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天下圍攻馬英九!【文/黃創夏/野武士周報 】
前言:江宜樺是最支持「遍地開花,天下圍攻」的公民運動。江宜樺說:「當統治者嚴重失職時,憲法究竟提供了那些救濟途徑?如果各種制度內的救濟途徑都歸失敗,人民能否以群眾運動或公民不服從的方式迫使統治者下台?」
===【照妖鏡】=== 「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 這段話,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赴義前所寫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奮起,是要「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一九一一年的春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寫下了這封家書,這是一封情書跟遺書。這篇文言文與白話文混雜,短短數百字的文章,成了日後許多中華民國國民認識中華民國歷史的起點。
要是至今依然是遍地腥羶,滿街狼犬,官逼民死,「朕意就是正義」而一意孤行,「老大哥」正在監聽著你、人民百姓薪資倒退,當權者「不甩民間疾苦」只是一味忘情於鬥爭,林覺民若再世,哪能不再度奮起推翻背離人民付託之當權者呢!
十月十日,紀念中華民國的誕生,緬懷林覺民等先烈精神,中華民國的子民該當奮起,天下圍攻,讓不滿當權惡政之聲浪遍地開花,惕勵那些享受建國成國,卻忘了立國精神之民主剽竊者與獨夫。
事到如今,馬王之鬥方興未艾,我們不必在意誰勝誰敗? 但是,我們要在乎民主法治的成果,正被毫無分寸的馬英九集團破壞! 這時候,其實已不是個別人物的操守問題,而是整個國家將沉淪到「不可治理」(ungovernable)的處境之中。
研究「第三波民主」的政治學宗師薩謬爾‧杭廷頓(Saumel P. Huntington)在一九九五年十月來台灣演講「民主的千秋大業」時,就特別點出:建構民主化過程的人,其實更可能在民主化拿到政權之後,搖身一變,成為民主政治的新威脅。
杭廷頓的兩段話,於今重讀,體會特別深: 「對第三波民主國家的威脅,是來自民主化過程的參與者,而非鄙視民主的軍事將領與鼓吹革命的分子這類非民主化的參與者。換言之,民主的威脅是來自贏得選舉、掌握政權,並藉由操弄民主機制,來削弱或摧毀民主的政治領袖和團體。」 「更嚴重的威脅是行政部門的擅權,這涉及了民選的行政首長會因為自居為最大民意的代理人,積極地將整個權力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並刻意地規避立法部門的監督制衡,而習慣以行政命令逕行進行統治。」
馬英九連「建構民主化」都說不上,過去,他站在「反民主」那一邊,包含反對「直選總統」的往事更是罄竹難書。
結果,如今還要擅權,以行政權霸凌立法權,以權威指導考紀會,以一人意志隨意延後國民黨的全代會,連國會都敢無恥監聽、擅權無忌,這才是最最邪惡的嘴臉。
其實,馬英九的困局是因為台灣人民很優秀,大家都懂「大是大非」,馬英九卻還在說三道四,迴避他濫權鬥爭之事實,真是搞不清楚狀況!
馬英九一直沒搞懂的是人民厭惡關說,但憤怒的是,分寸崩壞、嘴臉醜惡的馬英九集團正在「斬殺民主法治」‧‧‧ 哎‧‧‧自做孽,不可活,不是不報,時候會到!
這五年以來,馬英九一直無法真正提出未來的具體想像與有效落實的保證,卻只想天天和陳水扁與民進黨「比不爛」、誤以為可以永遠把陳水扁當提款機而利不興、弊不除,終於搞到自己真的是和陳水扁一樣爛,甚至才只有九‧二%,比陳水扁的一半都不如!
問題絕對不僅僅是因為王金平,「不沾鍋總要有人揹黑鍋」的伎倆早就被看穿了,若是還不知反省與悔悟,「十月十日,天下圍攻」已經勢無可擋了‧‧‧ 而且,江宜樺是最支持這樣的「遍地開花,天下圍攻」的。 江宜樺說:「如果我們的民眾變得更加積極敢言、更加不能容忍政府的行為;如果我們的政治人物變得更加謹慎節制、更加不敢輕視人民的感受與批評。」
江宜樺說:「就像台灣的軍隊不再有發動政變的可能,台灣的示威運動也會尊重憲政民主的框架,成為廣義憲政秩序下的一個重要環節。」
江宜樺還說:「當統治者嚴重失職時,憲法究竟提供了那些救濟途徑?如果各種制度內的救濟途徑都歸失敗,人民能否以群眾運動或公民不服從的方式迫使統治者下台?」
江宜劃是肯定「十月十日,天下圍攻」的,連這樣的「政治理論學家」,又是行政首長都鼓勵「天下圍攻、遍地開花」,全國軍民同胞們,大家捲起袖子,幹吧!
