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男倍增、年輕化 高熱量忌口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痛風不再是中年男人的專利。調查發現,近十年國內男性痛風盛行率增加近一倍,尤以十九到四十五歲男性的增加幅度最大。

 

衛生署從二○○五年委託中央研究院進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三年間調查六千多人。與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六年資料相比,男性患痛風的越來越多,盛行率從十年前的百分之四點七四,上升到百分之八點二一,幾乎增加快一倍。

 

女性變化不大,僅從百分之二點一九增為百分之二點三三,主要因有女性荷爾蒙保護,可降低血中尿酸。

 

痛風年輕化的趨勢,以十九到四十五歲男性最明顯,由百分之三點四上升到百分之七點二,而四十五到六十五歲中年男性也從百分之五點八提高到百分之八點九。

 

根據十多年前的調查,第一次痛風發作年齡平均為五十歲,爾後逐年下降。宏恩醫院痛風中心主任陳峙仰說,近年常見十幾到廿歲的痛風患者,甚至有八歲患者,最主要症狀是腳拇趾、腳踝紅腫、熱痛,很多年輕患者壓根沒想到痛風找上門,還以為自己扭傷了腳,常在第二次發作才想到就醫。

 

陳峙仰說,過去以為痛風患者或有風險者不適宜含「普林」( 或嘌呤)食物,如內臟、蛋黃、豆類、香菇、蘆筍、酒精等,但近年各國研究皆顯示高熱量飲食、肥胖比普林對痛風影響更大;美國研究指出,中廣性肥胖者罹痛風風險是一般人三倍,要避免痛風,就得少吃高熱量飲食、含糖碳酸飲料及甜食。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胰島素不可怕 有助減少糖尿病併發症

/自由時報/
文/丁明國

 

許多糖尿病患,一聽到注射胰島素就聞之色變,其實這些恐懼都來自於對胰島素的不了解。

 

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能幫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身體細胞,提供能量,若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不再分泌,甚至是胰島素無法被身體利用時,就會出現所謂的糖尿病。

 

胰島素分泌多寡,是隨著血中的葡萄糖濃度而有所調整。我們在用餐之後,食物經過消化吸收,血糖跟著上升,同時刺激胰島素的分泌;相反地,當肚子餓的時候,血糖值就會下降,並抑制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就是透過這樣的作用機制在我們的體內運行。

 

當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不再分泌,身體組織無法使用血液中的葡萄糖,造成葡萄糖累積在血液中,並使血糖值升高。此時,醫師就會建議患者以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來治療,幫助病患保持血糖值在正常範圍,並防止血糖值過高。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島素治療並不可怕,其主要的功能是幫助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內,血糖控制得好,其實對減少糖尿病併發症是相當有幫助的。

 

胰島素注射治療是模仿正常人的胰臟分泌胰島素的情形,依據監測的血糖值來調整胰島素劑量,以達到最佳的血糖控制。

 

市面上有多種不同類型的胰島素,依作用與在體內持續的時間長短,可分「基礎型」及「餐食型」兩大類。

 

胰島素不會導致洗腎

 

基礎型是幫助維持空腹時正常血糖所分泌的胰島素,有「中效」與「長效」兩種;餐食型胰島素也就是吃飯後,為了降低餐後升高的血糖而分泌的胰島素,可分為「速效」、「短效」兩種,病友經由監測到的血糖值及醫師的建議,來選擇胰島素施打的種類和劑量。

 

臨床上,常聽聞病人對於胰島素治療有錯誤的觀念,例如施打胰島素「會洗腎」、「會失明」、「會上癮」等說法,以致影響患者的治療意願,反而使病況加重。事實上,注射胰島素能夠提早減輕肝、腎功能的負荷,還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併發症出現的機率。

 

糖尿病的治療是長期抗戰,不管在生活習慣上的改變或藥物方面的治療,都需要有恆心及耐心,只要血糖控制得宜,糖尿病友也可以過著和正常人一般的生活。

(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病患血糖控制 僅2%符美國治療標準 /

/自由時報/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昨天指出,據估計,國內約有120萬名糖尿病患,但其中只有70%知道自己罹病且確診;這些患者中,並只有2%能達到美國糖尿病協會提出的「ABC指引 」的標準,也就是有效控制血糖,避免併發症的發生。由此顯示國內糖尿病患在血糖控制上,還要再加把勁。

