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在不言中的默契 】
 
前幾天收到一個讀者的訊息,她問我:「畢業以後,跟好朋友應該多久見一次面,感情才不會淡掉?」
 
她的意思是,她很努力維持友情,覺得再忙也要不定時聚一聚,但朋友們卻不甚熱情,推遲聚會的理由也都很隨便,不外乎是「沒睡飽想補眠」、「下雨不想出門」。
 
我可以理解那種熱臉貼了冷屁股的感受,可是再仔細想想自己與某幾個好友多久沒見了呢?
 
這一算卻嚇了一大跳,不是三個月,也不是半年,而是已經整整八個多月了!
 
◆◆◆ 感情濃度需定期維持 不論愛情友情皆不易
 
學生時代,朋友們聚在一起是毫無懸念的,即使熱戀搞失蹤難免被笑「重色輕友」,但上課時總是會遇見,然而畢業後卻是另一回事。
 
會對女孩間的友情如此重視,或許是因為現代的女孩雖然已經不再把愛情當成全部,然而情感仍是女人的必須,所以我們比以前更在乎朋友,然而當「姊妹淘」變成一種行銷口號,當「把閨蜜當成soulmate」是一種時代潮流,我們才發現,維持一段不變的友誼,恐怕並不比維持一段愛情容易多少。
 
朋友之間要維持感情的濃度,應該多久見一次面呢?我想起我的朋友們散布在北中南各地,而現在交通發達,一趟高鐵貫穿南北也不過兩個鐘頭,倒不是真的忙到空不出時間來,而是誰都不想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總想著,反正我們之間的情誼「我不說,你也會懂」,幸好,最後是網路幫了我們大忙,我們漸漸習於用Line打屁笑鬧來連繫關係。
 
至於網路究竟能不能取代真實的面對面?我不確定答案是Yes or No,只知道有些當年交情很好但卻不習慣用網路的朋友,漸漸地退出了我的生活,如果說時間像篩子,那麼,不同的際遇、性格、習慣,就像是一層層的網目,層層濾掉了和我不同的人。
 
而這,不就跟愛情一樣嗎?
 
◆◆◆ 溝通磨合疲累時 期盼不說你也懂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文章斬釘截鐵地標題著「情侶維持感情必須要做的三件事」,比如每天要說我愛你、比如交往再久也一定要定期約會……,看似字句有理,但是實證卻發現,即便把這些事按表操課做到盡善盡美,也不保證愛情就能長久;
 
相反的,你身邊一定也有完全不按這套標準來,但卻如膠似漆的例子。很多事情沒有對錯,只在於彼此的觀念相不相同,雖說想法不同時可以溝通,也應該溝通,但如果件件小事都需要磨合,恐怕是人都會覺得累。
 
我一向不太贊成對感情抱持「我不說,你也會懂」的期望,人們都有被了解的渴望、被認同的需求,若是把自己的需要全寄託於對方察言觀色的能力,無疑是一種對自己不夠負責的懈怠。
 
然而,感情終究還是需要那麼一點點浪漫,「盡在不言中」的默契,其實不是為了考驗彼此猜心的能力,而是人都會有覺得疲累,覺得想放棄一切甚至放棄自己的時候,不多,但總是會有,在我們沒力氣向別人解釋甚麼、沒力氣向世界證明甚麼的時候,如果有一段關係,不用那麼努力仍然可以維持,這會讓我們相信,我們並沒有被神遺忘,世界上原來有那麼一個人,和我是天生一對。
 
當然還是需要努力,不可能有不需努力的感情,只是這份「盡在不言中」的感動,會在那些「沒力氣努力」的消極時刻,做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 默契相同自是有緣 溫暖彼此的心
 
我和好友約來約去始終沒約成,最後居然發現我們不約而同地選在同一天出發去東京看櫻花,於是我們興高采烈約在上野公園見。
 
我母親聽了這件事哈哈大笑,覺得好朋友果然有緣,然而我卻在想,在漫天櫻花的時節,前往日本觀光的台灣人不知有多少,在這群人裡頭,恐怕我認識的人絕不止這一個,只是這些人也許我曾經認識,但因為彼此的性格不同、觀念不同,漸行漸遠,終於變成相遇也不相識的陌生人了。
 
所謂的「緣分」,也許不是「相遇」,而是「相同」。
 
在茫茫人海裡,有一個人和我擁有獨一無二、別人無法理解的默契,在獨自一人來到這世界、最終也會獨自一人離開的人生裡,讓我們心口始終有一股暖意。
【 文/密絲飄〈愛唷傷腦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