,說完全不看重外表是不可能,只是更加注重心靈上的契合度,或許不可能找與自己理想完全一樣的對象,但最重要的是找到願意包容我缺點的人。愛情裡,不可能有十全十美,因為不完美,兩人的互補才會造就愛情的美好。
能包容你、懂你的那個人,才是你最應該珍惜的人。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愈能體會這話真正的涵義,周遭朋友也有一樣的看法。
曾經都發下豪語要找正妹當女友,只是,真的遇到了、愛上了,即便對方不是自己心中所描繪的樣子,依舊直接墜入愛河。
這輩子,若能遇上漂亮又懂你的人,那是運;若不行,找一個懂你的人,才是最佳的選擇。
愛情要能順暢轉動,就得像齒輪一樣,倆倆相互嵌入,才能帶動旋轉。
【 文/SJ〈愛的真諦〉 】
- Jun 04 Sun 2017 12:52
【 逃避衝突 冷戰傷更大 】
【 逃避衝突 冷戰傷更大 】
婚姻貴在情感的支持與歸屬感,不只是有個人作伴,我們更渴望與生命伴侶深入交流和互動,不掩藏地坦露自己。
麻煩的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都不同,愈靠近,愈容易出現爭吵和傷害,久而久之便衍生失望和沮喪。
◆◆◆ 逃避衝突保持沉默 溝通管道斷了線
大家都明白「吵架也是一種溝通」,但在諮商室裡,我卻常聽見個案說自己「很害怕衝突」,理由不外乎是「怕麻煩」、「怕累」(懶得多講),或「怕再講(吵)下去彼此的情緒都更糟」,害怕它自然而然就會想逃避它。
舉個例子來說:莉裴(化名)常覺得先生明宇(化名)不夠愛她,對其他家人比較好,她希望先生更認同她、瞭解她,總是想表達自己為甚麼這樣那樣,因此睡前的閒聊,常常一不小心就變成兩小時以上的爭吵。
剛開始明宇還會為自己解釋和據理力爭,但因常陷入爭論,不喜歡衝突的明宇變得愈來愈沉默,也愈來愈抗拒和莉裴有心靈上的交流。
前陣子兩人和明宇的母親和姊姊一起出國,結果莉裴幾乎每天晚上都在怨怪明宇對媽媽和姊姊比對她好,也對她不夠大方等等,讓明宇覺得又累又煩,出國遊玩不但情緒沒有放鬆,反而更緊繃。
回來後兩人又冷戰了兩個多禮拜,雙方都很厭倦這樣的循環,明宇的心情愈來愈沉重,晚上寧可加班也不太想早點回家。
◆◆◆ 適度衝突愈吵愈愛 為關係尋求改善之道
許多人以為衝突和爭吵容易造成婚姻觸礁,其實無聲的冷戰毒害更深。
關係出現巨大裂縫,常是因其中一方或雙方逃避面對問題,不願為衝突尋找解決之道。其實並非所有的爭執都會傷損關係,有些夫妻愈吵愈恩愛,有些夫妻卻使關係一步步走向死胡同,關鍵在於是否能讓衝突更具建設性。
這次想跟大家談談「適度衝突」的好處,以及如何避免讓衝突造成難以修補的傷害。
◆◆◆ 〈好處1〉看見衝突正面意義 磨合讓關係成長
衝突多從差異、要求、反抗或不安而來,有時是為了價值觀或生活習慣不同,有時是因內心的不滿不吐不快。
的確,惡言相向、逞一時口舌之快常耗力又充滿破壞性,但掩藏它壓抑它,最後往往更一發不可收拾,也可能造成其他情緒上的過度反應(就像案例中的明宇)。
親密關係中的摩擦是無可避免的;害怕衝突的人,可能要試著改變對衝突的刻板印象;
當我們更願意接受「爭吵」是親密的好朋友,不那麼害怕衝突,便能看見它正面的意義。
衝突會將真實的人生呈現在我們面前,幫助我們學習捍衛自我的主體性和建立彼此的界線。
愈能接受有甘有苦的現實,我們也就愈接近真正的親密。
◆◆◆ 〈好處2〉聽見對方的聲音 有助改善僵化關係
美國婚姻專家約翰.高特曼說:「可以白頭偕老的夫妻,關鍵不在於兩人是否契合,而是如何處理彼此的差異和不契合。」
我知道有些歧異一時無法解決,如果雙方中間已築立一道很高的牆,要讓負面的衝突變成良性溝通更不容易,需要先重建彼此的信任,才可能逐漸展開新的對話。
我想強調的是,衝突本身並不可怕,人們怕的是吵個沒完、永遠找不到共識的衝突。當我們極力迴避衝突,就很難相互了解或產生同理心,坦誠相對雖有說錯話和把自己推上火線的風險,卻更能聽見彼此的觀點和感受。