 

該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所謂的「ABC指引」指的是「糖化血色素」HbA1c<7%(糖化血色素為3個月平均血糖值)、「血壓」BP<130/80mmHg及「膽固醇」LDL-C<200mg/dl,但大部分病患都無法達到這個標準。

 

蔡世澤說,糖尿病可分為兩型,

 

第1型的糖尿病患者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終身需依賴注射胰島素控制;

 

第2型糖尿病患在疾病初期若不嚴重,可以靠改善飲食及運動習慣來控制病情,但是一旦控制不佳、疾病惡化,可能需要口服藥物,或者注射胰島素來控制糖尿病病情,第2型的糖尿病患就占了所有糖尿病患的95%。

 

蔡世澤認為,病患可能會因為打針的方式錯誤、給藥時間出錯,或者推算劑量不準確,而導致一天內的血糖忽高忽低,因此需要遵照醫囑控制病情,並且與醫療團隊配合,並學習換算各種類食物的醣類分量,將治療融入生活中,才能控制好血糖。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氧化劑可能增加糖尿病罹患風險(路透芝加哥電)

 

澳洲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添加於食品以及補充食品內,防止細胞損壞的抗氧化劑,不僅不會保護人體對抗糖尿病,實際上反而可能提高得到糖尿病的機會,至少在糖尿病初期是如此。

 

澳洲摩納希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提加尼斯(Tony Tiganis)在聲明中表示:「在第二型糖尿病初期的案例,我們的研究顯示,抗氧化劑對人體有害。」。提加尼斯的這項研究發表於「細胞代謝」(CellMetabolism)期刊。

 

抗氧化劑為保護性蛋白質,可以避免因帶電粒子,也就是活性氧化物所造成的細胞損壞。這樣的氧化壓力被認為會使許多疾病惡化,包括第二型糖尿病。

 

因為抗氧化劑能抵抗氧化壓力,已廣泛成為食品補充品。但提加尼斯表示,這種情況變的有些複雜。

 

提加尼斯表示:「我們認為這當中有個微妙的平衡,一樣好東西如果過多,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惡果。中央社(翻譯)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化血色素HbA1c

 

糖化血色素是什麼?血色素你知道吧?血色素是紅血球內的一種蛋白質分子。

 

它負責把從肺部吸收進來的氧氣運送到各個組織器官去利用,然後回程順便把二氧化碳運送回肺部去排出。

 

內含血紅素的紅血球若沒有意外,將終其一生在血管內運行。

 

人家說近糖者甜,近塩者鹹。所以常吃糖者嘴巴較甜,常吃塩者心性較鹹(台語吝嗇的意思)…ㄜ~~扯錯了!意思是,成天浸在糖血裡面的血色素要不變甜也難。

 

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本來就很容易進入紅血球,然後附著在血色素上。

 

被附著上葡萄糖分子的血色素就叫做糖化血色素,這很容易了解吧?當血液中的血糖越高時,被糖化的血色素的百分比就越高。

 

而且,痴心的葡萄糖分子一但粘上了血色素就終生不離不棄,誓言白頭偕老,直到紅血球死亡為止。

 

紅血球的壽命大約是120天,因此糖化血色素值反應的是,一個人從抽血當時往回推三到四個月之間,血糖平均的高低情形。

 

所以,凡曾經濫吃濫喝者,必留下痕跡!把嘴巴抹得再乾淨也是沒用的。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約在6%以下。

 

您知道什麼是「糖化血色素」(HbA1c)嗎?它可以當作人體最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狀況,所以現代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指標已經不只是單純看血糖的高低值,而是以糖化血色素值作為控制良好與否之指標。

 

所謂「糖化血色素」(HbA1c)是指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含有血色素,當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紅血球,和血紅素結合後,就形成糖化血色素。

 

