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糖尿病 (1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怕打胰島素  醫:糖尿病患迷思

〔中央社〕散盡家財就是不願意打胰島素,這凸顯出常見的胰島素迷思。醫界訪查發現,半數民眾以為,胰島素注射愈多,糖尿病的病情會愈嚴重。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年9月問卷調查糖尿病患或家屬138人、一般民眾11人,發現糖尿病5大迷思都與胰島素有關;包括胰島素用量增加代表病情變嚴重、身體還能產生胰島素就不用補充、吃藥比較安全不要打胰島素、打胰島素就代表病情變嚴重、打胰島素就會洗腎跟失明。

  調查顯示超過50歲以上者,愈容易有迷思, 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糖尿病學會等團體,今天邀請藝人林美秀擔任「糖尿病關懷大使」。林美秀祖父母是糖尿病患,奶奶因此臥床、截肢,她呼籲病患控糖、正確認識胰島素,不要有遺憾。

  資深病患「順子」有過來人經驗,她28歲確診糖尿病,恐懼打針而遍尋密醫,嘗試偏方、土芭樂、尿療、一瓶上萬元的不知名藥丸等,幾乎散盡家財,整整10個月不見成效還差點危及性命,才接受正統治療。

  如今的「順子」外表和一般40歲上班族一樣,是病患圈子公認的「病友專家」,她治療12年,注射上萬次胰島素、扎上萬次針驗血糖,補充胰島素和驗血糖,認為控制血糖很簡單。

  糖尿病醫界推動「糖尿病看圖對話」衛教課程,幫助病人搞懂糖尿病、導正胰島素觀念,克服控糖障礙,配合遵照醫囑及健康作息,過去4年上萬位病患參與結果顯示,多數病患6個月內糖化血色素由8.1%降至7.6%,顯示有效控糖。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患停打胰島素 「腎」思 危機            

 
▲胰島素就像是一把打開細胞大門的鑰匙,要打開了門才能將糖送進去,給細胞利用。(記者洪素卿攝)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怕打胰島素,恐延誤治療!最新調查顯示,逾半數糖尿病患對注射胰島素存有錯誤迷思,其中高達72%的受訪者誤認「胰島素用量增加,表示糖尿病越嚴重」,54%誤以為打胰島素就表示不久後會失明、洗腎,其中又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認知最差。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恒醫師指出,台灣目前約有170萬名糖尿病患,平均不到1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根據國健署委託調查,國內僅8.6%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以及膽固醇、血壓等三大指標都能達到標準。

許惠恒指出,早年糖尿病患因血糖控制不佳、拖到晚期才打胰島素,看起來像是打胰島素沒多久就洗腎,或是出現視網膜病變。其實是倒「因」為「果」,及時接受胰島素注射,才能降低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過去曾有個第一型糖尿病童,因父親希望讓孩子「多一個機會」,帶孩子遠赴國外尋求不打胰島素的治療方式,結果停針後沒幾天就在國外出現酮酸中毒;反而是另一個患者,就醫時血糖破700,馬上打胰島素,注射一段時間後改成胰島素配合口服藥,後來變成只要口服藥也能控制得很好。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全台各醫療院所將於10月至12月間,舉辦看圖對話系列衛教活動。只要在該學會網站http://www.tade.org.tw/)的民眾專區點選「控糖穩穩,就靠胰來補」,就可查詢各院所衛教課程舉辦的時間、地點。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成糖尿病患陷迷思 胰島素早點打 病況可改善

 

                          
該施打胰島素嗎?(設計對白)

根據糖尿病學會針對全台250位糖尿病患、家屬的最新調查,發現普遍對糖尿病存在迷思,尤其以胰島素劑量最不了解,72%誤以為胰島素劑量高等於病況嚴重。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昨(1)日表示,施打胰島素時,醫師會逐次增加方式調整劑量,不代表病況嚴重;另外,許多患者抗拒施打,研究也證實糖尿病初期早點注射胰島素,能改善病情。
報導╱張雅淳、王璐華 攝影╱施偉平


