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22 Fri 2017 09:53
【 冬至進補 過量恐傷身 】
- Dec 22 Fri 2017 09:43
【 人生就是刪除不好的;留下好的 】
- Dec 21 Thu 2017 11:15
【 我相信我老婆沒出軌 】
【 我相信我老婆沒出軌 】
日本熟女藝人藤吉久美子最近中了「文春砲」,被《週刊文春》狗仔隊拍到她跟朝日電視製作人A在飯店同房渡夜、也曾拿著備份鑰匙頻繁進出A住處等等,她跟同為藝人的丈夫太川陽介被稱為「鴛鴦夫妻」,此事爆出後,太川雖為「被害者」卻笑容滿面舉行記者會表示相信老婆沒出軌,還道歉說「我家那個蠢蛋,蠢到不行,搞出如此輕率行為,引起騷動,實在很對不起!」
至今日本只有老婆出面挺出軌老公,太川挺出軌老婆在日本是首例,各界叫好說是「真正男子漢」,日本社會也跟以前大不同了!
藤吉久美子說了一堆小學生也不會相信的解釋,像是「太累了,讓A按摩到天亮而兩人就這樣睡著了!」
太川最厲害的是說:「誰看了也會懷疑是不倫,但我相信她!」「她說什麼都沒發生,我相信,我全能理解!」「我相信她,因為她是我老婆!」
還透漏自己跟藤吉以及16歲兒子,一直都是三人成「川」字形睡覺,感情很好,因此「我會守護兩人,不會破壞家族三角形的!」
太川的火速而且明快的對應,而且到最後沒說讓自己戴綠帽的A的一句壞話,最後還擺出他1977唱成名曲「LuiLui」招牌姿勢數次來結束記者會,氣氛明朗愉快,讓世間讚美他的對應是超完美的「神對應」,展現夫妻絕佳默契;
太川自己先開口罵老婆「蠢蛋」「輕率」,斷言不會離婚,很像小孩打架,先斥責自己的小孩,這樣一來,別人都沒話說了,因為這就是他們家族內的事,別人沒什麼好隔岸觀火了。
太川創下日本空前的範例,引發喝采風暴,但對太川同情之聲也殺到,甚至擔心他太老實,表現太完美,今後反而被藤吉離婚等,因為許多女人一旦嚐過不倫甜蜜滋味,就無法回到原點。
過去也曾有藝人布川敏和老婆土屋香織出軌,布川想復合,但土屋卻公開表示「他(不倫對象)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人!」結果離婚了。
太川的對應,相當轟動,因為獲得好評,他的形象提升,而且普通藝人會因為不倫遭踢爆而工作減少,但藤吉並未減少,太川看來不僅守護了家庭,也守護了妻子的藝人生命;
藤吉在太川之後也嚎哭開記者會表示「沒有他(太川)活不下去!」而且「如他所說的以後會早點回家了!」
雖然藤吉表示A支持她搞音樂活動,但太川並不贊成,一次也沒去過她的演唱會過,藤吉等於是把太川當「生活的伴侶」而把A當「人生的伴侶」,但面對這樣的藤吉,太川還能接受,也有些傳統的日本人無法接受,批判太川的對應令人毛骨悚然而欠缺自然人性。
太川的對應,其實也反映了日本社會的各種變化,原本58歲的太川比起56歲的藤吉,算是矮一級的藝人,最近他是在巴士紀行節目中展現開朗可親的風格,博得好感而有點小人氣,算是低迷的藝人生涯中再次小爆紅,但還是藤吉大牌些,因此也有人認為太川的對應多少有現實上的考慮的,藝人靠形象,他的對應是讓他跟妻子雙贏的作法。
此外,最近日本爆出不倫的幾乎都是女人,女國會議員山尾志櫻里、今井繪里子或女星齋藤由貴以及最近爆出上原多香子跟阿部力在2014年的雙不倫是導致她丈夫TENN(森脇隆宏)自殺的原因等等,不倫不再是有權有勢的男人的專利,聲勢高的已婚女人也握有出軌主導權了。
太川相信老婆沒出軌,或許有他個人的盤算,也有看法認為他早已風聞,但也沒辦法,若不想離婚,這樣的對應是最佳對應;
看來今後不必只看政客老婆出來挺老公出軌的可憐畫面了,或女藝人一把鼻涕一把淚演出被害者,今後也有太川般的男人用笑容挺出軌老婆,讓世間少管別人的家務事。
此外,文春砲雖然厲害,但現在都集中打立場較脆弱的藝人、在野黨政治家等,先前去打執政黨收賄醜聞等隆隆砲聲已經消失了,太川的事讓人更覺得狗仔隊應該有更好的跟拍對象吧!
