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痠痛 先緩解再調理

 

 

文/周宗翰

 

中醫治療痠痛症以骨、關節疾病和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筋膜等)損傷,包括因急性損傷、慢性勞損、運動傷害、創傷意外等導致的軟組織損傷或骨、關節疾患。這些病症大多數屬於自發性軟組織的急、慢性炎症,並非「意外傷害」所致。

 

臨床上的肩頸痠痛、下背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媽媽手、五十肩、腳踝扭傷等也都屬於這類病症。

 

中醫認為,外傷勞損、外感六淫之邪,將使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筋脈失養,不能約束骨骼和穩定關節,進而產生「骨錯縫、筋出槽」,屬於「骨」與「筋」在受傷後的病理變化。

 

理論上,筋附著在骨上,有其起止點,也有正常順序和位置。一旦遭受外力破壞,筋的解剖結構就會發生變化。臨床上的肌腱、韌帶、筋膜的發炎、疼痛、痙攣與沾黏等都屬於此類。

 

中藥止痛消炎的效果往往不及西醫強效快速,因此運用中醫辨證論治,分清疼痛的本源病灶,以及急期緩解期的虛實、寒熱,就變得很重要。

 

飲食方面可多吃淡菜、海參、芝麻、胡桃肉等滋補食品,喝少量的酒可促進循環,有助氣血運行,但忌啤酒及紹興酒類;避免吃「發物」,以免導致「舊病復發,新病加重」,少吃刺激性食物、香蕉、芒果、茄子、竹筍、醃製品。

 

外傷患者的調理應多補充蛋白質和維他命C等營養,可多吃蛋類、豆製品、雞湯及補充水果、蔬菜,如柳橙、檸檬類水果,以促進細胞修復與再生。

 

(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