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把好人卡 錯當機會牌 】

一個男人的告白:「被拒絕並不丟臉,有感覺就該試試有沒有機會,這樣才對得起自己。但若發現對方沒意思,還去自討沒趣,才是真的沒面子。」

如果彼此有愛,等待變成是一種意義;但若只是單方面的喜歡,等待就成了一種異義。

你們的意見並不相同、你們的想望並不一致,所以不僅一開始的路途不一樣,就連要去的終點也不同,只是戀愛中的人一開始都很難察覺這一點。

愛情才剛萌芽,你忙著呵護照顧幼苗,無暇顧慮更多。你的眼裡只有愛,只要有愛就甚麼都可以克服;

你也不怕吃苦,相信你對他的好終會被他看見,但當時的你沒發現,原來你把自己的愛情當成了勵志故事,非要經歷一番刻苦才能刻骨,最後才會被歌頌。

◆◆◆ 從來都是一相情願 卻做得捨不得放棄

細微的喜歡不容易被察覺,而所有的愛都是從這樣開始。

這是你的信念,你拿來叮嚀自己不要放棄,只是你沒想到,原本遮風避雨的場所,竟只是逃避的去處。

你也沒料到,原來愛只成立在你身上,而單方面的愛無論如何都起不了作用。而你的細心照料,原來也只是在他身後的一場追逐,以為是緊緊跟隨著他,但其實望著的都只是背影,你連影子都觸碰不到,但就因為還看得到,所以才有了希望的錯覺。

可是、可是,你還是忍不住會想對他好,喜歡一個人就是會這樣啊,想著他現在正在做甚麼?

下雨了是否有帶傘?每個週末下意識地等著他開口邀約,然後睡前總想跟他說晚安……。

可是當時的你卻沒發現,你愈是對他熱切,恰巧就映照出了他對你有多麼淡漠。他的每一個眼神語氣始終客氣禮貌,怎麼都像是從你頭上澆了一盆冷水。

但你還是捨不得放棄,要捨掉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很難,只是後來你也分不清是因為困難所以做不到,或是因為不想去做才困難。

◆◆◆ 刻意忽略對方的拒絕 再努力也換不到愛

一直到再更久之後,久到你再也找不到堅持的理由之後,你終於才懂了,其實發好人卡給自己的並不是他,而是你自己。

是你要自己去試、去努力,然後再要自己不要輕易放棄。是自己把執著當成美德,而忽略他的疏遠、他刻意的保持距離,其實對方一直在暗示著,只是你自己沒發現,或是不想發現,因為只要不承認,就不成立,也就不用面對。

其實你一直有機會可以喊停,有機會可以功成身退,所謂的「功成身退」是指:承認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承認彼此的緣分僅止於此,然後甘心鬆手。

「現在過不去的事,時間會推你一把。」這一句話原來也是這個意思,時間不一定會讓你大徹大悟,但卻會讓你發現自己時間有限,要你做個決定。

◆◆◆ 不被需要的好 再多都是多餘

在愛裡付出是美德,愛上一個人也應該不問回報,但應該是在彼此相愛的前提下,而不是單方面的努力,這樣的努力不叫付出,而是揮霍。

不是揮霍了他,而是磨耗了自己的對愛的信念,自己對愛的感受。當時有多熱切,後來就有多膽怯。

原來,愛情好人卡自始至終都是在自己的手上,只是你捨不得丟,是自己發給了自己。

你把好人卡當成了機會命運牌在使用,恢復理智之後你才覺得好笑。

然而你的好是對的,敢於付出也不是錯事,你不要否定自己,你還是想要對喜歡的人好,但不一樣的是,你也開始學會珍視自己的好,不隨便給予,可是一旦給了就會很認真。

但同時你也明白,再不要傻到用好去交換愛,不被想要的好,再多都只是多餘,而不會被珍惜。這是你最後的體悟。
【 文/肆一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互相尊重 婚姻路更長 】

身邊有位好友已經結婚四年,但他們夫婦的感情始終如熱戀的情侶般,令人稱羨。我曾經問過她,在婚姻裡維持熱度是否有甚秘訣?