【 文/劉黎兒/旅日作家 】
- Dec 21 Thu 2017 09:19
【 太在意別人看法的人容易不開心 】
【 太在意別人看法的人容易不開心 】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
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太透徹,生活中便煩惱遍地;
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滋味,容易得到快樂。
有人說,生活是一種享受;有人說,生活是一種無奈。
其實,生活有享受也有無奈,有欣慰也有困惑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生活就像一枚青果,你含在嘴裡慢慢品,細細嚼,便有諸多滋味在你舌尖蔓延,也甜,也酸,也苦,也澀。
微笑真好,快樂不難,只要你心境開闊,樂觀豁達,就會擁抱快樂,生活在快樂的港灣。
年少的時候,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
長大以後,覺得孤單是很悽涼的一件事。
現在,或許覺得孤單是很寂寞的一件事。
有時候,人們所需要的就是真正的期望。
真正的期望跟痛苦、跟悲傷都沒有甚麼關係,真正的期望讓人感覺到還有快樂的未來。
世界上最不開心的人,是那些最在意別人看法的人。
等待愈是長久,得來時便愈是珍惜,任何值得擁有的東西,一定是值得等待的。
不卑,不亢,心從容;不爭,不喧,心平靜;不攀,不比,心淡然;不怒,不嗔,心隨和;不艾,不怨,心坦然。
生命,有長短;生活,有苦樂;人生,有起落。學會揮袖從容,暖笑無殤。
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樂觀,不是沒煩惱,而是懂得知足;
人生無完美,曲折亦風景,放下,看開,想通,就是完美。
金錢可以取之有道,但不能巧取豪奪;時間可以爭分奪秒,但不能揮霍浪費;生命可以精彩豐富,但不能枯燥乏味;
人生可以跌宕起伏,但無法重新來過。期望朋友們珍惜光陰,真愛生命,把握現在。
你不需要解釋你的行為,別人不會在意你的解釋。
如果你被批評,請記住,那是因為批評你,會給他一種重要感,也說明你是有成就,引人注意的,很多人憑藉著指責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得到滿足感。
快樂帶來的智慧,存在於清晰的心靈感覺中,不因困擾擔心而困惑,不因絕望、厭煩而遲鈍,不因惶恐而出現盲點。
躍動的快樂——那不僅是滿足或愜意——會突然到來,就像四月的春雨或是花蕾的綻放。
當我們接受人的不完美時,當我們能為生命的繼續運轉,而心存感激時,我們的人生就容易獲致快樂與開心。
生命像是一場球賽,最好的球隊,也有失分的記錄,最差的球隊也有輝煌的一天。也許正是失去,才令我們完整。
太在乎別人看法的人與追求完美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可憐的人,他永遠無法體會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覺,他永遠無法體會愛他的人,帶給他某些他一直追求,而得不到的東西的喜悅。
所以凡事很在意別人看法的人,可說他是世界上最不開心的人。
【 文/愛分享《 心靈成長 》 】
- Dec 20 Wed 2017 10:08
【 少抱怨,多一分同理心與體諒,生活會更好過 】
【 少抱怨,多一分同理心與體諒,生活會更好過 】
《 抱怨 》,不如抱願,多一分同理心與體諒,不只可以讓自己更好過,也更容易找出雙贏的應對方法。
沒有人喜歡跟愛抱怨的人在一起,我們也都不覺得自己愛抱怨,「顧人怨」的都是別人。
偏偏角度一換,我們可能馬上就變成身邊人,眼中最愛抱怨的那個人,很弔詭吧?
為什麼不能抱怨?也許你會這麼反問。生活中總有不如人意處,如果連發洩一下都不行,人生也未免太辛苦了吧?
不抱怨不代表不批判,也不代表一味逆來順受、忍氣吞聲,而是懂得脫離情緒泥淖,採取行動,改變現狀。
畢竟,當抱怨變成一種連自己都沒有察覺的習慣時,它所帶來的殺傷力,遠比你意識到的更大。
一碰到不開心的事就抱怨,很容易掉進至少下面兩個盲點:
第一 、 抱怨一出,等於定義問題是其他人的責任,於是自然而然停止思考自己,可以作為的部份。
第二 、 在抱怨別人的當下,也就失去了動機,更深刻的去了解問題背後的緣由。
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在茶水間,抱怨老闆做出豬頭決策、客戶提出惡魔要求?