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的治療方式相當多,不管是口服藥或胰島素,都有好多種選擇,也因此容易讓患者有錯誤迷思;根據實際門診經驗,錯誤迷思並沒有年齡之別,許多年輕患者仍有錯誤觀念,包括吃藥比打胰島素安全、打胰島素容易失明等。
由於胰島素目前只能採針劑注射方式,因此相較於口服藥,許多患者容易心生畏懼,所以常常拖到病況嚴重才施打胰島素,此時不僅易有洗腎、失明等併發症,胰島素的施打方法也變得相當複雜,建議若口服藥效果不佳時,便可考慮改採胰島素治療。


【先了解】胰島素5迷思

5迷思依序為72%認為胰島素用量高等於病情嚴重;63%以為胰臟能產生胰島素前,不需胰島素治療;61%覺得吃藥較安全;58%認為打胰島素代表病情嚴重;54%覺得打胰島素可能失明、洗腎。



吃藥也有風險

調查發現多數患者恐懼胰島素,其實若早點採胰島素治療,減少胰臟負擔,降低失明等併發症發生,雖然胰島素確實有低血糖、體重增加風險,但口服藥也會傷害肝、腎,並沒有比胰島素更安全。



【這樣做】分享正確觀念

糖尿病衛教學會引進「糖尿病看圖對話」,由衛教師帶領,患者看圖片分享正確觀念,衛教師從中引導患者設立血糖值目標,6個月後判別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糖化血色素平均從8.1%降至7.6%。



定期監測血糖

不論何種治療方式,病患都要定期監測血糖,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若沒定期量血糖,可能發現時血糖已飆太高,建議每天測量三餐飯前、飯後血糖,可了解不同時間與飲食對血糖的影響。



【醫師說】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游能俊醫師
糖尿病患由於血管易產生病變,因此容易出現視網膜病變、腎衰竭、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建議每年至少需進行1次相關檢查。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甜飲當水喝險失明 原來早罹糖尿病            

 
蔡小姐(右)從小把含糖飲料當水喝,視網膜病變差點失明,眼科醫師林純如(左)為她手術切除玻璃體,挽回視力。(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30歲的蔡小姐從小就把含糖飲料當水喝,去年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眼前有黑影,原以為是飛蚊症,並不在意。但不到半年時間,視力快速退化,幾乎伸手不見五指,才就醫診治發現罹患糖尿病且視網膜剝離,險些失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林純如表示,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即使知道,也常自恃年輕,未控制血糖。其實,糖尿病會造成微血管病變,使眼球的微血管變薄、增生,容易出血、增生纖維,嚴重者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導致失明。

術後恢復視力 家族有多人罹病

蔡小姐的父親、姊姊和弟弟也都是糖尿病患,但她的父親幾近失明,無法手術治療;蔡小姐在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清除玻璃體的血塊、增生微血管和纖維後,恢復視力,她的姊姊今天也將接受手術治療。

林純如建議,一旦得知罹患糖尿病後,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視網膜檢查,血糖值控制在100mg/dl以下,讓糖尿病和失明不要畫上等號。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友每年至少要做1次足部檢查 糖尿病傷足 逾萬人截肢

 
國內有近2萬名糖尿病患有足部潰瘍並有1萬名糖尿病患因而截肢,呼籲糖尿病患1年至少要做1次足部檢查;(中為國健署長邱淑媞、右為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林時逸)。(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好,足部潰瘍及截肢是常見的併發症,衛福部國健署昨天公佈國內最新糖尿病患足部潰瘍及截肢盛行率分別為1.3%及0.7%,以目前國內約有150萬名糖尿病患推估,國內有近2萬名糖尿病患有足部潰瘍及1萬名糖尿病患因而截肢。