她說其實就是「互相尊重彼此的空間及時間」,說來簡單,但要做到卻一點也不容易。

舉個例子,他們夫妻從來不一起打掃,誰放假在家有時間就打掃,不會因為打掃習慣不同而嘮叨對方,也不會因為標準不同而爭執;

他們彼此有各自的朋友,不因為是夫妻就總是一起出席各個聚會,有些聚會男的不想去,女的就自己赴約,更樂得輕鬆。

這些日常生活小事看來簡單,但卻常常是夫妻爭吵的原因呢!

我自己在婚前就是顧家愛整潔的人,婚後我也鮮少要求先生幫忙打掃,只在他開口詢問時,我才請他幫忙分擔些家事。

並不是我真的那麼愛打掃,只是我知道有些事情勉強不來。第一次他幫我清掃浴室之後,我還偷偷地檢查水溝蓋下面是否每個隙縫都刷乾淨了,後來他說:「雖然我不擅長做這些,但我會盡力達到妳的標準。」

他說話的語氣是溫和的,總是好脾氣地配合我,但我卻總是高標準要求,覺得自己能做到,他當然也能,忽略了他並不擅長處理這些家務。

後來我重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如果對方要幫忙,我就必須尊重他有自己的方法跟順序,不要像個老媽子一樣,在旁邊嘮叨這、提點那的,放手讓他自己安排。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給對方時間,讓他有學習的空間。

隨著孩子出生,新手爸爸常常手忙腳亂,任何突發狀況只要高喊「老婆」兩個字,問題就會自己解決了,但我喜歡讓另一半放手去做做看,一開始我教他幫孩子洗澡,他總是要我在旁觀看、協助,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已經可以獨立幫孩子洗澡並且哄睡孩子,當然這過程經歷了無數次孩子嚎啕大哭,但我都要保持冷靜,且不能有責怪口吻,只能輕輕問句:「怎麼了?需要幫忙嗎?」如果他不需要,我就不介入,讓他自己處理。

每個人在每個時期都需要有學習的機會,我們要適時給對方時間及空間,尊重他自己的安排,夫妻相處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不要常常用質疑的口吻跟對方說話,要多給對方一點肯定的鼓勵,讓他願意嘗試那些不擅長,然後變得更好。

因為相愛才有緣分成為夫妻,所以要時常退讓,爭贏了只是當下那口氣,婚姻裡沒有誰是常勝軍,真正厲害的人,是那些願意給出尊重、肯定、包容的人,這樣的人才是不自私,認真經營婚姻的佼佼者。

【 文/粉紅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出軌 不全是第三者的錯 】

在社會新聞裡,小三常帶有負面的形象,社會大眾會根據報導,很直接地判斷這位第三者是破壞原本家庭幸福的元兇,特別是看到元配梨花帶淚、楚楚可憐的模樣,更認定小三充滿道德上的瑕疵,罪無可赦,被指責是應該的。

不過,把婚姻或戀情裡的裂痕都歸諸於小三,這是公平的嗎?外人通常只是站在岸邊看戲,而不曉得事實真相,像是元配本身也許早已無心經營雙方的感情,甚至經常做出傷害對方的事,使得對方心寒,進而想認識別的異性,造成出軌的結果;

又或者,男方身為有婦之夫,隱藏了本身的現狀,在外頭宣稱自己是單身,和他交往的女孩直到東窗事發,才知道對方已有家庭,

換言之,所謂的小三,也有可能是受害者,而非加害者,這樣的狀況下,如果我們習慣用既定的眼光,把小三視為搶人老公的可惡狐狸精,恐怕會得到錯誤的結論。

當愛情出現了第三者,這其中的情感糾纏和是非對錯,往往不是外界的人所能判斷的。

如果你發現,你身邊的人不再愛你,開始移情別戀,也不用特別去怪罪那個橫刀奪愛的人,更無須心生報復,到處向人訴苦。

你大可藉這個機會沉澱自己的心情,因為這就是愛情的常態,既然他選擇對方,就代表他和你的這段愛情可能要標上逗點,甚至是句點。

如果你能以開放的心情面對小三,也許就會對未來的愛情生活產生全新的體驗角度,這無疑也是一種收穫啊!

