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租賃、借貸收息…/財團法人醫院 盈餘私藏無法管
醫改會昨公開指控部分財團法人醫院藉由捐款、租賃、借貸等手法,將獲利流入財團口袋,未拿來改善醫療品質。圖為被點名的國泰醫院。(資料照) |
醫改會昨公開指控部分財團法人醫院藉由捐款、租賃、借貸等手法,將獲利流入財團口袋,未拿來改善醫療品質。圖為被點名的長庚醫院。(資料照) |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醫改會昨日公開指控部分財團法人醫院以捐款、租賃、借貸收息等手法,將公益性質濃厚的醫療獲利,進入財團企業或是特定組織,沒用來提升醫療品質,也沒改善醫事人力的勞動條件。
掌控金脈 獲利進企業、組織
醫改會舉例,某家企業型醫院,四十年前捐助千萬成立醫院,如今醫院累計達百億資產規模,但醫院財務竟有三分之一、共三十三.六億來自財團「借貸」,不僅由財團掌握醫院金脈,每年光付給集團的利息就達八千萬,另外醫院一年付給集團租金也高達一.七五億,外包給集團企業的業務量更有七千四百萬。
亦即,財團以「金主變身為債主」方式賺利息,又當「萬年包租公」賺醫院租金,再透過「裙帶外包」保障自家人有生意做等手法,讓醫院獲利流入財團口袋。
例如國泰、宏恩等醫院即是向母集團企業、董事會關係人租賃醫院樓房。
捐錢給裙帶機構 賺錢變虧損
另外則是由醫院當散財童子,直接將錢捐贈給企業或教會相關學校。例如長庚、馬偕及振興等醫院有大額捐款流向原捐助企業或教會相關學校機構,其中,馬偕民國一百年對外捐贈超過九億,原本賺錢的醫療本業,當年倒虧一.七億,不合理。
醫改會籲修法落實監督
醫改會表示,這些問題與財團法人董事會失去監督功能有關,部分醫院董事盡是國王人馬,還有董事把自己當醫院股東;有的則是董事長一人獨大,董事會淪為橡皮圖章等。呼籲應修訂醫療法,改變董事會結構,增列票選基層員工代表,並由政府派駐公益監察人等,落實財團法人治理,別讓公醫院變家醫院。
被點名醫院強調依法核報
馬偕醫院聲明指出,捐助教育基金給馬偕護專等校,都是經法定程序核准。長庚強調,捐贈財物均依法報請主管機關核准,董事會也依法聘任。振興表示,是婦聯會捐款振興,而非振興捐款給婦聯會。國泰、宏恩也強調房舍租賃無不當。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強調,醫院財報現需經三層審查,除由會計師查核簽證、再由衛福部專案審查,最後公開在網頁供大眾查閱,關係人交易資訊也須揭露。且去年已增訂萬年董事更替條款,要求每屆須更換三分之一董事,三等親內的配偶近親擔任董事也有人數限制,減少董事會被操控可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