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5位,去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達9281位,國民健康署曾統計調查發現,糖尿病人糖化血色素控制良好的比例已由32.3%提高至34.5%,但仍有約6成5糖尿病友的血糖未能控制良好。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說,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若沒有控制好,將引起全身性不可逆的大、小血管及神經等病變,包括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以及進而截肢等併發症。

根據研究,糖尿病人一生當中,約有高達25%的機會發生足部潰瘍,進而導致截肢,其中男性糖尿病患截肢風險達9.2倍,女性糖尿病患截肢風險更高達11.6倍。

令人憂心的,依據國民健康署2005年及2009年進行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12歲以上自述經醫師診斷有糖尿病民眾,超過5成不注意自己足部保養,且年齡越大的糖尿病人越不注意。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林時逸表示,糖尿病友「顧足」很重要,每天要洗腳,尤其注意腳趾頭清潔,並每天檢查雙足有無傷口,注意修剪腳趾甲,雙腳不要過熱及過冷,保持雙腳血液流通。

此外,糖尿病人每年至少要接受1次足部檢查,由醫師進行皮膚完整性檢查、足部脈搏檢查、「單股尼龍繩測試」及「半定量音叉試驗」等,以瞭解肢體末端循環及傷害情形。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控制不良 小心缺血性中風要命            
 
民眾應遵循醫師或衛教人員的指示檢查血糖值。(照片提供/何乘彰)

圖.文/何乘彰

一名38歲男子日前因左手傷口感染,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後出院,不料出院隔天突然意識不清、無法言語及右側肢體癱瘓,又被送到急診室求診。

經神經科醫師評估及影像學檢查發現,他的左中大腦動脈阻塞,導致失語症及右側肢體癱瘓,同時合併發高燒及血中白血球增多。之後血液培養長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因而診斷敗血症,經使用強效抗生素治療後,男子仍不幸併發敗血性休克而死亡。

這名男子過去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但控制情形不佳,以致他自身的白血球殺菌力下降,受傷後,感染無法獲得控制,進而引發敗血症。不只發展成缺血性中風,還導致敗血性休克死亡!

糖尿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據估計,在台灣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次因糖尿病求醫。罹患糖尿病的病史較久,容易出現內皮細胞機能失調等異常,免疫功能的異常也使得病人易於感染。此外,高血糖會造成白血球功能異常與巨噬細胞的型態改變。

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控制不良的病人其白血球吞噬作用明顯下降;除此以外,白血球的趨化性、黏附作用和殺菌力都會受到糖尿病影響而減弱。如果感染無法獲得控制,進一步進展到敗血症時,細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並且產生毒素,會引發一連串的機轉而產生血栓,也因此提高了缺血性中風的機會。

缺血性中風若能在黃金治療期內施打血栓溶解劑,可以有明顯的療效,若已經阻塞的血栓仍無法就此溶解,病人還是得面臨一連串中風後復健的歷程。

糖尿病是台灣地區2012年十大死因的第五位,糖尿病有許多急慢性併發症;急性併發症若不即時予以適當處理,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後遺症;一旦發生慢性併發症,常是不可逆的,不但造成病人生活品質降低,更造成家人莫大的負擔。其實後端的治療,遠不如前端的預防,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進而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均衡飲食‧多運動 別當糖尿病候選人            
 
糖尿病患要留心血糖和體重控制。(照片提供/嘉義基督教醫院)

文/游正偉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並不健康,缺乏體能活動又過度飲食,使得肥胖的發病率和患病率迅速增長。眾多研究證實,遺傳、體重過重和缺乏運動,與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有強大的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有3.47億人患有糖尿病,預測2030年糖尿病將成為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當胰臟產生不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無法有效地利用身體所產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胰島素是一種調節血糖的荷爾蒙,1922年由班廷(Banting)和貝斯特(Best)發現。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合會自1991年起,設定每年的11月14日(班廷的生日)為世界糖尿病日作為紀念日,並藉此喚起全世界對糖尿病危害的關注。

2013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宣導訊息為:糖尿病最盛行的國家,前三名依序為中國、印度、美國,其中甚至有一半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若有以下情形者,小心,你可能是糖尿病的候選人。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糖尿病前期者(空腹8小時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 者)。