【 文/伯羅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挑戰生命中的挫折 】

《 挫折 》,可以是成功的墊腳石、敲門磚,也可以是導致失敗的程咬金、攔路虎。

人生中有多少苦難與不幸,多少無奈與失望,一種可怕的力量打擊著我們,磨練我們要堅毅自強、屹立不搖與目標專一,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苦難能夠深化人的生命。

舉例來說:

世界給他痛苦、磨練,他卻創造快樂給世界的天才音樂家──貝多芬,他的一生艱苦寂寞、路途坎坷、童年一貧如洗,晚年又耳聾,但卻在孤寂的日子,創造出令人感動的樂章;

志學之年患了麻痺症,苦痛不時侵蝕著他,而他用堅忍的精神,剛毅的態度,不服輸的意志,無比的雄心動魄,戰贏了人生,成為人人皆知的美國出色總統之一的羅斯福;

還有從小就是跛子,走路一拐一拐的,受盡別人的冷轟熱笑與欺凌,卻懷著美好的韻律 ,浪漫的詩情,寫出感人肺腑的詩篇的拜倫。

還有許多,像:鄭豐喜、杏林子、史記作者司馬遷、文天祥…等,古今中外有許多值得我們效法與學習的偉人,他們都是曾遭遇挫折,失敗過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克服,沒有努力改善困境,又如何嘗到甜美的果實?

當困難來襲時,天昏地暗,一陣陣狂風暴雨,以雷霆萬鈞之劫,暴戾凶狠,肆無忌憚的蹂躪摧殘,但要有美麗的豔陽天,必定有風雨之日,「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生命需要經過砥礪淬鍊,更發燦爛精彩,正因人生有種種缺憾與不完美,所以我們才要不斷超越,提升與創造自己呀!

「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挫折是策勵人們前進的動力,應該要懷著感謝心、感激心、感恩心,與之善處,千萬不可自怨自艾,讓它成為邁向成功的阻力。

比較沒有優勢的人,反而更加擔心,有著憂患意識,還能夠更加充實自己所沒有的,正是挑戰挫折之最佳態度,也才能戰勝挫折。

【 文 / 李怡慧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向主管報告注意三點 】

不管在哪一家公司,都會需要向主管報告工作事項,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身為員工必須拿捏得當,才能讓他們充分了解你目前的進度,也才能跟主管達成最有效的溝通。

◆◆◆ 一、以主管關切的事項為主

主管的時間有限,當在報告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你究竟該說什麼,而不是流水帳式的,講了一連串的數字,只讓主管頻打哈欠。

最需要確定的,就是主管關切的事項,像是他要求針對某個項目,寫出調查分析,那麼,只需要說明,目前進度到那裡,何時可以完成,這些講得愈具體愈好,同時,你也要注意,報告事項必須精簡扼要,最好用一句話就能說明清楚,這是主管最需要的。

◆◆◆ 二、要呈現方案而不是問題

有些人會習慣把學生時代的特質與習慣帶到職場裡,像他們在校園與同學合作專題報告,如果碰到困難,就會直接卸責,讓最強的成員來處理。

如果你在公司裡,也習慣把麻煩的問題丟給主管,自己卻完全不思考,該如何解決,那麼,在主管眼中,你恐怕就不是適任的員工。

你必須要有危機處理能力,能思考出多項解決方案,並向主管證明你的方案可行。

如果你向主管報告工作進度,都是朝解決問題的方向在進行,就算你出了小差錯,主管也不會太介意,反而更加重視你。

◆◆◆ 三、主動而非被動

很多人不太喜歡和主管打交道,採取避而遠之的態度,也就是說,如果主管沒有特別詢問,員工可能就會埋首於工作堆,而忽略了環境的變化。

像是某項重大國際事件發生,影響了公司的運作方向,主管可能有修正指令的打算,如果你能積極主動的報告自己的進度,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到主管最新的想法,如此一來,你就不會因為主管改變心意,而浪費時間做白工。

無論主管是否詢問你的工作進度,你都應定期而主動的彙整報告,建立你的專業形象。

【 文/布陀螺〈職場一點靈〉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修正「雙面」心態 迎接開闊人生 】