一般紅血球平均壽命為120天,葡萄糖附在血色素上不容易脫落,因此檢查血中糖化血色素的濃度,可以反映體內最近2-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

 

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愈高,糖化血色素的濃度就愈高,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的正常值約為4-6%,糖尿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若能有效控制並降低糖化血色素的值,則每降低1%,罹患眼睛、心臟、血管、腎臟等病變的機率,就可降低25%。

 

糖尿病人大多會去瞭解血糖值的高低,作為是否控制好病情的判斷依據。

 

不過血糖值僅能代表短時間內糖尿病的控制情形,且可能受到疾病、藥物、飲食、運動等因素影響,而有起伏變化。

 

所以有些糖尿病人平時不忌口,看門診前才臨時抱佛腳,開始規則服藥、控制飲食,希望有較低的血糖值,但醫師可透過「糖化血色素」瞭解病人長期的血糖控制情形。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涼轉戰火鍋 小心膽固醇上身!

(中央社訊息服務)

 

時序入秋天氣轉涼,羊肉爐、火鍋等成為許多上班族聚餐的第一選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調查發現,40歲以下的受檢者總膽固醇偏高的比例已追上較高齡的受檢者,光是今年就發現40歲以下受檢者,有將近28%的人膽固醇都超過標準值。

 

聯安發現許多年紀輕輕就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往往是因為愛往火鍋店報到,又特別偏愛滷大腸、肉類、雞心、海鮮等食材,吃多了不知不覺就變成高膽固醇的危險群。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營養師徐景宜提醒上班族,高膽固醇的人有不小比例都與「飲食內容」有關,特別是愛吃帶殼海鮮、內臟、紅肉、油炸品等食物,而這些食物又特別容易出現在吃到飽的火鍋、麻辣鍋、羊肉爐的菜單上,因此即使是身材苗條或是健壯的年輕人,也要小心膽固醇上身。

 

因此就算不是肥胖一族,據統計高達六成的瘦子,膽固醇數值還是超標!根據心臟基金會飲食調查發現,如果飲食不忌口,甚至天天吃消夜,儘管是BMI值小於二十四的瘦子,也有六成出現高膽固醇、高血糖、高血壓的症狀,瘦子如果無飲食危機意識,不但「三高」容易無預警上身,也會進一步造成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問題,例如心肌梗塞、甚至中風的問題。

 


無法抗拒熱呼呼的火鍋又擔心膽固醇、肥胖問題上身,徐景宜表示,除了火鍋聚餐時要多注意食物的攝取內容,平日的飲食也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第一:平日務必減少高膽固醇食物,如內臟、蛋黃、牛羊肉、肥肉及帶殼海鮮、甜食的攝取;

 

第二: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飲食,以幫助降低體內的膽固醇:例如蔬菜、麥類、糙米及豆類製品,如豆乾、豆漿等。

 

因為膳食纖維可與體內膽固醇代謝產物膽酸、膽鹽結合,而排出體外,間接降低體內膽固醇。

 

在選用豆漿時,可盡量選擇低糖或無糖的口味,且可選擇膳食纖維含量高的豆漿,如此一來,可增加纖維攝取又可以避免糖分攝取過多,才是比較健康的飲食內容。

 

提醒消費者,部分市售豆漿有取得可降低膽固醇的健康食品認證,在瓶身都有小綠人標誌,選購時可多留意,也比較有保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總發表降低膽固醇小撇步 須持續八周見效
 
(軍聞社記者曾子才十日台北電)
 

八週降低膽固醇!三軍總醫院病理部主治醫師金忠孝副教授,提供降低膽固醇的小撇步,只要輕微症狀的高膽固醇及高血脂患者,以改善飲食方式,自我控制,持續八週必能看到成果。

 

金忠孝副教授表示,患者首先在早餐吃一碗燕麥粥,可使血中壞的膽固醇濃度,降低百分之十,而中餐要吃半碗豆類,因為根據臨床結果顯示,每天吃半碗任何一種豆類,例如黃豆、青豆、菜豆、扁豆或四季豆等,能使血中壞的膽固醇濃度,降低百分之二十;

 

至於晚餐須吃三瓣大蒜,它能使血中膽固醇的濃度,由二百四十降至二百一十五。

 