●年齡≧45 歲。

●體重過重(BMI≧24)及肥胖(BMI≧27)。

●缺乏運動。

●患有高血壓或高血脂。

●曾罹患妊娠性糖尿病。

●曾生產體重大於4公斤新生兒的女性。

●抽菸、飲酒過量、壓力大者。

倘若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會對身體許多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包括:心臟病、中風、足部潰瘍、失明和腎衰竭等。研究顯示,健康的飲食,以及經常性適度運動,對預防糖尿病或延緩發病是有效的。

◎防範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方法:

●維持標準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5≦BMI<24為宜。

●定期身體活動:經常定期進行至少30分鐘強度適中的活動,以增加肌肉組織,減少脂肪組織。

●選擇健康飲食: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三餐以全穀為主食,少煎炸、少沾醬、少加工,多吃新鮮粗食、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多喝開水,避免含糖飲料。

●避免吸菸與喝酒:菸酒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友每年至少要做1次足部檢查 糖尿病傷足 逾萬人截肢

 
國內有近2萬名糖尿病患有足部潰瘍並有1萬名糖尿病患因而截肢,呼籲糖尿病患1年至少要做1次足部檢查;(中為國健署長邱淑媞、右為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林時逸)。(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好,足部潰瘍及截肢是常見的併發症,衛福部國健署昨天公佈國內最新糖尿病患足部潰瘍及截肢盛行率分別為1.3%及0.7%,以目前國內約有150萬名糖尿病患推估,國內有近2萬名糖尿病患有足部潰瘍及1萬名糖尿病患因而截肢。

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5位,去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達9281位,國民健康署曾統計調查發現,糖尿病人糖化血色素控制良好的比例已由32.3%提高至34.5%,但仍有約6成5糖尿病友的血糖未能控制良好。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說,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若沒有控制好,將引起全身性不可逆的大、小血管及神經等病變,包括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以及進而截肢等併發症。

根據研究,糖尿病人一生當中,約有高達25%的機會發生足部潰瘍,進而導致截肢,其中男性糖尿病患截肢風險達9.2倍,女性糖尿病患截肢風險更高達11.6倍。

令人憂心的,依據國民健康署2005年及2009年進行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12歲以上自述經醫師診斷有糖尿病民眾,超過5成不注意自己足部保養,且年齡越大的糖尿病人越不注意。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林時逸表示,糖尿病友「顧足」很重要,每天要洗腳,尤其注意腳趾頭清潔,並每天檢查雙足有無傷口,注意修剪腳趾甲,雙腳不要過熱及過冷,保持雙腳血液流通。

此外,糖尿病人每年至少要接受1次足部檢查,由醫師進行皮膚完整性檢查、足部脈搏檢查、「單股尼龍繩測試」及「半定量音叉試驗」等,以瞭解肢體末端循環及傷害情形。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甜飲當水喝險失明 原來早罹糖尿病            

 
蔡小姐(右)從小把含糖飲料當水喝,視網膜病變差點失明,眼科醫師林純如(左)為她手術切除玻璃體,挽回視力。(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30歲的蔡小姐從小就把含糖飲料當水喝,去年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眼前有黑影,原以為是飛蚊症,並不在意。但不到半年時間,視力快速退化,幾乎伸手不見五指,才就醫診治發現罹患糖尿病且視網膜剝離,險些失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林純如表示,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即使知道,也常自恃年輕,未控制血糖。其實,糖尿病會造成微血管病變,使眼球的微血管變薄、增生,容易出血、增生纖維,嚴重者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導致失明。

術後恢復視力 家族有多人罹病

蔡小姐的父親、姊姊和弟弟也都是糖尿病患,但她的父親幾近失明,無法手術治療;蔡小姐在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清除玻璃體的血塊、增生微血管和纖維後,恢復視力,她的姊姊今天也將接受手術治療。

