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手腳腫大臉變形? 肢端肥大症惹的禍

Ads
by Google

GOHAPPY 玄關穿鞋椅櫃 www.gohappy.com.tw
通風設計 好收好拿,
挑戰通路最低價, 想成為省錢又聰明的空間達人, 看這裡!

 

腦下垂體示意圖

 

圖.文/何治軍

 

43歲的陳先生(化名)一直認為,臉型或體型的變化是因為年紀增長的關係。直到最近他常因為視神經模糊、血糖和血壓不穩定才到醫院就診,診斷後發現,竟然是罹患了肢端肥大症。

 

據統計,未適當治療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生命期要比常人短10到15年,死亡率是常人的2到4倍。導致死亡的原因,約有60%是心臟衰竭,25%是呼吸衰竭,15%則是惡性腫瘤,如直腸癌。

 

肢端肥大症起因於鼻腔上方、位於顱底中心蝶鞍內的腦下垂體長腫瘤,腫瘤細胞分泌過多生長激素,刺激人體細胞過度增生,導致身體各部位組織、器官肥大和失調。

 

◎肢端肥大症多在40到45歲出現,常見的臨床症狀有四大類:

 

●第一類為特殊面容和體態,如前額突出、鼻子肥大、下顎突出和咬合不正、四肢長骨變粗、手指和腳趾變寬和厚大等。

 

●第二類為臟器肥大,常伴有心臟肥大、左心室功能不全、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軟顎、舌頭和呼吸道肥厚,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等。

 

●第三類為內分泌代謝不正常,如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過低,女性月經失調、男性性功能減退,甚至伴隨糖尿病。

 

● 第四類為視神經交叉和視神經受到腦下垂體瘤的擠壓而損傷,造成兩側視野偏盲,甚至全盲。腦下垂體瘤如果侵入海綿竇,也有可能引起複視。

 

通常被診斷為腦下垂體瘤合併肢端肥大症後,外科手術為第一線治療,兩公分以下的腺瘤約有95%的機會可以切除乾淨。術後會安排腦下垂體磁振造影檢查和追蹤病患生長素(簡稱GH)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簡稱IGF-1)的濃度,若無法切除乾淨,就會考慮藥物或放射治療。

 

由於藥物治療的發達,目前可透過體抑素來抑制生長素的分泌,降低併發症風險。

 

門診病患中,有兩人正是透過體抑素做後續治療及追蹤,不僅生長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控制正常,血壓及血糖穩定,病患外表也改善美觀許多。

 

肢端肥大症患者除了外貌的改變外,也會增加心血管、呼吸系統及新陳代謝等問題和增加惡性腫瘤的發生率。現在可以透過磁振造影、口服葡萄糖耐糖試驗和抽血來確認是否為肢端肥大症患者,若生長素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未在正常範圍內(GH<1ng/mL;IGF-1在正常範圍內,依年齡層和性別有所不同),最好能夠及早求醫,避免腫瘤越來越大、增加治療的困難度;術後也要配合定期追蹤,讓病情獲得最好的控制。(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