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糖尿病患陷迷思 胰島素早點打 病況可改善

 

                          

根據糖尿病學會針對全台250位糖尿病患、家屬的最新調查,發現普遍對糖尿病存在迷思,尤其以胰島素劑量最不了解,72%誤以為胰島素劑量高等於病況嚴重。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昨(1)日表示,施打胰島素時,醫師會逐次增加方式調整劑量,不代表病況嚴重;另外,許多患者抗拒施打,研究也證實糖尿病初期早點注射胰島素,能改善病情。
報導╱張雅淳、王璐華 攝影╱施偉平


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的治療方式相當多,不管是口服藥或胰島素,都有好多種選擇,也因此容易讓患者有錯誤迷思;根據實際門診經驗,錯誤迷思並沒有年齡之別,許多年輕患者仍有錯誤觀念,包括吃藥比打胰島素安全、打胰島素容易失明等。
由於胰島素目前只能採針劑注射方式,因此相較於口服藥,許多患者容易心生畏懼,所以常常拖到病況嚴重才施打胰島素,此時不僅易有洗腎、失明等併發症,胰島素的施打方法也變得相當複雜,建議若口服藥效果不佳時,便可考慮改採胰島素治療。


【先了解】胰島素5迷思

5迷思依序為72%認為胰島素用量高等於病情嚴重;63%以為胰臟能產生胰島素前,不需胰島素治療;61%覺得吃藥較安全;58%認為打胰島素代表病情嚴重;54%覺得打胰島素可能失明、洗腎。



吃藥也有風險

調查發現多數患者恐懼胰島素,其實若早點採胰島素治療,減少胰臟負擔,降低失明等併發症發生,雖然胰島素確實有低血糖、體重增加風險,但口服藥也會傷害肝、腎,並沒有比胰島素更安全。



【這樣做】分享正確觀念

糖尿病衛教學會引進「糖尿病看圖對話」,由衛教師帶領,患者看圖片分享正確觀念,衛教師從中引導患者設立血糖值目標,6個月後判別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糖化血色素平均從8.1%降至7.6%。



定期監測血糖

不論何種治療方式,病患都要定期監測血糖,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若沒定期量血糖,可能發現時血糖已飆太高,建議每天測量三餐飯前、飯後血糖,可了解不同時間與飲食對血糖的影響。



【醫師說】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游能俊醫師
糖尿病患由於血管易產生病變,因此容易出現視網膜病變、腎衰竭、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建議每年至少需進行1次相關檢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