林純如建議,一旦得知罹患糖尿病後,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視網膜檢查,血糖值控制在100mg/dl以下,讓糖尿病和失明不要畫上等號。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升糖食物吃太多 小心身體吃不消            

 

記者/洪素卿

有鑑於高果糖糖漿可能造成脂肪肝、痛風等現代文明病,近來許多飲料店紛紛改用天然蔗糖代替。不過,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溝通(Nature communication)》的研究指出,除了吃進去的果糖可能造成脂肪肝、糖尿病等風險外,驟然給身體太多葡萄糖時,身體也會將葡萄糖轉換成果糖,換句話說,即便來源是天然蔗糖,吃太多,一樣可能提高脂肪肝或是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身體要將葡萄糖轉換到果糖的過程,需要特定的酵素參與作用,也因此,研究人員利用缺乏這類酵素的小鼠與正常小鼠進行實驗,經由連續14週、餵食10%葡萄糖,結果顯示,與正常小鼠相較,代謝異常的小鼠反而可免於因攝取過多葡萄糖誘發脂肪肝的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當血中葡萄糖濃度升高時,會誘發身體多元醇途徑(polyol pathway),增加肝臟中的果糖。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米格爾.拉納斯帕(Miguel Lanaspa)指出,小鼠實驗說明了高升糖食物會增加肥胖以及胰島素阻抗的風險,除了所含的高熱量以及可能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體重增加外,血中葡萄糖過高轉換成果糖,也是高升糖食物引致的脂肪肝,以及胰島素抗性的重要原因。

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蕭敦仁則表示,高升糖的食物吃太多,即便沒有轉化成果糖,也一樣會造成身體負擔。曾有一項針對「素食在家眾」的研究發現,這些吃素者的血中三酸甘油脂過高,因為吃太多白飯及水果。

天然蔗糖吃太多 增加脂肪肝風險

當血中葡萄糖太多的時候,葡萄糖沒有全部循正常途徑代謝,部分就轉變成三酸甘油脂;目前認為,血中三酸甘油脂太高,可能提升胰島素抗性、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且其影響可能比膽固醇還要大。

蕭敦仁說,就像雨水之於土地一樣,土地需要雨水滋潤,但太多的雨水就會成災。身體需要葡萄糖,但原則就是不能一次給太多。

至於哪些是高升糖食物呢?主食類像是即時麥片粥、糯米飯、白麵包、白饅頭、馬鈴薯泥、甜甜圈、貝果等;水果類像是西瓜。

【下文摘自/  /網友 hsiyulee

 

★三種單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於肝臟內均先轉變為葡萄糖再代謝為肝糖儲存,藉進食、二餐間或空腹以複雜代謝互相轉變以維血中穩定血糖值濃度,葡萄糖為體內一切細胞能量基本來源,血糖濃度若低於約60mg/100ml時腦細胞將首遭損害,因腦細胞不像其他身體細胞能夠貯存肝糖,且動用脂肪或胺基酸之能力有限,故會引致缺氧症狀。肌肉細胞也會轉變葡萄糖為肝糖,但只充作局部使用燃料而不能調節血糖濃度,乃因肌細胞缺乏glucose-6-phosphatase酵素,無法轉變glucose-6-phosphate為游離之葡萄糖。

★葡萄糖供應量超過身體須要量時,過多葡萄糖轉變為脂肪而儲存在肝及脂肪組織內。

★肝臟對醣類代謝作用係受下四種激素複雜交錯的調節:胰臟之胰島素、腎上腺髓質之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之皮質素、腦下腺之生長激素。

★個體影響葡萄糖代謝重要因素,例如併發疾病(例如肝、腎功能不佳)、遺傳之調節糖分作用能力、器官功能、併服藥品之交互作用、年齡等。

★糖尿病患體內主要病理變化,是因其糖類代謝發生障礙,脂肪代謝亦異常,產生酮體酸性中間代謝產物蓄積於血中,隨後由尿中排出體外,形成酸中毒,同時也有大量脂肪堆積肝內,無法進行正常代謝,此種脂肪肝的病變又進一步損壞肝功能.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成糖尿病患陷迷思 胰島素早點打 病況可改善

