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向前看〉用心溝通 相知相契非難事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婚姻親密滿足我們被欣賞、重視和接納的渴望,也大大挑戰、衝擊著我們的個體性。談到「親密」,除了想到肌膚之親,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和「談心」、「分享」、「相伴」、「扶持」、「信任」、「照顧」這幾個元素有關,西方有關親密的論述,尤其強調雙方可以自我坦露,也就是在對方面前能自在表達情感和情緒。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要做到這樣的自在並不容易,太靠近容易互相傷害,保持距離又覺得孤單。
許多婚姻專家認為親密的關鍵在於「溝通」或「大量交談」,大家也都知道遇到問題要溝通,卻不得其門而入,主要也因夫妻溝通比職場溝通或其他人際溝通還要麻煩許多。在婚姻親密裡,我認為只是認真討論事情和交換意見不算溝通,帶著體恤與理解的溝通才有意義。瞭解夠深,才有所謂的「默契」與「體諒」,不致總以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對方言行。要增進「瞭解」和「契合度」,有三方面的差異值得已婚者留意:
情感表達的個別差異 培養默契正確傳達
性別差異論的專家們認為對大部分女性來說,「分享」和「談心」是家常便飯和易如反掌的事,而男性的後天訓練多是要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不太能區分「談心」和「談事」之間的差別。換句話說,男性較為「行動」取向,女性比較「語言」取向。女伴的親密期待常帶給男性極大的壓力,進而產生強烈的趨避衝突,容易造成一追一逃的困境。所以親密的一大麻煩,即在於雙方不僅是對情緒的表達方式迥異,愛的表現方式亦不同,如果缺乏這部分的認知,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焦慮。要能投其所好、讓對方感受到愛需要默契,而默契需要時間和耐心來培養。如果一方覺得自己容易辭不達意、怕說錯話,不妨多以寫信、傳訊、製造小驚喜方式讓對方更明白自己的心意。
獨處需求的個別差異 給出空間調整情緒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人有「親密」(被愛與歸屬感)的需求,卻較少關注其實人也有「獨處」的需求。有些人害怕獨處而盡量逃避,有些人則喜好多一些獨處,這與性別沒有太大的關聯,但獨處的偏好程度確實因人而異。
許多有關獨處的研究發現其有助於靈性、智能及創造力和自我恢復,可以讓人調整情緒及靜下來思考。喜歡獨處不表示這個人一定很孤獨或孤癖,他們只是很樂在其中。喜歡獨處或做些自己有興趣的事也不表示不愛另一半,以上例來說,妻子很享受獨處,只是因為她在那樣的時光中很愉悅、自在。獨處和親密都可以增加幸福感,兩者在婚姻生活中都不可或缺,比較麻煩的是,如何讓喜歡獨處的一方願意離開他快樂的小宇宙,而多參與一些共同活動和分享?
需要較多獨處的一方常令另一半感到被忽略或好像自己不重要,但如果因為放大了「婚姻中的孤寂感」一直期待對方改變,只會愈來愈不快樂而不斷指責對方,令他更想多待在自己的小宇宙裡。若能更多去體諒彼此的獨處需求差異,再討論如何微調個人時間與家庭時間的分配,也許就可以提高對方改變的意願。
依戀類型的個性差異 最佳距離不黏不離
對親密的看法不同,不一定都是性別差異或獨處需求個別差異的問題,也可能是雙方的信任度還不夠,或是依戀類型彼此不同。
心理學家Hazan將依戀類型論分為三種:一是「安全依戀型」,對親密關係有較多的信任,自我揭露程度較高,也較能接納、支持伴侶;另一種是「逃避依戀型」,需要多一點自由空間和害怕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對關係信任度較低,也比較不願意做太多的自我揭露;而「焦慮依戀型」,在關係中情緒起伏較大,需要比較黏密的互動來滿足安全感的需求。夫妻雙方常常是「逃避依戀型」和「焦慮依戀型」兩者的組合,所以需要更清楚彼此內在深層的需欲與恐懼,才能談各退一步,找出適當的距離和雙方都可接受的新生活型態。
互信互愛牽手情 享受親密之樂
金恩博士有句名言:「我們無法和睦相處,是因為害怕彼此;我們害怕彼此,是因為不了解對方;我們不了解對方,是因為沒有好好的溝通。」我相信在親密和自主之間,是可以找到平衡點的;而真正的溝通,需要牽緊彼此的手,在互信互愛中更去瞭解對方和敞開自我,一起越過恐懼,享受親密之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