但他們真的是豬頭與惡魔嗎?在職場的閱歷愈深,愈深刻體會到每個角色都有他的身不由己。
抱怨,不如抱願,多一分同理心與體諒,不只可以讓自己更好過,也更容易找出雙贏的應對方法。
同樣的,能做到這點的前提也是:先停止抱怨。
從不再抱怨到正面思考、到改變人生,一個小動作,足以引發一連串驚人的化學變化。
你不會喜歡和愛抱怨的人在一起,但你也會在不知不覺間發出抱怨。
「我沒有在抱怨!那個人真的很討厭啊……」而且你還否認自己在抱怨。
抱怨的人,注意的都在外面,看到的都是不以為然的人,不以為然的事。
但抱怨,不但會招來更多的抱怨,因為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則,還會讓你的抱怨變成事實。
把看著外面的眼光,轉向內在,看著自己,如此,你就把抱怨轉成了自我覺察。
當你時時刻刻都向內看,不再抱怨,親愛的,你也就改變了你的世界。
【 文/轉自~~網路佳文《 心靈成長 》 】
- Dec 20 Wed 2017 09:50
【 用歡喜心對待生活 】
【 用歡喜心對待生活 】
很多人羨慕佛的境界,無欲無求,時時歡樂,永無煩惱。凡人仿佛天生與煩惱同行,快樂短暫。
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而由此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令許多的人鬱鬱寡歡,甚至愁眉不展。
哀嘆沒用,其實,不管怎麼樣的生活,我們都無法回避,就必須去面對它、解決它。
關鍵在於我們以甚麼樣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生活。佛說其實每顆心都是佛,只要靜心「修煉」終會收獲佛果的。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係數中心叫做「樂觀係數」或「悲觀係數」,這種係數的力量占實際現象的百分之二十。
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有樂觀的心,他比平常會多百分之二十的機率遇到開心的事,反之如果一個人心情「鬱悶」,也會比平常人多百分之二十的機率遇到痛苦的事。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以一顆歡喜的心,來對待生活呢?要有歡喜心不要太執著,對自己的習性要常放下。
長輩們常教導我們「無魚,蝦也好」,「這溪無魚,別溪釣」。一個人如果老是放不下,一腳在門檻裡,一腳在門檻外,或者抓著一隻鳥,捏緊怕它死了,鬆了又怕它飛走。
那麼日子就會很難過,就會像「裁縫師傅穿著破衣服,木匠師傅沒有板凳坐」那樣悲哀。
在生命的過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很正常的,沒有一個人會一生,都如意美滿。
重要的是不要使那不如意,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導,而應該讓其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動力。
在坎坷的環境裡,來增長我們的智慧,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歡喜心及感恩心,如此,我們就能獲得生命裡,真正快樂的源泉了。
【 文/愛分享 】
- Dec 20 Wed 2017 09:06
【 笑看人生的不順心 】
【 笑看人生的不順心 】
計較得越多,失去的也越多。
失去時不必煩惱,也許失去在某種程度上,另一個角度看,是種幸福的得到。
活著,不順心的事太多,若每一件都斤斤計較而放不下,看不開,那麼你就很難有快樂的時候。
快樂是一種心情,幸福是種能力,只有心性坦然,選擇忘掉生活中的紛擾,沒有世俗的附庸與不安,心情才能如藍天般的明淨。
◆◆◆ 吃虧
吃虧就是占便宜,並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慶幸;並非所有的幸運,都值得高興;並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難以忍受。
吃虧往往是珍藏在心中的至寶,不懂吃虧,就不能完美地領悟人生,不懂吃虧,就不會有事業的壯麗輝煌。
◆◆◆ 文憑
文憑不等於能力,一個人擁有高學歷,確實就擁有了不錯的就業資本,但並不是有了文憑,就能擁有一切,還是要靠不斷的努力。
並不是有了文憑,就有了能力,一個人前途多大,決定的因素,不是文憑而是能力。
◆◆◆ 堅強能戰勝一切
只有具備樂觀的態度和堅強的毅力,一個人才能更好把握自己的命運,因為樂觀和堅強是掌握人生航向的舵手,把握命運之船的動力槳。
◆◆◆ 不合理的批評
受人批評是一件令人難受的事,受到不合理的批評更是如此,有的人憤怒,有的人哀怨消沉,而有的人則變得理性而積極。
◆◆◆ 長相差
容貌不能代表全部, 一個人長相差並不是過錯,每個人都應該真實地面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最終被別人認可是實力而非容貌。