 

                          

根據糖尿病學會針對全台250位糖尿病患、家屬的最新調查,發現普遍對糖尿病存在迷思,尤其以胰島素劑量最不了解,72%誤以為胰島素劑量高等於病況嚴重。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昨(1)日表示,施打胰島素時,醫師會逐次增加方式調整劑量,不代表病況嚴重;另外,許多患者抗拒施打,研究也證實糖尿病初期早點注射胰島素,能改善病情。
報導╱張雅淳、王璐華 攝影╱施偉平


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的治療方式相當多,不管是口服藥或胰島素,都有好多種選擇,也因此容易讓患者有錯誤迷思;根據實際門診經驗,錯誤迷思並沒有年齡之別,許多年輕患者仍有錯誤觀念,包括吃藥比打胰島素安全、打胰島素容易失明等。
由於胰島素目前只能採針劑注射方式,因此相較於口服藥,許多患者容易心生畏懼,所以常常拖到病況嚴重才施打胰島素,此時不僅易有洗腎、失明等併發症,胰島素的施打方法也變得相當複雜,建議若口服藥效果不佳時,便可考慮改採胰島素治療。


【先了解】胰島素5迷思

5迷思依序為72%認為胰島素用量高等於病情嚴重;63%以為胰臟能產生胰島素前,不需胰島素治療;61%覺得吃藥較安全;58%認為打胰島素代表病情嚴重;54%覺得打胰島素可能失明、洗腎。



吃藥也有風險

調查發現多數患者恐懼胰島素,其實若早點採胰島素治療,減少胰臟負擔,降低失明等併發症發生,雖然胰島素確實有低血糖、體重增加風險,但口服藥也會傷害肝、腎,並沒有比胰島素更安全。



【這樣做】分享正確觀念

糖尿病衛教學會引進「糖尿病看圖對話」,由衛教師帶領,患者看圖片分享正確觀念,衛教師從中引導患者設立血糖值目標,6個月後判別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糖化血色素平均從8.1%降至7.6%。



定期監測血糖

不論何種治療方式,病患都要定期監測血糖,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若沒定期量血糖,可能發現時血糖已飆太高,建議每天測量三餐飯前、飯後血糖,可了解不同時間與飲食對血糖的影響。



【醫師說】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游能俊醫師
糖尿病患由於血管易產生病變,因此容易出現視網膜病變、腎衰竭、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建議每年至少需進行1次相關檢查。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患停打胰島素 「腎」思 危機            

 
▲胰島素就像是一把打開細胞大門的鑰匙,要打開了門才能將糖送進去,給細胞利用。(記者洪素卿攝)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怕打胰島素,恐延誤治療!最新調查顯示,逾半數糖尿病患對注射胰島素存有錯誤迷思,其中高達72%的受訪者誤認「胰島素用量增加,表示糖尿病越嚴重」,54%誤以為打胰島素就表示不久後會失明、洗腎,其中又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認知最差。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恒醫師指出,台灣目前約有170萬名糖尿病患,平均不到1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根據國健署委託調查,國內僅8.6%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以及膽固醇、血壓等三大指標都能達到標準。

許惠恒指出,早年糖尿病患因血糖控制不佳、拖到晚期才打胰島素,看起來像是打胰島素沒多久就洗腎,或是出現視網膜病變。其實是倒「因」為「果」,及時接受胰島素注射,才能降低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過去曾有個第一型糖尿病童,因父親希望讓孩子「多一個機會」,帶孩子遠赴國外尋求不打胰島素的治療方式,結果停針後沒幾天就在國外出現酮酸中毒;反而是另一個患者,就醫時血糖破700,馬上打胰島素,注射一段時間後改成胰島素配合口服藥,後來變成只要口服藥也能控制得很好。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全台各醫療院所將於10月至12月間,舉辦看圖對話系列衛教活動。只要在該學會網站http://www.tade.org.tw/)的民眾專區點選「控糖穩穩,就靠胰來補」,就可查詢各院所衛教課程舉辦的時間、地點。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怕打胰島素  醫:糖尿病患迷思

