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抱怨,多一分同理心與體諒,生活會更好過 】
《 抱怨 》,不如抱願,多一分同理心與體諒,不只可以讓自己更好過,也更容易找出雙贏的應對方法。
沒有人喜歡跟愛抱怨的人在一起,我們也都不覺得自己愛抱怨,「顧人怨」的都是別人。
偏偏角度一換,我們可能馬上就變成身邊人,眼中最愛抱怨的那個人,很弔詭吧?
為什麼不能抱怨?也許你會這麼反問。生活中總有不如人意處,如果連發洩一下都不行,人生也未免太辛苦了吧?
不抱怨不代表不批判,也不代表一味逆來順受、忍氣吞聲,而是懂得脫離情緒泥淖,採取行動,改變現狀。
畢竟,當抱怨變成一種連自己都沒有察覺的習慣時,它所帶來的殺傷力,遠比你意識到的更大。
一碰到不開心的事就抱怨,很容易掉進至少下面兩個盲點:
第一 、 抱怨一出,等於定義問題是其他人的責任,於是自然而然停止思考自己,可以作為的部份。
第二 、 在抱怨別人的當下,也就失去了動機,更深刻的去了解問題背後的緣由。
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在茶水間,抱怨老闆做出豬頭決策、客戶提出惡魔要求?
但他們真的是豬頭與惡魔嗎?在職場的閱歷愈深,愈深刻體會到每個角色都有他的身不由己。
抱怨,不如抱願,多一分同理心與體諒,不只可以讓自己更好過,也更容易找出雙贏的應對方法。
同樣的,能做到這點的前提也是:先停止抱怨。
從不再抱怨到正面思考、到改變人生,一個小動作,足以引發一連串驚人的化學變化。
你不會喜歡和愛抱怨的人在一起,但你也會在不知不覺間發出抱怨。
「我沒有在抱怨!那個人真的很討厭啊……」而且你還否認自己在抱怨。
抱怨的人,注意的都在外面,看到的都是不以為然的人,不以為然的事。
但抱怨,不但會招來更多的抱怨,因為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則,還會讓你的抱怨變成事實。
把看著外面的眼光,轉向內在,看著自己,如此,你就把抱怨轉成了自我覺察。
當你時時刻刻都向內看,不再抱怨,親愛的,你也就改變了你的世界。
【 文/轉自~~網路佳文《 心靈成長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