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不被愛 到了解愛 】
 
好友珍妮在金融界叱吒風雲,從台灣一路衝鋒到香港,做到銀行高階主管,某天接到媽媽突然病倒癱瘓的消息,毅然辭去工作回鄉。
 
在母親病榻前看盡的人冷暖,比她在股市盤勢的起落,更震盪辛酸。
 
從小最得寵愛的弟弟和結婚10年的弟媳,對母親的病苦袖手旁觀。
 
而身體微弱的媽媽,到這一刻依然護子心切,經常叮嚀正忙著把屎把尿的珍妮說:「妳弟弟和弟媳,工作都很忙,別讓他們太累。妳煮的雞湯,我吃不下,半鍋給他們帶回家。」
 
珍妮內心的對話很多,說不出口的感慨更多。
 
「媽,難道您覺得我不累嗎?」「媽,雞湯是我特別為您燉煮的耶!」
 
「媽,我自己都捨不得多喝,為什麼要給他們?」而無論是哪一句話,講不盡的都是自己的委屈,想不通的都是媽媽為什麼如此偏心。
 
此外,巧萍的婆家算是非典型的個案,女兒被驕縱得比兒子更寶貝。她是家中長媳,除了工作還要操持家務。
 
自從公公去世,丈夫把婆婆接來同住,兩個小姑就像民間說的「女兒賊」,經常上門光顧。
 
小姑知道婆婆過去對這位媳婦始終有點成見,擔心大嫂會欺負婆婆,還不斷見縫插針,搬弄是非。丈夫只能要她多忍耐,讓她感到很無奈。
 
中年子女 身心俱疲
 
另一個真實故事,來自出版界的單身女性朋友美心,從大學畢業後靠自己勞力賺的錢,三分之二都拿去幫爸媽還清債務,其他手足都棄家於不顧,只因為她願意付出,就被兄弟姊妹理所當然地認為,她該對父母的晚年負責。
 
午夜夢迴時,看到自己的熟年的人生,已經跟爸媽的晚年一起褪成慘澹灰白,就止不住感傷哀怨的淚水,浸濕枕邊。
 
所有在病床前盡孝的真實故事,未必真的都被俗話「久病床前無孝子(女)」說中,很多中年子女就算再不快樂也還繼續撐在老父老母身邊。
 
身心俱疲的他們,更是從來沒有想過,盡孝能給自己什麼樣的福德福報。或許,只能從親情人倫的角度,來解釋他們對父母的不捨;
 
但是,從靈性的功課看來,從小不受疼愛的中年子女陪父母終老,是把握最後的時間把此生的作業完成。
 
「不被愛」,是一種「了解愛」的方式。透過「不被愛」,進而「了解愛」,固然非常痛苦殘酷,但最終對於愛的了解,將會非常深刻。
 
從「不被愛」到「了解愛」,是一段漫長的路途,有些人走了一輩子、用盡一切氣力,千山萬水、千迴百折,還是找不到那條在靈性上引導自己回家的路。
 
此時,年邁的父母捨身,以自己的病苦,開啟那扇門、透出那道光,領著從小「不被愛」的中年子女回來,終於發現原來「付出愛」才是療癒的唯一方式。
 
我們療癒父母;也療癒自己。不再對外乞討愛,不再可憐自己不被愛,放下對愛的渴求,對愛完全的付出。讓成長中的缺憾,被自己付出的愛完全填滿。
 
於是,我們回到生命最初的美好。 【 文/吳若權《幸福人哈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