工作時,努力地表現正常,心裡早就充盈著不滿的情緒,但為了收入,必須強顏歡笑,帶上面具。

很多事情,你都看不順眼,但只能在心中暗罵,像是為什麼只有你加班、為什麼同事整天打混摸魚卻有績效獎金、為什麼主管總是狐假虎威,這些感受,你可能無法直接在公司表達,不過,把這些情緒埋在心裡,就像吃了有毒物質的食物,體內累積久了,必定會傷害到你自己,像是你會變得更加憤世嫉俗、或是工作的動力逐漸消磨光,最後,你只能在下班的酒吧和好友吐苦水,而你仍然無法改變現狀,你所厭恨的事物依然存在,甚至是繼續宰制你的命運。

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從好友圈的訴苦模式跳出,先保持心理平靜,因為,無論如何掩飾,情緒必定會從臉上的表情或一些行為模式洩露出來,像是你對某些人,總是沒有好臉色,或是某些人講話時,你是低頭滑手機。

在公司裡,成員彼此互動的機會非常多,要是你很討厭別人,對方也會感應到,你自然很難期待,他對你會滿臉笑容。

通常,容易和別人合作的人,其工作產能會比較高,他對公司的任何同事、主管,都不會有成見,更不可能在背後說壞話,他就像一處寬廣、多車道的十字路口,歡迎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路過。

他的心態,和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具有一致性,任何人都會覺得,他是易於合作的對象,他能幫助整個小組成功,他能幫助整個公司成功。

像這樣的人,無論到那裡,都會有立足之地。

要是你希望工作順利,不妨修正這種「雙面」心態,以真誠的態度和別人互動,你會發現,你能擺脫原本的泥沼,慢慢開拓出生涯的康莊大道。
【 文/凡客〈快樂上班族〉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炒菜 你炒對了嗎 】

用鍋子加熱少量油脂,翻拌食材的同時在短時間加熱的烹調手法,便稱作「炒」。炒菜時,鍋子的表面溫度在200℃左右。

利用晃動平底鍋或是翻拌食材的方式,避免食材停留在鍋面上,並藉由在空氣中翻動食材的過程使水分蒸發,將鮮醇味濃縮起來。

此外油脂還可防止食材沾黏在鍋子上,增添獨特的鮮醇味與風味,使口感更為圓潤。

有些蔬菜莖部較厚,而葉片部位較薄,加熱時每個部位變軟的時間就會有差別。

一般認為炒菜是靠一把平底鍋,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的簡單烹調方式,但是想要炒得美味,還是需要注意一些重點。

首先炒菜的基本原則,必須利用高溫在短時間內烹調。將鍋子加熱至200℃左右,然後倒入油脂使鍋面充分受熱,此時再將食材下鍋,使水分在蒸發的同時,炒出爽脆的口感。

不過在烹調不同食材時,必須調整火候與烹調時間,像是蒜頭、青蔥、生薑這些辛香料,須用小火耐心炒出香氣,而肉或魚貝類一開始則要開火大炒至表面變硬,鎖住鮮醇味。

另外容易釋出水分的葉菜類蔬菜,也要用大火快速拌炒,不過葉片較厚的高麗菜,開大火會使得高麗菜還未熟透便燒焦,所以反而應用中火來炒。

◆◆◆ 〈美味要訣1〉煮熟再調味 避免出水

炒菜時,首先要以小火拌炒會釋放出香氣的辛香料,接下來再依序用大火將食材炒熟。

下調味料的時間,則要等最後下鍋拌炒的蔬菜變軟熟透後再加。蔬菜還沒炒熟就下調味料的話,會因為滲透壓的關係,使食材出水,變得水水的,有損熱炒料理特有的香氣及爽脆口感。

所以請事先將調味料全部備妥,等食材炒熟後再伺機加進去。

炒菜要炒得好吃,切記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一次不要炒太多食材。

最近有推出火力強大,適用於熱炒料理的加熱器具,但是家用的瓦斯爐或是IH調理爐的火力大多會有一個極限,炒出來的菜無法像餐廳一樣美味。

鍋子如果放進過多食材,就得花一些時間才能炒熟,因此會使食材釋放出來的水分無法完全蒸發,於是就會殘留很多水分變得不夠爽脆,而且水分還會使食材表面的油脫落,鮮醇味也會流失。所以記得炒菜要用熱鍋,且須適量拌炒。