◆◆◆ 處境
只有虛實,沒有好壞,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相對的,是好是壞,那就要看你用甚麼樣的標準,來衡量它,或以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它,個人的處境也同樣如此,是好是壞,全在你的心間。
◆◆◆ 吃苦
吃苦不吃虧, 常言說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有吃過苦頭的人,多是一些經不起考驗的人。
◆◆◆ 哭泣
哭泣不是脆弱而是釋懷,不要頑固地,把哭泣當作一個人脆弱的標簽。
當你累了,苦了,受傷了的時候,哭泣是一種精神的良藥,能讓你哭過之後,重振精神面對生活,人需要堅強,也需要釋放。
◆◆◆ 面子
隨意,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一個完美的人生,不見得要賺很多的錢,也不見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一份簡樸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樂而自在,也是一種上乘的人生境界。
◆◆◆ 等待
等待是一種幸福,等待是一種過程的期待,就像冬天裡的萬物,期盼春暖花開。
等待是一種幸福,它讓生命裡,充滿最真實的未來,學會等待,你回發現生命中,每一刻都很精彩。
◆◆◆ 低頭
學會低頭是一種昂首的智慧,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低頭是一種修養,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懦,他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 房子
住房可以改變,情感需要恆久,甚麼事情是需要恆久 ? 甚麼事情是可以改變的 ?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也不是完美無缺的。
但凡事總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人生苦短,人活著應當明白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 放棄
放下就是快樂,放棄是一種選擇,放棄一種累贅,也就選擇了另一種輕鬆自如,有時候放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人生只要有了前進的智慧,放棄或擁有對於人生都是一種精彩。
◆◆◆ 糊塗
有時糊塗,難能可貴,糊塗,其實就是一種胸懷,一個人在小是小非前學會糊塗,是一種化解矛盾的智慧,這樣的人才能在大事面前透悟,毫不糊塗。
◆◆◆ 競爭
只有競爭才能強大,惡劣的環境,只會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珍惜你的對手,因為有他的存在,才會讓你不斷進步,不斷強大。
在面對其他的對手時,你會發現,你從你的對手身上,會得到了許多智慧。
【 文/愛分享 《 心靈感觸 》】
- Dec 19 Tue 2017 17:50
【 止咳藥使用時機為何?止咳藥會加重病情? 】
【 止咳藥使用時機為何?止咳藥會加重病情? 】
◆◆◆ 咳嗽有痰就吃止咳藥 醫:千萬別這麼做
一名30多歲女性有氣喘病史,一週前開始出現咳嗽症狀,咳出很多黏稠痰液,同時伴隨些許呼吸不順,
自行服用止咳藥,情況未見改善,反而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趕緊就醫。
經醫師聽診時發現其肺部有喘鳴聲,已氣喘發作,請她停止服用止咳藥,另給予適當的治療後,病情逐漸好轉。
替該名患者診治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周明文表示,咳嗽是一種反射動作,目的是將氣管內的異物排出體外,以保護支氣管及肺臟,避免支氣管炎或肺炎的發生,是具有自我保護的正面功能。
◆◆◆ 止咳藥會加重病情?
周明文醫師指出,咳嗽時自行服用止咳藥,倘氣管內有痰液,會因為咳嗽被藥物抑制,而無法順利排出。
痰液積存在氣管中,不但會加重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倒流入支氣管或肺臟,引發支氣管炎及肺炎。
◆◆◆ 氣喘者用藥更要當心!
周明文醫師提到,氣喘者因為小支氣管攣縮,以及黏稠痰液堆積,會導致呼吸道變窄,呼吸困難且劇烈咳嗽,倘此時服用止咳藥,不利痰液的咳出,痰就會卡在呼吸道,反而會令呼吸更加困難。
應使用氣管擴張劑減輕支氣管攣縮,化痰劑稀釋痰液,以利痰液的咳出,使呼吸道變得通暢。
有些人對化痰藥有所誤解,以為可以將痰液化為無形,其實化痰藥只是將黏稠的痰液稀釋,較易被咳出,有時因痰液由濃變稀,痰量反而會增加。
此外,體內充足的水份也有助於痰液的稀釋,所以有痰時,多喝水有助於病情的改善。
◆◆◆ 止咳藥使用時機為何?
