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09 Sun 2017 11:00
【 浪花去而復返,有如生命周而復始。 】
- Jul 09 Sun 2017 10:31
【 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 】
- Jul 09 Sun 2017 10:21
【 接受不完美,才能成就自己! 】
- Jul 09 Sun 2017 09:45
【 生活從來不完美 】
- Jul 09 Sun 2017 09:13
【 雖不完美,但這樣子也很好 】
- Jul 09 Sun 2017 08:47
【 緣份是久久長長的相聚 】
- Jul 08 Sat 2017 12:19
【 汗皰疹不是流汗造成的 】
- Jul 08 Sat 2017 10:14
【 善加使用,才是珍惜一件物品的方式。 】
- Jul 08 Sat 2017 09:47
【 好心態是成功的動力 】
【 好心態是成功的動力 】
生活中,
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開心、樂觀、豁達;
⋯⋯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
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成功、健康、幸福和財富。
◆◆◆ 一、心態決定人生
「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
◆◆◆ 二、生氣不如爭氣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不可能處處是谷底。
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
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註定永遠是個弱者。
◆◆◆ 三、有自信才能贏
古往今來,許多人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沒有自信。
自信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動力。當你沒有自信的時候,你難於做好事情;
當你甚麼也不做不好時,你就更加沒有自信,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若想從這種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就得與失敗作鬥爭,就得樹立牢固的自信心。
◆◆◆ 四、心動更要行動
心動不如行動,雖然行動不一定會成功,但不行動則一定不會成功。
生活不會因為你想做甚麼,而給你報酬,也不會因為你知道甚麼,而給你報酬,而是因為你做了些甚麼,才給你報酬。
一個人的目標,是從夢想開始的,一個人的幸福,是從心態上把握的,而一個人的成功,則是在行動中實現的。
因為只有行動,才是否滋潤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 五、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開心,也有失落。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麼生活對於我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坦然,永遠都沒有歡笑。
人生應該有所追求,但暫時得不到,並不會阻礙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擁有一顆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潤滑劑。
◆◆◆ 六、寬容是一種美德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讓幾分心平氣和。」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使一個人得到尊重。寬容是一種良藥,它能挽救一個人的靈魂。寬容就像一盞明燈,能在黑暗中,放射著萬丈光芒,照亮每一個心靈。
◆◆◆ 七、學會給心靈松綁
人的心靈是脆弱的,需要經常地激勵與撫慰。常常自我激勵,自我表揚,會使心靈快樂無比。
學會給心靈鬆綁,就是要給自己營造一個溫馨的港灣,常常走進去為自己忙碌疲憊的心靈,做做按摩,使心靈的各個零件經常得到維護和保養。
◆◆◆ 八、別把挫折當失敗
每個人的一生,難免都會遭受挫折和失敗。所不同的是,
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失敗,從而使每次都能夠,深深打擊他取勝的勇氣;
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總是對自己說:「我不是失敗了,而是還沒有成功。」
一個暫時失利的人,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敗。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戰鬥的勇氣,那就是真輸了。
◆◆◆ 九、改變內心世界
在現實生活中,終日煩惱的人,實際上並不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而是根源於煩惱者的內心世界。
因此,當煩惱降臨的時候,我們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學會給心靈鬆綁,從心理上調適自己,避免煩惱變成心病。
◆◆◆ 十、快樂其實很簡單
有人說,快樂是春天的鮮花,夏天的綠蔭,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飛雪。其實,快樂就在我們身邊。
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真誠的握手,一次傾心的交談,就是一種快樂無比的事情。
◆◆◆ 十一、要有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
究竟同理心和同情心有什麼不同呢?
同理心會激發人與人的連結、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著想,去深刻體會到對方的處境;
同情心雖具有慈悲憐憫心,易會使人們關係疏離,感到心灰意冷。
同理心有四大特質:
1.接受他的想法,如此能了解他們心中的真理
2.不給予批評 (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家都喜歡批評)
3.了解他人的情緒,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
4.溝通 “ Empathy is feeling with people " (同理心就是要將心比心、感同身受)
◆◆◆ 十二、要有慈悲心
慈與悲是分開的,就是慈心 ( 慈愛知心 ) 和悲心 ( 悲憫眾生之心 ),我們要時時俱有悲天憫人的慈悲心念,有慈悲心之人,較有包容力,親和力與同理心。
要如何做才算有慈悲心 ? 給人快樂稱為「慈」,拔除他人之苦稱為「悲」,若能這樣實踐,那就是慈悲。
【 文/愛分享 】
- Jul 08 Sat 2017 09:45
【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
【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同時也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這是大家耳熟能詳、遇到挫折時,常會聽到朋友對我們鼓勵的一句話,
意思是在鼓舞受挫的心,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勇往直前,因為世界沒有放棄你,自己要把握機會,雖在谷底,亦能依靠向上的決心,再創高峰。」
⋯⋯◆◆◆ 經歷大起大落的人生
只是,這句話的另一個含義,有點依賴老天的感覺,好像我們做任何事,自己的努力沒有用,還要上帝來開關門窗,人生才會有出口一樣。
另外,也好像我們無法自我掌控,日後的好壞要看老天是否賞臉,但是,這樣的人生感覺很沒意思。
我有一位好朋友,他的人生經歷過大起大落,多年前意氣風發、努力不懈的他,曾經開過公司、當過老闆,剛開始業績不錯,還做到股票上市的階段,
雖然忙碌不休,卻有成就感,當時他還不到40歲,算是青年才俊、年輕有為,堪稱許多創業者的表率。
◆◆◆ 開創事業第二春
「少年得志大不幸」,是我對朋友最好的形容詞,因為太早當老闆,很多職場上可能會發生的爾虞我詐,他都還不了解,甚至單純以為人與人之間,
只要以誠相待,對人家好就可以,哪裡會想到「最信任的人原來是危險的人」,最後出賣公司、捲款走人,讓他措手不及的人,就是合夥人。
公司倒閉導致家道中落,一夕間孑然一身、一無所有,上帝就這樣為他關上了那扇門,還好當時媽媽和老婆沒有棄他不顧,雖然不捨,還是讓他到中國發展。
依靠多年工作經驗及受挫被騙,加上努力的決心,以及貴人相助,又替他帶來事業第二春。
◆◆◆ 昂首闊步向前行
直到10年後,他的事業有成,也償還前債,出入境不受管制,他才再度回到家鄉,與妻兒、老媽相會,
他說:「如果當年事業失敗就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跌下去就沒有勇氣站起來,那麼永遠也沒有辦法『東山再起』,但我內心有個自信與堅持的聲音一直在支持著我,即使過了多年離鄉背井與孤苦伶仃日子,為了目標,我從來沒有放棄。」
他說今天能夠再度抬頭挺胸,昂首闊步向前行,除了感謝家人支持,更慶幸沒有迷失自我。【 文/奇異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