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子怎麼吃 何必規定 】
 
星期天的早上,我幫自己和老婆買了飯糰,幫孩子各買了一個紅豆包子當早餐,每人也都有一杯黑豆漿當飲品。
 
當一歲半的兒子拿起紅豆包子後,毫不猶豫地就往包子的正中間(包子皺褶集中處)開始咬。
 
看著兒子為了咬一口包子而使鼻子不斷地去磨擦那顆包子時,本想出聲提醒他從包子的圓邊開始咬會比較容易吃,也比較不會那麼「狼狽」。
 
但是最後我還是沒有提醒他,因為我想看看兒子如何繼續吃這顆包子。
 
兒子不斷地用他的鼻子和整個臉去抵住包子,再用小嘴巴努力地啃食包子的外皮,等到把包子的中心突破之後,他的鼻頭和嘴巴旁也已沾了不少的紅豆餡了。
 
不過看到他吃到了紅豆餡時露出的那一抹微笑,我很慶幸自己當下沒有「糾正」他。
 
吃包子就一定得用我們大人的方式去吃嗎?從圓邊開始吃和從中間開始吃,這兩者的差異應該只存在於大人的腦袋裡,對孩子而言,這差異性應該是零,而怎麼吃,真的只是他們當下的直覺,沒有對錯。
 
但是對於習慣標準答案的我們,只要是孩子的行為在標準流程之外,我們常歸類那應該是不對的,應該是需要被「糾正」的。
 
依我們所謂的標準流程,吃包子「應該」是包子外皮要連同內餡一起吃的,那我的兒子先吃完紅豆餡之後,再吃包子外皮的行為顯然是「犯規」的,犯了什麼規呢?
 
其實我們也說不上來,只是不習慣看到這種吃包子的方式而忍不住想去「糾正」一下。
 
孩子的思考或許沒有很強的邏輯性,也或許得常在嘗試錯誤中學習,但是對於我們認為「犯規」的行為,只要不踰越我們對於品德要求的那條線,大人在孩子旁邊多點耐心陪伴、多點欣賞、多點引導,或許我們也能看到更多孩子的美好。【 文/蔡明昌〈親子會客室〉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