周明文醫師說,當感冒接近尾聲,氣管內已無痰液,但因氣管在發炎之後變得異常敏感,只要有些許的刺激,如冷空氣等,就可能導致咳嗽,此種沒有痰液的乾咳,才是使用止咳藥的適當時機。
最後周明文醫師提醒,冬季室內外溫差大,感冒人多,常常會有許多人有咳嗽的困擾,但並非有咳嗽就適合使用止咳藥,須經醫師檢查,才能判斷。
因此當咳嗽持續超過3天仍未改善時,建議應尋求醫師診治,切勿擅自服用止咳藥,以免反而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 文/周明文醫師/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 】
- Dec 19 Tue 2017 10:20
【 吃6種藥 血壓仍飆210 腎交感神經在作怪 】
【 吃6種藥 血壓仍飆210 腎交感神經在作怪 】
中國附醫心臟內科主任張詩聖醫師說明,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是利用燒灼腎動脈交感神經,以達到血壓下降效果。
台中市一名42歲甚層警員深受高血壓所苦,使用6種藥物,但因工作需輪班,飲食、作息不正常,血壓降不下來,在家量收縮壓為170,到醫院量血壓都飆到210,他擔心年紀輕輕就中風,經接受腎交感神經阻斷術,血壓降到130,也減少1種降壓藥,血壓才維持良好。
很多基層員警需要輪班,工作壓力大,較易出現代謝症候群,例如肥胖、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因輪班有失眠、肝功能異常等,建議即使輪班,還是要維持規律的作息,三餐定時,該睡就睡,以及養成運動習慣。
陳姓警員說,基層員警勤務有可能間隔2小時就要上班,這種跳島式勤務,下班後睡不著,很難調整生理時鐘,有時候深夜勤,只剩超商或泡麵,雖有運動習慣,但他和同事都擔心三高上身、中風。
張詩聖醫師說,腎動脈交感神經亢奮的患者,分泌大量交感神經傳導物質,使血壓飆高,容易出現心跳加快,情緒緊張,血壓起伏不定。
有的患者回診時,因等候患者多或面對醫師有壓力,以致收縮壓飆升,回家後血壓有稍降,稱為白袍效應。
根據統計,近二成高血壓患者屬於「難治型高血壓」,也就是服用三種血壓藥,血壓還是降不下來,一旦無法控制血壓,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腎臟受損等風險大增。
張詩聖醫師指出,難治型高血壓患者有可能是腎動脈交感神經亢奮,藉由腎交感神經阻斷術,也就是從患者鼠蹊部股動脈置入導管,利用燒灼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腎臟交感神經,有效控制血壓。
根據研究發現,術後門診收縮壓可降10mmHg,等同減少約一到兩顆降血壓藥,同步降低20%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手術時間約半小時,傷口小安全性高,不影響腎功能,八成患者有降血壓效果。
歐洲心臟學會年會今年發表最新研究數據,試驗八十名高血壓患者,在不服用任何降血壓藥的情況下,三個月後發現,採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均下降,24hr動態血壓降低5.5mmHg,門診血壓也下降10mmHg,而且血壓愈高,下降幅度越多,未有不良反應發生。
根據全球降血壓大型研究顯示,若血壓下降10mmHg,等同減少約一到兩顆降血壓藥,同步降低20-40%心血管疾病風險。
長期高血壓會造成血管壁受損,血流無法順利流動,心臟就要更用力收縮,恐導致心衰竭;
血管受損也可能導致腎功能惡化,長久恐得洗腎,且腦中風的風險也增加;
反之,若妥善控制血壓,可降低中風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 如何控制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 王宗道醫師提出以下建議:
1.經常量血壓,關注血壓數值,血壓穩定表示安全
2.睡不好可能與血壓控制不佳有關,值得注意
3.減少鹽分攝取,注意食品標示,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
4.若血壓控制不佳有中風的危險,考慮接受腎交感神經阻斷術
微創腎交感神經療法,是透過導管從大腿股動脈經微創方式置入到腎臟動脈,以低能量射頻在腎動脈適當位置燒灼,阻斷過度活化的交感神經,手術過程會局部麻醉,約30分鐘即可完成。
【 文 /張詩聖醫師/中國附醫心臟內科主任 】
- Dec 19 Tue 2017 09:28
【 拿得起 放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