≡≡≡≡≡《附錄》≡≡≡≡≡ 重尋台灣價值 反貪運動 確立基本政治價值 ﹝江宜樺 2006.12.29 中國時報﹞ 回顧二○○六,台灣社會最重大的事件,應該是陳水扁家族貪腐行為曝光後,所激起的社會各界反貪腐運動。而在這場貪腐總統與反貪腐運動的角力過程中,最扣人心弦的場景,則莫過於施明德先生所發起的「紅衫軍倒扁運動」。
雖然目前這場運動已暫告一段落,但它所曾掀起的驚濤駭浪,已經成為台灣人民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不是任何統治者所能抹煞否認、也不是任何民主運動書寫者所能刻意遺忘。
紅衫軍運動起於七一五親綠學者訴求被民進黨中央捍拒之後,在時間點上有前撲後繼的意味,但在發展前景上並不被看好。
因為當時總統罷免案甫闖關失敗,泛綠陣營力挺陳水扁的態勢十分清楚。 社會各界雖然不滿,卻也沒有進一步行動的強烈意志。可是出人意料地,「一人一百元、百萬人民倒扁」的承諾金運動,竟然在一周之內達成目標。 接下來,九月九日靜坐示威開始,倒扁群眾在大雨考驗中穩住陣腳。
九月十五日圍城遊行,百萬紅衫軍向全世界宣示了他們對貪腐政權的不滿。隨後的「遍地開花」活動,因綠色執政縣市首長的極力壓制,未能大幅擴增倒扁運動的能量 。
然而十月十日的「天下圍攻」行動,仍然重挫了陳水扁的元首形象與統治正當性。由於陳水扁始終拒絕下台,施明德於十二月五日起開始自囚。
紅衫軍運動的起落,促使社會各界認真思考許多重要問題,包括:陳水扁是否應負起政治、法律及道德責任?當統治者嚴重失職時,憲法究竟提供了那些救濟途徑?如果各種制度內的救濟途徑都歸失敗,人民能否以群眾運動或公民不服從的方式迫使統治者下台? 群眾運動的正當性及界限何在?如果它涉及暴力或造成社會更大的動盪,其領導人是否要負起責任?
最後,紅衫軍未能迫使陳總統下台,是否說明了運動之徒勞無功?而陳水扁保住權位,是否又標示了憲政民主的失敗? 如果就紅衫軍運動的直接訴求來看,這個運動確實是失敗的,因為陳水扁並沒有辭職下台。但是,如果就整個運動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影響而言,這個運動卻是成功的,因為經過運動的洗禮,台灣的公民意識獲得大幅提升。
無論是參與者或旁觀者,都會更清楚民主政治的本質,更瞭解其運作上的限制,也更珍惜此種制度所保障、所提供的機會。從比較深層的角度觀察,紅衫軍運動對民主政治發展的貢獻,至少有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這個運動重新肯定了公民社會最基本的政治價值。
任何健全的民主社會,都必須預設某些基本的政治價值,如領導者的清廉與誠信、公民之間的相互尊重、信任、守法等等。
然而陳水扁總統及其家族親信在過去幾年間胡作非為,不僅貪汙傳聞不斷,而且在事發之後一再狡辯,以操作藍綠政爭的策略推卸責任,並濫用權力以防礙國會的監督與司法的調查。
就其行止而言,已使總統一職蒙羞、使社會陷於分裂。 紅衫軍以「反貪腐」為核心訴求,要求陳水扁負起政治責任與道德責任,確實是正本清源之道。
運動之中,「禮、義、廉、恥」的傳統德目,反諷地映照出陳總統違法失職之所在。即使將來陳總統逃得過法律的制裁,我們也很難想像其他政治人物不會因此而心生警惕。
因為他們都會知道,如果像陳水扁這樣收集發票詐領公款、放任家人受賄關說、或利用權勢規避調查,最終只會激起排山倒海的民怨。 第二,這場運動也點出了自主公民政治行動的可能性。
長期以來,台灣民眾被政治人物化約為藍綠兩派,彷彿只能隨兩黨的選舉操弄而起舞。然而相當多的公民其實並非藍綠兩黨的固定支持者,只是苦於沒有代表他們的第三勢力罷了。
此次紅衫軍運動排拒政黨的介入,以超越藍綠及統獨的姿態,成功地號召了近百萬自主公民參與倒扁,實屬難能之舉。 雖然凱道上的民眾以北部居民為主,但是任何政治觀察家都可以看出,他們完全不同於過去選舉造勢時被動員來的民眾。
他們包括公務員、公司職員、老師、學生、主婦、司機、退伍軍人、商店老板等等。這群民眾過去可能對政治感到無力、懷疑、冷漠,但經過參與之後,會對政治行動採取比較積極的態度。儘管有些人對運動結果難免感到失望,可是經過這場政治運動的洗禮,總是埋下了未來其他行動的種子。 第三,反貪腐運動最可貴之處,在於它也是一場和平收場的運動。
運動之初,施明德一句「不是你倒,就是我倒」的豪語,曾使許多人擔心這場示威運動會導致大規模的衝突、流血乃至暴動。
九一五的圍城、雙十國慶的天下圍攻,想必也讓許多旁觀者捏了一把冷汗。然而自始至終,紅衫軍畢竟沒有逸出集會遊行的常軌,既未衝撞警戒線,也沒有闖入總統府或官邸。 當然,「遍地開花」在中南部確實引發一些激烈對抗,而「天下圍攻」的收場也不算完美,但是以如此大規模的政治行動而論,這些零星衝突毋寧還在容忍範圍。
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相比較,紅衫軍運動的自制、理性與平和,已經足以向世人展現台灣民主運動的成熟度。 就像台灣的軍隊不再有發動政變的可能,台灣的示威運動也會尊重憲政民主的框架,成為廣義憲政秩序下的一個重要環節。
正是基於以上理由,可以說反貪腐運動並沒有失敗,而台灣的民主發展也為此更值得肯定。紅衫軍的活動並非毫無瑕疵,施明德的發言也並非毫無爭議,但是做為一場規模龐大的政治運動,它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貢獻是不容輕忽的。
從今以後,如果我們的民眾變得更加積極敢言、更加不能容忍政府的貪腐行為;如果我們的政治人物變得更加謹慎節制、更加不敢輕視人民的感受與批評,那多少必須歸功於二○○六年的這場運動。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