輕微症狀的高膽固醇及高血脂患者,每天吃半個洋蔥,將半個新鮮洋蔥切片,浸泡在醋及醬油中,置放冰箱一夜後食用,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濃度,增加百分之二十。
 

 

在水果攝取方面,每天要吃一個蘋果,每天中餐或脕餐吃一個蘋果,一個月後,患者血中總膽固醇的濃度,下降了百分之十。
 

金忠孝強調,患者每週也須吃兩次清蒸鮭魚,以鮭魚 三兩 清蒸食用,可讓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百分之十,也可降低血中的三酸甘油脂,效果非常好。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素可以戰勝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盛行率最高的馬歇爾群島,透過素食飲食計畫搭配生活型態的改變,目前只有少部分人需要靠胰島素藥物治療。

     

吃素可以戰勝糖尿病!世界著名的素食營養專家Brenda Davis女士日前來台,在2009年慈濟人醫年會上,分享她在素食營養學上的實務與經驗。她以運動、烹調、營養衛教,指導馬歇爾島居民,從飲食及生活型態上改變,成功戰勝糖尿病。

     

布蘭達表示,位於太平洋的馬歇爾群島,六十年前是沒有第二型糖尿病的,居民過去多攝取蔬果、魚,但因為環境改變,絕大部分食品都仰賴進口,島民的飲食演變成只吃兩大類食物:加工食品和高脂肉製品。

     

高纖低鹽低糖 配上全食物及核果

     

當地的小孩從早上七點就開始喝可樂、吃速食當早餐,滿口爛牙。而一次只要五毛美元的計程車資,讓島民即使只過個路口也要搭計程車,因為就怕被人看不起。

     

高糖、高鹽、白麵粉等西化飲食,加上缺乏運動,馬歇爾群島成了全世界第二型糖尿病盛行率最高的地區之一,成年人約50%都有第二型糖尿病。

     

但他們完全沒有營養觀念,不了解是飲食不當引發糖尿病,還一直以為是遺傳或原子彈試爆的輻射,導致他們的健康受到威脅。

     

經過美國國防部與羅瑪琳達大學 (Loma Linda University) 合作,布蘭達帶著團隊在2006年開始在當地進行康復計畫。從最基本的生活型態改變,在島內推動素食飲食,在很短的時間內即獲得良好成效,目前只有少部分人需要靠胰島素藥物治療。

     

適度運動、營養衛教 讓疼痛消失

     

這項康復計畫的重點是,參加者三餐到計畫中心用餐,她設計的飲食以高纖、低鹽、低糖、全食物、核果等組合,之間規畫運動、烹調、營養衛教,短短兩周,一些參加者就高興的說,「他的腳疼痛消失了」,還有人變瘦了。

     

現在這項計畫已由馬歇爾群島政府接手推動,人們不再覺得用腳走路丟臉,反而成為一種時尚。布蘭達說,這是一道「生活型態」良藥,不用吃任何的藥,只要正確的素食營養,加上適度的運動,讓馬歇爾島民不再受糖尿病纏身。

     

本身已經素食二十年的布蘭達堅信,既然要素食,就一定要吃得很健康,才能為素食健康代言。她提醒大家擺脫再製品、加工品,尤其是反式脂肪絕對不能碰,平日多攝取低糖低鹽高纖維,以核果種子攝取脂肪、油等,即使不吃蛋、不喝奶,慎選食物,照樣可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痛風、心血管疾病 進補要節制 /

/自由時報/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國人愛吃補,總覺得有病去病、沒病補身,時值冬令進補的盛行期,吃一碗熱騰騰的藥膳補品是人生一大享受,不過,醫師提醒,有痛風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在進補前,應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免補出問題,導致舊疾復發。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副主任蔡玲貞指出,痛風的民眾,在冬令進補時,一定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因為補品多以肉類或內臟類為主要材料,這些都是高膽固醇、高普林的食物,富含飽和脂肪酸。

 

蔡玲貞進一步表示,膽固醇及飽和脂肪是造成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的主因,高普林食物更是痛風的大敵,攝取過多的熱量容易導致肥胖,增加罹患前述慢性病的機率。