◆◆◆ 〈美味要訣2〉食材、調味料、餐盤要事先就定位

炒菜要以大火快速加熱,大部分在3分鐘左右即可完成料理。這種烹調方式不能磨磨蹭蹭,所以舉凡器具、食材、調味料、餐盤等等,一定都要事前備妥。

使用多種食材時,須依拌炒順序擺在瀝網上,以便毫不遲疑地依序下鍋,所以調味料也請務必事先量好。調味料需要將醬油、酒、鹽混合在一起時,要先將不容易溶解的鹽完全溶解。

等食材炒熟後,為了避免餘溫加熱食材會馬上盛盤,因此餐盤也要事先擺在一旁備用。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請用餐的人在餐桌上坐好等著上菜。

◆◆◆ 〈美味要訣3〉加熱長短 影響美味

青江菜這類的蔬菜莖部較厚,而葉片部位較薄,加熱時每個部位變軟的時間就會有差別,因此如果一起下鍋,莖部會炒不熟,葉片卻會變得軟趴趴。

想將莖部及葉片都炒到軟硬適中,首先要以中火將莖部拌炒2~3分鐘,等油遍布呈現鮮豔色澤,根部也變軟後,再加入葉片快速拌炒。

此外還要記住一個重點,熄火後要馬上盛盤。一般常說,「炒菜要炒至九分熟後熄火盛盤,享用時熟度才會恰到好處」。

水分多的蔬菜,下鍋後一直放著會造成餘熱一直加熱,使美麗色澤與爽脆口感通通不見,所以菜炒好後,請立刻將菜從鍋中一次盛到餐盤上。

豆芽菜的加熱方式會影響料理的美味度。其實不僅是熱炒料理,加熱烹調時都得注意不能過度加熱,最理想的境界就是保留住爽脆口感。

請以拿在手上時,豆芽菜不會彎腰鞠躬,可呈現站立的狀態為標準。

豆芽菜拌炒時間太短的話,會吃到它特有的草腥味。

不過,豆芽菜炒過之後看起來依舊像沒炒過一樣,幾乎沒什麼變化,算是種很難判斷熟成程度的蔬菜。

因此除了靠外觀做判斷之外,拌炒期間最好數次取出試吃看看,等到吃不出草腥味後,就要馬上熄火,才能將豆芽菜炒得爽脆。
【 文/松本仲子〈美味教室〉 】

◆◆◆ 〈作者小簡介〉松本仲子(MATUMOTO NAKAKO)

1936年出生。為女子營養大學名譽教授、聖德大學研究所兼任講師、營養管理師、醫學博士。

專攻烹調學、官能品評法、飲食文化論。曾發表「簡化烹調方式對食物風味的影響」等多項研究。著作《家常菜的美味科學》(采實文化出版)即將在台上市。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愛一個人,大概就是 ....... 】

真心等你的人,他總會真心等下去,不願意等你的人,總是一轉身,就牽了別人的手。

如果有一天,你開始後悔放棄我,請記得,我從未想用離開的方式,教會你如何去珍惜。。。

說不想談戀愛是假的,說不羨慕人家秀恩愛是假的,只是沒有一個是認真的,所以寧願選擇單身 ;

不想要隨便談感情,因為不想當我遇見更好的人的時候,已經把最好的自己用完。

謝謝你,在我最任性的時候,愛過我 。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傾我所能、盡我所有。我給過你的,給不了第二個人。你給過我的,也請不要再給第二個人 ;

能拴牢一個女人的,未必是愛情,而是呵護。享受別人的照顧,的確是會上癮的。這就是為甚麼『 愛你的 』 總能打敗 『 你愛的 』 ,因為人性的需求本質上是一樣的。

我們孤單地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為了找到一個,能跟我們白頭偕老,同甘共苦的終身伴侶,能對自己好的一個人。

愛一個人,大概就是他很少說愛你,但你知道他愛你;

愛一個人,大概就是他為了與你相遇,甘願一路顛沛流離;

愛一個人,大概就是他把所有好,都給了你,而從未告訴你;

愛一個人,大概就是他會安靜聽你,說完一大堆煩惱心事之後,緊緊擁抱著你;

愛一個人,大概就是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你需要他,他就會出現;

愛一個人,大概就是他願為你,付之所有,願伴你走完一生。

想念一個人,不需要語言,卻需要很多勇氣。走在路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獨自品味孤獨的時候;

當你靜坐一隅,默默的感受,心裡那份惆悵的時候;想念就像清風如影隨行。

你會感悟,想一個人會多麼寂寞,念一個人會多麼心痛,想念一個人的夜,會多麼寒冷。想念一個人,有時也許會面帶微笑,但你的心卻在流淚。

嘴上說愛你的人,為甚麼不用行動來愛你?每天打電話給你的人,為甚麼不親身來陪你?

