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總裁,您的「懶人包」離譜了!
◎ 李世榮
央行彭淮南總裁提出服貿七點「懶人包」,馬總統昨天記者會,更引用為其立場背書。「彭七點」並無新意,前三點不外乎台灣應速簽署
FTA,否則未來產業競爭力將更不敵南韓。他直接鼓吹的是,台灣經濟應速與中國水乳交融,否則難以加入 RCEP及 TPP,或與它國簽署 FTA,融入世界經濟。
馬英九高唱,簽服貿協議可「振興」台灣服務業;彭總裁意在言外的則是,開放陸資來台,可創造驚人就業效果(第四點:「截至 1
月底,中資來台投資495件,其中陸籍管理幹部 264 人,在台雇用 9624 人,創造 36.5倍就業效果」)。
美哉斯言!但總裁提供的片面數據,更有驚人的誤導效果。例如,台灣只要引進同量陸籍幹部(274
人),就可再創造一萬就業機會;或中國只消帶三千管理幹部到台灣,我們就可獲得十萬就業大軍的職位。但就業創造真是如此「只見其生不見其死」的幸福工作嗎?彭總裁數據沒說謊,但有嚴重唬弄外行聽眾的嫌疑!
傳統(非境外)服貿與貨品貿易的不同,在於將「服務」進口到本國。所以此次服貿協議的重心,在於如何安排貿易對手將「提供服務」的廠商安頓到自家們口。開放服貿衝擊最深、最重的,當然是不願或無力出境設廠的在地服務業者;受益最大的,則是境外投資舉重若輕的大商。若引用彭總裁的數據,中國只要募集少數資本,派三千管理幹部到台灣,我們就有十萬成年人志願或被迫轉入中國掌控的企業工作。此情形下,是否台灣小黃變小紅(第六點),根本已經不重要,因為許多在地服務業老闆,都已經成了大紅。試想,若此景成真,解救台灣同胞還需勞駕人民解放軍嗎?
第五點(政府在 2010~2019 年編列 982.1 億元預算,支援產業提升競爭力及輔導產業轉型)是關係服貿受害者的措施。然而時序已入
2014,請問其中五分之二(2010~2013)的執行成果何在?剩餘的五分之三,怎麼做?誰執行呢?此種未兌現、不知何日如何實現的支票,套一句賽局理論吊書包的行話,根本談不上「可信承諾」(credible
commitment)。這點是擺明著辛苦總裁及時護航了!(第七點不置評) (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