 

肉類或內臟類的食材富含蛋白質,經人體代謝後,會產生尿素、尿酸等廢物,必須經由腎臟排出,一旦民眾攝取過多,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蔡玲貞建議有痛風的民眾,進補時,應控制肉類攝取量,一餐不超過70公克,以35公克的肉來說,厚度約0.5公分,大小約如男人手掌的2/3面積,吃肉後,少喝湯汁,尤其第一次燉起來的湯頭,不能超過半碗的量,隔餐再熬過的湯頭更為濃綢,這類的湯汁就不要再喝了。

 

至於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一餐中肉類的攝取量和痛風民眾相同,但記得湯汁中不要加鹽,把浮油撈掉後,再飲用湯汁,肥肉和皮盡量都不吃,最好搭配燙高麗菜、茼蒿等蔬菜一起食用。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狀腺風暴 誤認感冒險送命 /

/自由時報/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你能想像嗎?身體像一輛只能開時速一百公里的車子,卻突然以二百五十公里時速持續暴衝,導致零件全部耗損報銷,身體器官剎那間兵敗如山倒!「甲狀腺風暴」就是這樣的疾病,可以輕易奪走一個人的性命。

身體器官 急速衰竭

 

台北縣中和市民劉小姐有甲狀腺亢進而不自知,十月因感冒後易喘就醫,門診頓時變成急診,住進加護病房後就陷入昏迷,每分鐘心跳達二百下,短短幾分鐘之內就出現心衰竭、急性肝衰竭等症狀,醫師診斷是死亡率極高的猛爆性疾病「甲狀腺風暴」。幸運的是,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已經康復出院。

 

署立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表示,「甲狀腺風暴」過去常發生在甲狀腺亢進患者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後;現在較容易出現在未治療、或治療中突然停藥的病患身上。

 

卅六歲的劉小姐,家住五樓,平常一年難得感冒一次,每天爬五層樓階梯從來也不是問題,十月初突然感覺心跳加快,後來又感冒,爬兩層樓就氣喘不已,持續一週不見改善才決定就醫。

心跳飆200 失去意識

 

劉小姐說,就醫過程意識都很清醒,從門診到急診,甚至到後來心跳加速到二百餘下,被醫生送進加護病房時,都還能意識清醒地請陪她就醫的父親先回家,但才簽完插管同意書後躺下,就沒有了意識。

陷入休克 一度病危

 

劉母說,劉父一接獲院方開立的病危通知書時「被嚇到」,不敢相信前一天還說說笑笑的女兒,馬上就走到了生死交關的危急時刻。看著如今恢復健康的女兒,劉父幾度紅了眼眶,說不出話來。

 

署立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順鑫說,劉小姐是心因性休克,緊急到讓院方必須準備要接上體外心肺循環機「葉克膜」,經過檢驗發現,劉小姐血液中的甲狀腺素太高,研判應是導致心跳加速的主因,隨即會同新陳代謝科治療。

治療近月 才康復出院

 

劉小姐雖然表示自己沒有甲狀腺亢進病史,不過,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則說,從劉小姐的眼睛、脖子看來,研判是有甲亢疾病而不自知。

 

甲狀腺風暴 女罹病風險 是男人10倍

 

「甲狀腺風暴」是少見,卻有致命風險的疾病,死亡率達二至五成,署立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分析:「主要原因是有甲狀腺亢進現象未治療,或突然停藥所致。」

 

誘發「甲狀腺風暴」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臨床表現會出現發燒超過攝氏三十九度、心跳快速達每分鐘一百四十下、腸胃道功能異常,嚴重的病人會出現黃疸、中樞神經系統異常。

 

謝安慈表示,甲狀腺亢進症狀非常多元,除了脖子粗、眼睛凸外,常見的還有心跳快、體重劇減、手抖等,但也因為症狀不特別,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感冒或習慣而忽略,女性發生的比率約二%,高於男性的○.二%。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甲狀腺亢進,抽血檢查就可以確認,許多健康檢查的項目中都有納入。(記者何玉華)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