一個人真心愛你的表現,不是做他想做的事情,而是做他能做的極致。

把所有一切的好,都交給你。感情不只是付出,而是付出所有。

不管怎麼生氣,都捨不得說你罵你 ,你害怕的時候,他會擁抱著你 ,他成熟穩重理智 ,也會為了你鼓勵上進, 因為他想跟你有未來,如果找到了,那就在一起吧 ;

承諾是最美麗的謊言,如果一個人說愛你,請等到他對你百般照顧時,再相信;

如果他答應帶你去的地方,等他訂好機票,再開心;

如果他說要娶你,等他買好戒指,跪在你面前,再感動;

因為,我們都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感情不是說說而已,一句你拿著,勝過一百句我會給你的,一萬個美麗的未來,也抵不過一個溫暖的現在。

我們不要甚麼海誓山盟,我們只要對方能陪自己,走過每個春夏秋冬;

覺得人跟人溝通,有時候沒有用,講出來就跟你心裡想的不一樣,別人聽到耳朵裡,又變成另外一種味道,講來講去反而造成誤會。

人最懂的還是自己,有時候人的情愫,其實是自己沒有辦法消化的表現。

幸運的,能找到一個人了解你、懂得你;不幸運的,可能只是給別人多了一個談話資料,讓自己更加糊塗、更加難過而已。
【 文/愛分享《 經典語錄 》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吃1包薯條,致癌風險有多大? 】

◆◆◆ 台大研究:吃1包薯條 致癌風險恐增500倍

〔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根據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團隊發表的研究:吃1包薯條 致癌風險恐增500倍;

食安問題備受各界關注,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研究所教授吳焜裕的團隊發表研究指出,人類經由飲食攝取的丙烯醯胺愈多,誘發基因傷害的風險也愈大,是致癌的危險機轉;

按照美國環保署評估的風險值估算,1名60公斤成人食用72公克薯條引發的致癌風險,恐怕高出環境值的500倍,而72公克薯條大約多少?

吳焜裕指出,一包麥當勞薯條可能就超過。

吳焜裕強調,馬鈴薯、玉米、麵粉等物,在超過120度的高溫下炒炸,就會產生丙烯醯胺;

先前在老鼠實驗已證實丙烯醯胺會對於基因造成傷害,但此次首度以人類為對象,針對30名吸菸與33名不吸菸成人,分析其尿液中丙烯醯胺含量與基因傷害風險的關係;

結果證實顯著相關,而丙烯醯胺與致癌、神經毒性有關,

建議政府應該評估國人日常生活丙烯醯胺的攝取量,以及對於健康的影響;

並進一步管制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強調食安問題不只要關注源頭管理,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也應該納管。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世間事,沒有絕對的標準,「有用、沒用」,「美、醜 」,「有成就、沒成就 」,甚至「長、短 」,「胖、瘦 」等等價值觀,每個人的喜好、觀點、 看法,都是人為所訂定,因人的認知而異。

隨著時代的演進,媒體的進步而不斷改變,依社會發展也產生極大的差異。

若用絕對的尺,來丈量別人,並用來做為衡量得失的判斷標準,只會讓自己嚐到自尋煩惱的惡果。

◆◆◆ 莊子說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人若一味強出頭,鋒芒畢露,自大高調,盛氣凌人,還妄想不遭人忌,顧人怨,那是絕不可能的事。

然而當你以無用之姿,出現在世人面前時,也要慎選環境,在有用與無用之間,要靠自己去謹慎評量。

而不是受世俗的價值標準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才能在世間洪流中,找到自己的絕佳位置。

《 天生我材必有用 》,找到自己最大的用處,就是自己存在這個社會的價值。

 

【 文 / Mr. Right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