◆◆◆ 〈好處3〉尊重差異理性處理 改變負向衝突惡循環
想改變負向的衝突循環模式,有兩個重點:一是「尊重差異」,一是「學習理性爭吵」。
「理性」與「壓抑」不同,不是要彼此儘量隱忍再隱忍,而是適度、不情緒化地表達個人的所思所感,也允許對方有不同的意見,而不再「堅持自己是對的」。
此外,「理性處理」和「冷處理」截然不同,不回應、漠視另一半的感受,也許有「我不跟你吵」和避免激烈衝突的動機,卻忽略了沉默和充耳不聞常加深傷痕,更可能激怒對方和引發情緒化反應,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累積更多負面情緒。
◆◆◆ 建設性爭吵釐清想法 磨合妥協建立新共識
密西根大學的一個婚姻研究發現:當夫妻中的一方以「建設性爭吵」處理衝突,另一方卻以「不予理會」的方式回應,很容易傷害婚姻關係且增加離婚風險。
換句話說,長期的壓抑和消極抵抗,更容易使婚姻陷入困境。
為了達到有效溝通、不讓彼此進入衝突的負面循環,除了經常提醒自己避免直接指責、批評、威脅,或不要硬想爭出個是非黑白,也要留意是否說話帶刺或以忽略漠視的態度回應對方,這些都不是理性處理衝突的方式。
綜合以上,適度衝突讓人成長,釐清彼此的看法與爭議,教伴侶學習合作與妥協,讓積壓多年未處理的感受和想法浮出表面,使彼此有新的連結、親密關係更健康穩固。
【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婚姻幸福學〉 】
- Jun 04 Sun 2017 12:30
【 空屋裡的幽會 】
【 空屋裡的幽會 】
從事仲介工作以來,他時常與女人在尚未出租的空屋內幽會。
他抽屜裡藏有一支鑰匙,是近期他用來約會的房間。房間不固定,但總是有需要的。
房間陳設簡單,都是屋主留下的家具,但品味不俗,不知是否因為長年與空屋打交道,身邊帶著形形色色的人,像演舞台劇那樣,一次一次採排,有些屋子他特別喜愛,那是種感覺,也有什麼家具也無的空屋,他將這些屋子視為自己領土,所以在這些屋裡與他的女人們做愛。
小個子小臉的他,中年後反而吸引許多女人,可能在這大樓待久了,他幾乎可以立即判斷面前前來尋屋的人已婚未婚,大致經濟生活背景、性格等,他甚至也能看出女人對他是否有意,什麼樣的方式能勾引得上。
一間屋子用上兩次
老婆如果知道,肯定認為他是變態,屋主如果知道,他在這棟大樓的房仲工作就此報銷,這業界也別想混了。但他忍不住。
如何開始?怎麼結束?停不了。
他在這些等待出售或出租的空屋裡,與不知為何也渴求著慰藉的女人,模擬著某種「情侶」狀態,無論熱天冷天,屋裡都沒有棉被這種東西,夏天幸而有空調,到了冬天,有時他會從辦公室把冷氣毯帶上,來他甚至買了台暖氣機,到處帶著,一間屋子頂多用上兩次,怕被發現也是。
他逐漸區隔與妻子和這些女人的交往,彷彿只有在這些無生活感的場所,才能激發他無比詩意的慾望,某種「企圖填滿」的意識轉化成性慾,這些穿戴整齊,臉色忐忑,像是做壞事的心虛又亢奮的女人,赤裸著身體躺在地板或床鋪上,旁邊放著散亂的衣服,礦泉水、皮包,以如此克難的方式,完成一趟現實中不可能,卻真實存在的幽會。
【 文 /陳雪《命運交織的房間》 】
- Jun 04 Sun 2017 12:14
【 公主有病 愛情有憾 】
【 公主有病 愛情有憾 】
朋友說:「我再也不想做個有求必應的男朋友了。」
原來,他女友總是要求他天天幫她送中餐、天天要他過來住處陪她、要他不漏接她的任何電話、要他閱讀她的簡訊而且立即回覆等,對於這些要求,他下了一個結論:「這女人有公主病。」
或許偶像劇有太多類似情節,導致年輕女孩總是期望男友像諸神般有求必應,如超人般隨傳隨到,最好像運將般要去哪裡都能接送。
患有公主病的女人,遺忘了男人也是人,他有家人與工作要顧,怎麼可能因為妳的一通「很寂寞」的電話,就立即拿了鑰匙與外套,火速跳上車飛奔去陪妳呢?