〔中央社〕散盡家財就是不願意打胰島素,這凸顯出常見的胰島素迷思。醫界訪查發現,半數民眾以為,胰島素注射愈多,糖尿病的病情會愈嚴重。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年9月問卷調查糖尿病患或家屬138人、一般民眾11人,發現糖尿病5大迷思都與胰島素有關;包括胰島素用量增加代表病情變嚴重、身體還能產生胰島素就不用補充、吃藥比較安全不要打胰島素、打胰島素就代表病情變嚴重、打胰島素就會洗腎跟失明。

  調查顯示超過50歲以上者,愈容易有迷思, 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糖尿病學會等團體,今天邀請藝人林美秀擔任「糖尿病關懷大使」。林美秀祖父母是糖尿病患,奶奶因此臥床、截肢,她呼籲病患控糖、正確認識胰島素,不要有遺憾。

  資深病患「順子」有過來人經驗,她28歲確診糖尿病,恐懼打針而遍尋密醫,嘗試偏方、土芭樂、尿療、一瓶上萬元的不知名藥丸等,幾乎散盡家財,整整10個月不見成效還差點危及性命,才接受正統治療。

  如今的「順子」外表和一般40歲上班族一樣,是病患圈子公認的「病友專家」,她治療12年,注射上萬次胰島素、扎上萬次針驗血糖,補充胰島素和驗血糖,認為控制血糖很簡單。

  糖尿病醫界推動「糖尿病看圖對話」衛教課程,幫助病人搞懂糖尿病、導正胰島素觀念,克服控糖障礙,配合遵照醫囑及健康作息,過去4年上萬位病患參與結果顯示,多數病患6個月內糖化血色素由8.1%降至7.6%,顯示有效控糖。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年度篩檢
預防慢性併發症

 

 

文/許蕙纓

 

糖尿病控制不佳易出現併發症,因此患者皆需和醫療團隊合作,調整生活習慣及按時服藥,並且每3-6個月需抽血監測各項指標,做為醫師調藥及治療成效評估的依據,防範併發症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除了定期的抽血檢驗還有許多應檢查的項目。

 

◎完整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檢有:

 

●眼睛的檢查:需包含視力和眼底檢查,可早期發現有無視網膜出血或病變、血管新生、黃斑部病變等會造成失明的眼睛病變。

 

●足部檢查:包括足部動脈脈搏強度、腳踝與上臂的動脈收縮壓,了解下肢的血管有無阻塞?同時還需做足部單股纖維壓覺、音叉震動感及跟腱反射等項目來評估是否有神經病變?

 

●腎功能檢查:除了基本的抽血檢驗肌酸酐、尿素氮、腎絲球過濾率(eGFR)及一般尿液檢驗外,別忘了要做微量白蛋白尿的檢驗,這是早期腎臟病變的重要檢驗。

 

●血脂評估:完整的血脂項目包含了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4項。

 

最後別忘了找牙科醫師做口腔檢查以做好口腔牙齒保健。另外,糖尿病較容易感染,有研究得知糖尿病流感的住院率和併發症機率增加,所以每年都應施打流感疫苗。

 

完整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篩檢應在第一型糖尿病發病5年內開始做第一次;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診斷為糖尿病時,就應做第一次篩檢,依第一次的檢查結果由醫師評估後建議追蹤的時間。

 

檢查結果正常者每年做一次併發症的篩檢檢查,若有異常或和上次檢查相比有惡化者,依其程度改為3-6個月做追蹤檢查或進行轉診治療。

 

唯有定期篩檢才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讓併發症影響我們的身體功能及生活。(作者為桃園芯悅診所糖尿病衛教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