但偶像劇的劇情深深吸引每位女生,總想擁有一個有求必應的男人,雖然知道那樣的想法很不切實際,仍讓許多女人失去理智地深陷劇情中無法自拔。
現實生活裡,女人若是將男友當成自己的生活重心,一整天繞著他團團轉,不要說他覺得煩,連妳自己都會覺得累。
女人一定要擁有幾位談得來的好朋友、不失聯的家人、穩定的工作、令自己愉悅的興趣與休閒活動,還要不定期充電與學習,才會讓自己保持開心情緒。
偶像劇的劇情就因為不切實際才吸引人,現實生活卻是真實人生,妳不可以過度不切實際與天馬行空,千萬要張大眼睛選男人。
遇到過度浪漫的男人,妳應該擔心他的金錢可能會過度流失,因為他只顧著製造浪漫,卻沒有顧慮到你們共度未來的基金,這樣的初期浪漫,反而造就了未來的辛苦與狼狽。
相反的,若是他本來就很有本錢揮霍,妳也要當心他是不是也會對別的女人施展浪漫。
讓自己心態正確、丟棄公主病吧!
所謂「物以類聚」,說得一點都沒錯,當妳擁有自信、心態健康、正常生活作息,自然而然就會擁有正面能量,理所當然能吸引到正直的男人,而非貪圖美色或作夢型的男人。
女人可以創造屬於自我的幸福,當妳埋怨對方不夠好的時候,請回頭想想:「是不是我的要求太高?」
愛情永遠是互相的,他對妳好,妳也對他好,不要總是單方面要求他該怎樣、不該怎樣,要讓他活得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而非變成妳塑造的樣子。
畢竟,兩人互相配合、活得快樂,愛情才會長久啊!【 文/夜函 】
- Jun 04 Sun 2017 12:10
【 愛是承諾 愛是責任 】
【 愛是承諾 愛是責任 】
愛上一個人是什麼樣的感覺?台灣雖然是一座小小的島嶼,但要找到一位你愛的人,是多麼困難的事!
假使根據統計數據,台灣男女的比例已經失衡,那要找到伴侶的確是強人所難,但事實上,始終還是有人配對成功不是嗎?至少機率不是零。
再者,讓台灣青年不敢成家,寧可現階段選擇單身的原因,真的多得不勝枚舉,其中經濟與社福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原因讓愛變成一種負擔,卻不能當成不愛的藉口。
所以,愛上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
在現實生活中,愛情並非這麼純粹,它包括了信任、承諾與生計,如果兩人渴望一輩子在一起,除了互相體諒、相互扶持以外,生活的一切重擔更會凸顯出來。
談戀愛不過是整個愛情的序曲,往後共同生活就不僅僅是相約逛街、看電影、遊樂了—真正的愛情不是玩扮家家酒。
難道結婚後,真的就沒有愛情了嗎?
這我不認同,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不然,它只是昇華為一種責任、一種更強的連結,愛情仍在,只是它隱藏在生活中每個小細節裡,只要你肯用心去發掘。
原來愛上一個人是給予諾言與責任,既然要愛情的滋潤,就要付出相對的心力,否則不過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罷了!
一場沒有真心的愛情,既沒有學到人生的課題,又損失年輕的美好時光,只是滿足無聊的虛榮心,這怎麼樣都稱不上真正愛過。
既然決定要愛,就必須做出一定程度的犧牲,因為你不再是一個人,就讓彼此學習成長,並克服愛情道路上的困難,這才是愛情真正的本質。
【 文/J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